只要没有禁忌证,又能得到适合自己的疫苗,都应尽早、尽快完成接种。
撰文 | 刘又宁
截至2021年4月12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7192.8万剂次。在疫苗供应充分的情况下,国人接种意愿低成为中国新冠疫苗接种的最大障碍,各地为动员居民接种也费尽心思,甚至不惜送财送物。
归根结底,要不要接种新冠疫苗,还是应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曾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刘又宁教授,结合不久前西安市第八人民医院发生的那起检验科技师接种完疫苗后还被感染的案例,向“医学界”投稿,表达了他对新冠疫苗接种的观点。
之前西安市第八医院发生了一例检验科技师已完成了两剂新冠疫苗接种后,又在工作中感染新冠病毒的事件。此事件的发生对那些原本就对接种疫苗信心不足者,应该是不小的冲击。
据《医师》报道,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亲自出面解释,认为这仅是个案,不应影响疫苗群体接种,并对为何会有这种结果给出了三点原因:其一是抗体对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可能较差;其二是少数人对新冠疫苗没有反应;其三,两剂接种还不够,个别人还需接种第三剂
笔者完全同意高福院士不能因此影响疫苗接种的观点。对以上三点原因虽然理解,但也保留有不同看法。其中第二条原因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医学史上能百分之百对被接种者有效的疫苗是很少见的。假设新冠疫苗平均保护率为75%的话,(这样的结果应该是比较理想的了),就意味着每4个被接种者就有1人是无效的。所以上述事件不能说是意外,也不能说是极罕见的,在接种疫苗之前,每人都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至于第一条理由,因新冠至今仍被认为最初都是经呼吸道传染(消化道能否感染尚无实证),上市疫苗又被证实是有效的,就不能说:“体内抗体对防止呼吸道感染不那么好”,如果真是那样,各种新冠疫苗岂不全线“崩溃”!
至于建议一些人接种第三剂,笔者也不赞成。疫苗要靠提高质量取胜,而非增加接种次数。笔者已接种了只需一剂的康希诺疫苗,并已签署作为志愿者在半年内为随访对象的协议书。对于已注射两剂反应不佳者,我认为即使再增加一剂也未必有效。
虽然新冠疫苗保护率达不到百分之百,并且和其他疫苗一样,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笔者认为,只要没有禁忌证,就要应打尽打。接种疫苗是一件既有利于自己又造福他人的“善事”。退一步说,假设你不幸属于“不反应者”之一,不能百分之百避免感染,但不要忘了现有各种疫苗对重症的预防率都几乎高达百分之百,没有重症也就意味着没有死亡!
目前新冠疫情在中国大陆已控制的非常好,除境外输入及个别局部地区(传染源也为输入)外,几乎已没有病例。绝大多数国人被感染的机会很少,因此作为个体接种疫苗的迫切性并不大。但不要忘记,目前我国国际交往仍处于半封闭状态,一旦完全开放,到那时人口少于中国的多数国家都已获群体免疫,国人就将陷入巨大风险之中。
通过接种疫苗达到群体免疫,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只有超过或接近10亿人完成接种才有可能达到目的。即使将来能达到每日接种1000万剂的能力,按每人二剂计算至少也要200天左右,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接种疫苗这种国际间竞赛我们是输不起的。所有具备能力的先进国家都在想尽办法,与病毒变异在赛跑,力争在现有疫苗对变异毒株仍然有效时,完成群体免疫。
笔者认为国人不分老少,只要没有禁忌证,又能得到适合自己的疫苗,都应尽早、尽快完成接种,除保护自身外,也为我国及早完成群体免疫做出自己的贡献。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