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针对亚裔的歧视事件无论是频率还是恶劣程度都在攀升,具体内容这里就不描述了,相信大家也都以及了解。以下为2020年和2019年的数据对比。
    根据NBCnews报道(他们的数据来源于Stop AAPI Hate), 这些事件的受害者性别分布如下

    受害者中女性占大部分,其中原因跟亚裔女性往往被视为“安静不反抗的完美犯罪对象”这种印象密不可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改变这种偏见。虽然反抗暴力袭击难度大,也不是我们短时间内容易能力可及的。但这里想强调另外一组数据。   
    在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个案中,暴力事件占10%左右,非暴力个案占90%左右。(这幅图是一年前的数据,但是根据Stop AAPI Hate针对2020的个案分析,依旧是语言攻击和骚扰占近90%,暴力行为占10%)。
    也就是说,虽然因为新闻曝光率,事件恶劣程度,和舆论的谴责力,暴力袭击更为我们所知。但我们受到以语言攻击为方式的种族歧视可能性更大。比如前几天在纽约街头, 一位亚裔女性在自家门口的街道遭受一个素不相识的白人女性(Moynihan)近距离攻击性直视,并且对她说“You are not from here, go back to communist China”.
    这个语言攻击个案,正好是因为受害者不是软柿子,拦住Moynihan理论不上她逃走,并录了视频曝光在社交媒体上,才得到舆论的重视。但更多种族歧视的语言攻击,都没被曝光,被回应。可能是因为:
  • 很多歧视用语只是一个词,或者一个隐晦的说法,因为亚裔(特别是非美国生长的亚裔)因为对语言的不熟悉,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在被语言攻击。
  • 觉得没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当没听见。
  • 对方是熟悉的人,了解别人的人品和性格,觉得对方也是因为不了解相关用语,无心之说。不想破坏关系,不知道应该怎么温和的回应。

    然而,各种犯罪数据表明,大多数恶行犯罪的罪犯都是由小恶开始,因为不受到相应的回应和惩罚,继而一步一步进阶到更严重的罪行。

    所以,即使是一个词,一个无心之说,如果不被制止的话,就会说的人越来越多,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越大,甚至年龄越小(家长随口说的话,家里的小孩很可能就学了,用到同学身上,这种事就刚刚在我熟悉的朋友家小孩身上发生)。

    Whatever you allow, you encourage. 默许既鼓励,这种歧视性言语说的人多了,种族歧视分子的基数大了,其中冒出来的极端暴力者的人数也可能随之增加。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并且长期注意的,是能准确识别歧视用语,根据语境判断语者用意,并做出适当回应,及时阻止这种语言的使用和扩散。

    这篇就是想详细谈谈这样做的三个重要方面:

  • 相信你的直觉(判断是否收到歧视语言攻击)
  • 判断你的环境(是否安全,有旁人支持)
  • 平时多预演,用时不会慌。
种族歧视语言辨析
    我自己对语言学并没很深的研究,以下的总结内容主要出于Wiki和2018年Adam Croom的一篇论文 “Asian slurs and stereotypes in the USA: A context-sensitive account of derogation and appropriation” 。
常见的带种族歧视性质的称谓
  • chinaman (泛指华人,亚裔)
  • ching-chong (泛指华人,亚裔
  • chink (泛指华人,亚裔
  • gook (泛指华人,亚裔
  • china doll (华人/亚裔女性,暗指顺从,带性含意)
  • dragon lady (华人/亚裔女性, 带性含意)
  • slant, slanted eyes (借眼睛形状泛指亚裔/华裔)
  • slope (带有虐待含意的,亚裔/特别常用于越南裔)
  • flip (常用于指菲律宾裔Filipino)
  • hapa (来自夏威夷的用词"half white/foreigner", 带白人和亚裔血统的混血)
  • jap (指日裔Japanese)
  • paki (指巴基斯坦裔Pakistanis,也泛指南亚人)
    了解这些歧视性的称谓,不但能让我们准确识别别人对我们的不尊重。还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小心使用了对非华裔的其他亚裔的歧视用语
语境分析的重要性
    刚才列的那些称谓,虽然带有严重的种族歧视性质。但是我们会发现,在亚裔自己之间的交流中,却不乏听到这些用词。

    Youtube上有不少亚裔小年轻(一般来说是美国生长的)开了专门面向亚裔观众的频道,讲亚裔生活日常,成长经历,语言亚洲语言分析,笑话段子之类的。仔细看的话,里面时不时会有人自己说自己chinaman, slanted eyes. 这是自恨么?

    恰恰相反,Croom的文章分析到,
当亚裔自己主动把这些词用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往往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基本上属于“你们用什么烂词来贬低我,我都不在乎,对我没影响,我就当个笑话”的意思。

    还有个亚裔组成的乐队,把这种自信的用法到极致,直接给自己的乐队起名叫 The Slants. (想象一下,如果对别人说,你眼睛小不好看,是不是不礼貌?但是如果有个叫“眯缝眼儿”的乐队,是不是很酷很自信的感觉?)

    除了为表达自信的自称之外,
在亚裔之间,还可能通过互称来拉近互相之间的关系
,类似好朋友之间互相揶揄逗乐开玩笑的意思,有种“用词越不注意,越不用刻意注意礼貌,说明关系越亲近”的感觉。

    所以,听到亚裔用这些词自称,或者互相逗乐的时候,不用担心引起种族歧视的问题。

    但是,这
仅限于自称和亚裔自己之间
。某些专指某个亚裔族裔的,也不应该用于跨细分的亚裔种族之间。比如说,华裔不应该叫日裔jap, 不要叫越南裔flip。

称谓之外的种族歧视性用语
    除了之前列举的称谓之外,还有其它种类的歧视用语,最常见的就是贴标签, 把他们道听途说,或者对认识的极少数的亚裔的印象,强加到所有亚裔身上。比如见到亚裔会说:
  • nerd, geek (书呆子, 怪胎。这两个词也是自称非常没问题,甚至带有自夸爱读书爱学习爱电子技术而且水平高的意思。但是用来说别人就很不礼貌)
  • Chinese spy
  • Chinese virus

  • communist, Chinese communist (这里不讨论communist本身的好坏,只讨论这个词在美国的定义,含意是非常负面的)
  • 或者暗指亚裔submissive (顺从),lack of leadership (缺乏领导力),exotic (新奇怪异,往往指吃美国人不吃的东西,或者希望他们觉得旁门左道的东西)。

    这个单子无法尽数,因为可能出现很多因环境语境人物而异的情况。但是总结来说,就是任何把族裔和某个特性捆绑在一起的言论和用词,如果让你觉得自己的身份,能力,家庭,性格,道德,任何一方面被侮辱或者贬低了,那就相信你的直觉。即使描述不清自己的感受,难以理论,也至少要告诉对方 What you just said makes me uncomfortable.

面对种族歧视性用语的回应
我的经历
    回忆起我在美国的十几年,印象中遇到过两次歧视性语言。一次是刚来美国没几年,在学校的健身房,规定使用跑步机,要在墙上贴的时间表上先预签自己使用的时间段和跑步机标号。我在自己预签的时间到了那个标号的跑步机一看,上面有个五六十岁的白人男性在跑步。我跟他说这机器是我预约了的,结果那人很凶地跟我说“don't you see I am using it?Do you speak English?" (后来想想应该是他不知道需要预签这个规定,以为是我不想排队等,企图把他赶下来)。

    第二次是去年年初,一个熟悉的本地朋友(西裔),她的女儿跟大壮小美年龄相近,三个人从小都玩得很好。那个妈妈也一直非常热心善良真诚乐于助人。那天仨小朋友在玩,我们俩大人在聊天,那个妈妈跟我不停地夸大壮,然后突然来了句“I don't mind my daughter marrying a chinaman." 我虽然勉强理性分析出来她这是在表达对大壮的喜欢, 表明自己不介意跨种族婚姻,甚至套近乎想撮合大壮和她女儿,但是我心里!#?#!!??!...

    所以我这两次都是如何应对的?

    很遗憾,两次都是交白卷,零回复。

    跑步机的那次,我当时的反应就是,明明是他不占理,还这么凶,这个神经病老头我还是离远点吧。而且健身房那么多人,我也不想吵架吵得众人皆知。

    去年那次,虽然我心里翻了无数白眼,默念着“你不介意,我介意好不好..." 但是想想对那个妈妈的多年了解,加上知道她本身教育水平不高,可能没接触过相关概念,就猜她是因为无知才用的chinaman这个词。(毕竟在三十年前她上学的时候,Dr. Seuss的书里也用的是chinaman, 后来才改版成Chinese的)。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告诉她,她这番“好话”实在是用错了词。

    总结来说,那两次都是因为我对当时的情况毫无准备,之前也没预想过如果遇到歧视语言的情况,应该怎么应对。措手不及的结果,就是毫无反应。
事先多预演,事发不会慌
    回想我以前上的self defense课,教练最强调的是,自我防卫最重要的不是拳头有多硬,而且平时预想遇到情况应该如何应对,这样才能遇事不慌,用最有效的方式应对。别人的攻击,最大的优势就是趁你不备,如果你有所防备,别人的攻击有效性就大大减小。
    这个道理一样也适用于语言攻击。这几天一直在想如果时光倒流回到那两个场景,我应该怎么应对。在这里跟分享一下。(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法,欢迎后台留言,我可以总结出来写个续篇。)
首要原则:自己的人身安全第一
面对再恶劣的歧视攻击,都不值得牺牲自己的安全。有警察有法律有舆论,我们不是孤军作战。
当遇到种族歧视性语言,有两种情况应该避免直接对峙
  • 如果环境偏僻,周围没别人,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保留录像,照片(车牌号,攻击者)等证据,安全离开。之后报警,舆论曝光。
  • 如果在公共场合,但是攻击者精神状态有问题,homeless, 吸毒的,喝醉酒的,没必要跟他们理论。
除此之外,如果在公众场合遇到歧视性语言,并且判断是恶意/故意的,那就:
  • 坦率冷静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并谴责对方的语言和行为。要求对方道歉。(比如我那个健身房的事,我应该跟对方讲明跑步机预签规定,并且谴责他的racist语言,要求道歉。)
  • 寻求支持,请公共场合的工作人员(健身房员工,超市员工)帮助维护自己的权益,并对事件作证。
  • 如果歧视性的攻击涉及商店和餐馆的员工,
    要求见经理
    ,对该员工进行教育和处罚。(以前出现过员工在点餐单上用ching chong之类的称谓标记亚裔顾客名字)

  • 留下视频和照片证据,请在场的其他人做人证,在无法解决矛盾,或者对立升级的时候,报警
  • 如果对方拒不认错道歉,将视频和照片证据进行
    网络曝光

如果觉得对方的歧视性语言是因为无知,因为不知道某些用语带有种族歧视性质,就
  • 提醒对方这个用语带有种族歧视性质;
  • 解释为什么这个用语带有歧视意义,隐含什么意义;
  • 描述听者的感受;
  • 告诉对方自己知道对方不是故意进行语言攻击。

如果孩子在学校受到同学的歧视性语言攻击
  • 安慰孩子,被歧视性语言攻击不是他/她的错,没人可以因为他/她的种族对他/她说任何不友好的言论。

  • 等孩子平静下来之后,尽量全面的把事发经过描述给家长。
  • 保留证据(email,  文字),寻找证人(当时在场的其他同学和老师)。
  • 报告校长 。
  • 教孩子如何直接跟同学指出,对方言语为种族歧视性用语,要求道歉。(在孩子愿意当面指正的情况下,但是不要给孩子压力,不要强求他们自己独立处理这件事,强求可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孤立无援)。
结语
    过去的这个周末,全美国前所未有的集体为亚裔发声。无论是大城市的街道还是小镇子的路旁,都站着声援反歧视亚裔的游行队伍。让全国看到了亚裔并不是只会埋头工作,遇事退缩不吭声的软柿子。也让我们知道了自己并非孤身作战,还有各族裔各业界也在号召对亚裔的保护和尊重。
    但是,对亚裔的歧视不会一夜之间消失,还要靠我们长期努力去消灭歧视的温床。从最不起眼的一个词一句话着手。只有我们有准备不慌乱,才能在情况发生时给与最有力的回应。

    没有任何社会是完美的,发生问题并不可怕,只要这个社会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和改正错误的行动。

    借用最近听到的很喜欢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不断追求建立一个更完美的联邦。而这种追求,从定义上说,就是承认我们的不完美,我们会犯错,我们会逆转,我们会后退。但纵观历史,我们所作的就是公开透明地面对这些挑战,而不是试图忽视它们,不是试图假装他们不存在,不是试图掩盖它们。有时候这是痛苦的,有时是丑陋的,但每一次,我们都走出来了,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变得更强大,更好,更团结。”
更多关于美国社会学科的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