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有一个伟大且高瞻远瞩的父亲,为了让他出国留学,父亲不惜变卖家产,东拼西凑300块大洋,支持他远航,可这一次离开却给他造成了终身的遗憾,他再也没能见父亲一面。

邓小平

少年即不凡,严父出才子

1904年8月22日,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一个地主家庭中,一个小男孩的啼哭声打破了平静。
整个邓家的人欢天喜地,期待已久的邓家长子终于出生了,家里人忙忙碌碌地准备着,而身为父亲的邓绍昌,抱着这个小小的孩子,百感交集,他终于当上了父亲。
邓绍昌对这个儿子寄予了厚望,起了一个十分霸气的名字——邓先圣,他希望儿子能像先贤圣人那样,成为顶天立地的人。
5岁那年,邓先圣第一次去私塾,私塾先生是个博学的儒师,看着这个孩子的名字皱起了眉头,“先圣”二字太大,一个孩子恐怕承担不起,毕竟万圣先师,孔子也只是称为圣人。
考虑再三,征得他的父亲邓绍昌的同意后私塾先生给这个孩子改名为邓希贤,这个名字他一直用到了参加革命之前。
邓绍昌
邓希贤年少时十分聪明,那时候私塾启蒙用的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书,他比同龄的其他孩子都能更快地背诵下来,而且整篇没有错误,他一手毛笔字写得极为的漂亮。
父亲邓绍昌发现了儿子聪明异常,便风雨无阻地接送儿子上学,无条件地支持儿子读书,只要有利于儿子学习的事情,他一定想方设法的做到。
不过他对儿子的教育还是极为严格,传统的封建家族本来就有诸多规矩,邓绍昌虽然宠爱儿子,但并不溺爱,犯错了之后该责罚还是责罚,一点都不含糊。
在父亲赏罚分明的教育下,邓希贤始终品学兼优,名列前茅,然而这个小地方并没有什么好的教育资源,于是邓绍昌想着把孩子送到外面去,去见见外面的大千世界。
终于他等到了一个机会,那一年邓小平14岁,刚刚从广安县立中学毕业。
邓绍昌听到了当时有名的教育家,吴玉章先生创办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而且还在重庆开办了分校区。
邓绍昌得知这件事情之后,立马写信问儿子,愿不愿意去法国留学?邓绍昌早年时也接受过一点新式教育,他知道外国的教育发展远远要好过当时的中国。
邓希贤自然是愿意的,如今山河飘絮,帝国主义在中华土地上,肆意践踏,有志之士无不想着,寻求一条报国救国之路,“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当时许多有志青年提出来的一个重要道路。
只有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才能救多灾多难的祖国,他立马回信给父亲说自己愿意,且十分急切地想要去上学。
邓绍昌本来在重庆避祸,他匆匆忙忙地回到了家中,结果商量着商量着,邓希贤的母亲不愿意了,那年邓希贤还是一个半大孩子,母亲怎么放心让他一个人飘零异国。
最后在父子二人的联合劝说之下,母亲同意了邓希贤想要出外闯荡、出国留学的想法。
母亲怎么能不懂得好男儿志在四方的道理,只是这个孩子从小就没有离开她,现在才不到15岁飘零异国,她实在不放心。
母亲虽是同意了,可邓希贤的出国之路又遇到了一个障碍,那就是去哪儿寻找留学的费用,他们家说到底不过是个家境尚好的富农罢了,要拿出他留学的费用,实在不容易。

变卖家产送儿子出国留学

邓绍昌当时参加了民间的一种帮会组织“袍哥会”,后来也把这个组织叫做哥老会,邓绍昌做到了掌旗大爷的位置,江湖人称三爷,邓绍昌为人乐善好施,但终身处江湖场,还是招致了不少的仇家。
在县里遭受到排挤,最后做了两年的团练局局长之后,不愿与官场的那些反动势力同流合污,不得已只身去了重庆避难,如今为了儿子的前途才不得不回来的。
当时邓邵昌希望儿子去的学校是自费留学,需要300块大洋,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要知道当时底层的普通百姓辛辛苦苦一辈子,可能也就只有两三块大洋罢了。
按照当时的物价,5块大洋可以买一头牛,买几百斤粮食,怎么筹措这笔钱成了一个问题,为了不耽误儿子的前程,邓邵昌变卖了家中的许多田产和储存的粮食,要知道,粮食在乱世比黄金还金贵,甚至还借了许多,才勉强凑出了300块大洋。
为了儿子的学费,一向清高自傲,江湖大哥式的人物邓邵昌,第1次向别人低下了头,放下了自己的面子与威望。
为了凑够儿子读书的钱,他什么办法都想到了,邓邵昌从儿子年少的时候就看出来了儿子的不凡,自然要拼尽一切的培养。
如此败家子的行为遭到了很多人的耻笑,甚至连邓希贤本人都看不下去,一度要放弃想要留学的念头,不过父亲坚持让儿子出外留学,后来他的儿子也没有辜负他的教导与希望。
父亲的决然让邓希贤坚定了要刻苦读书的念头,也幸好有邓邵昌当年的坚持,才有了后来改变中国一个时代的那个伟人,才有了改革开放伟大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
16岁那年,邓希贤凭借优异的成绩从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毕业,在这一年他上了前往法国的轮船,那是一个神秘的未知的强大的世界,邓希贤对那个世界充满向往,但他更多的是想用那个世界的先进技术改变如今积贫极弱的中国。
到了法国之后,他来不及欣赏法国的浪漫和繁华,一心都扑在学习上,学习之外的时间,几乎都用来打零工,家里变卖家产财供他到法国读书,他深知家里已经拿不出生活费了,懂事的他选择了勤工俭学,自己赚自己的生活费。
刚到法国的时候,语言不通、很多事情都不懂,他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杂活,很多时候累的精疲力竭才能赚足自己的生活费,而这些生活费还少的可怜。
为此,邓希贤没少在法国吃苦头,他并不感到痛苦,而是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里的先进文化知识,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也仿佛在那些技术和知识之中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1922年,18岁的邓希贤加入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参加了革命,他又为自己改了一个名字,于是就有了那个响彻中华大地的名字,那个伟大的名字——邓小平。
在这之后,他踏上了他的革命道路,开启了他传奇跌宕、为国为民的一生,一个少年决心将一身热血都献给祖国。
从法国毕业之后,邓小平辗转到了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他拒绝了父母给他定好的包办式的婚姻,他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从中可以看到一个青年革命者的坚持与无奈。
他告诉家人,他参加了革命道路,这条路十分危险,为了不连累家人就不回家了,也希望家里人帮他解除娃娃亲,不要耽误了那个姑娘的未来。
邓邵昌虽然接受过新式思想,但毕竟也是一个传统的人。对于这件事情自然是反对的,但儿子去意已决,无奈之下,只能答应了。
最后将那个与邓小平定下娃娃亲的女孩儿以邓家女儿的身份嫁了出去。
之前已经久远模糊了的往事,出现在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心大学填写的《自传》中的回忆,他对那个女孩子有愧疚,希望家人好好弥补,婚约与他的信仰相悖,所以他必须解除这个婚约。

重庆一别,竟成永别

后来家里却再也没有收到邓小平的来信,那时革命形势十分严峻,他改掉了名字,平时生活的时候连个字条都不敢留下,怎么敢和家里写信?
当时革命是要掉脑袋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可能性命不保,为了自己的安危,也为了不牵连家人,邓小平只能忍着心中的思念和痛苦与家人断了联系。
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让多少人不能与家人见面?为了革命和祖国的未来,多少仁人志士,多少革命先烈,放弃了家庭,选择了国家。
邓小平是如此,无数的革命党人也是如此。
那些他在法国留学时给家里写的信,最后也因为战火纷飞的岁月没有保留下来,这或许是邓小平晚年最为遗憾的事情了。
所以他晚年时毅然辞掉了中央领导人的身份和工作,也不出现在镜头和一些会议上,有外国来使想要见他,他也婉言谢绝,一心一意的陪伴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其实他是一个十分重视家人的人。
只是邓小平万万没有想到,他这一个决定,竟然让他和父亲再也没能见一面。
后来邓小平的弟弟邓垦说道:“大哥离开家的时候,只有16岁,走前他由重庆回家看了我和父母,那时我还小,八九岁的样子。
他在重庆和父亲见了一面,然后匆匆外出,那时的邓小平并没有想到,这一面居然成了永别,他的父亲邓邵昌在1936年被仇敌杀害,他看不见儿子建功立业了。
邓小平因为革命工作,一直没有时间回家看看,甚至到退休之后,他也没有回到家乡,在邓小平担任国家领导人的时候,他曾多次去四川视察工作,却始终没有回过家乡。
当时也有许多人发现了这个问题,有一次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一个四川记者问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就没有想过回老家看一眼?
他摇了摇头,缓缓地吐出两个字:“我怕!
枪林弹雨他没有怕过,流血牺牲他没有怕过,革命事业的艰难险阻,他没有怕过,改革开放政策推行的艰难与阻碍,他都没有怕过,然而这一刻面对家乡,他如同一个胆怯的孩子。
他终于成为了父亲殷勤期望的那类人,改天换地,改革开放,创造出一个繁华伟大的盛世中国,父亲变卖家产也要送他读书,他怎敢忘记。
其实作为一个离开故土的人,他怎么可能不想回家呢?可他的身份太特殊,回去之后反而会打扰家乡的平静,后来哪怕可以衣锦还乡,也一直没有回到家乡。
并不是不想念,也不是不思念,只是比起兴师动众的回去,还是想平静的思念,这是一个伟人的遗憾,也造就了一个伟人传奇的一生。
图文内容来源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问题,请联系,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