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第3839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7k+·
· 秦朔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2018年4月,我在“中国式创新”的视频节目中,对话了李斌、何小鹏、沈晖、谷峰、朱江明、沈海寅等“造车新势力”。那是我被“汽车将成为四个轮子上的超级计算机”“汽车将是人、车、环境深度融合的智能机器人”这样的观念首次洗脑。
2020年,虽然“造车新势力”销量仍远不及燃油车,但资本市场的这场大跃进表明,智能电动汽车方向已明,趋势已成。
进入2021年,苹果造车的雷声隐隐传来,所有汽车巨头都开始创新谋变。而作为中国车企龙头的上汽,尤以一系列崭新变化令市场瞩目。
最近对上汽乘用车的调研让我看到,创新与其说是被逼出来的,不如说是从内心绽放出来的。当创新成为一种自觉,一切皆有可能。
魔都魔心的一只魔盒
我关注到上汽的创新,始于半年前一个流光溢彩的晚上,我到陆家嘴正大广场和朋友吃饭,经过滨江大道欢乐广场,突然看到黄浦江边多了一只像魔盒一样的玻璃建筑,是“R”字型。
朋友说,这是这个暑假上海的网红打卡地标——上汽R SPACE城市异想空间。是上汽乘用车为即将推出的智能电动汽车R汽车造势。
上汽(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总部,和我之前工作过的上海广播电视台都在静安区威海路,我知道它是上海最大的企业,是世界500强中的前几十强,它的历史和上海这座中国最早有汽车的城市(1901年)息息相关。而从“北有红旗南有凤凰”(后更名为上海牌)到“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与大众、通用的合资,到自主品牌的荣威和收购的MG名爵,到最近15年产销量雄霸中国车市,中国每销售差不多4辆汽车、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一辆来自于它,它的命运也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命运紧紧相连。
如果要写一部上汽峥嵘岁月史,我想,那一定和黄浦江水一样滔滔不绝。
但内心里,总觉得这是一家大国企,老国企,尽管“力拨山兮气盖世”,质量也很过硬,但形象气质,总与这个时代年轻人最看中的一个词有些距离,就是——酷!
我知道这里会有误解,但历史往往就如此残酷——你不给自己新的定位,你可能还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但不再是时代的企业,未来的企业。
朋友说:“看过你‘造车新势力’视频,不过上汽真不像你想的是‘旧势力’。还是走进去体验一下吧。”
那天晚上我走进了R SPACE。从这里看外滩,270度的绝佳角度。外表看,R SPACE像会呼吸一样,一起一伏表演着灯光秀。里面看非常“科技”,你可以指挥全自动机械臂绘制个人订制的打卡素描;旁边的3D打印,还原着汽车诞生的过程;扫码点击手机,机械臂立即为你定制饮品。当然,你还可以用智能语音系统,体会车家互联的感觉。
不过真正打动我的,是我在R SPACE上看到了两个铭牌,刻着两个年轻设计师的名字。
一个叫霍飞蛟,他是哈佛大学建筑系的高材生,擅长用计算机语言表达韵律,他是R SPACE建筑的设计者。另一个叫杨丽蓉,90后,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她设计的R的LOGO(标识),从50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
R标识的灵感来自篆书的“人”,以及杨丽蓉生活过的黄浦江江湾和纽约哈德逊河的弧度。她将中国书法艺术和西方设计美学相结合,传递出人文与科技融合的气质。
陆家嘴是上海这座魔都的魔心,而这只因为限高、高度为10米的R型魔盒,以及两个荟萃中西文化与科技的年轻设计师,让我感到了一种很特别的力量,这是上海的调性,足够国际化,足够创新又极其自然,而且追求精致,追求高品质呈现。
霍飞蛟和杨丽蓉都是上汽人,是上汽乘用车造型中心的设计师。
“如果这就是上汽的新名片,那挺有未来的,它传递的是新上海的灵动创新精神,可能比‘造车新势力’更有仰望星空的气质。”我对朋友说。
那是一个愉快的晚上,不过作为汽车技术的门外汉,我也就兴奋了一阵,并没有做进一步了解。
一直到3月18日,听到从深圳传来的R汽车的新声音,它“要做特斯拉做不了,苹果想做的事”。
向特斯拉和苹果挑战
3月18日晚,深圳大运中心。这可能是智能电动汽车大潮涌动、群雄纷起后,中国车企在公开场合最自信、最大胆的一次发布,只是人们想不到它来自上汽乘用车——
北京车主问:新能源汽车一直在发展自动驾驶,想问个尖锐问题,你们R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比特斯拉好吗?
发布者答:“平心而论,我挺喜欢特斯拉,它给行业带来了很多积极变化,特别是自动驾驶。不过前段时间有几次经历让我心有余悸。第一,它在隧道内无法准确识别静态物体,导致它无法自动超车。第二个场景,它无法在窄道和复杂路况下准确判断停在路边的前车车门是否会突然开启,导致它无法绕道避让,结果只能停下来。它的自动泊车更不像一个老司机,不是一把到位,对立体车库更是无法应对。我们就在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技术解决方案?今天R汽车将会带来一款智能数字化产品。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深圳用户问:苹果公司要造车了,特斯拉也非常害怕。关于苹果的入局,我们想知道R汽车有什么应对措施?
回答:“特斯拉害怕苹果,不代表R品牌害怕苹果。我们不害怕!苹果入局一定会给产业带来新的理念,这是一件好事。它到底是一个什么物种,现在还不清楚,可以肯定一定是一个新物种——智能化数字产品,用科技带给用户体验,这恰恰也正是R品牌追求的‘科技兑现想象’。如果今天一定要我做一个Apple和Apple的比较,大家想一想,是一个咬了一口的遥远的苹果更好,还是您身边这个新鲜的红富士更好?”
说这话的是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兼R汽车首席共创伙伴杨晓东。车主都叫他晓东。看了他一身科技范、充满挑战性的演讲,和我以前熟悉的西装笔挺、一板一眼的国企领导很不一样。
3月18日这场“R品牌共创者生态大会”,发布的是R汽车的全新技术品牌——R-TECH高能智慧体。它历时5年研发,总投入超过200亿元,由全球一些顶尖的软件和硬件科技公司与上汽共建、共创、共享,能真正实现“硬件可插可换可升级,软件可买可卖可定义,电池可充可换可升级”。
汽车老大哥为何要以挑战者姿态出击?当然是因为“天变了”!
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大概类似2009年的智能手机。2009年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市占率约为6%,此后进入快速增长期。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了136.7万辆,占整个市场的5.4%。2019年新能源汽车百分之六七十的销量还来自网约车等B端用户,2020年个人用户购买量已超过团体。
虽然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不可能像智能机对功能机的替代那么快,但没有谁再怀疑替代这一方向。
而对上汽董事长陈虹这位早在2015年就提出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业界领袖来说,尽管上汽仍是产销量霸主(2020年整车销量56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销售260万辆),而且做好了到2025年要从目前全球第七跨上“前五”的万亿级集团的准备;尽管上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是市场第一(2020年销售32万辆),海外销量也远超同行(2020年销售39万辆),但无可讳言,在心智上,特斯拉和中国的几家“造车新势力”走在了前面。
因为是上汽,又因为智能电动汽车是大势所趋,所以对标最高标杆,打造属于自己的巅峰之作,就成为陈虹的不二选择。
上汽乘用车凭借R汽车向特斯拉和苹果发起挑战,以及上汽集团集结阿里巴巴、张江高科,初始轮就融资百亿合作“智己”汽车,都可视为陈虹的决然之举。
这一仗赢,上汽将赢在未来。这一仗不赢,上汽将赢在过去。
从R汽车看上汽的智能电动底气
上汽能不能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再回到深圳大运中心。
“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这一观念已快速普及,但晓东展示的R汽车的硬核实力还是出人意料——
1、一般智能电动车,智驾系统基于视觉为主的两重感知,R汽车的智驾平台PP-CEM™则拥有“六重融合式感知”,即激光雷达、4D成像雷达、5G-V2X、高精地图、视觉摄像头、超声波雷达。这套体系加上高带宽高算力的芯片,以及全栈自研的超级环境模型算法及数据闭环,能更精准地预知行人、车辆等障碍物的行为和行动轨迹。既不会将前方卡车的白色货箱与天空混为一谈,也不会对幽暗狭长的隧道束手无策。在狭窄的街道上,不会在前车车门打开时发生冲撞剐蹭,而是从远距离就进行有效提醒,做出规避或刹车等自主驾驶行为。即使遇到雨雪、浓雾等极端天气,也能保障用户从容应对。
2、一般智能电动车使用常规激光雷达,R汽车将在全球首发量产Luminar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它能生成最精细的三维立体点云信息,使用符合人眼安全的1550纳米光源,探测距离高达500米,超300线,看得更远、更清晰,对障碍物的识别精度更高。而且,不同于当前Robotaxi车身常见的激光雷达装置,Luminar激光雷达将融合在车顶,“体积只相当于四包烟盒”。(注:Luminar是全球1550纳米固态MEMS激光雷达领域领军企业,2020年12月3日在纳斯达克以SPAC方式上市。)
3、一般智能电动汽车使用毫米波雷达,R汽车将在中国首发采埃孚公司的PREMIUM 4D成像雷达。它有两大优势:一是在距离、速度、方向角的基础上,增加了“垂直分辨率”维度,具备普通毫米波雷达没有的测高能力;二是距离、速度、角度相比上一代毫米波雷达,精度提升了一个数量级,探测距离超过350米。据测试,使用该成像雷达的车辆可以探测到140米以外的一只可乐罐。
4、R汽车还将率先量产应用英伟达NVIDIA DRIVE AGX OrinTM超强算力芯片,它拥有500至1000+TOPS的算力,配合超强的算法,实现“感知即融合”。
5、R-TECH 高能智慧体搭载了上汽零束软件公司自研开发的基于SOA云管端全栈软件平台。SOA即面向服务的架构,它将车端的不同功能及硬件能力划分为服务,拆分为颗粒度更小的接口,各服务组件的接口进行标准化封装,可通过既定协议互相访问、扩展组合。基于零束的SOA软件平台,车云能力服务化,用户可以自定义服务,像拼乐高和玩《我的世界》(Minecraft)一样玩车,带来“千人千面”“千车千面”的个性化智能座舱体验。
6、R汽车提供可充、可换、可升级、可互充的智能能源补给服务,将积极探索“车边充电”,并加速建立“1公里能源补给生态”,让中心城区的用户在1公里范围内就能找到R汽车APP接入的公共充电桩。未来还将适时引入自动补给机器人,并落地2分钟快速换电服务。
7、R汽车基于航空级标准,能够实现L0级别零热失控管理。通过云端实时监控、高效主动预警,为每一块动力电池做健康体检,将电池包因电芯问题导致的热失控概率控制在无限接近于零的范围内,做到永不自燃。
……
假如这些“黑科技”集成在R系列汽车上,你是不是很想品尝一下这枚“红富士”?这些通过R-TECH平台输出的技术将陆续应用到R汽车上,将于明年下半年量产的ES33轿车就是第一个集大成者。
简单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R-TECH平台能集结Luminar、采埃孚、英伟达、腾讯智慧出行、微软、华为、斑马智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京东方、奥动新能源等众多头部企业,形成世界级共创者战略联盟,提供如此多的“黑科技”?一是靠让汽车成为智能数字产品、兑现用户对未来美好出行想象的愿景;二是靠上汽的吸引力,如60余年造车经验、深厚的技术积淀、完善的零部件体系、全球化的布局、充足的资金储备,与上汽合作,有可能开辟一个大未来。
颠覆与创新
这篇文章无意历数上汽的各种成就,要了解这些,只需登陆官网即可。
我希望告诉读者的是,一家辉煌的巨无霸企业要转型,首要在于企业主要领导人的思维转型,在于其前瞻思考力和着眼未来的布局能力。
地平线机器人公司创始人余凯对我说:“上汽董事长陈虹是一个看得很远也很有决断力的人,当初他决定投资地平线,内部有很多反对声,但他坚持主见。”
余凯曾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长,主导了百度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2015年创业,地平线目前已经是边缘人工智能芯片的全球领导者之一。
今年全国两会,陈虹在上海代表团发言。他说,今后十年内汽车产业要发生颠覆性变革,其边界将远远超出原来的边界。原来跟汽车产业没什么关系的,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会成为汽车产业的核心力量。比如有报道说,苹果造的第一部车是没有驾驶室的,外形看还是车,实际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陈虹说,传统车最重要的是整车架构,现在都在走向平台化模块化。传统车的电子电器架构是分布式控制,先讲总线布置,然后是控制器,高端车上的控制器有七八十个,软件跟硬件结合在一起。而新一代的电子电器架构是中央控制器,再加上域控制区,已经不是完全的分布式。这个变化会产生什么效应?就是硬件和软件可以完全分离。中央处理器(车载大脑)计算能力很强,会远远超出手机的运算能力。云管端一体化,云上瞄准的就是深度学习,一辆智能汽车每天可以产生10TB以上的数据,几万辆几十万辆累加,非常惊人。通过OTA空中升级,智能汽车可以自学习,自成长。从这个角度讲,新新一代的汽车产品,是高度智能化的移动终端,外形没变,大脑神经血管全部都变掉了。
“这种竞争是非常可怕的,汽车产业已经不只是制造业,把它划成制造业有点勉强。苹果造车为什么会造成非常紧张的态势?因为第一,苹果的大数据运营能力是顶级的;第二,它的人工智能水平很高,人工智能讲算法,用数据来修正算法,算法不断提高,直接可以做成专用芯片。苹果操作系统可能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操作系统,手机生态可以无缝连接到车上;第三,苹果在全球有2000多万开发者;第四,苹果的供应链体系、供应链控制也很强。富士康为它代工,但设备及工艺质量、标准检测方法都是苹果提供和制定的,还派几百人的团队来控制。”
陈虹可能是中国车企领导中对苹果造车研究最深的人。反复读他的发言,我明白了,高效动力电池很重要,但智能电动汽车的关键之处,还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技术、芯片、算法、关键材料、先进工艺。如同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所说,“未来的汽车将成为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数据处理的关键是算法和芯片。在这方面,比如被视为电力电子装置CPU的IGBT,上汽3年前就和英飞凌成立了IGBT合资企业,下一步要做碳化硅的IGBT,因为当车的电压提高到800伏以上时,必须用碳化硅材料。
读陈虹的发言,我也明白了为什么SOA平台如此重要,因为“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SOA平台的本质就是后半句。通过SOA平台,合作者可以DIY自己的数字化应用。目前上汽零束已与首批开发者一起开发了几十个智能车专属应用场景、几百个用户的“千人千面”模式。SOA的魅力在于“未知”,未来更多应用,更加精彩。
零束总经理李君说:“打个比方,以前我们做一桌满汉全席,菜可能来自于几家不同的饭店,现在通过SOA这套技术,我们把这些菜的原材料掌握在自己手里了,自己可以做,大厨可以配菜,也可以做。同时每个消费者、每个用户也可以自己点菜,定制化点菜,满汉全席里面的口味都可以自己定制。这是订阅式的服务。”
根据李君的测算,在智能车时代,软件部分占整个汽车出厂时的售价成本应该在30%,由于软件不断升级,卖软件的收入将来会和卖硬件的达到1:1,也就是软件和数据会带来一半的营收。
基于前瞻深度思考,上汽近年来已经建立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和软件中心五大创新中心,在传感器、芯片、域控制器等核心硬件方面进行了全面布局,为汽车构建“智慧大脑”,全面提升“智算、智舱、智驾、智联”四大领域的自主掌控力和用户体验价值。
与其让别人颠覆自己,不如主动跳进创新之河。这就是陈虹领导上汽过往几年中最重要的努力方向。
展望“红富士”的未来
科技主义正在成为商业主潮。为了体验R汽车,作为文科男的我前后花了一整天到上海安亭的汽车博览公园、上汽乘用车造型中心、零束软件公司、氢能源实验室等学习。
汽车公园的一段3公里道路,现在被开放为5G智慧交通示范区,行人正常游园。我在这里体验了R汽车的5G智能电动SUV——MARVEL R在动驾驶状态下的运行,还试乘了紧凑型电动车ER6,它的最大亮点是续航里程达620公里。这两款车上市两周的订单数为1267张。
产品体验不做赘述,我很有感触的一点是“静水流深”,成如容易却艰辛。
比如MARVEL R是全球首款可以上路的5G智能电动汽车,已获得中国5G终端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与SRRC车载车规级5G/C-V2X终端产品认证(下称“两证”),落地了红绿灯信息推送、停车起步引导、弯道速度预警、交叉路口避免冲突等17个5G V2X功能场景,而且将在德、法、荷、奥、挪威、丹麦等多个欧洲市场预售,售价4万欧元起。(注:V2X即车与“X”通信,包括V2V:车对车;V2P:车对人;V2I:车与道路基础设施通信;V2N:车与云端网络通信。)
为什么说“静水流深”?因为采访中了解到,MARVEL R作为5G汽车上路,获得两证只是基本前提,还要进行一系列的车规级验证,包括开发阶段验证测试(DV测试)和产品阶段验证测试(PV测试),比如要在低温零下40摄氏度到高温125度范围内做温度交变循环的耐久实验,持续1000多个小时不中断,实时监测性能不受任何影响,还要在高温125度环境下持续做1500小时的高温循环实验,同样实时监测性能不受任何影响。可见试验环境之苛刻。
MARVEL R是目前唯一取得双证的5G车型,这也是和生态伙伴合作的结果。如几年前刚做产品设计时,发现5G安全芯片的产品是一个空白。在4G车联网时代,主要是跟云平台之间的安全问题,不会跟其他车、物连接,只要保证一层界面的安全,有一把钥匙就可以了。而5G时代是万物互联,要跟所有车互联,大家怎么互信?当时评估下来每一秒钟要发生3000次以上的验签认证,而市面上能买到的最高能力的加密芯片只有几百次的能力。上汽乘用车的研发人员跑遍全国,和做安全的、做芯片的公司一家家谈,不断沟通、解释,最终有一家创业公司愿意一试,现在他们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在上汽乘用车的造型中心,我看到了年轻设计师在进行编程性设计时的豪情,看到了日本工匠拿着印有自己名字的工具,在刻画油泥膜造型车时的全神贯注。在总成开发的试验室,我参观了碰撞、静音、台架、寿命、风洞5个试验室,零下40度到零上60度环境的试验,10级以上大风的试验,几个月不停的底盘疲劳试验,这一切让我对品质产生了深深的信任。
据说当年上汽人想去看外企的实验室,那里用高速摄像头拍汽车发动机燃烧的情况,以提升燃烧效率,但当时连陈虹也进不去。今天,所有试验的环境和条件,自己全都有了。
有扎实的、坚强的品质基础,再加上前瞻性的全面布局,以及青春无敌的年轻一代的创新能动性,没有什么不可能!
上海的“红富士”为何不惧遥远的“苹果”?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前几年在上汽和阿里的一个合作发布会上见过陈虹。高高大大,稳稳重重,工程师的模样。
当时不知道,他的脑子里有如此前沿的思维,他的心中有如此澎湃的激情,他的脚下也有如此厚实的支撑。
这次调研也没有见到陈虹,只是从资料中看到,他强调上汽的未来是1个中心、2个转变、3个数字化。
1个中心:从过去的“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实现从造车、卖车、用车、车生活等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转型。
2个转变:业务模式加快从“单向低频”触达用户,向与用户“实时直联”双向高频互动转变;价值体系加快从链式价值链,向网状生态体系转变。
3个数字化:产品数字化,体系数字化,生态数字化。
如果有机会,很想告诉他,我在上汽看到了真正的R——Revolution——一场革命,一场巨变。
没有太多声量,革命已在进行。
一切付出都不会白费,只要它指向明天。
2021,十四五开局,上汽的创新R时代,也正式起航。
「 图片 | 视觉中国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