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并加星标,关注医学研究进展”
关键词:COVID-19;疫苗;接种
1,新冠感染新增病例数不减反增
(图源:www.arcgis.com)
首先我们继续通过数据世界来直观感受疫情变化。
如果看全球单日新增病例人数,全球新增病例再次增高。其中欧盟、巴西、美国和印度的单日确诊数量仍最多
中国、越南、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仍保持在可控状态。
(3月26日单日感染病例数。图源:数据世界)
如果我们看最近新冠感染的变化,则显示,欧盟、巴西和印度病例均呈现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美国则在病例数持续下降2个月后,不再有降低。
(单日新增病例的变化,欧盟、巴西、美国和印度最高。图源:数据世界)
其中巴西的情况最令人担忧。不仅仅感染人数持续增长,更严重的是COVID-19导致的病死率快速增高。
2,疫苗接种快速推进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能够获得疫苗的国家,都在全力促进疫苗接种。
根据彭博社消息,截至到美东时间2021年3月27日,全球已有141个国家启动疫苗接种接种超过5.28亿剂;目前全球每日注射1,380万剂疫苗
其中接种速度有明显的变化。美国、中国、印度成为单日接种人数最多的国家。
(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地图。图源:彭博社)
美国从12月14日开始在医务人员中开放接种注册,已经接种了1.4亿剂。目前21.6%的人口完成了足够剂量的疫苗接种。接种的疫苗来自于美国辉瑞/德国BioNTech公司的mRNA疫苗(双剂)、美国Moderna公司的mRNA疫苗(双剂)和美国强生公司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单剂)。
最近一周,美国的单日接种剂数一直在268万剂/天以上。
美国总统拜登承诺,到5月1,所有在美国且愿意接种疫苗的成年人,都可以获得接种到7月4号,可以开放小规模聚集
中国已经接种了9,134万剂目前3.3%的人口完成了足够剂量的疫苗接种
主要是国药集团的灭活病毒疫苗(双剂)和科兴的灭活病毒疫苗(双剂),以及康希诺/军科院的腺病毒疫苗(单剂)。最近一周,中国的单日接种剂数在336万剂左右,成为最近一周单日接种最多的国家
最近国内的好多亲友都发来微信,说接种了疫苗。替他们高兴。
朋友们也问本文作者的疫苗接种情况。根据作者所在county的安排,属于排在最后的一批:16-64岁年龄段,没有危险因素。目前这个年龄段还没有完全开放,预计会在4月份开放。
除了上述两国接种疫苗剂数最多之外,以色列接种991万剂54.8%的人口已经接种足够剂量的疫苗;是目前新冠疫苗接种比例最高的国家。
以色列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疫苗第二次接种后7天预防有症状SARS-CoV-2感染有效性高达94%,并且显著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从而验证了疫苗的效果,也给世界各国带来希望和安慰。
但是以色列近期接种速度非常明显地减慢,面临着疫苗怀疑者是否会接种疫苗的挑战
(终止疫情的竞赛。截图来源:彭博)
3,最近1周新冠疫情主要事件和研究进展:
1),科学家继续关注新冠病毒的突变株,发现南非突变株最危险、巴西突变株其次、英国突变株稍好一点。
不同疫苗对突变株的预防保护力也差别很大。Moderna的mRNA疫苗对于所有突变株都仍然有足够的保护力,但是阿斯利康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已经对南非突变株无保护力
2),医务人员处于疫情第一线,也是第一批接种疫苗的群体,对于他们的研究显示: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但任何疫苗的保护力都达不到100%。接种疫苗后需要继续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
3)阿斯利康的腺病毒疫苗易于生产、价格便宜、方便保存,所以成为世界上订购量最多的疫苗,已经签订了30亿剂订购合同。
但是从研发一直到目前,频频出现低级错误;最近阿斯利康疫苗更是被发现与血小板减少+血栓形成的罕见疾病有关。学医的朋友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在DIC时会出现这种情况。
欧盟国家纷纷暂时停用阿斯利康疫苗,世界卫生组织(WHO)则说无相关,印度无视警告继续大规模接种。

再次显示了“人的尊严来自于实力”。欧盟有可用疫苗,可以不用有风险的;世界上其他贫穷国家呢?没有选择用什么?阿斯利康疫苗是其终止其新冠疫情的唯一希望时,没有选择;有副作用也得用,只能解释为罕见。
美国对于阿斯利康疫苗也是频频发出警告,能否批准该疫苗,成为各国最关注的问题,也将成为其他国家对阿斯利康疫苗信心与否的参考。
4)随着疫苗接种的进行,疫苗是否能够实现群体免疫的问题再次被提出来。还是以以色列为参照吧。最近1个月疫苗接种进展缓慢,因为疫苗尚未完成对青少年的临床试验,所以只能用于16岁以上成年人;另外有一大批疫苗怀疑者,他们拒绝接种疫苗。
接种率,将成为考验国家力量的另外一个观察点。中国和美国最后的比较将同样很值得关注。
总结过去一周疫情和疫苗接种情况,简单两句话:
1,新冠病毒传播在欧盟和南美洲再次加速,巴西疫情面临失控、比之前更糟糕。
2,疫苗接种在加速,也开始显露出更多问题和局限性。科学家对通过疫苗来完全控制疫情的期望越来越低。
基于上述数据,我们只能说,
坚持住吧。
人类离真正战胜新冠病毒,还有很远的距离。

本期编辑Henry,微信号healsan。
解析团队简介:
Hanson临床科研团队,由6位在美国的医生及医学科学家组成;其中3位在国内时主持过国自然基金,目前在美国主要从事新药研发和临床科研。
很多朋友希望通过email定期获得生物医学最近进展汇总。所以我们注册了Hanson临床科研的学术简讯,欢迎订阅。您也可随时取消订阅。
订阅方式:扫描下面左图,或者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直接注册。
成长三部曲
点击👇,关注医学科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