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高质量投资,一直是各地稳增长的关键抓手之一。
在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前提下,要推进重大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促进形成政府与市场的合力,运用好国家有关PPP、政府专项债、企业债券、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政策工具,不断健全投融资体制机制,促进投融资方式多样化,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在项目端,会通过在PPP模式、ABS、REITs等工具的使用过程中为民营企业提供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来加强民营企业的投资意愿。
新年伊始,多地发力稳投资,一批重大项目进入了密集开工期。
1月4日,新年首个工作日,上海6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在线新经济、航空航天及租赁住房、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总投资超2700亿元;
同一天,河南郑州首批209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同时开工,项目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总投资达1381.1亿元。
除上海、郑州外,陕西咸阳、湖北荆州、四川宜宾、湖南长沙、广东中山等地都迎来了重大项目的集中开工。
“这些重大项目既有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项目,又有产业发展领域强弱项、锻长板项目,还有民生发展和生态环保项目,体现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体制政策室主任吴亚平说。
1
专项债券带动有效投资
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之下,中国经济之所以表现出足够韧性,重大项目功不可没。2020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深入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目前已初见成效。
以上海为例,本次集中开工的64个重大项目,有三分之二是在2020年3月31日上海市重大产业集中签约活动上的签约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这批重大项目的率先“起跑”,有望为上海“十四五”高质量开局注入强大动力。
事实上,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高质量投资,一直是各地稳增长的关键抓手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专项债券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据介绍,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2020年我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1.6万亿元,同时提高了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以及地方公共卫生和防疫体系建设等。
“从实际效果看,专项债券发行带动了各地增加有效投资,支持了补短板、扩内需的需要,对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平稳运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吴亚平说。
吴亚平表示,从近期各地开工的重大项目看,基本延续了此前的政策导向。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稳投资将更加聚焦优化投资结构,更加强调在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等领域发力,这也将在各地的重大项目建设中得以体现。
2
着力挖掘新兴消费潜力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今年我国将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切实加强需求侧管理,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说。事实上,上述部署为2021年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指明了方向。
据介绍,在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方面,我国将从构建创新体系入手,在自主安全产业链供应链打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以及粮食安全、现代种业提升、黑土地保护等领域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以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
“比如产业链作为2021年政策关键词之一,在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多个部委工作部署中均有所提及,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产业链等领域,将成为今年稳投资的重要着力点。”吴亚平说。
在切实加强需求侧管理方面,我国将着力挖掘新兴消费潜力,围绕“两新一重”扩大有效投资,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实施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加快推进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水调水等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2021年将重点围绕新型消费、区域消费中心建设、农村消费、消费供给等方向,推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举措。比如,在挖掘新兴消费潜力方面,将制定出台《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等。”宁吉喆表示。
3
深改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重大项目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保障,是调结构促转型、打基础增后劲的重要抓手。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2021年将继续推进落实补短板、稳投资各项重点任务,在储备实施一批补短板重大项目的同时,集中力量加大对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的投入力度,不断深化相关改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随着我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一些临时性救助政策将稳妥退出,投资政策也将作出相应的调整,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会不会受到影响?对此,宁吉喆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专项建设债券将总体保持稳定,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专项债券项目有关工作,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吴亚平建议,在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前提下,要推进重大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促进形成政府与市场的合力,运用好国家有关PPP、政府专项债、企业债券、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政策工具,不断健全投融资体制机制,促进投融资方式多样化,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重大项目落地实施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拓展投资发展空间的过程,有助于促进投资的稳定增长和自身结构的优化调整。未来,要充分发挥投资对于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以重大项目为强引擎、硬支撑,助推我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吴亚平说。
去年前11个月的各项数据显示,消费、投资、进出口三驾马车带动经济恢复的效应已有所显现,今年虽然仅过去三周时间,但促消费、稳投资、促进进出口的各项政策措施已现端倪。2021年三驾马车仍然动力十足,在拉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和动能。
投资作为“三驾马车”中的一员,相关工作备受瞩目。而作为市场投资活力风向标的民间投资,去年成绩可圈可点。
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月份至11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78088亿元,同比增长0.2%,而1月份至10月份增速则为下降0.7%。民间投资增速实现在2020年年内首次转正,释放出积极信号,为各界所关注。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认为,这表明随着经济的恢复,市场化投资增加。前期在经济受到疫情冲击的情况下,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政策带动下投资对于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4
今年民间投资规模或超30万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财政部专家库专家、360政企安全集团投资总监唐川表示,今年,在“六稳”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国家助力民间投资主要会从主体端和项目端入手,首先,针对民营企业主体,减税降费,以及对民营企业进行信贷支持,仍然是国家重要的扶持方式;其次,在项目端,国家会进一步通过招投标领域的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来保障民营企业的公平竞争权利和合法利益,并通过在PPP模式、ABS、REITs等工具的使用过程中为民营企业提供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来加强民营企业的投资意愿。预计会有大量民营企业在2021年实现稳步复苏,预计整体投资规模总量将回到2019年的规模,达到30万亿元以上。
国新未来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徐光瑞表示,民间投资增速于2020年11月份转正,全年有望保持正增长,预计2020年全年民间投资规模约29万亿元。考虑到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且受到2020年低基数影响,2021年全社会整体的投资规模有望保持7%左右的增速,民间投资占比较难有大的提升,但增速有望回至8%以上的增长区间,预计民间投资全年规模约33万亿元,占比56%左右。
就今年民间投资重点领域来看,徐光瑞表示,随着国家在“十四五”规划建议稿中提出的“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发展要求,结合制造强国战略,民间资本可以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并适时超前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另一个则是“两新一重”领域,民间资本应充分借势数字中国建设机遇,通过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获得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5
政策延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国PPP项目信息监测服务平台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各地已录入全国PPP项目信息监测服务平台项目7474个。从民营企业参与情况来看,已签约项目中,民营企业单独中标项目846个,联合体中民营企业控股项目876个。分地区看,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数量排名前五位的地方分别是山东233个、安徽159个、江苏116个、河南108个、广东99个;总投资排名前五位的地方分别是江苏2687亿元、山东1388亿元、安徽1160亿元、云南949亿元、广西896亿元。
就如何更好助力发挥民间投资积极性,唐川表示,在融资支持方面,可以进一步延续并落实2020年的主要政策,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把针对小微、民营企业的定向降准、降息工作落实到位;促进民营企业更高效地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同时,也可引导地方产业基金对民营企业、民间投资主导的项目进行切实的扶持。
徐光瑞表示,国家层面应做好两项工作,一是稳定预期,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充分落实降低基础设施等项目资本金比例要求等政策,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形成民间资本良好预期。二是立足政策,协调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专项债、PPP等模式支持新基建,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配合降低融资成本、减税降费、加大对研发成本补贴等方式助力民营制造企业创新发展。
资本市场方面仍需继续发力,特别是对民营高科技企业开展并购、上市、发债时应予以更多有效支持,配合国家政策激发银行、保险等资金活力,通过产业引导基金、担保基金以及知识产权抵押等创新方式助力民营资本创造高质量的有效供给。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证券日报
近期阅读:
探索资产证券化 北京集租房拟多渠道拓宽融资
重磅丨上交所发布全球证券交易所系列研究报告:REITs已成为主要交易产品
十部门联合发文:在污水资源化利用领域稳妥推进基础设施REITs试点
戴德梁行: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
住建部表态整顿住房租赁市场秩序 《住房租赁条例》料加速出台
深度解析|基础设施公募REITs在我国高速公路行业的应用
 觉得不错,文末点个在看 ↓ 
  关于我们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