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全国人大高票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可谓落实“爱国者治港”的一支“定海神针”。港澳办翌日开记者会解读,副主任张晓明再次提到了“爱国者治港不是搞清一色”说法:
中央强调“爱国者治港”,不是说要在香港的社会政治生活当中搞“清一色”。这里有两个政策界限:一是我们讲不爱国的人不能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权架构或者管治架构,不等于说他们不能在香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只是说他们不能够参与管治。二是把不爱国的人特别是反中乱港分子排除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管治架构之外,不等于说把所有的反对派或者范围更广一点的泛民主派全部排斥在管治架构之外,因为反中乱港分子和反对派特别是“泛民主派”是不能简单划等号的,反对派特别是“泛民主派”里面也有爱国者,他们将来仍然可以依法参选、依法当选。
——港澳办副主任张晓明
(图片来源:852邮报)
记忆所及,近年活跃的“泛民”,要么被DQ,要么“总辞”,要么参加过“35+初选”。如果今后还想参政,向当下的“爱国者”标准靠拢,岂不是“首鼠两端”,落下话柄。即使成功当选,又如何面对从前的支持者?许多“泛民”中人的确认为,此次“阿爷”的橄榄枝,依然是在“打压”他们的从政空间。
其实,我们现在脑海里的香港“反对派”形象,很大程度上是在过去两年的风波中被定型的:
要么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如果时光倒流再久一些,“反对派”的面相,或许比大家想象中温和:
民主党创党大会上的张炳良(左)和李柱铭(中)
2005年,张炳良被委任为行政会议成员,2007年又被委任为教育学院院长,2012-2017年任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2014年曾经有消息传出,如果“泛民主派”要派人出战特首选举,张炳良是北京可以接受的人选,当然他最后没有参选,完成了运房局长任期,现以学者身份在报刊写文章。
在梁振英班子中的张炳良(右二)(图片来源:大公报)

2011年,仍是区议员的冯炜光(右一)(图片来源:AP)
在冯炜光退出民主党当年,香港发生反国民教育事件,冯炜光表态支持国民教育。2014年非法“占中”开始,至最近的反修例风波,冯炜光不断批评激进反对派,在报刊、博客上与对方隔空笔战。
加入政府后的冯炜光(左一)
2003年关注廿三条的汤家骅(右二)
2015年,汤家骅退出公民党,2017年获委任为行政会议成员。他创办的“民主思路”曾两度访京,获得港澳办接见。
2018年汤家骅(左)率民主思路访京时,与港澳办张晓明(右)等在玉渊潭赏樱(图片来源:香港01)
1998年,民主党庆祝选举胜利。后排左一为罗致光(图片来源:苹果日报)
罗致光与林郑月娥在香港大学读书时认识,2017年获林郑邀请出任劳工及福利局局长一职,同年退出民主党。
与林郑共同出席记者会的罗致光(右一)(图片来源:立场)
2006年,何俊仁(左二)与狄志远(右二)等人成功当选民主党主席、副主席(图片来源:苹果日报)
2015年,狄退出民主党,自组“新思维”并担任主席。近期有传闻称他有意竞逐下一届立法议员。
2015年,狄志远(右二)在北京观看阅兵式
不难看出,泛民成员的“转軚”参政史,也是泛民“主流”把路越走越激进、把“从政空间”越压越窄的历史。民主党、公民党等在一次又一次社会运动中变得更激进,不断逼走党内温和派,尤其在“非黑即白”的时代,一言不合都会被打入另册。
像张炳良这种多年前就退出的,多数人都忘了他的“泛民”出身,而直接把他视作“建制派”。这也说明,“建制派”的组成一直在不断丰富,以前一直都不排斥泛民成员的加入,未来也不会
更不要忘记:
《基本法》第六十七条还容许非中国籍的、在外国有居留权的香港永久居民当选为立法会议员,只要不超过总数的20%
本文首发于零记宵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需转载授权请联系后台并同意相关条件
不想错过宵夜推送?点这里获得攻略
- 往期推荐 -
想加入读者群的小伙伴,请看下图
在看诚可贵,转发价更高
不想误推送,设置加星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部历史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