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用代表所有男人,我只做我自己”
编者按:

过去几天,由一份《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所引发的,围绕着“阳刚之气”、“女性化”等关键词展开的讨论持续发酵着。
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教授刘明辉认为,虽然这份提案的初衷在于推动中华文明进程,但其主张在客观上,却是基于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落伍而迂腐的传统观念的。
她还提到,反性别歧视,需要颠覆传统观念。所以就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
反性别歧视需要颠覆传统观念
作者:刘明辉


1月28日以来,应否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的话题,激起了热烈讨论。
首先,我对此热议点赞,因其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不再是异口同声理直气壮地宣称:男阳刚、女阴柔天经地义!
讨论的重点,无非是其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支持者认为将“阳刚之气”与“女性化”人为地对立,将“女性化”视为次等性别特质,这就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反对者直言,“男性女性化就是恶心,这根本和歧视女性八竿子打不着。”
为了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看看那份引起纠纷的提案。
提案背后的悖论
2020年5月,全国政协常委斯泽夫在《关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趋势》的提案中称,他发现在中国的男性青少年里存在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并追求“小鲜肉”式的“奶油小生”,他称之为男孩子“女性气质化”

斯泽夫在提案中认为,中国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成因很复杂,可能是独生子女政策下“娇生惯养”的伴生现象
从生活环境上讲,男性从出生开始接触最多的是“母系”,出生后和母亲待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后来由外婆带大,长期生活在“婆婆妈妈”的环境中;
而从教育环境讲,少年儿童入学后,由于老师多半是女性,长期受女性影响较大,使男孩们缺少了“阳刚之气”。
对此,斯泽夫主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先得从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下手,比如大大增加男性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增加“男性化”的影响;此外,中国当前的男孩子们生活环境“母系化”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社会学者应该研究这个问题,并加大引导。
图/《二十世纪女人》
针对这份提案,教育部发布了回复函件《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404号(教育类410号)提案答复的函》,要求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中,加大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素质能力,通过多种渠道新增体育教师,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
这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政协常委,面对现在男孩子“女性化”、没有阳刚之气的现象忧心忡忡,惊呼:“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必将危害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其初衷是解决社会问题,爱国之心溢于言表。可为什么如此热诚的忧国忧民的,且得到主管部门肯定的进言,会被说是歧视女性呢?
全是传统观念惹的祸!
就像网友们所质疑的:“如果女性气质是得到肯定和推崇的,又何必防止?
更别说,提案中的用语“婆婆妈妈”,还暗含了对女性育儿“一刀切”式的否定,其背后是对女性“头发长见识短”的偏见。
此外,按照提案给出的思路,孩子们长期生活在“婆婆妈妈”的环境中,才使得他们“女性化”,却不曾想,导致这种环境的,正是传统观念要求“男主外女主内”,才让父亲在育儿中缺位。
图/《坡道上的家》
传统性别分工导致的问题,解决方法却是强化关于性别气质的传统观念,这不形成了悖论吗?
男人同样是传统观念的受害人
在性别多元化的当代,在正视某些领域具有两性气质的人更容易成功,因而去除性别的刻板化印象,培养孩子兼性气质的世界性潮流中,却出现了这种极不和谐的音符,实在令人感到遗憾。
数千年的封建文化,已经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渗透进人们的血液中,纵然是学富五车的人也难免落入窠臼。
例如,某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在同学微信群中力排众议,坚称“男主女从,社会才能和谐”;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主张“正常情况下,男孩就是男孩,女孩就是女孩”;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在2011年毕业晚会上致辞:“十年以后,当你们当权了,男生们你们要像男人。十年以后,你们女生掌权了,你们要像女人。”
甚至,当我在培训课堂引用最后那句“金句”时,学员们都还惊诧莫名:“这有什么错?难道男人不应该像男人,女人不应该像女人吗?”
纪录片《面具之内》

图/@我们与平权
“男人应该像男人”就得赚钱养家、购房买车,还得“有泪不轻弹”,难怪男性比女性的平均寿命短4岁!“女人应该像女人”就得温柔贤惠、小鸟依人,在未嫁时服从父亲,出嫁后服从丈夫,以相夫教子为终生使命——
这不同时限制了男女发展的自由空间了吗?
男人同样是传统观念的受害人。这也是为什么《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要求消除传统文化中歧视女性的陈规陋习,《第25号一般性建议》要求缔约国消除存在于法律制度与社会结构和体制中的普遍存在的不平等的性别关系,以及基于社会性别的定型观念。
图/《面具之内》
比起对性别气质的担忧,我们更应当正视高中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高达20%以上的现实。
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当代青少年最需要矫正的是哪些心理缺陷?
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他人看来的“一点点”挫折而选择放弃生命?
为什么会出现最高学府的大学生手刃生母的悲剧?
为什么有无数的年轻人在大学毕后仍在“啃老”,无法与父母、恋人或社会其他成员和谐共处?
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少家长和教师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综合素养,导致一些孩子畸形发展。
而当务之急,是集全社会之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让孩子学会爱、感恩、担当与尊重他人,习惯于换位思考。
如果重视了这些素养,培养孩子具有独立人格和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以及微笑着面对困难与挫折,且惯于付出且享受成就感的性格特质,还怕孩子不敢担当吗?
电影《奇迹男孩》中,男孩用善良与勇气打动了所有人
尽管此提案的初衷在于推动中华文明进程,但其主张在客观上却基于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落伍而迂腐的传统观念。这种基于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性别刻板印象,就构成了一种对男、女的性别歧视。
而承认这一点,则需要勇气。
乔治·维兰特教授曾在《那些比拼命努力更重要的事——哈佛大学研究了75年的幸福课》一书中回忆,他于1955年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第一天听到的院长的话: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我们教给你的那些知识有一半在将来都会被推翻;更糟糕的是,我们现在也不知道是哪些知识以后会被挑出错来。”这就是有勇气的表白。
反性别歧视要勇于质疑定论,颠覆传统观念。
尽管颠覆传统观念带着生产般的阵痛,但它最终会化作人类进步的阶梯,带领我们走向更性别友好的未来。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 往期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