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为了看七幕伙伴们《近乎正常》又做了一些功课,发现这部戏灵感来源于剧作家Brian Yorkey看到的一段患者接受电击治疗的新闻,最初只是个10分钟工作坊小品《感觉电》(
Feeling Electric
)。作曲家Tom Kitt为这个短作品写了摇滚风格的配乐,对医疗机构的非人道治疗手段充满质疑。而后在形成完整音乐剧的过程中,才逐渐将批判基调转移到了家庭的痛苦治愈上。

尽管《近乎正常》整体基调已经在一定意义上被“点亮”,但无论是第一位医生嘱托的反人类服药方式,还是第二位摇滚医生的电击疗法,几个唱段都保留了相当的暗黑气质和讽刺态度——医生们并没有在推动女主康复的路上起到什么积极作用,甚至让人质疑其职业伦理。
这种设定让人想到戏剧/文学史上的一些类似书写,颇为有趣,一切最早大概可以追溯到1818年玛丽·雪莱横空出世的《弗兰肯斯坦》。这部被誉为“科幻鼻祖”的哥特小说灵感来源于18世纪自然哲学家及诗人提出的一个设想:将刚死不久的机体组织施以电击,有可能使尸体或组装起来的身体部位重新获得生命。于是玛丽·雪莱创造出了聪明又自负的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正是他不负责任地尸块+电击创造出一个“怪物”,又不负责任地抛弃了他,最终酿成了悲剧。
《弗兰肯斯坦》诞生的时代背景十分鲜明。19世纪初期,工业革命促成的巨大技术进步和生产生活面貌改观,使得民众普遍对科学抱有昂扬态度,由此引发的对科学可能性的广泛探讨中,不乏文学家思想家天马行空的想象,但也不乏反思、质疑、恐慌的声音,一如《弗兰肯斯坦》里杂糅了玛丽·雪莱源自母性的隐忧。
正是对“被创造者最终毁了它的创造者”这个命题的理解,NT版《弗兰肯斯坦》导演丹尼·博伊尔在排演中灵感突现,让扮演科学家和怪物的卡司本尼/米勒互换角色,来感受创造者/被创造者微妙的共通之处。而诞生于1886年的斯蒂文森小说《变身怪医》(The Strange Case of Dr.Jekyll and Mr. Hyde)则又把《弗兰肯斯坦》的双重性往前进了一步,善良正直的杰克“创造”出了自己的另一个邪恶人格海德,杰克与海德已经明确地存于一身。
相比于《弗兰肯斯坦》对实验造人动机的毫无交代,《变身怪医》在开场白已经点明,他的科学尝试不是出于好奇或对挑战刺激的追寻,而是为了拯救亲人和更多的人:
“如果你听说过亨利·杰克医生,你大概听到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但我要说的是,他曾是我的朋友,他曾追寻真理和激进的理论,他研究过一种药,能够改变人生,辨明善良和邪恶,这些每个人天性中固有的元素。亨利·杰克相信,他已找到办法来控制这些独立的元素,不仅是为了科学的发展,更为了解救人间疾苦。”
杰克继承了“哥特”人物、所谓“拜伦式英雄”的形象,让我们有恐惧有批判,还能毫不费力地挖出一些同情。他集善恶于一身,具有超常意志和力量,同压抑人性、束缚个性的社会体制势不两立,因而是性格孤傲的叛逆人物。尽管从“崇高”的出发点出发,却最终走向自我毁灭。除去发人深省的人性弱点,医学伦理的探讨至今仍有价值。
组队来看近期好戏吧——
他们近乎正常,我们真的疯了.jpg

《变身怪医》近期排期
4月3日 北京中间剧场
4月11日 北京保利剧院
5月11日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5月23日 峨影1958电影城
7月4日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

“新现场”高清放映系列,由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打造,致力于通过放映的形
式向观众呈现当今世界舞台上最优秀的作品。通过与包括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特拉法加发行公司、环球映画、影院现场、环球影业、百老汇高清、法国百代现场、西班牙数字影像在内的多个品牌合作,“新现场”高清放映系列目前发行推广来自英国国家剧院、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皇家歌剧院、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莫斯科大剧院、法兰西喜剧院等多个机构的世界顶级戏剧、歌剧、舞蹈、展览影像。截至2020年8月,“新现场”放映剧目已达152部,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台北、香港等37地,放映超过6200场,观影人次超过55万人。放映由阿里大麦旗下的现场演出品牌Mailive联合运营推广,获得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大力支持,并共同倡导艺术包容、多元与无障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