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副主席,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本文刊发于3月31日上海证券报。
本文字数:1588字
阅读时间:3分钟
3月28日,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表明监管认识到信用评级行业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信用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市场重要基础设施,发挥着风险揭示与定价、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及提升资本市场效率的功能。在金融开放环境下,信用评级还关乎一国金融安全。因此,推动评级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不仅是评级行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助力构建高质量债券市场、提升金融开放水平的重要抓手。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评级行业将迈向市场化驱动与高标准、严监管的新发展阶段。
征求意见稿从提升评级质量和区分度、完善评级公司内部控制和评级独立性、加强信息披露、加大对违规行为惩戒力度等方面强化信用评级行业要求,对提升评级质量、促进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近来年,我国评级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信用等级集中、评级预警及时性不足以及无序竞争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评级机构本身的评级体系、理念及方法等评级技术问题,也有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治理与管理方面的因素,也与评级行业和市场生态有关。
针对上述问题,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具体的监管要求,如要求评级方法体系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客观全面的原则,减少主观判断和定性分析,要求基于受评主体自身的信用状况开展信用评级;针对评级机构的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问题,鼓励评级机构引入独立董事保障监督职能的有效履行,强化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等;同时要求发行人及中介机构等配合评级机构尽职调查,减少股东对评级决策干预等手段,提升评级独立性;并通过统一监管标准、加大违法违规惩处力度等多方面举措整治无序竞争的行业乱象。整体而言,征求意见稿从多个维度就推动评级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要求。随着相关举措及细则落地,有望带动评级行业更加健康规范发展。
在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前,交易商协会已经在注册和发行环节取消了强制评级要求,证监会也取消了公开发行公司债的强制评级要求,将资信评级行业改为备案制,弱化事前审批,而强化对评级行业的事中事后监管。
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将推动评级行业由“监管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推动评级行业形成基于评级质量的良性竞争秩序和声誉机制,促进评级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同时,未来评级行业的监管将更趋严格,对评级机构的展业也将提出更高标准,评级行业将迈入“市场化”与“严监管”的新发展格局。
延伸阅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长按关注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CMF由人大副校长刘元春,人大一级教授、CMF联席主席杨瑞龙及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领衔,依托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同时诚邀知名研究机构专家,聚焦宏观经济动态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季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月度发布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不定期举办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发布专题报告,共累计公开发布研究报告600余份,参与联合研究专家逾500位。成立15年以来,论坛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评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