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朋友的女儿说想和我聊聊。上次见面时,她还刚刚上小学,一晃多年,她已经上高二了。她问了我几个问题:
  1. 我应不应该出国?我身边的同学都打算出国,如果我不出国,就会感觉落后于人。
  2. 我应不应该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个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概念让我觉得很浪漫。
  3. 我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使命?
  4. 我有点害怕失败。

  5. 我喜欢写作,可是在写作过程当中我的心态和目的时常动摇。我到底是写给自己还是写给他人?

我把我的回答放到这里,希望对这个年龄的青年们有所帮助。
  1. 应不应该出国,要看你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因为别人都做,所以你也要做。不出国不代表落后于出国的人。我大学同学里面,有一部分出国了,现在呢?在著名大学做教授,在著名金融机构做首席经济学家,在各大企业做高管,在华尔街做投资。也有一大部分,从来没有出国深造,他们今天在做什么呢?他们在国内是著名基金的创始人、董事长,是初创金融企业CFO,是大学学院的院长,是大企业的高层。所以你看,人的事业的成功与否,和出不出国没有直接关系。
    出国是为了什么呢?有的可能是想改变身份,留北上广工作难,干脆就出国寻找更好的机会。有的可能就是想离开家,越远越好,去看更广阔的世界。有的可能是想接触外国多元的文化,有的可能是想在最高学府接受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知识。所以,你要问自己的就是,你想在国外获得什么呢?这些你想获得的是只能在国外才能得到吗?还是其实没有什么地域限制?
    出国有什么坏处吗?除了远离家人,没有了家人的各种支持和帮助,遇到困难要靠自己独立处理以外,就是要花不少钱,对一般家庭会是一定的负担。另外如果你将来打算职场重心还是在国内的话,外国留学积累的有效人脉不如在国内打拼积累的人脉多。除了这几点,我觉得出国镀镀金,涨涨见识,没有什么坏处。毕竟即使是在中国的职场,英文好,有国际视野,也是更有竞争力的。如果你想明白了出国的这些因素,相信你能更容易做出决断。
  2. 大学是不是应该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当然了!干嘛要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我当时考上北大,只是冲着最高分的专业而去的(心里争强好胜而已),并不是真心喜爱经济学而去学习的。上大学期间,我也没能爱上经济学,虽然学习成绩算中上,但是真的没有钻研的心思,这么多年以后,几乎把学业还给老师了。
    我们上高中的时候哪里有就业指导老师?哪有方便获得信息的互联网?全是靠分数定专业,看什么时髦,什么被社会认可和看好,就去选什么。比如我那年高考,所有带国际字眼的,都格外香,“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政治”等等。可现在不同了,高中国际部有专门辅导出国的老师,高中生也更多地接触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和真实的社会,现在的学生家中也比我们当时的家长视野要开阔得多,所以,找到自己喜爱的专业或者方向,比我们那时要容易得多。多和长辈,学长们聊聊天,多了解各行各业的职业是什么,有什么要求,或者看看我写的系列文章《来,看看我们从事的职业》,对你的选择也会有所帮助。
    找到我们的激情是一辈子的任务,不一定一下子就能找到,也不一定只有一种激情,更不是说这个激情一辈子不变。人本来就是发展的,是动态的,所以这个寻找的过程,本身就是意义所在。希望你打开好奇心,多多地尝试新鲜的东西,总能找到你的激情的。
  3. 怎么样找到自己的使命?小美眉,你有点太着急了吧?17岁不是应该担心考试,挂怀隔壁班的男生的年纪吗?起码我的17岁好像还没有考虑过自己的使命呢。和激情一样,使命也是要慢慢探索的。别说17岁,就是37岁的我,都没有找到自己的使命。我的使命是在40多岁以后才渐渐成型的。17岁,是探索的时期,是让青春绽放的时期,是不需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的时期,是随心所欲的时期,是努力完成小的目标的时期。不要让“使命感”这几个打字把你压制或者把你圈住。更不要因为没找到使命而感到沮丧。人生才刚刚开始呢,慢慢探索吧。
  4. 害怕失败,你大概率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有点争强好胜。从小一直得第一名吧,上了高中,去了最好的学校,发现自己不能事事第一了,所以有了挫败感。每一次不成功,都让你给自己下定义,我是一个失败者,是不是?其实孩子,你真的应该知道,每一次失败,其实只是你向前摔了一步而已。
    想想小孩子,哪一个是生下来就会直立行走的?哪一个不是试图站起来,然后摔倒,爬起来,再摔倒,这样一次一次才学会走路的?我们虽然已经过了幼童时期,但在人生的体验上,又与幼童有什么区别?每一样新鲜的东西,头几次尝试,都是要失败的,摔着摔着,就立起来了。也正是在这一次一次的尝试当中,我们成了更加强大的个体。
    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相信你的智商不是175,反正我不是。我们人绝大多数(95%可能),都是一般智商,谁和谁都差不了多少。差异在哪里?在学校里,更努力的,或者掌握了学习方法的,就会比其他人表现更加出色。在工作上,会沟通的,能讲话的,会写作的,都能够显示出来。同时,真的是有那5%的人,就是会比你聪明。当年我们年级的数理化学霸跟我说,到了清华,那些江南才子们就是比她反应更快,学得更好,真没有办法。所以说,放平心态最重要。不要和别人比,只要比你自己更进步就行了。
    不和别人比,你就会减少被挫败的情绪,因为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比昨天的自己有进步,那不是应该高兴吗?
    了解每一次的失败,都是向前摔了一步,既然是向前了,那不就是进步吗?是不是又不用沮丧了?应该欢迎失败才对,不是吗?
  5. 写作的目的恐怕就是两点:或者悦己,或者娱人。自己写日记,记载自己的生活和情绪,其实给自己的将来积累了历史的宝藏。我中学和大学也是一直记日记的,这么多年,我也没有给别人看过,只是自己珍藏,心动时翻一翻,看到十几岁的我还有那样幼稚和天真的时刻,不是很好嘛?如果你想写给别人看,那么这样的文字或者能够娱乐他人,或者能为别人提供情感情绪的共鸣,或者是给人以启迪和帮助。只有这样的文字,才有写给他人的意义吧。
总之,17岁,你可能想得太多了。等你再过一两个17年,你的天地和想法会完全不同啦。珍惜每一天,把每一天都活得充实和开心,就是你应该做的。希望以后多跟我这个老阿姨交流哈。
17岁的小美眉也写下了她和我通话后的感受:
这场谈话对于康妮阿姨来说是“对话17岁”,于我来说则是“发生在17岁的对谈”。听听“过来人”的话,我更加感到17岁无比美好——我拥有很多、期待很多,我不缺乏感知的能力,我不断在成长中收获勇气。在我们的谈话中,有以下几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它们传递给我一份力量:17岁时的好奇与勇敢,也许会在未来,成为一份独属于你的笃定与自信。听起来很棒吧!
  1.  “听起来你是个挺争强好胜的小孩儿”
这是很多年没见之后,康妮阿姨对我的第一个评价。说实话,我不太想承认自己的“争强好胜”。这个词在我心中,总带着一股非要和别人一较高下的别扭劲儿。“不必和别人比”,这大概是所有我比不过的人都会教育我的一句话。仰视着他们听到这句话,我难免沮丧。
直到我发现康妮阿姨也拿同样的词形容自己的小时候,仔细听起来好像并没有我所理解的那样扭捏。“争强好胜”大概是我们这个年龄的小孩儿所特有的一种莽撞、拼搏、锐利的劲头——一种可爱又较真儿的冲劲儿吧。比起与别人的比较,它也许更是一种抬头向上的力量。既然要向上,就请盯紧自己的目标吧。
2.“仰赖你的好奇心,你足以去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还有什么比你对某件事物真实的好奇更美好的体验吗?”康妮阿姨问我。“好奇心”,高级一点也可以叫“求知欲”,它的确是我生活中最蓬勃美好的体验。只要真诚的发问,我听到的任何声音都是一种收获,没有比这更实惠的满足感了吧!
每提出一个问题,我都会感到,我正以敏锐而生机勃勃的姿态成长着。
好奇心,是我们展开脚步的出发点,当我能够倾听自己的好奇时,我就已经站在了属于我自己的那条路上。
3.“耐心一点,放心一点,你会遇见你的使命。你会发现——人生没那么容易失败的。”
我真的是太害怕失败了!这可能是因为,我的升学和成长之路到目前为止都比较顺畅,我并不认为自己真正失败过。对失败的恐惧像一种潜在又无形的威胁,让我在前进的过程中时常担心。
“你已经拥有很多东西了,它们会一直伴随你的,你的人生怎么可能失败呢?”
我原本只鼓励自己:小的失败不必畏惧。现在来看,无论大小,只要以轻松和信任的心态把自己完全交给自己,“失败”也许根本无需刻意避免。
4.“对我来说生命中最宝贵的,就是与身边美好的人所产生的连接。”
我想,这一定是一种非常美妙的连接吧。听康妮阿姨讲,他们能够以舒展、从容、自信的方式相互交流和分享——那实在是我很向往很向往的样子。有一句最近流行的话叫“顶峰相见”,“顶峰”难以界定,那我就祝福自己以及和我年纪相仿的朋友们,以后能够在各自追求的“山头”成功登顶,我们顶峰相见吧!
我很喜欢我们的这些交流,它们让我感到成为心中那个理想的自我的方法或有迹可循。在留学的过程里,希望我们都可以边享受边成长。
直播预告:北京时间3/27日(今天)晚上9点,我将在微信视频号“哈佛妈妈康妮”与海淀花生妈进行一次直播连线,谈一谈中美教育的相同和差异。对教育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请预约。直播间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