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
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
公元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作为妥妥的世界级列强,很早便开始涉足新兴的航空领域。虽然整体科技水平不若西欧对手,却不乏拥有极佳天赋的设计师和艺高人胆大的飞行天才。以至于在稍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飞行员就以可怕的空中撞击战术而驰名世界。
最初的四发轰炸机 就由俄罗斯人设计
事实上,俄罗斯人对早期飞机军用化的尝试起步很早。他们在1913年就向保加利亚派出过支援飞行中队,参加了围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巴尔干战争。期间,著名设计师伊戈尔-西科斯基便研发出全球首款装有4台引擎的超级轰炸机。与此同时,俄罗斯人也尝试过制造飞艇,组建尚未有完善理论支持的战略空军。
1913年 由重型轰炸机+飞艇组成的早期俄罗斯空军
可惜,以上尝试并不能改变俄罗斯帝国的技术落后现状。作为典型的后发竞争者,他们在很多基础学科领域都存有巨大缺陷。因此,非常有限的熟练技工队伍,根本撑不起少数天才的神来之笔。等到沙皇尼古拉二世为援助西方盟友而下令总动员,俄罗斯军队手中也仅有263架过时的法国飞机与飞艇。加之大部分引擎都因维护不利而严重磨损,使得前线部队根本没可能获得任何行之有效的空中支援。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 俄罗斯帝国空军旗帜
当然,空军单位在1914年的战争样式中,也绝非后来那种刚需。但动辄几十万人的缜密部署或迅速机动,都需要有更先进手段来提供情报支持。因此,俄罗斯人很快步其他列强后尘,对本国的飞行中队进行扩编。其中的少数精英也的确配备了原始航空炸弹,可以对缺乏准备的敌军营地、行进中的步骑兵分队实施威慑性袭击。但真正的空战领域则依旧是完全空白。飞行员手中的最可靠武器,不过是在中国被俗称为驳壳枪的毛瑟C96手枪。或许对当时的决策层而言,这样的配置是完全够用的。
尝试用抓钩破坏德国飞机的俄罗斯空军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消耗属性,很快就逼迫双方都尽量升级自己的后备武库。于是,俄罗斯人为适应这种日益残酷的搏杀氛围,尝试将骑兵部队使用的卡宾枪带上飞机。但这样的孱弱火力,显然无法对高速移动的空中目标奏效。因此,不少一线飞行员就思路大开,临时脑补出许多应付空战的奇思妙想。比如在飞机底部安装带绳索的抓钩,专门用于破坏表层异常脆弱机翼。后来甚至升级到安装小型雷管,以便在短暂捕获敌机后能进行现场爆破。只是以上策略的表演性质远大于实战功效,即便配上飞行员自己的性命,也很难确保真实成效。
俄罗斯空军的撞击战术鼻祖 尼斯特洛夫
真正让俄罗斯人毛塞顿开的转折,发生在1914年的9月8日。原是炮兵军官出生的皮约特-尼斯特洛夫,决心在生死瞬间追求返璞归真,径直对出现在眼前的1架奥匈帝国侦察机实施冲撞。由于是用自己飞机上最坚固的起落架,猛击对方的脆弱机翼,所以达到了非常可观的破坏效果。尼斯特洛夫也就成为第一个拥有击落记录的俄军飞行员,也是全球首位成功施展空中撞击战术的勇士。
宣扬尼斯特洛夫精神的俄罗斯宣传海报
不过,这次尝试的代价同样是非常高昂。由于2架飞机都因冲击力而严重受损,所以双双坠毁在附近区域。尼斯特洛夫在次日就因重伤不治而被宣告死亡,而被撞下来的奥地利飞行员与观测手,也早他一步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因此,对当时的其他俄罗斯空战先驱而言,撞击显然不是他们所期望的常规战法。
尼斯特洛夫为撞击得手 也付出了生命代价
毕竟,尼斯特洛夫在战前就是非常有名的特技王牌。曾不顾早期飞行器的结构性脆弱,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进行空中急转弯操作。为此还一度被以“破坏国家财产”的罪名而受到指控。等到有法国同行完成了相同尝试,才被官僚主义盛行的帝国当局给官复原职。但无论如何,他的驾驶技术都要比当时的大部分俄军飞行员精湛。
射击同步协调器的出现 让德军的福克E1称雄天空
1915年,也就是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列强纷纷开始对空军单位展开了新一轮武备升级。特别是深陷西欧堑壕区的法德英三国,几乎同步开始研发能协调机头枪械与螺旋桨的射击同步器。其中,德国人的进度最为领先,在次年就搬出了异常可怕福克E1单翼战斗机。法英两国的半成品虽问题不少,但终究不至于被对手彻底拉开差距。于是,最晚到1916年后期,西欧列强的空军都可以在空中完成自由射击动作。
1916年的俄军飞机 依然只能靠安装机枪获得战力
相比之下,身处东线的俄罗斯人就明显跟不上这轮技术升级步伐。帝国战争部在1915年时下令,要求为所有前线空中单位加强武器。但应付手法,不过是将7.62mm的马德森机枪和7.71mm刘易斯机枪装上飞机。因此,他们始终无法感受真正的空战模式。仅仅是依靠略多于奥匈的生产数量,勉强在空战压力不大的区域苦苦支撑。
第二位靠空中撞击出名的 亚历山大-哈萨克夫
好在新的英雄事迹,很快在1915年3月底被宣传部门挖掘出来。原是骑兵军官出生的飞行员亚历山大-哈萨克夫,再次完成了对敌方侦察机的空中撞击。由于分寸把握到位,甚至做到了尼斯特洛夫当初都没能实现的全身而退。至此,亚历山大也迅速成为俄罗斯空军的头面人物。最终,还依靠击落20架敌方飞机的官方认证记录,荣升本国在改次世界大战中的唯一王牌。
哈萨克夫因20架击落记录 成为俄军的一战王牌
耐人寻味的是,哈萨克夫的大部分成果都不依赖空中撞击。特别是在他成名之后,帝国高层也特意为其配备了装有射击同步协调器的法国飞机,从而确保了这位空战英豪的生存概率。但他的大部分同僚却根本无此待遇,整个俄罗斯空军到1917年也只有几十架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机。加之糟糕的地勤保障依旧很不给力,从而让这些宝贵武器都没可能同时升空御敌。于是,撞击战术就如同某段遗传序列,被深埋进俄罗斯空军的战术基因当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 俄罗斯帝国空军制服
1917年11月,随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震天炮响,俄罗斯帝国终因不堪重负而轰然倒塌。原本的帝国空军成员,除部分直接流亡海外,余下的大都要为红白两军献身奋战。但有关空中撞击的风格记忆,却一直被继往开来者所秉持。从华沙战役到卫国战争,再到冷战高峰阶段的巴伦支海手术刀,无不是以最初的尼斯特洛夫为榜样。其中自然有技术落差等客观因素,但也始终蕴含着俄罗斯民族的粗野作风。
(全文完)
推荐阅读
作茧自缚:全国一盘棋的沙皇俄国 为何会输掉世界大战?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