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的一个晚上,大概凌晨12点的样子,我和同事从已经沉睡的未来科技城出发,穿过曲折的村道,抵达20公里外的勾庄。
那时,正是勾庄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刻——灯火通明,熙熙攘攘,喇叭震天,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勾庄是个镇,位于杭州市区以北,是进入杭州的北大门。十几年前,这里的农贸批发市场陆续合并了市区的小批发市场,逐步壮大为杭州最大的农副产品流通中心,也就是整个城市的“菜篮子”。勾庄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市场,而是由两个一级批发市场和若干个二级批发市场组成的一片区域。
农贸批发市场是一台日夜不停息、高速运转的“机器”,通常它的24小时是这样度过的——
天亮的时候,经过一夜长途奔袭的大货车,满载着来自山东、河北、云南等地的蔬菜赶到勾庄,在一级批发市场(简称“一批”)里开始卸货。
下午,来自杭州周边几个二级批发市场(简称“二批”)里摆摊的档口老板就会来“一批”进货,他们拿到货以后开始理货、打小包装、定价,有的还要主动联络一下老客户。
到了夜里,“一批”市场安静下来,“二批”市场开始忙碌起来,来自全杭州大大小小上百个社区农贸市场的小菜贩、遍布大街小巷的小菜店和生鲜店小老板,就会开着小面包车前来采购,忙碌一整夜。
到清晨五六点钟的时候,档口收摊,老板们回家睡觉,旁边“一批”市场的大卡车又开始陆陆续续进场……
如此运转,不眠不休。
农业的全产业链涵盖的范围极其广泛,从研发、种植,到流通、加工,再到消费端的交易与服务。
如果我们把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比作一个交通系统,全国各地上百个勾庄这样的大规模农贸批发市场,就像高速路网一样,连接成了农产品流通的骨干网络。
在这之上,是18亿亩耕地和8亿农民;
在这之下,是6亿城镇人口和上千万家餐厅、快餐店、大排档和夜宵摊。
凌晨2点的勾庄,“二批”市场里的客流多了起来,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戴眼镜的小白高高的个头,白白净净,透着一点斯文气,在一片嘈杂和叫嚷中显得有些特别。
小白是90后,大学学的是计算机,加入宋小菜已经两年了。
宋小菜创立于2015年,是个B2B生鲜交易平台,选择了生鲜供应链这条赛道,一直致力于做一件事——“打造一个反向定制的数字供应链”。简单说,就是把下游小菜贩的需求集中起来,到上游去做集中采购。上游和下游都是确定的,再通过集中物流配送把两端连起来,以此形成“按需定产”的数字化供应链。
这样一来,对于上游的菜农来说,种什么、种多少不用靠猜,可以按订单需求来生产;对于下游的小菜贩来说,不用自己凌晨跑“一批”市场,只要提前线上下单,就会有人把新鲜蔬菜送到自己档口。
宋小菜在中间通过数字化手段,把下游的订单信息汇总到原产地或“一批”市场,再通过配送网络和“二批”档口,把菜及时地送到下游小菜贩手里。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层层转手过程中的资源损耗,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为了完成这一步,就要过两个大关:
要用信息化来搭建供应链,首先就要解决数据收集与结构化处理问题。买菜这事儿事无巨细,品种、产地、价格、品质、重量等等,组合起来有几千上万个SPU,而且都是非标品。宋小菜做的第一步就是先去上游农贸市场和下游小菜店,把数据采集回来,做结构化处理,把非标的事儿变成类标。
第二步是用数据优化供应链。在信息化基础上,对集单、集采、集运的各个环节的核心要素做结构优化。比如:越过传统的批发市场,直接到上游源头产地去集采;又比如,从田间地头的农产品到有统一包装和质检的商品,需要打通“上游最后一公里”,食品工厂就变得重要起来。
小白很开朗,交谈中发现他身上已经没有了学生的柔弱气,遇到客户多的时候,他就肩扛着一箱箱的黄瓜和大蒜小跑着给人装车,开起送货的小三轮车来也毫不含糊。
专门负责转运货物的三轮师傅和我说,在这里送货,相互撞来撞去是家常便饭,但你不能怕,也不能让,因为谁也不会让着你,大家都在争分夺秒。
这些穿梭在市场里来来回回运货的电动三轮车,跑起来近乎横冲直撞,但每个师傅的脸上,都是一副凝固如霜的面孔,他们不苟言笑、不喜不悲,有的小年轻甚至边骑车边刷着抖音,撞在一起之后也不会相互责骂,而是若无其事地各自前行。就这样,把货从档口运到批发市场门口的小面包车上,一个来回赚1块钱,一个月下来收入大概在三四千块左右。
小白加入宋小菜两年,轮岗了三次,这种“卷起裤脚干活儿”的场景,对互联网背景出身的大学生来说,着实也是一个不小的心理挑战。
宋小菜从蔬菜这个单一品类切入,哪知道,这是农产品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宋小菜做了五年多,中间几经波折,与农贸批发市场从竞争到合作。
宋小菜的模式是直接把蔬菜配送到小菜贩手里,在配送密度还不够的时候还不划算,所以,为了提高交付效率,一年多前,宋小菜直接下场在“二批”市场里开了两个档口,小白就是其中一个档口的负责人。
刚开始,下场做生鲜供应链的创业公司,往往会喊出一个口号:“干掉农贸批发市场”,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后,大家纷纷得出的感悟似乎又有些变化,把昔日被视为革新对象的农贸市场变成合作伙伴。至少在眼下,农贸市场还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小白和两位同事忙活了一晚上,销售额将近2万块,这已经是整个“二批”市场里菜品最全的档口,销售额也名列前五。
早晨天边泛青的时候,我们要离开农贸市场了,他还要清点库存、汇总账目、计划第二天的进货。一排从产地匆匆赶来的大卡车已经拥堵在“一批”市场的大门口,几个保安扯着嗓子在疏导交通,挤成一片的三轮摩的司机们又若无其事地刷起了抖音……
年,各大公司纷纷杀入社区团购战场,生鲜供应链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加之内循环、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的数字化被广泛讨论。其中,被提及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代表未来的数字技术如何进入古老的农业产业。
我去年去过一次青岛,参观了一个不太一样的蔬菜大棚。

传统蔬菜大棚在我脑海中的形象根深蒂固,就是田间地头里一排排塑料薄膜撑起来的斜坡顶,为了保温,上面盖着厚厚的草席,天气好的时候,还得爬上去把席子卷起来通风。
但那次我看到的大棚很不一样。
说是大棚,其实是一片硕大的、整整齐齐的玻璃厂房,走进去一看,恍若置身福特车间,一排排小番茄就像流水线上的一辆辆汽车,各式各样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统一汇集到中控室的屏幕看板,零零星星的工人穿着白色工服,在各种仪器和机器人的配合下操作和采摘。
当然,大棚上再也不需要盖草席了,因为里边恒温恒湿,温、光、水、气、肥都能够通过中控系统自动控制和调节。

这是凯盛浩丰的“智慧温室”,马铁民是凯盛浩丰的创始人。2017年,他入学湖畔的时候,因为凯盛浩丰是肯德基、麦当劳等多个知名快餐连锁品牌的生菜供应商,他曾因为“生菜大王”的称号引起过一阵子讨论。那时候相关报道里面,他还是一个蹲在田间地头研究生菜种植技术的朴实农民大哥的形象。
2020年,湖畔结业答辩上,马铁民没有再讲生菜的故事,而是展示了一个令大家震撼的未来农业图景——“智慧温室”。
三年前,他脱口而出的是大田种植技术和全年不间断供应,三年后讲的却成了压延玻璃、传感器、信息采集、植物模型、农业大脑……
他讲了几个数据引发了大家的好奇:“智慧温室”的产能是普通大田种植的8-10倍,是传统蔬菜大棚的5-6倍,人工减少了2/3,虽然投入成本有所提高,但产品的附加值也高了许多。
马铁民的农业创业之路,至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用十年的时间闯出了一条农业种植规模化、标准化的路子。主打产品是结球生菜,主要市场是供应肯德基、麦当劳等国外餐饮巨头及出口海外,以2B模式为主。这一阶段他在内蒙古、河北等地承包大田建种植基地,通过种植技术与管理的提升,实现了生菜的全年不间断供应。到现在,浩丰还有2万亩大田种植蔬菜。
第二阶段,从农业工业化进入农业数字化。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模种植到了一定程度后,如果技术和组织没有根本变革的话,继续扩张的边际效益开始递减;
二是传统的露天种植风险高,靠天吃饭,传统的温室种植弊端也很明显,产出效率不高;
三是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劳动力开始不足,粗放式发展无法持续;
四是从消费端看,国内市场崛起,消费升级来临,对农产品的质量、品牌都提出了更高要求,2C市场大有机会,但农业供应链急需重构;
五是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智能传感器成本降低,数字技术在农业产业链中的应用场景多了起来。
浩丰的农业数字化,主要有两个战略重点:一是与央企中国建材旗下的凯盛科技合资成立凯盛浩丰,从荷兰引进先进技术,建设玻璃智慧温室,用数字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实现自动化种植,产品主要供应盒马等C端消费平台。“智慧温室”的产出是传统温室种植的5倍,是传统露天种植的8倍。单个“智慧温室”面积105亩,投资1.5亿元,投资回收期约6年。未来计划建设100个“智慧温室”
第二个战略重点是基于“智慧温室”的数字采集,围绕种植计划、农事管理、订单销售三个核心环节,打造农业大脑,连接上游生产端与下游消费端。
按照规划,浩丰农业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脑:
通过左半脑,将农业技术、操作流程与数字技术、物联网技术、云技术结合实现标准化,变成可复制的产品。通过移动设备赋能给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指导上游进行科学标准化的农业生产。
通过右半脑,建立数据服务平台,打通种植、销售、加工、物流和金融等横向资源信息,上游农民可以按照平台发布的农产品需求来按需种植农产品,也可以在平台中发布农产品,将种植信息集中到平台,可以解决供需两侧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每天,工人们会根据各个销售终端汇总来的订单数据进行采摘包装,第二天直接送达盒马鲜生等线下商超或者线上平台,物流运输过程也有全程数据监测。
在马铁民看来,农业生产端的技术革新,就是把农民变成产业工人,“让数据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
从开学到答辩,马铁民身后的农田从工业化迈向了数字化,但是不变的是,他依旧不善言辞,那场答辩的最后,看大家还有一肚子问题没来得及问,他很诚恳地邀请大家:“光说可能还没有感觉,大家有空来青岛转转,亲眼看一看。”

以生菜为例,从田间地头种出来,一直到来到我们的餐桌上,到底中间会经过多少环节?
每个环节上的传统从业者与新势力各自是哪些人?
他们的利益与价值受到了怎样的冲击与改造?
数字技术在哪些环节找到了用武之地?在带来效率提升的同时又带来哪些新问题?
农产品如何“变身”农商品?
未来,随着数字技术和各种其他技术的应用,生菜的旅程能够被大大缩短和优化吗?
带着这些问题,这个周日,我邀请了马铁民和湖畔其他学员,一起去青岛,去马铁民的“智慧温室”里聊一聊,由此开启我们今年的第一场“在湖边”。
作者| 魏一平 | 编辑 | 陈怡 
校对 | 三水 | 主编| 陈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