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肆虐。12月,郫都区疫情反复,原定举办的颁奖典礼被迫推迟。
2021年,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于成都重启,冥冥中与本次“我们与城市重建联结”活动主题相契。
4月8日,晚上七点半,颁奖典礼于成都麓湖水上剧院正式开幕。26个入围项目的主创团队于此相遇,在这个自古蜀国以来便以包容、开放闻名的中国城市,人文城市奖获奖项目开奖公布。
本文为典礼颁奖部分全纪实。在李鸿谷先生和张永和先生和致辞后,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五个奖项依次揭晓。
在活动间隙,小雷锋也准备了"所有人问所有人"的抓阄提问,分别采访了王澍,张永和,刘家琨,朱錇,王辉,董功,何勍,翁东华,唐克扬,穆钧,何志森,共11位老师。采访内容在本文颁奖典礼部分结束后。
当天下午,"城市与我们:重建联结"人文城市论坛暨"成都宣言"发布,全球知识雷锋将在明后天陆续更新,敬请读者朋友们关注。
 嘉宾致辞 
李鸿谷
三联人文城市奖组委会主席、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各位朋友,各位来宾,晚上好。欢迎来到麓湖,欢迎来到三联人文城市颁奖典礼。
二十年前,三联生活周刊有一个关于自我定位,或者说自我传播的讨论。我们有同事说,三联是中国的《时代周刊》,也有同事说三联是《民进周刊》,当然也还有同事说我们至少是《巴黎竞赛画报》。我当时从武汉来到北京,来到《三联生活周刊》,听这个讨论比较发懵。我就问:“为什么我们不做中国的《三联生活周刊》呢?”
做自己,做自己才是最正当的选择。当然,主体性一旦意识就是牢牢生根。此后,《三联生活周刊》再没有比附任何杂志。《三联生活周刊》的slogan是什么呢,“一本杂志和它创造的生活”。一本杂志能够去倡导生活,首先它必须要有自足性。有了自足性,它才能去倡导生活。那么回过头来,我们想用三联人文城市奖倡导什么?
记者是这样的一个职业——他去到远方、田野,然后去敲开无数陌生人的门,去询问、去追索。我在34年的记者生涯里面,在中国各处行走,最主要的感受是什么呢?是中国的每一个城市,大到北京小到县城,都在疯狂地成长。每个城市都在长出一栋栋高楼。每栋高楼汇集成森林。这时候,我们的城市发生了什么?坐在城市广场上,坐在城市小咖啡厅里,偶尔也会想这些疯狂生长起来的高楼、建筑,他们未来是怎样的命运?什么是它们的“身”,什么是它们的“神”?拆迁是它们的消亡吗?这些城市的建筑,构成了怎样的城市?城市在这么多建筑里,怎样才能更美好?
当时是这样一个朦胧的想法。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头脑里,美好城市的想象,就是成都。成都很罕见地保留了我们这个国家自古如今所拥有的一分优雅、一分从容、一分淡定、一分对自己生活的巴适。那么这一份从容能变成我们对未来城市的期待吗?我们拿着一张计划书找到成都市,成都市不仅承诺了帮助我们举办我们的三联人文城市颁奖仪式,还希望我们能够有长期的合作。这么一个想法能够落地,首先要感谢成都市。没有你们,我们这一个奖或者没有,或者会推迟举行。谢谢。
那么一个朦胧的想法,我们把它变成一个现实。在2019年,我决定启动这个项目。我们怎么去设计它呢?我们经过多次的沟通、论证,我们觉得用4个方面把我们的人文城市奖落地:第一个,人文。第二个,就是创新,唯有创新我们才能联结过去和未来。第三个,是公共。第四个,是美学。这4个维度,构成了我们三联人文城市奖最核心的要素。这四个维度,我们可以去考察,人,仍旧是城市的目的,是城市的尺度。这个尺度之下,人如何在城市里面去实现自己的目的。
在我们看来又有5个维度能够完成我们对奖项的设立。第一个,就是人跟场所,场所决定了人生存的关系。接下来,人跟建筑;人跟社区;人跟自然;人跟城市的活力。这5个,构成了我们的标准。
按部就班,看上来我们几乎可以完成我们奖项的寻找了。但是,还有两个重大问题我们没去解决。第一,是身体性。第二,是公正。
什么是身体性?这个时代,楼在疯狂成长,长成一片片森林。这个过程中,另一片力量也在迅速长大——我们拿着手机在拍摄。重塑雕像的权利演出时候,举起来的手机们,为人与建筑的关系提供了新维度的可能性。怎么讲呢,过去空间是你居住的,你和空间的关系是真实的身体性关系。而现在你可以去网红建筑打卡,只需要半天,你就实现了对建筑的传播、转换。但是我们真实的人和建筑,真正的强联系变成了弱联系。这时候,我们怎么解决?我们提出了我们的终评:一定要去到我们入围的每个项目实地体察。用我们的身体去感知建筑,身体去选择建筑。那么我个人跑完24个项目后感受是什么?都说“文章千古事”,但对我这样跑了24个项目的写文章的人来说,建筑才是“千古事”。那么在座的各位、在座的建筑师们。你们创造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感谢你们。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公正性。当我们想象着我们去选择那些可能导向未来的美好城市、和城市中的生活时,什么能够保证我们的选择是经得起考验的?在我看来,我有公正性。在去年停办的体坛风云人物评奖中,那个仪式上,我受到启发,找到了普华永道。普华永道是中央电视台体坛风云人物评奖的第三方机票机构,他们也是奥斯卡的机票机构,他们能保证我们的公正。我们每一轮评奖,全部交给普华永道,他们完成了我们所有的机票。稍后会有仪式,把结果交给我,那时候我跟大家一起知晓结果,谢谢普华永道。
一个传媒从业者坐在城市广场小咖啡馆的朦胧疑问:我们的建筑怎么长大,我们的城市怎么更美好。这么一个疑问,经过无数人努力,终于走到今天,走到我们要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给杰出建筑师,颁给我们城市的优秀创造者手里,这是艰难的过程。这里,也要谢谢大家。
最后,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我们的slogan是“一本杂志和它创造的生活”。那么三联人文城市奖倡导什么?我们用它去相信、去实现一个微小的期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谢谢大家。
张永和
三联人文城市奖终审团主席、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
大家好。评奖评完了,我就不戴终评委主席的帽子了。而且下午研讨会也研完了讨完了,我也就不当建筑师了。我想作为一个城市居民,和台下的城市居民分享我城市生活的两个体会。
第一个呢,是我有个梦。
这个不原创,我抄了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我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城市,我们那个城市里有一道非常亮丽的景观,就是街上的白色栏杆。我们家那条街,有一道栏杆。多的,有六道,甚至更多。所以那马路上就一条一条的栏杆。而且绝大多数城市道路上都有这些栏杆。那我作为一个建筑师,也是城市设计师,有时候还做点规划。有时候,我也琢磨这些栏杆。我越琢磨越困惑,因为这完全是一种“围堵截”的管理方式,它造成了更多的人流、更多的污染、更多的堵塞,几乎一无是处。所以我的梦想就是什么时候它们会消失。
前几年,我去市规划委员会去做讲座。我把我的这个梦想也跟大家分享了,大家也知道让它消失不那么容易。但是我没有放弃我的梦想。去年有一天,我回家发现我们家路上那个白栏杆神奇的不见了。我这话不是随便说的,三联可能是为了给我作证,把他们也请到现场了。是建筑师黄文菁和董功。我们都住一块,我估计他们也有这体验。忽然,那个栏杆不见了,而且交通情况只有改善。但是后来我发现,在其他街道上栏杆不但都在,而且有增无减。但是那个小小的奇迹,使我相信奇迹会发生。那个梦还有进一步扩大战果。
我现在又有两个新梦想。我们家那条街,只要再走出去几步,我命名是“残奥越野训练场”,惊心动魄,起起伏伏,宽宽窄窄就不说了,还有断崖一样的层高。我也想不明白,它怎么会这样。那这个我觉得迟早得变,太危险了。我们家前头一拐弯走三分钟的宽马路,多宽呢,我过街还得有助跑,不然一个灯过不去。一开始我觉得这个路多贴心啊,督促我运动。可是过了几年,年龄更大,发现也许对开车的贴心,但绝不是对行人,也绝不是对老人。街道这么宽,到底合理不合理,这个需要重新考虑。有些街道当年拓宽了,但是该缩窄还是得缩窄。这是我第二个梦。
希望大家能和我一样,有个事情你觉得对或者不对,就应该坚持它该实现,而不是说“只能这样”。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是我能做到。
城市的改观,是能从一个人开始的。所以我能做到的是,我在街上不扔垃圾不吐痰,虽然这跟我作为建筑师有强迫症有洁癖相关。但是中国城市在这些年文明程度是有显著提高的。我们家边上有个电影院,你今天去看电影,开电影前会打出来请勿在观影过程中打手机,我发现很多年轻人一定很困惑,觉得看电影还会打手机?那这是我亲身经历过,一开始觉得有干扰,等看完电影我才意识到当代艺术怎么回事了,就是你看到的影像和叙事,和听到的另一个文学作品完全混一起了。但现在那个电影院又到了另一个极端文明的状态。看电影只要灯不亮,没人离开。我常常正片演完会离开了,但是鄙视的眼光总能跟随我。最近呢,我想改进我自己,看完电影、演员表,忍着。职员表,我看到“茶水:张三李四”,我忍不了了,出去了。又一次不文明了。可我后来反思,都到茶水了,那估计马上也结束了,我为啥不能等一下。所以我觉得我一定要做到。所以我向茶水张三道歉。
(掌声)啊,还没完呢。(全场大笑)第二点就是我在想,我应该争取获得三联人文城市奖之道德贡献奖之看电影早退场悔过自新奖。(全场大笑)
谢谢大家! 
 颁奖典礼 
 01 社区营造奖:上海社区花园系列公众参与公共空间更新实验
陈晓楠
(主持人)
首先要颁布的是三联人文城市奖的第一个子奖项——社区营造奖,旨在表彰有规模的对居民生活具有启发意义的营造活动,包含社区空间营造、社区治理和社群营造。接下来请出颁奖嘉宾——
常青,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评审团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朱小地,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评审团委员、朱小地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陈晓楠
(主持人)
用简单的语句描述一下好的人文社区是什么样的?
常青
我认为可以用四个“一”来回答关于人文社区营造的核心内容,就是融入一个事件,构想一个场景,设计一片空间,再造出一种生活。
朱小地
回答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考验,人文社区,不仅要考虑我们惯常所提及的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要纳入个性的解放。社区中生活的人得到尊重,更能做到尊重别人,不但认同社区,向朋友介绍自己的生活环境,也愿意社区的现状提出问题,为社区改善做出贡献。也许我穷尽自己的语言也无法准确表达,但它确实是被大家共同创造出来的。今天我们入围的各个项目,其实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们对当下人文社区营造的认知和水平,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获奖项目:上海社区花园系列公众参与公共空间更新实验
项目地点:上海
建成/启用时间:2016年~
参与主体机构:上海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同济大学景观学系
项目主创设计师:刘悦来、魏闽、范浩阳等
获奖理由
这是非常罕见的设计师通过实验性城市行动改变一个社区、乃至一个城市的成功范例:通过社区种植这样一种看似无比纤弱的改造手段,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抵抗并逆转大规模开发对城市无情的格式化进程,使城市原本荒废的剩余边角空间化身为具有高度社会凝聚力的情感场域。设计师团队不仅提供行动方案,同时也作为社会动员和实施运营的操作主体,为“社区花园”理念的落地、推广、及可持续发展,构建了一种易于学习和复制的保障性机制。
获奖感言全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教师
上海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发起人
刘悦来
我非常激动,没想到社区营造奖的颁奖顺序提前了,所以没做好准备。首先就与这次活动主题“重新连接”的契合而言,我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去年疫情期间,当所有的公园都关闭,所有的公共空间,包括剧院、图书馆以及睦邻中心社区中心都关闭时,我们的社区公园依旧处于开放状态,一直投入使用,居民之间相互认识,并且能够在属于居民自己的、碎片化的、残存的绿地空间中活动,这样的空间就在家门口,就在楼下,它连接了人和自然,也连接了更多的人和人,这些小小的碎片如果聚合在一起就能形成城市的、绿色的、自由的网络。张永和老师说过他有一个梦想,其实我们团队也有一个梦想,就是在上海做2040个社区花园。(台下掌声)
目前,我们这个由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共同组合在一起的设计团队,已经做了114个社区花园,但我们每年最多做20个,做不了太多,于是我们把这样的理念和技术、方法编成小册子,完全开源地提供给社区,让所有的居民,包括孩子和老人都能够看到这些方法,从家门口入手去做。
至今,这种迷你的社区花园已经有700多个,所以这距离我们的梦想2040个社区花园好像也不会太远。我特别感谢三联,有这样一个机会来表述我们的、全新的探索和感想。今天看到这个剧场顶部有一个个缝隙,光从中透下来,我们改造的大部分场地就是长期没有人关心的、消极的隙地,被闲置、被废弃,但其实这些隙地连接起来就是一片人文的网络。再次感谢!
 02 生态贡献奖:“绿之丘”上海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更新改造
陈晓楠
(主持人)
生态贡献奖,旨在表彰对生态环境表示尊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乡村实际发展问题提供可持续方案的作品,包括生态修复等项目。接下来请出颁奖嘉宾——
翟永明,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终审团委员、作家、诗人。
马伯庸,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终审团委员、历史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
陈晓楠
(主持人)
我们的住所栖息天地之前,那目前看来,自然生态和城市是什么样一种连接关系?
马伯庸
我觉得这两者并不是互斥的,实际上我们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地在自然的缝隙中寻找空间来建造城市,然后不断在城市的缝隙中添入自然。所以我觉得这两者之间互相寻找、彼此成全的过程就是我们人类的成长过程。
翟永明
我赞成马伯庸的说法。
获奖项目:“绿之丘”——上海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更新改造
项目地点:上海市杨浦区杨树浦路1500号
建成/启用时间:2019年10月
参与主体机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原作设计工作室
项目主创设计师:章明、张姿、秦曙、李雪峰、李晶晶、羊青园、陈波、孙嘉龙
获奖理由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存量改造时代的大背景下,面对与城市新规划相抵触的历史遗存建筑,“绿之丘”的建筑师将其视作不可再生的宝贵城市资源。通过创造性化解城市交通、景观规划与既存建筑体量之间的冲突,“绿之丘”从原有的功能性构筑物变身为一个公众喜闻乐见的生态场所,不仅成为上海杨浦滨江改造项目中的点睛之笔,也为中国当代的城市更新提供了一个设计范例。
获奖感言全文
同济设计集团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章明
三联人文城市奖整个奖项的设计关注度一直特别高,我们拿了很多的建筑奖,但拿这一个是最激动的一次,现场开奖给我一种抽盲盒的感觉。对于人文城市生态贡献奖这个板块,首先应该提一下其他四个入围项目,虽然大家也都观看了短片,但我想表达我的尊重和敬意。无论是穆钧老师的夯土实践,还是徐甜甜老师的松阳故事,再或是宋晔皓老师的尚村竹蓬乡堂,还有李虎和黄文菁老师所做的油罐艺术中心,都非常用心,也十分契合这个奖项主题,都非常值得尊敬,所以今天无论是他们中的哪一个拿到这个奖,我都不会意外,都会认为是实至名归。
当然“绿之丘”能够得到各位评委的青睐,可能因为它也有打动人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绿之丘”这个地方原本是一个受到城市规划影响、已经被判了死刑的老厂房,即将被拆除,我作为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主设计师,我们项目组主动地给甲方免费做了个方案,表示想把厂房保留下来,让它成为城市的链接体,把冰冷的、混凝土的封闭体转化为能够链接过去的故事、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城市腹地,满足人们活动的,一个生机盎然、春意勃勃的城市立体公园,城市道路可以从底部穿越。
我们的城市太需要这样的空间了。业主和政府也都很开明,最终采纳了这个建议,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我们避免了两万吨建筑垃圾的产生,大家能够想象,两万吨的建筑垃圾需要几千辆卡车来运。由此呢,我们创造了一个立体的城市花园,城市居民可以自由徜徉、徘徊、发呆,就像周榕老师所说的“城市需要多余的空间”,他也曾经评论我们的“绿之丘”代表的是一种城市对市民的“宠溺”。
所以,今天这个奖项也是所有评委对我们设计项目的一种“宠溺”,我们会继续努力,感谢我们项目的提名人黄居正老师和苏丹老师。谢谢各位!
 03 城市创新奖:常德老西门
陈晓楠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要颁发第三个子项目,城市创新奖。旨在表彰在城市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上积极探索的、有实验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包含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城市事件等项目。接下来请出颁奖嘉宾——
王建国,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评审,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晓江,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评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陈晓楠
(主持人)
我们都知道城市每天在变,那么什么样的城市创新和普通人之间是真正有关联、有意义的,对城市的发展有贡献的?
王建国
那我先讲吧。我觉得刚刚李鸿谷主编把城市创新放在评奖的第二个维度,我非常赞同。因为我愿意把城市看成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城市永远面临着发展与保护,新生与衰亡的双重挑战,所以我们的建筑师会在城市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输入一种人文关怀的能量、一种设计的力量,让这个城市能够万物生长、历久弥新、生生不息,能够摆脱城市发展中的各种混沌混乱,向永远进发。所以我们会通过富商的进入加大它财富的输入,增强它的活力,创造更多的场所,并且是一个无差别、无等级化的人文关怀,从而使我们的城市更具温情。
李晓江
讲到城市创新的时候,我的理解是广义的。它除了我们特别关切的文化、人文的本义以外,它应该包括这个城市的包容型,和城市资源空间分配的正义性。因为中国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实际上阶层在分化,所以怎么建设一个包容的城市,可能是创新所体现的公平和正义。
第二我觉得它应该是绿色低碳的,因为我们中国的城市还在发展,就意味着我们未来还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如果我们不走绿色低碳的道路的话,那么我们美好生活的目标是无法企及的。但是不管人文也好、公平也好、绿色低碳也好,其实最本质的还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制度设计和发展逻辑。前一段看姜文先生的电影《邪不压正》,我觉得这是对已经被彻底破坏的北京城的追忆、致敬。这里边最让人绝望的是老亨德勒说的皇城墙“有人买就有人卖,有人卖就有人拆”。这样的发展逻辑如果不改,我们的人文的价值就会不断丧失,我们建筑师规划师的努力就无法实现,我们美好的期望就会落空。谢谢。
获奖项目:老西门棚户区城市更新
项目地点:湖南常德
建成/启用时间:2016年5月~
参与主体机构:中旭 . 理想空间工作室 IDS STUDIO
项目主创设计师:曲雷、何勍
获奖理由
在成功解决原有1600户棚户区居民原拆原建、水系疏贯整治、打造全新商业生态等复杂功能问题的基础上,建筑师团队用7年时间,以细腻情感和高分辨率思考,完成了极具丰富性和创造性的大范围城市更新实践。通过高超的控制能力,达到了传统与创新、秩序与生动的完美平衡:多类型、多样态、多层级的建筑、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及公共艺术品混融交错,杂而不乱,宛如在漫长的时间中自由生长的浑然天成之作。
获奖感言全文
中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理想空间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何勍、曲雷
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很紧张。所以,我之前都在想要不然我就不上来讲了,我怕我到时候就说不出来了。
10年前的四月/我们第一次到常德/10年后的四月/我们站在这里/见证中国第一个城市人文奖的诞生
棚户区改造是否房地产的一种/是否所有的房地产意味着腾笼换鸟/是否所有的回迁意味着简陋粗鄙远在郊县/难道50块钱涂料涂抹的灰色方盒子住宅/就不可以追求东方经典,水墨桃源/不可以拥有一座红色的社区中心/在被高楼包围的凹陷
是否/窨子屋博物馆的宿命注定归于酒肆茶馆/是否/一座城的给养不足以让丝弦剧场在抗战遗址的孤独里/活下去/是否/城墙上方的书店/将不再意味着一个有新书发布有文艺电影放映的人文标签/是否每一寸空间/都应当堂而皇之地用来算账/用来换钱
10年/葫芦口广场水边除去打卡的网红小姐姐还被谁惦念/钵子菜博物馆红色混凝土日渐荒芜/映衬着谁的婚礼谁的新娘谁的琴弦/谁的再见了育英小学被刻在红墙上/任青苔洗礼/被苍天看见/18座桥点缀的护城河水美好着谁的季节/谁的人间四月天
如果/如果不是100%回迁/老西门是否会拥有更繁华的居住和商业/如果没有博物馆,剧场,书店,石拱桥/如果没有老城墙,老树,老狗/历史在这四线城市的书写/将只留下空白折页而不会有建筑的诗篇
如果/如果不是理想空间工作室的坚守/老城区只会多出几栋正南正北/不咸不淡的现代居住单元/不会有生下来就老了的房子/一个叫常德老西门的地方/标注在百度地图/在小红书,在马蜂窝流传坊间
如果没有如果/如果不是常德不是老西门/如果不是这10年这30年40年/是否会有今晚的城市人文情节/被所有人审视,检验
这世界会更好吗/那天在老西门现场在落寞悲伤中/我问李总编/他说会的/可是真的/会吗
我依旧质疑/老西门真的有人爱惜/有人懂得吗/老西门的语境会在工作室设计的/下一个工作场景被转译/被新的甲方,建造者,管理者认可吗
我常常感到无比的绝望/我只能用我渺小的顽强去抵抗这虚妄的折磨/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我只是想做块石头/一块悲伤孤独/温暖而坚定的石头
谢谢。感谢所有认可我们的专家学者,感谢三联这么长时间的坚持和付出,感谢陪伴我的团队的小伙伴们,感谢世界上最好的甲方——老西门的甲方。我希望有更多这么样的甲方加入到我们中来。谢谢在座的各位伙伴们、朋友们。晚安。
 04 建筑设计奖:连州摄影博物馆
陈晓楠
(主持人)
建筑设计奖,旨在表彰在空间营造上为人与人的交往增添价值的单体的建筑作品。可以是新建、改建、修复的建筑项目。接下来请出颁奖嘉宾——
张永和,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终审团主席、非常建筑主持建筑师。
李兴钢,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提名人、中国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陈晓楠
(主持人)
什么是好的建筑设计?你们怎么判断它们的好坏?
张永和
我先讲啊,一个好的建筑显然是有不同标准的,也不可能说全了,好像我们只有一分钟(笑)。我说一个积极的,一个消极的。先说消极的,一个房子光好看肯定是不够的。再说积极的,如果一个房子里面有公共空间,城市居民可以随便出入,我觉得它已经构成好建筑的标准了。
李兴钢
我认为呢,好的建筑应该恰如其分的满足城市里面人文生活的需求,城市需要它作为生活背景的话呢,它就能成为谦逊的生活背景;城市需要它作为一种生活的舞台,那它就可以成为精彩的舞台。这样的建筑,不仅让人的日常生活变得愉悦、丰满,也可以通过他们彰显城市精神。这是我认为的好的建筑对城市的价值和意义。
张永和
我加一个小节目。刚才大家听到了,没有好的业主,也不可能产生好的建筑。现在呢,好多业主都在场,但我知道连州的业主也在场,所以想请他站起来,代表所有业主,接受我们建筑师的致敬。
获奖项目:连州摄影博物馆
项目地点:广东省 连州市 中山南路120号
建成/启用时间:2017年12月
参与主体机构:O-office Architects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项目主创设计师:何健翔、蒋滢
获奖理由
在欠发达城市的传统街区,连州摄影博物馆创造出了深具人文关怀的建筑空间。在大量使用当地材料和低造价工法的同时,整个建筑仍然保持了高水准的设计质量。通过精妙的边界处理及丰富的空间经营,博物馆与周边的民居风貌和社会生活无缝衔接,既成为照耀城市的文化灯塔,也为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堪称在品质营造和社会价值贡献两方面的范例。
获奖感言全文
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何健翔、蒋滢
真是非常非常的惊喜跟意外。这几天经历了很多:来到成都,见到了很多的朋友、老师、同行,那么今天下午也在论坛里面听到了,跟建筑、社会、城市、媒介之间的很多的讨论。
首先我觉得,三联能够坚持把身体跟建筑的关系,人跟建筑的关系,建筑跟生活的关系结合在一起,重新来看待建筑的问题,在当下的社会,是特别不容易的。
作为一个建筑师,也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充满了尊敬跟好奇的一个人,我们去到每一个新的地方、参与每一个新的建筑,都希望能够是一个对自己重新认知的更新,或者让建筑设计能够真正落在那片土地、文化之上。连州摄影博物馆这个项目,无疑在我们的经历里是最深刻、最值得纪念的。但我想,连州摄影博物馆的过程十分曲折困难,那么这个奖应该属于所有参与过这个项目的人、支持这个项目的所有人。
最后也感谢三联,感谢所有的评委及提名人,谢谢。
 05 公共空间奖:西村大院
陈晓楠
(主持人)
现在要颁发的是最后一个奖项了,其实也是颇被看重的——公共空间奖。旨在表彰体现人文关怀的公共空间,包含城市区域性尺度的建筑设计、设施建设等空间实践。接下来请出颁奖嘉宾——
李鸿谷,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组委会主席,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
周榕,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架构共创人,中国当代建筑及城市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陈晓楠
(主持人)
为什么会设置这样一个“公共空间奖”?
周榕
因为公共空间奖呢,是我们这次三联人文城市奖里面非常核心的奖项。这个奖项,我们要突出公共空间对城市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印象中,公共空间都是一本正经的、正襟危坐的、堂皇严肃的空间,但实际上不是。公共空间在我们心目中呢,可以是非常活泼的、非常自由的、非常有趣的。一言以蔽之,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让我们的灵魂在城市中有更多的选择可能。
李鸿谷
周老师的公共空间很高大上,在我们做传媒的来看,公共空间很简单——一间麻将馆、一间兵乓球室、一个可以跳广场舞的小广场、一个小公园或者一个博物馆,它都是公共空间。这个公共空间,它可能需要迭代,需要更照顾当下人的情绪、情怀,需要设计师在这个过程中注入他对人对世界对环境的理解,让人既可以独处,也可以走出家门进到公共空间。这是一个无界的转换,这个转换让人成为人。
获奖项目:西村大院
项目地点:四川成都,中国
建成/启用时间:2015年3月-2017年8月
参与主体机构:成都市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项目主创设计师:刘家琨
团队:杨磊、靳洪铎、刘速、杨鹰、蔡克非、华益、毛炜希、李静、温锋、林宜萱、王凯玲、罗明
获奖理由
作为一个植根于本土人文精神和集体记忆的城市级建筑设计作品,西村大院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打开了崭新的想象维度。超级体量和超级院落的大尺度恢宏写意,与多样化城市内容、多层次公共场域、多线程社会生活的细致经营形成复杂的对比、交织,创造出“围合中包含开放性、统一中蕴藏丰富性、规整中伴随灵动性”的新型城市空间秩序。
获奖感言全文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持设计师
刘家琨
谢谢大家哈。我先介绍一下,我请上来的这位年轻人,是我的朋友、前不久刚刚故去的杜坚先生的儿子杜若希。
一个建筑师社会综合力量的体现,所以它不是建筑师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我是觉得——不是我客气——西村大院的建成,在成都说有两个疯子,其中一个就是他(杜若希)的父亲杜坚。这样的一个合作对一个建筑师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今天我们上来领奖,我真心认为,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你要说几句吗?
杜若希:首先谢谢刘老师,谢谢三联给我们颁这个奖。我个人其实没有太多的贡献,我也是在这里代表我的父亲,很高兴能够看到今天中国的建筑评判标准不再是面积、外立面等等。而是能和它的人文相关。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希望,谢谢大家。
我再说几句。我非常感谢把这个奖在成都颁发,又把这个奖颁给了西村大院。其实我本来已经非常满足,因为有两个提名,因为我觉得两个提名都已经算奖了。这样又锦上添花,颁给了西村大院,这完全是……作为一个本地人,我非常自豪。
西村大院,我觉得就是一个小小的四川盆地,和一个大大的成都火锅。贯穿它们的一个核心就是“包容”。这是成都的精神,不管是内在的地方精神,还是四川地形地貌和构成的某种孕育,这样的一个状态,其实自古以来都一直在成都人心中。
西村大院通过一个建筑的复兴,把这样一个状态表达出来。我觉得,我好像为自己的家乡争光了。我很自豪的。谢谢。
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现场
三联人文城市奖组委会成员致谢
三联人文城市奖提名人、评审团、终审团以及奖项代表合影
 采访全文 
刘家琨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Q:用一种食物形容您所在的城市。
A:可不是就火锅。什么都能往里面放,包容一切,又复杂又清楚。西村就是一个放大了的火锅,如果再放大就是四川盆地了。
清楚是一种辛香浓烈的味道,复杂是搞不清楚,乱七八糟什么都有。
味道是其实是很统一的,但是在统一的大调性下面,每一个(成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王澍 | 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Q:用一种食物形容您所在的城市。
A:龙井虾仁,它清淡自然,原汁原味。
杭州的城市,尤其是老的城市这一块,看上去很普通,但是淡淡的有味。
人在那里活动过生活过,它就有那种气息,它不夸张很平淡,但是你反复去你经常去,它永远有。
张永和 |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
Q:拼贴出来的旧生活场景是假人文吗?
A:很短的回答,是。
人文的文字代表的是文化,当然也一定存在着文明,这个是多少年积累的,所以文化一定跟时间有关系,时间跟历史有关系,而且是跟实实在在的能够体现历史,然后去体现时间的流失的东西有关系,你才能理解。
现在说中国文化5000年,哪个地方你能看到5000年?你怎么知道他是5000年?是有人告诉你,这是一个二手的知识。
像北京王府井有700多年了,你看得到一点700年的时间在哪?重新开街的时候,能看到7年的就不错了。所以,谈文化一定要谈时间,要谈历史,要谈真正的物质的遗传,而不是仅仅一段文字的记录。
朱锫 |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荣誉院士
Q:除了视觉要素,对于所在建筑的身体性有什么感受?
A:建筑不是简单的视觉艺术,它更多地是跟身体相关的,一种人的感悟的艺术。比如一个建筑的大小,空间的挤压,光线的明暗,材料的不同,都会给人身体和人的大脑带来不同的感受。
更确切地说,这个问题抓住了建筑的本质,它不仅仅是空间的视觉的材料,它更是时间的艺术,是一种经验艺术。
建筑甚至可以产生某种气味,各种声响,这也就是为什么好建筑应该跟人身体相关。好的建筑应该是一个海绵式的建筑。
建筑、人和内容,这三者是一种血缘的关系。如果把握不住这种血缘关系,我觉得建筑就是苍白,水土不服,就很难让人有感觉。
王辉 |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Q:二十岁的你想生活在什么样的城市里?三十岁呢?四十岁?......
A:我20岁的时候我没有这种幻想能力,因为我们没有任何选择的自主性。我们那会上大学的时候是哪来哪去。
但是你要说现在20岁的时候应该在大学城,像美国的大学城或者说英国的牛津剑桥,比较有学院气息的,可以踏踏实实学点东西。
30岁应该去像纽约或者中国上海,去体验城市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让自己能够在一个有剖面的城市,我说的剖面城市有从小到大,从脏到体面,然后从乱到特别的规矩,就各种各样的混杂一个城市里头去体验人生的生活百态。
40岁的人不能像二三十岁时候到处奔波,他必须要落脚。
50岁应该是有点享受收割这种感觉,应该去一个能够跟更多人交流的地方,让他重新充电,重新扩展自己的兴趣。
60岁准备退休了,其实是自我的一次很好的解放。
70岁应该找一个比较好的养老社区,该养老的时候应该提前养老,这样的话能够去享受。
80岁我觉得应该跟孩子在一块,让自己生命的最后的阶段,特别的快乐。通过小孩感觉到生命的欲望。
董功 | 直向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Q:中国的城市,是否有它特有的人文或不人文的体验?
A:我就说说成都。我也去过世界上非常多的城市,也有非常让我心动的城市,但是成都的确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
你说它有特别多的好建筑,好像没有。他也挺脏挺乱的,但是这种脏乱它并没有打扰到你,反而会让你觉得有一种放松的感觉。这就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复杂题,是我想回应你的问题的最关键的点。
一个城市一定不能是一个单一调性的构成,无论是物理的空间,人群,还是品味的构成,都应该有足够的复杂性。我是觉得可能成都就恰恰具备了这种复杂性。
何勍 | 理想空间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Q:这是谁的人文城市建筑?
A:今天这个活动现场让我感觉触及到了城市的内核,我们的城市为谁?他不是某一个特定的人。
他是为所有人的一个城市,对于人的生活的全部来说,建筑只是一个被我们今天规范了的专业。
我们就是作为一个人活着,具有人文特征的一个人。
翁东华 | 文和友品牌联合创始人
Q:在您的想象中,一条人文的街道是什么样的?
A:在我心目中一条人文的街道是我们不搬出那条街道,别把这条街道给拆掉,一代一代的邻居生活在这条街道,我们熟悉彼此,我们了解彼此,这条街道就是人文的。
它有可能是拥挤的,也有可能是脏乱差的,但是我们可以团结街道的邻居,把它变成一条美好的小街道。
唐克扬 | 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Q:人文城市的评选是否有意或无意地沿循了中产的价值观与消费观?
A:历史上一个中产阶级的形成,肯定就跟人文主义有关系的。所谓的人文主义的兴起,就根据中产阶级的形成,有因果关系。
文艺复兴的时候,人文主义的兴起,也是伴随着社会阶层中的中产阶级的(兴起)。
当然中产阶级是个现代的概念,但你现在说这个问题,就有可能出现时间的交叉,是我们现在意味的中产阶级,还是19世纪。还有,中国的语境和外国的语境其实都不太一样,这是一个巨大的剪刀叉。中产阶级本来就是,一个inclusive的概念。
何志森 | Mapping工作坊创始人,扉美术馆馆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Q:中国的城市,是否有它特有的人文或不人文的体验?
A:可如果人文是对一个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走在城市上你感到特别放松,在你的空间里感到很温暖的,我觉得特别难。
走在中国的很多的城市里,每时每刻这种不人文的体验我都在经历中国的这种很人文的,比如说很原生态的这种空间体验,在那些城中村里,在老社区里的,在慢慢的消失,对于人的这种粗暴的体验越来越多了。
穆钧 |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Q:二十岁的你想生活在什么样的城市里?三十岁呢?四十岁?......
A:20(岁)都市化的,比如说像上海这种环境。
但是我可能是因为经常去农村,从二十七八就开始长期的调查。所以当对农村了解多了之后,实际上我从30岁开始就幻想着能够在村里有一个小院,有田园的风光,可以很慵懒地晒太阳。
雷小锋
预告
明后天,请锁定“全球知识雷锋”公众号,我们将发布"城市与我们:重建联结"人文城市论坛暨"成都宣言"的详细全文!
雷锋工作团队
执行统筹
菜菜
雷锋执行主编
南京大学
文案统筹
瞻远
雷锋COO
清华大学
采访/撰稿
袁蕾
四川大学城乡规划本科在读
采访/拍摄
师洋
四川大学城乡规划本科在读
采访/拍摄
CHII
立命馆大学区域政策研究
视频剪辑
Lokin
西雅图大学
视频剪辑
雨萌
华南理工大学在读
视频剪辑
高俊峰
自由职业
视频字幕
李思源
大连理工大学
视频字幕
Siling
悉尼大学
音频后期
高郡铖
圣安德鲁斯/布里斯托/贝尔法斯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