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富人为了上名校,不择手段。只是,有些人钱还是不够多,只能找“侧门”,就有了这个入学腐败丑闻。

2021年3月,一部纪录片《Operation Varsity Blues: The College Admissions Scandal》(蓝调行动,大学录取丑闻)在Netflix上线。这部纪录片讲的是2019年美国大学入学腐败丑闻。最终超过50人被起诉。
这部片子拍的非常好,片子揭示的不仅仅是丑闻本身,还包括美国人对名校录取的狂热追求,以及不同群体社会地位之间的天堑。建议大家有时间看看。点击原文链接,可以找到这部片子。
丑闻的核心人物是威廉-里克-辛格。他是一名前篮球教练,后来认罪,承认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内,涉及贿赂、操纵考试结果和将申请人冒充小众体育爱好者。
辛格仅在2011-18年,就从家长手中获得了2500万美元。
这是美国,有钱人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美国。但有些人还是不够有钱,于是,他们就去找了辛格。
1
首先,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丑闻,是因为美国学生的父母(也许并不是学生自己)对名校的狂热追求。
入学成为了一种目标,知识本身并不重要。
申请大学的是父母,孩子是父母申请大学用的道具。
在我去国外上一所知名商学院(至少算是全球前十吧)时,入学时,院长问,你们来上商学院的目的是什么?排第一的是Network(校友关系网络),第二的是学校的牌子,排第三的才是能学到的知识。
中国的父母也是这样,如果自己是名校毕业,就担忧孩子无法考上名校,阶层跌落。如果自己不是名校毕业,就希望孩子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

Prestige是一个法语词汇,原意是人们不会意识到的虚幻的事物,换句话说,就是欺骗。
人们喜欢追求虚幻的东西,从中获得满足感。豪宅、名车、奢侈品、常青藤学校也是其中一种。
2
进入美国的名校,有正门,靠学生自己的成绩和本事。
有合法的后门,靠巨额的,以千万美元计算的金钱。
辛格开创的就是一个侧门(Side Doors), 用数十万到百万美元更少的金钱,获取入学的机会。
当然,对于巨富,可以捐上千万美元给美国大学建一栋楼的人来说,他们不需要这个侧门,走合法的后门就可以了。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是大地产商,可以花千万美元买一个上学名额。那些比较有钱,但没有那么有钱的人,就只能去寻找“侧门”了。
曾经有个段子:某美国名校以培养未来的领袖为自身追求的目标。问题是怎么鉴别谁是未来的领袖呢。考试考得好?肯定不是。校内小霸王,小团体的首领,好像有点沾边,但也不算。校篮球队队长?也不太像。
于是该学校组织数百人,投入千万美元,在全球范围里选了3000个领袖人物,收集他们18岁前的信息,输入电脑,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寻找相关性....... 
终于,得出了最科学的结论:“领袖的儿子最可能成为未来的领袖......” 
这是个虚构的段子,但一点也不好笑。这个段子反映了人类几千年来的悲哀。按血统分配资源,也就是拼爹 是人类几千年历史占绝对优势的资源分配方式,即使在现代社会,拼爹也是人生成败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屌丝逆袭的传奇故事之所以被我们传颂,还是因为这些例子是少数。
美国大学,特别是私立大学的录取流程,就是要确保通过一个看似公平的流程,选出他们想要的那批学生。他们想要什么样的学生?未来最成功的学生。而父母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就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大学就是要用一种看似对学生来说公平的标准,来筛选出有实力的父母。其中,小众的贵族运动 - 马术、帆船、击剑就是一个途径。
3
因为美国大学喜欢录取运动员。辛格最主要的“侧门”,就是通过贿赂大学运动队的教练,来伪造孩子在中学的运动方面的经历。
美国大学对运动员有特殊录取流程,家长花上几十万美元,通过辛格贿赂教练,就把孩子打扮成运动特长生。1米65也可以成为高中篮球队员。
辛格的另一个作弊方法更加简单粗暴,就是考试作弊。
美国也有和中国类似的全国统一的标准化考试,ACT和SAT。同样,美国也有类似新东方这样的考试准备机构。花钱请家教,或者更便宜的上集体辅导班,能快速提高考试成绩。
然而,很多美国人,不要说几百美元一小时的家庭教育顾问,连1000多美元上辅导班都掏不出来。
当然,另一些美国人,不差钱。但孩子上了辅导班也拿不到好成绩。这时候,辛格这样的人就出现了。
辛格说:花七万五千美元,想要多少分都可以。
辛格的第一个手法是通过伪造医学档案,争取更多的考试时间。
对延长时间也没用的,更差的学生,方法更简单粗暴。直接让监考老师代为答卷
不管中国的高考制度怎么样,至少,高考里监考老师替学生答卷这种事情,应该不会在中国发生。
4
美国有数不清的基金会,非盈利组织,NGO。通过给基金会捐款,可以光明正大的,把钱给出去。捐款,多么高大上的字眼。能合法的捐款,为啥要行贿呢。
辛格也不例外,他有一个高大上的慈善基金会。家长们纷纷给辛格捐款,来帮助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只不过,需要帮助的是他们自己的孩子。
据辛格自己所说,他的生意进行了二十年,没有出过任何问题。
纪录片中,有两个女孩伪装成赛艇运动员,被南加州大学录取。她们的中学辅导老师得知后,不相信她们是赛艇运动员,向南加州大学举报,但最终在辛格和学生家长的努力之下,事情摆平了,不了了之。
辛格从来不认为自己的生意会出问题。
事实上,他暴露是因为一个巧合。
一名高管因为不相关的证券欺诈被捕。
这个被捕的财务高管向FBI说,一名耶鲁教练向他索贿。而这个耶鲁的教练,为了避免自己坐牢,举报了辛格。
如果没有这个证券指控的巧合,也许,辛格的生意,可以再继续做二十年,也不会有人发现。
因为学生家长给辛格的钱是以慈善捐款的形式进入基金会。所以,收钱本身,无法给这些客户定罪。必须证明,那些捐款,是用来学生入学的交换条件,这样才能定义成行贿。
为了减轻罪名,辛格一个个去找他的客户和大学教练们,诱使他们说出曾经行贿换取大学录取名额的事情。而辛格所有的电话都被录音,见面也都带着窃听器和摄像头。
这个案子的大部分证据,都来自窃听电话录音,其中很大一部分录音是在辛格的话术之下,客户无意中说出的。也许,这也算是钓鱼执法的一种吧。合法窃听,本身就是一种正常的调查行为。
当然,有些聪明的家长,就死活不承认,捐款行为与孩子的入学行为有关,这种情况下定罪就比较困难了。
用基金会,以慈善捐款的名义行贿,确实是个很高明的办法。如果行贿人死活不承认,咬死了就是做慈善,就很难定罪。
在美国,行贿受贿也许比中国少得多,同时,各种捐款也比中国多得多。
5
整个影片中,最倒霉的是一名中国女孩,叫赵雨思。辛格企图帮赵雨思以帆船运动员的名义进入斯坦福,但当时针对帆船运动员的招生已经结束了,没机会了。然而,辛格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赵的父母。
后来,赵雨思仍然在正常招生流程中获得了斯坦福的录取,辛格则告诉她的父母,这是她的功劳。并从赵的父母手里收取了650万美元。
赵雨思,这个基本是自己申请进入斯坦福大学的中国女孩,因为卷入这个案子,因为这50万美元捐款,而在2019年3月底,被斯坦福大学开除。
辛格没有做任何事情,就从赵雨思的父母手中收取了650万美元,然后把50万美元捐给了斯坦福帆船队。
赵雨思的父亲是中国一家制药巨头的掌门人,他企图走“侧门”,然后被一个骗子欺骗了。做父母的,也许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信心。本来,不走“侧门”,他们的女儿也能入学。
严格来说,他的女儿挺无辜的,走的是正常流程,但最终被斯坦福开除。
如果赵雨思是一个美国上流社会的白人,也许就不会这么倒霉吧。
6
这个丑闻,是家长的问题吗?纪录片的编导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这是美国大学体制的问题。
为什么这次丑闻,在美国引起了如此的轩然大波。纪录片也给出了回答。因为,这个案子,是在美国这个“不公平之海”中的一次小小的正义伸张。
华尔街日报评论:在 "蓝调行动 "中,公众对特权阶层欺骗已经为他们量身定做的系统的愤慨增强了狂欢的气氛。

而这个案子的主犯辛格,到今天为止,仍然还是自由之身,等待着最终的判决。辛格开启的“侧门”关闭了。还有没有其他的“侧门” 我们也不知道。但是,对更有钱的,可以拿出上千万美元换一个入学名额的超级富豪来说,花钱入学的后门仍然是敞开的。
7
有读者可能评论,说我又在黑美国。
其实不是。中国家长对名校的崇拜和疯狂,比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很多家长也是不惜一切代价。
可能不同的就是,在中国,金钱的作用,目前还没有美国那么大。但今天,我们也变得越来越像美国。
很多人可能都在网上看到过,那些想进名小学名中学的孩子们,那一份份炫人眼目的简历,充满着各种只有有钱人才能参加的掌握的运动和技能。
我们教育领域的所谓内卷,也非常严重。
我曾经写过多篇关于教育的文章。
这里再摘录一小段:
对中上层家庭的孩子,一个名校大学文凭,是他们丰富多彩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成果。
对更上层家庭的孩子,一个名校大学文凭,也许只是他们五彩争胜,流漫陆离人生中的一个点缀。有没有这个文凭,其实没啥区别。
但对下层家庭的那些孩子,高考和大学文凭,是他们跨越阶层的唯一希望,是黑暗中那唯一的一束光。
中国的教育选拔,一定不能变成美国这样。

关于教育的一些旧文:
欢迎大家关注西西弗评论,有空点个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