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利福中国集团有限公司(2136.HK)去年由盈转亏录得2.127亿元纯利,而2019年因联营公司河北北人集团应收账款全额应占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亏损8,351.6万元。
撇除上述一次性因素利福中国2020年净利润暴跌47.3%,公司将净利润跌幅归咎于COVID-19新冠疫情对的不利影响导致销售下跌、向合作伙伴提供纾困措施导致毛利率下降、应占北人集团溢利减少、投资收入减少1,420万元以及2019年获得4,020万元预扣税退回。上述损失未能抵消1,530万元修订租赁协议一次性收益抵消。
尽管诸多解释都不能回避公司旗舰零售物业上海久光百货在上海南京路商圈加剧失势的事实。
202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受益于全球各地封城和限制旅游措施刺激,消费回流下暴涨22%,为新世纪表现最好的一年。已经披露业绩的港资物业巨头恒隆地产有限公司(0101.HK) 、九龙仓集团(0004.HK)及太古地产太古地产有限公司(1972.HK) 的多个内地高端零售物业均显示强劲的销售,其中上海恒隆广场商场去年销售暴涨60%,上海兴业太古汇零售销售增幅亦达到15.0%。
利福中国旗下的上海久光百货去年销售则下跌14.1%,由2019年的23.212亿元下滑至19.936亿元,其中上半年跌幅26.9%,下半年跌幅尽管收窄至1.7%,但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暴力反弹,依然极度低迷。受疫情影响,上海久光百货年内日均客流量下滑24.5%至约37,000人次,转化率则受疫情下消费目标明确大涨480个基点至42.5%,平均每宗交易额维持稳定约445元,平均特许专柜扣率同样保持稳定约23.3%。
与同事刘銮鸿家族旗下利福国际(1212.HK)将香港尖沙咀SOGO崇光百货转型为化妆品销售为主以迎合内地游客一样,上海久光百货过去几年亦向化妆品销售倾斜,转变的原因则有所不同,主要因南京路商圈奢侈品销售为主的竞争对手数量和质量越发强劲。
不过疫情下内地奢侈品门店大牌长龙以及中国化妆品在线渗透率持续走高至约一半,导致上海久光百货的转型在去年遭遇严重冲击,而香港尖沙咀SOGO崇光百货去年的表现同样远差于同样,因为主要受众——内地客去年几乎绝迹、消费基本为零。
评论公司另一物业苏州久光百货时利福中国亦承认疫情限制出境游,中国本地消费者对高价奢侈品的购买意欲大增,尤其是珠宝和钟表类别,公司苏州久光百货去年销售9.271亿元同比轻微下跌2.4%,但平均每宗交易额则大涨15.0%至476元,而逗留购买比率则暴增1,010个基点至55.6%,唯日均客流量下滑35.0%至13,000人次。
苏州久光百货上半年销售跌幅20.3%,下半年则反弹15.3%,其中化妆品销售下半年反弹41%。销售产品组合变化及向商户提供纾困措施下,平均特许专柜折扣率由2019年的18.1下跌至 16.8%。
联营公司河北北人集团去年销售按年下跌15.9%,但超市业务销售按年录得4.0%的增幅,年度应占北人集团溢利1.333亿元,2019年则亏损2.947亿元,另外2019年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直接导致北人集团2019年亏损8.124亿元,扣除非控股权后亏损4.874亿元。撇除信贷亏损拨备,2020年应占北人集团溢利则下跌30.9%。
2019年,北人集团向三间公司(债务人)出售汽车之应收账款预计难以回收,另外债务人担保人及实控人已被有关当局拘留,且债务人担保人及实控人所持有的公司及资产已经被有关当局查封。
出于北人集团的问题,利福中国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连续两年给予利福中国年度业绩保留意见。
展望未来,利福中国称农历年上海、苏州久光百货销售较2019年已经恢复增长,显示中国消费市场强劲,而公司亦积极转型互联网销售以把握中产和年轻一代消费趋势。
业绩公布后,周三利福中国(2136.HK)股价跟随大市低开低走,午盘重挫7%。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