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写在前面:
清明时节,最是怀念那些逝去的亲人。我姨写下一篇关于他爷爷的记忆。这位太姥爷,我没有见过,唯一听妈妈提起就是他会耍大幡。很高兴能通过我姨的文字,了解一些关于太姥爷的事。不知道各位读者朋友们,你们的家庭有家谱吗?有人记录家族的故事吗?
我和姐姐是在山里的老家出生的。听母亲说我小时候胖胖的,可能是比我大的伯伯和叔叔家都是男孩,姐姐也比我大三岁,虽然老辈人的观念都是重男轻女,但爷爷很疼爱和喜欢我。爷爷经常会抱抱我,出门遛弯时也不忘抱上我。
后来我们从老家搬到了门头沟,和爷爷在一起的时间少多了。我记事后,爷爷来我家就是在XX街100号了。每次爷爷的到来,都是我们孩子(姐姐、我和大弟弟)最高兴,快乐的时候。
爷爷的毡帽
冬天爷爷睡觉时戴着毡帽,夜里毡帽有时会滑落在地上,我们起夜时发现,就会捡起来,给爷爷重新戴在头上。早上起来,我们会告诉爷爷:“昨天晚上帽子掉地上,是我给您捡起来戴上去的。” 爷爷每次都会乐呵呵的夸我们几句。爷爷的表扬激励着我们,有时起夜时,见爷爷的帽子没掉下来,会很沮丧。为了得到爷爷的夸奖,早上有时我们会争着谎报夜里给爷爷捡帽子了。爷爷从不拆穿我们,每次还会照样一一表扬我们。
姐姐打把势
爷爷在世时,我们家睡土炕,冬天用地炉子做饭(地炉子在炕边的中间位置,灶台和地平)。有次过年,我们孩子都睡觉了,爷爷在炉子上炸吃的,准备年货。早上醒来,爷爷说姐姐睡觉时“打把势”了(即胳膊从被里伸出来耍),还打着烟囱了。爷爷还风趣地说:“噹的一声把我吓了一跳……” 我们听了哈哈大笑,让爷爷学着姐姐打把势的样子,反复地给我们比势着。我们爷孙几个,笑得不亦乐乎,开心极了。
雨纷纷
清明时节
爷爷是神医
我的爷爷是神医。一次姐姐肚子疼的很厉害,满炕的打滚磕头,大声的哭喊。吓得我们都不敢进屋,但还是踮着脚,趴在窗外往屋里看。只见爷爷用我们穿的小布鞋,(那时候没钱买鞋,都是自己做的布鞋)在炉边上热了一会儿,(地炉子的炉边很热),放在她的肚子上揉着(老家话叫挖肚子,不知道怎么写)。这样反复的揉着揉着,一会儿姐姐就平静了,我们听不见哭声了。
三叔家请客
一次三叔家请爷爷吃饭,那时三叔家住在滑石道,离100号约二里多的路,当时交通工具很少,走着去。估计是我非要去,并誓言自己走着,爷爷拗不过,带我去了。那天天很冷,好像还有风。我们沿着北边的河边走,没有柏油路,路面高低不平,很不好走。爷爷在前面走,我在后边跟着。开始我还跟得上,走一会儿就觉得有些费劲,吃力,跟不上爷爷了,想让爷爷背着。我大喊着,让爷爷背着,爷爷不理我,还一直往前走,我就开始大声哭喊,并用手捂住脸,从指缝中偷偷看爷爷。只要爷爷不停下来,继续哭…… (爷爷有矽肺,天气不好时会喘,走长路也很吃力,我那时太不懂事了。)爷爷的心软了,走回来,把我背到了三叔家。
爷爷教我们小六九
爷爷没上过学,但爷爷认识和会写很多字,算盘打得特别棒。我和姐姐两人会用算盘打小六九都是爷爷教的。
什么是小六九?就是乘法口诀的数字,用算盘做加法,即:1+2+4+3+6+9+4……+81。开始爷爷晚上教姐姐小六九,我在旁边看着,听着,即新鲜又好奇。孩子的记忆力和好强心很厉害的,慢慢的我把乘法口诀和算盘的口诀也记住了。姐姐不用算盘时,我也在那儿打。爷爷看我也会点儿,还好学,也开始教我。
爷爷当起老师来那可是严肃认真的,当爷爷的学生真是很辛苦。每天晚上爷爷让我们打算盘很多很多遍,嘴里不停的念着口诀,手上不停地拨拉着算盘珠子。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四下五去一……六上一去五进一……八去二进一……。这时,我开始时的新鲜、好奇和乐趣一点都没有了,又累又烦。只要爷爷一离开,就开始偷懒,瞎拨拉算盘珠乱响,爷爷一回来,就上边俩,下边俩。(数字加完是1155)。
是爷爷给我和姐姐叩开了数学这扇门,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未输在起跑线上。让我们终生受益。姐姐从小学到高中,门门功课都非常优秀。我从小学的算术,初中代数,到“七二一”的高等数学,一直游刃有余,成绩优异。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杜牧
和爷爷一起过年
爷爷在世时,大的年节我们一般都会回老家和爷爷一起过。伯父在城里工作,会买漂亮的果篮送给爷爷,姑姑有时也会带着表哥表姐过来。这么多亲人聚在一起,爷爷每天都很高兴,脸上挂满了笑容。特别是农历新年春节,是阖家欢乐,最喜庆的日子。山里的老家很冷,大人们屋里屋外的忙碌着,爷爷有时坐在炕上,有时坐在椅子上,和亲人们聊天拉着家常。男孩子们在院子里放鞭炮,我们则捂着耳朵在远处观看,有时他们带我们去打雪后房檐上的冰柱,有时带我们去西院亲戚家串门儿。晚上爷爷会让哥哥们带我们去西边庙边上的礼堂看戏。我们没进过礼堂内部,都是在外边蹬踩着高处透过窗户看。前边有人挡着,看不到台上人的全身。不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也听不清听不懂。但里面的人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断地鼓掌喝彩,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享受着年的味道。
老家的古幡会
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我们老家都有幡会。那可是传承了五百多年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一年在老家看幡会,我和姐姐既新鲜又期盼。因为村里的很多人都是参与者,家里很早就吃好了早饭。男孩子一般都会参加折锅子表演。我们韩姓家族是敲大鼓,哥哥弟弟叔叔和父亲早早就出门各司其职去了。姐姐主意多,很早就带我出门,去村西头占好地看走会。路上的人很多很多,本村的、外村的、还有矿上的。我们不知道几点开始,也不知道当下几点,等啊等啊,又累又急。
“幡会过来了!” 随着人们的呼喊,我们突然看到了爷爷和另外一位老者走在幡会的最前边。爷爷的眼睛炯炯有神,身材挺拔,嘴角略带微笑,手里拿着红色如信封似的什么东西。姐姐高兴的几乎跳了起来,我们觉得爷爷太棒了!爷爷是最棒的!
 人太多了,我们也太矮小了,一拨一拨的人群涌过来,不时挡住我们的视线。爷爷似乎没看见我们,姐姐拉着我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想使劲儿挤到前边,让爷爷看到我们,我们跌跌撞撞地随着人流跟着爷爷走了很远很远。后面的幡会还有什么表演,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什么也没记住,只对爷爷参与的部分印象深刻。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
QingMing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爷爷病了
爷爷病重时,父母带我们回老家看望爷爷。走进屋里,我们看见爷爷佝偻着身子坐在炕上,姑姑坐在旁边照顾着爷爷。爷爷摸了摸我们的头和手,用微弱颤抖的声音一一叫着姐姐、大弟弟和我的名字,勉强和我们笑了笑。用手示意我们坐下,爷爷说话和笑时嘴角都流出了口水。他老人家看上去瘦多了,脸色苍白,姑姑不停地帮助爷爷擦着口水。
那时爷爷的病已经很重了,大小便不能自理,是大妈和老婶照顾爷爷。爷爷大便时,是大妈和老婶把爷爷从炕上扶起来,然后又扶回炕上,再帮爷爷躺下盖好被子。
那时我们心里都很难受,害怕爷爷就这么走了。都希望爷爷快点好起来,还到我们家去住。
爷爷去世了
我和爷爷是有心灵感应的。爷爷去世的头天,我白天还好好的,夜里就开始吐,而且吐的很厉害。清晨我们就接到了爷爷去世的消息,父亲哭了,我和姐姐也哭了。父亲带着姐姐和大弟弟回了老家,母亲带着我和二弟(二弟当时一岁左右,贫血很厉害)去北京儿童医院看病。
爷爷的六十日我们都回老家了。很远就能看见韩家台上有很多人,走进我们的院子,依然很喧哗,只是没有了爷爷。北屋爷爷的炕上放着一条纸糊的很大的船,周围摆放着很多纸糊的祭品,很多人都在忙碌着往大船和祭品里放着元宝和纸钱。
我们的院里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没有了爷爷的身影,再也看不到爷爷那和蔼可亲的笑容。
我永远想念爷爷
爷爷离开我们六十多年了,他去世后不久,姐姐就在梦里梦见了爷爷。在这几十年里,我也经常会梦见爷爷,梦里爷爷还是那么慈祥,面带微笑地看着我们,还是那么和蔼可亲。
我们和爷爷共同生活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但是和爷爷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经常会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历历在目,如数家珍。
是爷爷使我们的童年那样的丰富多彩,是爷爷给我们插上了知识的翅膀,让我们在求知的路上翱翔。爷爷对我们的爱,是对人间骨肉亲情的最好诠释!亲爱的爷爷,虽然您早早地离开了我们,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永远怀念您!如有来世,我还做您的孙女,我们共续美好幸福的新篇!
01
QingMing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