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好。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年仅27岁的王倬榕医生,在这个清明节,因在家中突发脑意外,经抢救无效英年早逝。
王倬榕去世后,他的母亲决定捐献他的器官。王倬榕的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角膜挽救了五位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使两位双目失明的患者重见光明。
公众对王倬榕医生的早逝纷感痛惜。今日,《人民日报》发文《这次,是这位清华医生最后一次救人》,缅怀这位优秀的年轻医生。
王倬榕是家里的独生子,中学就读于北京四中,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在大学期间也品学兼优,曾获休斯顿奖学金、瑞年奖学金、中美宜和奖学金和优秀科研奖等多项表彰。
他的研究生导师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主任栗占国教授。得知王倬榕去世的消息后,4月4日,栗占国教授赶到了清华长庚医院,与自己的学生告别。
博士毕业后,王倬榕进入清华大学的“医学英才计划”,进行卓越医师能力培养。2020年9月,他才正式入职清华长庚医院,去世之前,正在临床科室轮转。
王倬榕的博士后导师是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风湿免疫学专家徐沪济教授。2019年12月,徐沪济教授初次面试王倬榕,那次面试,王倬榕给徐沪济留下的印象是:沉稳、内秀,虽然话不多,但逻辑清晰,也非常聪明。
徐教授希望王倬榕先踏踏实实做好临床,然后做好基于临床的科研,之后王倬榕就开始了在清华长庚医院的临床轮转。他的导师们都认为,他以后会成长为一位非常优秀的医生,没想到他的职业生涯刚刚开启,就骤然去世。
得到王倬榕去世的消息时,徐沪济教授正在上海,他赶回北京和医院代表到八宝山公墓送别学生最后一程。
虽然王倬榕生前并未能留下捐献器官的遗愿,但他曾经与母亲聊过器官捐献的话题,他的母亲知道他非常支持器官捐献。因此,当王倬榕脑死亡后,器官捐献协调员咨询他母亲的想法时,他的母亲召开了家庭会议,并与不在场的亲属通了电话,王倬榕所有的亲属都支持捐献器官。
做出捐献器官的决定后,王倬榕被护送回清华长庚医院接受器官捐献最后的评估和手术,在这里和他的同事与师友进行最后的告别。捐献器官前,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栗占国教授和医院同仁前往ICU送别王倬榕。
董家鸿院士说:“王倬榕是令我们骄傲的清华医学英才,我们将永远怀念这名优秀的年轻医者。”
生活中的王倬榕是个文艺青年,他喜欢《红楼梦》,喜欢古诗词,他的微博和知乎社交平台账号的头像都是一个婉约的古装女子卡通头像。
在知乎,回答“怎么看待《诗经》里的爱情诗”这个问题时,王倬榕写道:那些古老遥远的爱意和体验离我们一点也不遥远,纵然科技发展世事变迁,但我们作为人的属性却是始终没有多大改变的。
王倬榕手写的诗词
王倬榕参与回答最多的问题,还是与医学相关的话题。
对即将步入医学院的大一新生有哪些忠告?他回答:尽快确定自己未来的目标和方向,早做打算。还有学好英语。
学医挣钱么?前途有多大?作为诗词古风粉,他用一首《如梦令》作答:
虽然选择了风湿免疫专业,但王倬榕回答最多的却是与儿科有关的问题。
“儿医荒”怎么破?广州出招,儿童看病加价30%,你怎么看?他回答:过分了,才加价30%,加价300%差不多。
王倬榕也有过后悔学医的时刻。2016年4月,一篇名为《怀孕儿科医生被打,反被当成打架嫌疑人监禁》的自述文章在微博、微信上引发广泛关注,王倬榕看到相关信息时,一向风雅示人的他,失控的爆了粗口。
王倬榕在知乎上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个关于生死的问题:人可能永生不死吗?这也是他在知乎上回答的84个问题中,所占篇幅最长的一个问题。
他举了多个例子,说明“物种个体其实可以很随意地调节自身的生长发育速度、死亡时间。”他认为,“生物个体的骨子里是可以永生的,只是为了繁衍,为了进化,它们选择交配繁殖,它们选择衰老和死亡。”
来源:医学界

作者:田栋梁
审稿:李珊珊
校对:臧恒佳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