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3259字 | 阅读需7分钟
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也适宜乔木植被的生长,林木有快速再生的可能。破坏小且恢复快的特点,使得南方地区的自然植被在秦汉时期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巴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今天属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范围,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4—18°C,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季节分配较均。这一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自全新世中期以来,植被也经历了很大变化。
朴属植物(带果实)
从孢粉检测结果来看,西周至战国中期,长江中游气温虽有过明显波动,但整体气候特点仍为暖湿。这一时期该地区木本植被含有以金毛狗属、卷柏属及松属为主的针叶树种,并伴有杨梅属、梣属、栎属、朴属为主的阔叶树种。至战国中后期,长江中游一带气温有所降低,以山核桃属为主的落叶阔叶树种以及以常绿栎、栲属为主的常绿阔叶树种含量均有所减少,而以松属为主的针叶树种含量增加。至两汉时,随着气温的波动,针叶林与阔叶林的比例此消彼长。
长江下游地区,在公元前900—公元200年,植被是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栲属、青冈栎为植被主要成分,并杂有樟科、冬青、木荷、柃木等常绿植物,还有落叶阔叶的麻栎、粟、枫香、枫杨、榆以及针叶树的松、柏、杉,低洼湿地,还生长以芦苇、香蒲为主的芦苇沼泽。从全新世中期以来,该地区植被均以森林为主,且至东汉时期树木构成与前期相比发生很大变化。期间,上海地区经历了多次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交替演变。植被的这一变化特点对于处在相同纬度的长江下游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先秦两汉时期长江中下游的植被情况在历史文献中亦有反映。如《山海经》载有今湖北地区的“纶山”与湖南地区的“洞庭之山”均覆盖有天然“柤木”。《汉语大字典》释“柤”同“樝(楂)”,木名,即“山楂”。根据《中国植物志》,我国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均出产野山楂。另,该书亦载湖南地区的“阳帝之山”有“檿”。《尔雅·释木》:“檿桑,山桑。郭注云:‘似桑。材中作弓及车辕。’”“檿桑”可以制弓及车辕,可见其抗弯曲性能很强,从特性上看应为今天的岩桑。另据《滇略》记载:“唐咸亨中,永昌之西,野桑生石上,其材上屈,两向而下直,南诏取以为弓,不筋漆而利,名曰‘螟弓’。今鹤庆产岩桑,倮倮取以为弓,发矢千步,其遗种也。”说明在唐初云南地区以岩桑为弓的情况已较为常见,且制作方法沿袭至今。
此外,以樟木、楠木为主的常绿乔木以及梓木为主的落叶乔木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树种,分布广泛。如《墨子·公输》记载:“荆之地,方五千里......荆有长松、文梓、梗、柟、豫樟。”《盐铁论》说:“江南之柟梓竹箭。”《汉书·地理志》亦云:“寿春、合肥受南北湖皮革、鲍、木之输。”师古注曰:“木,枫柟豫章之属。”按:寿春,今安徽寿县,是当时长江中下游区域木材贸易的中心,而楠、樟等木则为贸易的大宗。由于其种植技术并不发达,这些材木多来源于天然林木。另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出土汉墓显示,其棺椁所用材木多含杉、桢楠、梓等木。与北方出土汉墓所用木材差异明显,如北京老山汉墓出土的200多立方米木材取样鉴定,发现出土木材有柏木、侧柏、槐树、槭树、麻栎、板栗和油松等七个树种。而所用木材的差异,即反映出自然林木分布的特点,桢楠、杉、梓等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丧葬常用木材,应有广泛的分布,与典籍文献所载情况相合。当然,北方墓葬用的木材也有许多来自南方。至唐代时,江南地区的人们仍常使用樟木、楠木等建造船只、棺木、住宅等。但随着历代人工砍伐的加剧,至明清时,这两种树种在该地区已变得较为稀少了。
樟树
东汉张衡《南都赋》描写南都地区,即今豫、鄂交界的南阳地区的植被:“其木则柽松楔㮨,槾柏杻橿,枫柙栌枥,帝女之桑,楈枒栟榈,柍柘檍檀,结根竦本,垂条婵媛......蓊郁于谷底,森蓴蓴而刺天......其竹则籦笼。”说明当时“南都”地区的松、柏、栎、枫、桑、棕榈、冬青、檀、榆等树木长得茂密高大,挺拔直上,盘根错节,繁枝交错,密阴遮蔽山谷,竹子生长得茂密葱茏。
桑树
左思《吴都赋》描写今南京地区的“吴都”植被也多种多样,非常茂密,诸如:
“木则枫柙豫章、栟榈枸榔、緜杬杶栌、文欀桢橿、平仲君迁、松梓古度、楠榴之木......宗生高冈,族茂幽阜,擢本千寻,垂阴万亩”,“其竹则筼筜箖箊......篻篣有丛”,又“苞筍抽节,往往萦结,绿叶翠茎,冒霜停雪,橚矗森翠,蓊茸萧瑟,檀栾婵娟”。
从《南都赋》和《吴都赋》的记载可以发现,汉代南阳地区与南京地区的天然植被构成种类有所不同。相比于“南都”,“吴都”地区的常绿阔叶林尤为繁盛。值得注意的是,《山海经》记载朝歌之山,“潕水出焉......其上多梓楠”。潕水即今舞水,出自河南舞阳。由此而言,先秦时期楠木分布的北界很可能到达河南南部地区。而《南都赋》未见关于楠木的记载,则极有可能因为东汉时期楠木分布的北界已南退至长江流域,说明秦至东汉相关地区的气温明显降低,即使在东汉时期气温回暖后,楠木的分布北界亦因其自身特点而未能恢复至先秦时期。
另据江汉平原地区所见的孢粉显示,先秦两汉时期,该地区气候温湿,木本花粉所占比例约50%,植被覆盖率良好。《汉书·地理志》称:“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即说明楚地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与上述孢粉分析结果相吻合。由此可见,秦汉时期人们对长江中下游区域的自然林业还影响甚微。虽然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曾“使刑徒三千人伐湘山树,赭其山”,但大规模的采伐并非常态。秦汉时期长江流域人们多于平原河谷地带进行农业活动,且人口稀少,所开发的地区及规模极为有限,江汉平原地区,林业资源保持良好,覆盖率最高可达七成以上。尤其是湖北省西北部的房县、竹山、兴山等诸县,直到清代中期,还有大片几乎未经人类破坏的天然森林,被称为“巴山老林”。
江汉平原
综上所述,依据秦汉时期南方天然林木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自然环境和气候类型是影响南方天然林木分布的主要因素。先秦两汉时期,随着全新世大暖期的结束,云贵高原气温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常绿林逐渐被混交林所替代;巴蜀地区气温经过春秋前期短暂降温后,气温旋即回暖,喜湿暖的常绿林成为当地的主要树种;而云贵川地区分布广袤的山地植被受大暖期结束后的降温影响,分布量有所减少。炎热高温、雨量丰沛的岭南地区,植被丛生,但在先秦两汉时期该地区东部及西部植被的分布有明显差异,其中东部地区植被以亚热带常绿树种为主,并随气候波动与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之间相互演替,而西部地区针叶林则占有重要比例。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樟木、楠木、梓木等常绿与落叶树种为主,其比例随着气候波动互有消长。
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对南方地区的经略使云贵川、岭南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然林木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当时上述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仍较为落后,且人口稀少,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林木采伐活动,故破坏程度有限。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也适宜乔木植被的生长,林木有快速再生的可能。破坏小且恢复快的特点,使得南方地区的自然植被在秦汉时期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 完 -
本文摘自《中国国家历史·拾柒》
(东方出版社出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中国国家历史又双叒叕上新啦!
《中国国家历史》邮局征订套装(征订代码:28-474)正在火热进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拥有全年装!
识别下方小程序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热文推荐/点击标题

中国“顶级天团”的家世背景曝光,原来这才是他们牛逼的真相

欧盟和HM永远不懂,中国能为新疆付出多少牺牲

抱歉!从20年前的4月1号起,中国人就再也不过愚人节了!

那些秦汉时期就有的天然林木……

人类战争史,食物扮演怎样角色?从大秦到拿破仑都是舌尖上定输赢

扫码关注我们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策划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研究发展中心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发代号:28-474
QQ群:460382533
电话:13372012240
请备注说明来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