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5331字 | 阅读需11分钟
由于我国地形复杂,尤其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地貌极具多样性,不同的地势条件造成各地区气候变化幅度差异很大,进而使得植物分布格局发生变化。
距今8500—3000年,为地质学家所划定的全新世大暖期。这一时期,我国整体处于高温期。据竺可桢先生研究发现,距今5000—3100年间,黄河中下游平均温度高于现代2°C,冬季温度高于现代3—5°C。在这一背景下,现今生长于热带、亚热带的部分种类动植物在商、周时曾分布于长江流域,甚至更加靠北。
但至秦汉时,随着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结束,多处地区呈降温趋势。由于我国地形复杂,尤其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地貌极具多样性,不同的地势条件造成各地区气候变化幅度差异很大,进而使得植物分布格局发生变化。
竺可桢
云贵川地区
云贵高原北接四川盆地,西起横断山脉,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处于高原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我国其他地方相比,云贵高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四川盆地由青藏、云贵高原以及大巴山等环绕而成,地势低矮。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影响,该地区冬暖夏热,整体温度偏高,其雨量多,气候湿润。
总的来看,云贵川地区多高山,山地生长的植被受地形、高度以及阳光照射等因素影响,呈垂直分带。这一点在文献中亦有反映,如左思《蜀都赋》描写蜀地“邛竹缘岭”,还描述其植被分布变化“或藏蛟螭,或隐碧玉。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其树则有木兰梫桂,杞櫹椅桐,椶枒楔枞。楩柟幽蔼于谷底,松柏蓊郁于山峰”。亦即山峰部以松树等树叶细长如针、十分耐寒的针叶树为主,而山谷和山坡及山前地区的树木则主要为叶子宽阔、终年常绿且生长于温暖地区的常绿阔叶树。又“坰野草昧,林麓黝倏。交让所植,蹲鸱所伏。百药灌丛,寒卉冬馥”,也反映了相关地带林木茂盛的景象。近2000年来,由于气候趋于变冷,山地植被中树木的比例逐渐减小。
我们通过对花粉化石——孢粉的检测,发现在距今5000—1600年间,云南地区气候温凉偏干,阔叶树减少,以松为主的针叶树增多,同时分布有油杉、铁杉、桦、栎等树种。而贵州地区在距今5500—4500年间气候温暖湿润,分布的树木种类也以常绿栎、栲等为主,但在距今4500—1500年之间,气候转向温凉干旱,常绿栎、栲、榆、榛等树种比例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与云南地区的气候变化时间基本一致,说明秦汉时期云贵高原的气候向温凉干旱转变,常绿阔叶林呈减少趋势。
油杉
考古所见的花粉化石呈现出该地区主要树种的变化情况,除此之外,史籍文献中对秦汉时期云贵地区的树木在人们生活中运用的记载也十分丰富。如《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哀牢国“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其竹节相去一丈,名曰濮竹”。今人考证哀牢国位于云南保山地区。文中“濮竹”很有可能就是今天的龙竹。另唐代《蛮书》记有“孟滩竹”:“长傍出,其竹节度三尺,柔细可为索,亦以皮为麻。”从特征来看,似为同种,均为今麻竹亚属。由于龙竹纤维柔细,刻之缕缕如麻,时至今日,仍可以用于绞索织履。
龙竹
关于“梧桐木华”,从可制布来看,该木应能产出大量的天然纤维。另据《后汉书》李贤注引《广志》曰:“梧桐有白者,剽国有白桐木,其华有白毳,取其毳淹渍,缉织以为布。”“华”,古通“花”,所制之布的原料均来自于“梧桐花”上的白毳(白毛)。这类白色天然纤维均出自该树的花叶之上,因为今天的梧桐木并不具备这类特性,因此文中的“梧桐”应指其他树种。从今天的树种特性对比来看,木棉树的果内绵毛可作枕、褥、救生圈等填充材料,其特征与文献中“梧桐”十分相似,二者应为同一树种。而所以称之为“梧桐”,应与当地语言风俗有关。另据《华阳国志》,与哀牢国相邻的兴古郡,有将桄榔木做成食材的习俗:“有桄榔木,可以作面,以牛酥酪食之,人民资以为粮。”由此亦可以推断,该树种在当地有较高的产出量。
此外,贵州地区在汉代应分布有大量竹林。如《后汉书》记载古夜郎国:“初有女子浣于遯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并注引《华阳国志》:“竹王所捐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王祠竹林是也。”所谓“竹王所捐破竹于野,成竹林”,应是周围地区天然竹林被当地民众赋予了神话色彩,以纪念“竹王”。而竹王崇拜的传统,反映出当地独特的竹文化,可见其分布应十分广泛。
四川盆地温度变化情况与云贵高原不同,据孢粉记录显示,在距今4000—3400年间,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伴有大量栎属、胡颓子属、铁杉属、桤木属、栲属等树种。虽然在距今3400—2600年间,即至春秋前期,该地区气温有所下降,灌乔木花粉减少趋势明显。但在距今2600年以后,气温回暖,且仍潮湿,桤木属、栲属等阔叶林数量有所增长,说明先秦两汉时期,四川地区应是常绿乔木繁殖的繁盛期。
栲属植物分解图
对于巴蜀地区天然植被的覆盖情况,《汉书·地理志》记载:“巴、蜀、广汉......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实之饶。”《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其宝则有......桑、漆、麻、纻之饶。”在目前所见汉晋辞赋中,对巴蜀地区的林木也颇多赞美之辞。如扬雄《蜀都赋》说成都平原及周围山地“丛俊干湊”“野望茫茫菲菲”,竹子“俊茂丰芙”“夹江缘山”“若此者方乎数十百里”。上述记载表明,先秦两汉时期云贵川地区天然森林具有很高的覆盖率,植被构成有针叶树、落叶树、常绿阔叶树,且多珍贵树种,竹林也有广泛的分布。也正是由于云贵川地区林木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树文化。如考古发现古代蜀国的多处墓葬为船棺葬。船棺葬是将整根楠木劈成两半,中间掏空,死者放进去之后又将楠木合起来。
当地人们相信,将树木制成船棺,可以帮助逝者去往天国。此外,以四川地区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墓葬中出土有大量的摇钱树。摇钱树为一种随葬冥器,其制作方法为树座一般采用模制陶塑,少量为石质雕刻和青铜铸造,青铜树干和枝叶采用翻模铸造。其具有祈求富贵吉祥、升天成仙、丰产社祭等内涵。以上说明在先秦两汉时期的西南民俗中,树往往被人们视为与天、神沟通的媒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摇钱树(小型)
除气候因素外,人工伐林也影响着秦汉云贵川地区天然林木的分布。从汉代西南地区的天然林木破坏程度看,巴蜀地区的砍伐最为严重,云贵高原则微乎其微。其主要原因是,秦汉王朝并没有在云贵相关区域大规模开发经济的意图,且云贵地区在汉代的战略地位远逊于北方边境,加之境内地形极为错杂,高山沟壑变化多端,以当时技术条件,难以大规模开垦农田,因此其相关区域的林业开采也比较有限。巴蜀地区的情况则明显不同。
公元前316年左右,秦司马错先后攻占巴、蜀,使巴蜀地区的经济得到初步开发。至秦昭襄王时,农田开发已颇具规模,如《水经注》引应劭《风俗通》曰:“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天然林木即随之破坏。《华阳国志》亦提到李冰兴建水利工程曾大量利用岷山上的材木:“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至秦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川之材,居给人足”。随着大量移民涌入蜀地,制盐冶铜,并“户专山川之材”,更使得大量林木遭到砍伐,加剧了当地生态的破坏。
随着铁农具的发展,以及两汉政府的经略,巴蜀地区的农耕面积及人口数量进一步增长,伐木耕田也进一步扩大。如桓宽《盐铁论》称:“蜀、汉之材,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材。”《华阳国志·南中志》亦云:“晋宁郡,本益州也......郡土(大)平敞,有原田,多长松。”不过,从“地广而饶材”来看,当地原始森林覆盖率很高,以当时生产力的水平还难以造成大面积的破坏,且该地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森林有可再生的条件。当时运输不便,林木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亦仅为人们生活的周边区域,其影响相当有限。故总体来说,在巴、蜀的广大地区仍有十分茂密的森林。
岭南地区
岭南地区地貌情况与云贵川有所不同。该地区东、南面海,西临云贵高原,北靠五岭山脉,包含今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受热带及亚热带海洋性季风的影响,该地区炎热高温、雨量丰沛,自古林木茂盛。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孢粉检测发现,新石器时代至秦朝统一前(约距今5000—2250年),珠江三角洲一代气候温暖湿润,红树类植物达到极盛,且以阿丁枫、常绿栎类、栲等南亚热带常绿树种占优势,并含有极少量的桦属落叶木;此间随季节叶会脱落的落叶林比例有微小上升,证明气候有所波动,但幅度不大,终年具有绿叶的常绿类始终占绝对优势。秦至东汉中期,该地气候较之前偏凉、偏干,木本植物中常绿林木比例有所减少,而南亚热带及热带种几近消失。该地成为亚热带常绿林和针、落混交林的植被区,并伴有陆生草地和农田景观。至东汉中后期,气温有所回暖,常绿树种的比例又有所回升。
云南蕈树,细柄阿丁枫
广西地区在距今5390—1990年(新石器时代至东汉初年)期间,乔木花粉以栎类等常绿阔叶林木为主,高海拔地区则主要分布以松为主的针叶林,气候条件温暖湿润。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广西地区在东汉中期以后气温有所降低,以松为主的针叶林有扩展趋势。
关于岭南地区在先秦两汉时期的植被覆盖情况,先秦文献《山海经》记载:“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与西海之上,多桂。”文献中“桂”为丛生的灌木植被——木樨。该植被在西汉初期,已能为人们所引种,成为园林中十分常见的观赏型植被。
木犀的叶子
此外,《异物志》还详细记述了岭南的乔木植被,所列树种如下:
  • 榕树:榕树栖栖,长与少殊。高出林表,广荫原丘。
  • 木棉:树高大,其实如酒杯,皮薄,中有如丝棉者,色正白,破一实,得数斤。
  • 栟榈:棕也,皮可作索。枸桹,树也,直而高,其用与栟榈同。
  • 梓棪:大十围。材贞劲,非利刚截不能克,堪作船。其实类枣,著枝叶重曝挠垂。刻镂其皮藏,味美于诸树。
  • 木蜜:名曰香树。生千岁,根本甚大。先伐僵之,四五岁乃往看。岁月久,树材恶者腐败,唯中节坚直芬香者独在耳。
其中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枸桹”即桄榔木。其在岭南地区的叫法与用法与云贵川地区差异较大。据《岭外代答》说,桄榔木“似椶榈,有节如大竹,青绿耸直,高十余丈......木身外坚内腐,南人剖去其腐,以为盛溜,力省而功倍”。从文意来看,桄榔木具有“内腐”“外坚”的特点,尤其“外坚”应指树皮韧性较好,不易折断,能做“盛溜”。而“盛溜”即类似于今天的缆绳,与栟榈“皮可作索”的功用相同。
第二,文中“梓棪”为今苦梓,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苦梓“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材质韧而稍硬,干后少开裂、不变形,很耐腐,适于造船、建筑、家具等用”,并产于两广地区,具有多种用途。
第三,“木蜜”应为今沉香属。据南朝宋沈怀远《南越志》记载:
交州有蜜香树。欲取,先断其根。经年后,外皮朽烂。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与水面平为鸡骨,最粗者为栈香。
木蜜为名香树,即《南越志》所载蜜香树。依据文意,蜜香树可结出沉香及栈香,即蜜香树为沉香加工之前的宿主。西汉中叶,沉香传入中原,深受王公贵族喜爱,逐渐成为人们熏香时常用的材料。据《太平寰宇记》卷一六三“新兴县”载:“利山在新会县东一百七里。《南越志》云,此山多沉香木。”木蜜在岭南地区应分布较多。
苦梓
桄榔
据考古资料,广西那坡县感驮岩遗址第一期文化遗存(距今约5000年)中曾出土炭化竹木质编织物以及竹鼠骨骼。西汉南越王墓中亦出土了竹鼠骨骼。证明先秦、秦汉时期岭南地区有一定量的竹林分布。《异物志》中也有筼筜、䈏等竹种的记载。以䈏之形状为例,即坚韧粗壮——“其大数围,节间相去局促,中实满,坚强以为屋榱,断截便以为栋梁,不复加斤斧也。”应为当地特有。晋戴凯之《竹谱》亦言:“䈏与由衙,厥体俱洪,围或累尺,䈏实衙空,南越之居,梁柱是供。”从竹体形态特征来看,应为今撑篙竹。
如前所述,先秦两汉时期岭南地区植被繁茂,今广西大部分地区在西汉时被称为郁林郡,很可能就是因为森林茂密而得名。这一时期岭南自然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由气候波动造成的,但人为因素也不能忽视。秦汉两朝均在岭南地区设有郡县,先进文化及技术的介入,客观上促进了岭南地区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伐林扩田也成为必然趋势。此外,两汉时期岭南冶铜业有很大发展,如广西北流铜石岭发现的汉代冶铜遗址已具有不小规模。冶铜业的发展也需要砍伐大量的木材来作为燃料,说明秦汉以后,岭南地区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且人口有所增长。
-完-
本文摘自《中国国家历史·拾柒》
(东方出版社出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中国国家历史又双叒叕上新啦!
《中国国家历史》邮局征订套装(征订代码:28-474)正在火热进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拥有全年装!
识别下方小程序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热文推荐/点击标题

深度解读 | 为什么美国这么在乎中国的政治制度?(前篇)

中国已消失的九所世界级大学

深度解读 | 为什么美国这么在乎中国的政治制度?(后篇)

神秘的三星堆遗址,这次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后附专属表情包!)

从中山大学的前世今生折射出的思考

扫码关注我们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策划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研究发展中心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发代号:28-474
QQ群:460382533
电话:13372012240
请备注说明来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