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作者戴维·迈尔斯
撰写的心理学入门书
中国心理学界泰斗黄希庭教授领衔国内18位教授联袂翻译
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撰文推荐  
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推荐用书
兼具理性与感性  
将科学的严谨性与人文的宽泛性完美结合
作者:【美】戴维·迈尔斯
译者:黄希庭 等译
出版时间:2019年
心理学导论(也称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入门)是美国高等院校选修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心理学导论》Exploring Psychology)由美国著名心理学教科书作者戴维·迈尔斯(David Myers)撰写,他在所著Psychology的基础上,对篇幅进行了适当的缩减,使其不仅针对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和普通读者的需要。
《心理学导论》自出版以来,一直位列美国心理学教科书畅销榜前列,是美国高等院校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心理学导论》系统介绍了心理学的各个主要分支领域,由于原书体量较大,为便于读者携带和课堂使用,拆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主要涵盖了生物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内容,下册主要涵盖了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异常心理学的内容。
《心理学导论》由国内资深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领衔18位心理学教授联袂翻译,出版后被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列为推荐用书,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清华大学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将本书列为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
编辑推荐
《心理学导论》(Exploring Psychology)是美国著名心理学教科书撰写者戴维·迈尔斯教授的扛鼎之作,专门为非心理学专业读者撰写,系统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同时在篇幅上适当进行了缩减,使其不仅针对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和普通读者的需要;
戴维·迈尔斯充分发挥了他在教科书写作方面无与伦比的才能,兼具理性与感性,可读性强,加入大量的插图、漫画、专栏,使心理学的知识变得不再枯燥,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轻松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西南大学资深教授黄希庭领衔国内18位教授组成了强大的翻译团队,同时由具有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编辑人员组成专业的编辑团队,由具有20年英语国家研究、写作、评审经验的学者对照原文进行了详细的审校,历时一年多,共同确保了翻译和编校质量;
《心理学导论》第9版是历次修订中最细致、更新最广泛的版本,增加了1000多条参考文献或研究引证,囊括了心理学领域近十年来与读者息息相关的新发现,此外还对章节进行了重组,强化了临床的视角,改进了人格、心理障碍和治疗等章节;
《心理学导论》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用了整整一章深入细致地介绍和讨论了批判性思维在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另外全书还穿插了数十个对心理学重要问题和日常话题进行批判性思考的专栏;
《心理学导论》提供了各种教学辅助材料,便于课堂教学和读者自学:作者借鉴了来自心理学对学习和记忆的研究成果,设计了新的学习体系,每一章引导读者带着问题去阅读和学习,给予读者即时的反馈,检验读者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苏彦捷教授撰文推荐,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推荐用书。
《心理学导论:生物、发展与认知心理学》(上册,第9版)
《心理学导论:人格、社会与异常心理学》(下册,第9版)
作者介绍
戴维·迈尔斯   自从获得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之后,戴维·迈尔斯就在密歇根州的霍普学院工作并教授心理学导论课程。霍普学院的学生邀请他在毕业典礼上发言,并评选他为“最杰出教授”。
迈尔斯撰写了多部畅销世界的心理学教科书,包括《心理学》《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等。其中《心理学》(Psychology)是当今最畅销的普通心理学教材,全球有数千万学生在用它来学习心理学。《心理学导论》(Exploring Psychology)在《心理学》一书的基础上适当缩减了篇幅,使其不仅针对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和普通读者的需要。
    迈尔斯在30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包括《科学》《美国科学家》《心理科学》和《美国心理学家》等等。迈尔斯还致力于把心理科学介绍给普通大众。他在40 多种杂志上发表过科普类文章,如《今日教育》《科学美国人》等。由于迈尔斯在研究和写作领域的突出贡献,他曾获得众多奖项,包括美国心理学协会(APA)的“高尔顿·奥尔波特奖”、美国脑与行为联合会2010年颁发的“杰出科学家奖”、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分会的“杰出服务奖”以及三个荣誉博士学位。
译者介绍
黄希庭   现任西南大学资深教授,心理学博士生导师,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顾问,西南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学术带头人,重庆市高等学校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心理学报》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
曾任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第七届和第八届副理事长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心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六届专家组成员教育学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和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指导委员会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组成员教育学科组召集人,重庆市政协常委,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长。
已出版教材、专著、译著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含合作、合译)。四本教材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两项科研成果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2012),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0),被中国心理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2011)。
专家推荐
黄希庭
西南大学资深教授
美国密歇根州霍普学院戴维·迈尔斯(David G. Myers)所著的《心理学导论》(第9 版)是一本颇受读者欢迎的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材,也是我们讲授普通心理学的优良教学参考书。综观全书,我认为戴维·迈尔斯《心理学导论》(第9 版)具有以下特点:从内容上看,该书既包含传统的主题同时又与时俱进。从结构上看,该书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作者力求把每章的内容连成一条线,形成主题或次主题,使读者在阅读每一章时都能形成清晰的整体印象。从教学理念上看,该书既注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又强调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从语言风格上看,该书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并且充满激情。戴维·迈尔斯说,他是为了展现心理学的光彩而写作的。因此,我认为戴维·迈尔斯的《心理学导论》(第9 版)确实是一本优秀的心理学教材,尤其在教学方法的安排上独具特色,始终让师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批判性思维兼容并蓄。
苏彦捷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心理学导论》通常是学生接触心理学的第一本学科教材,也往往是非专业人士了解心理学的第一本专业书籍,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我曾参与原书第5 版的翻译工作,目前的版本译自全面更新后的第9 版。我愿意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因为它有三点非常打动我。
首先是本版的内容。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个版本反映了学科近年的发展,和当代社会联系密切。而且,本书章节涉及内容全面,可以帮助使用者全面了解心理学科目前的概貌。其次,这本教材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介绍批判性思维在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这点对于我们使用翻译的教材尤为必要。第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本书的编审人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审校书稿。在目前讲求速成的年代,能扛住各种压力,慢慢打磨,这种精神和态度,让我敬佩不已。本书特约编审谢呈秋博士是我的学姐,长期在英国从事学术工作,有丰富的英文写作和编审经验。
我很有信心地向大家推荐这本《心理学导论》。优秀的原版教材加上高质量的审校,它是一本能够让我们的读者享受原汁原味的美国心理学入门教科书。
简要目录(上册)
心理学的故事:编年简史 v
推荐序 ix
译者序 xi
前言 xviii
第1 章 运用心理科学进行批判性思考 1
第2 章 行为的生物学 37
第3 章 意识与心理的双通道 81
第4 章 毕生发展 123
第5 章 性别与性 175
第6 章 感觉与知觉 205
第7 章 学习 255
第8 章 记忆 293
第9 章 思维、语言与智力 331
附录:完整章节复习 382
专业术语表 398
编辑后记 409
简要目录(下册)
心理学的故事:编年简史 v
推荐序 ix
译者序 xi
前言 xvii
第10 章 动机与情绪 1
第11 章 应激、健康与人类丰盛 43
第12 章 人格 79
第13 章 社会心理学 117
第14 章 心理障碍 171
第15 章 心理障碍的治疗方法 215
附录:完整章节复习 253
专业术语表 263
参考文献 268
编辑后记 354
精彩试读
向上滑动 

精彩试读(上册)
形成正确和错误的决策与判断
9-3 :什么是直觉?启发法、过度自信、信念保持以及框架对我们的决策和判断有何影响?
我们每天都要做出数百个判断和决策(不嫌麻烦带上雨伞值得吗?我能相信这个人吗?我是该投篮呢,还是把球传给那个手热的队员?)这些时候,我们很少耗时费力地进行系统的推理,而仅仅是跟随自己的直觉(intuition),即我们快速、自动、无理性的感觉及想法。在对一些政界、商界和教育界的决策者进行采访后,社会心理学家欧文·贾尼斯(Janis,1986)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们“常常并不使用反思性的问题解决方式。那么,通常情况下他们是怎样做出决策的呢?如果要追问,他们可能会这样告诉你……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凭感觉”。
易得性启发法
那些被认为是心理捷径的启发法,的确可以让我们做出快速判断。由于心理的自动信息加工,直觉判断往往会在瞬间产生,并且通常是有效的。但认知心理学家特韦尔斯基和卡尼曼(Tversky & Kahneman,1974)的研究显示了这些通常有帮助的捷径是怎样使哪怕最聪明的人做出愚蠢决策的。3 当我们依据心理上的易得性来估计事件的可能性时,易得性启发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就会起作用了。赌场用铃声和灯光——使其生动难忘——来表示赌博者小小的胜局,以引诱他们继续赌博;与此同时,却悄然无声地隐藏着他们巨大的输局。
易得性启发法也会歪曲我们对他人的判断。任何使得信息“突然出现”在脑海中的东西——它的生动性、新近性或独特性——都会让它显得司空见惯。如果来自某个族裔的人实施恐怖主义行动,就像2001 年的“9·11”事件,我们对这一重大事件的记忆很容易获得,这可能会塑造我们对整个群体的印象。即使是在那令人恐惧的一年里,恐怖主义活动造成的死亡人数也相对较少。然而,当现实中在统计学上具有更大危险的事件(图9.4)与一个生动的事件相较量时,令人难忘的事件获胜:富于情绪色彩的恐怖主义画面加重了我们的恐惧(Sunstein,2007)。
我们常常会害怕错误的事情。我们害怕坐飞机,因为我们头脑中放映着关于空难的老电影。我们害怕让子女走路上学,因为我们看到头脑中儿童被诱拐和虐待的景象。我们害怕在海水中游泳,因为我们担心自己成为电影《大白鲨》中的受害者。甚至路过的人咳嗽打喷嚏都会提高我们对各种健康风险的知觉(Lee et al., 2010)。由于这些影像画面随处可见,我们会害怕极其罕见的事件。戏剧般的后果让我们倒吸一口气,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则难以把握。(参见批判性思考:恐惧因素。)
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一些科学家称之为“世界末日的慢镜头”)缺乏相对易得的图像,所以大多数人对此漠不关心(Pew, 2007)。近期当地天气寒冷的一天,其生动性就降低了人们对长期的全球变暖的关注,淹没了不容易记忆的科学数据(Li et al., 2011)。
到2012 年,约有40 个国家尝试利用生动、易记的图像的积极力量,在香烟包装上印制醒目的警示和形象的照片(Wilson, 2011)。在其他方式均以失败告终后,这项运动可能奏效。正如心理学家保罗·斯洛维奇(Slovic, 2007)所指出的,我们在推理时感情用事,忽略事情发生的概率。我们重感觉而轻思考。在一项实验中,当把一个饥饿的7 岁女孩的照片单独呈现,而不是与有关数以百万计的非洲饥饿儿童的统计数字放在一起时,获得的捐赠物更多(Small et al., 2007)。据说特蕾莎修女曾经说过,“如果我看到有那么多人,我根本不会采取行动。如果我看着这个人,我会施以援手。”斯洛维奇(Slovic, 2010)指出:“死的人越多,我们越不在乎。”
过度自信
有时我们的判断和决策出现偏差仅仅是由于我们太过自信。在各行各业中,都会有人过高地评价自己的表现(Metcalfe, 1998)。当回答诸如“absinthe(苦艾酒,一种甘苦味的烈性酒)是烈性酒还是宝石?”这种只有60% 的人能正确回答的问题时,回答者平均感觉有75% 的信心答对(Fischhoff et al., 1977)。这种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判断准确性的倾向即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
在钻井平台爆炸导致石油泄入墨西哥海湾之前,是英国石油公司的过度自信使得他们对安全不够重视,然后低估了泄漏量级(Mohr et al., 2010; Urbina, 2010)。尽管证券经纪人和投资商们相信自己在把握股票的时机上比市场平均水平要高明得多,但大量证据表明实际情况恰恰相反(Malkiel, 2004)。在购买某一股票时,买方的经纪人判断是时候买进并推荐购买,而这时卖方也判断是时候卖出了。在通常情况下,买进和卖出是持平的。虽说他们都很自信,可买方和卖方不可能都正确。
学生们常常在完成作业和论文的时间上表现出过度自信,他们总是指望能提前完成任务(Buehler et al., 1994)。而实际上,完成任务的时间往往是他们预计时间的两倍。
我们也会高估未来的闲暇时间(Zauberman & Lynch, 2005)。我们预期下个月会完成更多,所以愉快地接受了邀约和任务分配,最后却发现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还是那么忙。我们相信明年会有更多钱,所以办了贷款或刷了信用卡。尽管我们过去做预测时存在过度自信的问题,但我们下一次预测时仍会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的确具有适应价值。犯了过度自信错误的人要比别人活得快乐,他们觉得更容易做出艰难的决策,这些人还会让人感到更加可靠(Baumeister, 1989; Taylor, 1989)。而且,当我们得到及时清晰的反馈时——就像天气播报员在每天的天气预报之后得到的反馈——我们能够学会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判断的准确性(Fischhoff, 1982)。正所谓:智者知之何时为知,何时为不知,智慧出自经验。
信念保持现象
我们做出决策时的过度自信令人吃惊,同样惊人的是我们在面对与自己信念相反的证据时仍然要固执己见的倾向。信念保持(belief perseverance)往往会激发社会冲突。一项经典研究通过研究对死刑持对立观点的人揭示了这一现象(Lord et al.,1979)。意见双方都仔细研究了两个据称最新的调查结果,一方支持死刑可以制止犯罪的主张,而另一方则驳斥这一主张。每一方都对支持各自信念的研究印象更深刻,并随时准备反驳对方的研究结论。如此一来,把混杂在一起的相同的证据出示给支持和反对死刑的两组人,竟然加大了他们的意见分歧。
如果你想控制信念保持现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仔细思考对方的观点。当相同的研究者重复死刑问题的研究时,他们要求一组参与者在思考问题时“尽可能客观,不带偏见”(Lord et al., 1984)。然而这一要求无法减少评价证据时的偏见。他们要求另一组参与者考虑“无论你对这个研究结论的评价是高还是低,都存在与之结论相反的研究”。在想象和思考了相反的发现后,这些人的偏见就少多了。
我们越是认识到为什么自己的信念可能是正确的,就越发固执己见。一旦我们向自己解释了为什么认为一个孩子“有天赋”或“学习能力低下”,或者为什么候选人X 或候选人Y 会成为更好的总司令,或者为什么值得拥有Z 公司的股票,我们就往往忽视那些削弱这些信念的证据。偏见依然存在。一旦信念形成并得以论证,那么改变信念就需要比创造信念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才行。
框架效应
框架(framing),即我们呈现问题的方式,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和判断,并且可以成为强有力的说服工具。谨慎提出的选项能够促使人们做出有利于自身或整个社会的决策(Thaler & Sunstein, 2008):
● 生与死。假设两位外科大夫在解释手术风险时,一位外科大夫说手术死亡率为10%,而另一个大夫说手术成功率为90%。他们所给出的信息是等价的,效果却大相径庭。在调查中,就病人和医生双方而言,听到有10% 的死亡率,他们似乎都会感到更大的风险(Marteau, 1989; McNeil et al., 1988; Rothman & Salovey, 1997)。
● 为什么是否选择捐献器官取决于你生活在哪里。同美国一样,在很多欧洲国家,人们在更新驾照时可以决定是否捐献器官。在一些国家,默认选项为“是”,但人们可以选择“否”。在这些国家,人们几乎100% 同意捐献。在美国、英国和德国,默认选项为“否”,但人们可以选择“是”。在这些国家,只有约25% 的人同意捐献(Johnson & Goldstein, 2003)。
● 怎样帮助员工决定为退休存钱。 2006 年美国的养老金法案验证了框架效应的存在。在该法案出台之前,想要参加401(k) 退休计划的员工通常只能选择较低的实得工资,而大部分人是不愿意这样的。现在,公司可以自动为员工注册加入该计划,但允许员工自己选择退出(这样可以提高雇员的实得工资)。在两种计划中,是否参加退休计划都由雇员来决定。但是,一项对340 万员工的分析显示,这项新的“退出”安排将雇员的退休计划参加率从59% 提升至86%(Rosenberg, 2010)。
精彩试读(下册)
吸 引
请暂停片刻,思考一下你与两个人的关系——一个是你的好朋友,一个是你爱的人。这些特殊的依恋关系帮助我们处理所有其他关系。那么,是什么心理化学物质引起了友谊和爱情呢?社会心理学给出了一些答案。
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
13-12 :为什么我们会结交或爱恋某些特定的人?
我们一直想知道怎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喜爱,以及是什么导致了我们感情高涨或消退呢?是亲不敬,熟生蔑,还是熟悉会强化我们的感情呢?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呢,还是“相反相吸”呢?美貌只是肤浅的,还是吸引力至关重要?为了探索这些问题,请思考我们彼此喜欢的三个成分:接近性、外貌吸引力和相似性。
接近性 在友谊变得亲密之前,必须得有友谊。接近性——空间上的接近——也许是友谊最重要的推动因素。接近性为攻击提供了可能,但更多情况下会引起喜欢。很多研究表明,人们最有可能喜欢那些住在附近的人,班级里坐在旁边的同学,在同一个办公室里工作的人,共用一个停车场的人,或是在同一个餐厅吃饭的人。人们甚至最可能与这样的人结婚。不妨看看周围。双栖始于相遇。(新科技能将空间上不邻近的人联系在一起,参见特写:在线配对与快速约会。)
接近性产生喜欢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一个新异的刺激反复地呈现——不管它们是无意义的音节、音乐片段、几何图形、汉字、人脸,还是组成我们名字的字母——都会增加我们对它们的喜爱(Moreland & Zajonc, 1982;Nuttin, 1987; Zajonc, 2001)。人们甚至更可能与姓或名和自己相似的人结婚(Jones et al., 2004)。
在一定程度上,熟悉会引起喜爱(Bornstein, 1989, 1999)。莫兰和比奇(Moreland & Beach, 1992)通过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他们找来四位吸引力大致相等的女性静静地与一个有200 名学生的班级一起听课,她们听课的次数分别是0,5,10 和15 次。最后,向同学们展示这四位女性的幻灯片并让他们对每位的吸引力划分等级。谁最具吸引力呢?是那位被看到次数最多的女性。这一现象对于下面这位小伙子来说应该不是什么令人惊讶的事情,他曾写了700 多封信,恳求女友嫁给他,她最后确实结婚了——新郎是那位邮差(Steinberg,1993)。
没有谁的面孔比自己的更熟悉了。这有助于解释一项有趣的研究结果(DeBruine, 2004):人们喜欢那些相貌中包含了自己的面部特征的人。研究者(DeBruine, 2002)让大学生与虚拟的玩家一起玩游戏,如果虚拟玩家的照片加入了大学生自己面孔的一些局部特征,大学生就会更信任虚拟玩家,更愿意合作。我当然信任我自己(也见图13.13)。
外貌吸引力 一旦接近性提供了接触的机会,什么对我们的第一印象影响最大?对方的真诚?智慧?人格?众多的实验表明,是一个比这些都要肤浅得多的因素:外貌。我们常常被教导“美貌是肤浅的”,“外貌具有欺骗性”,因此这些研究结果令我们不安。
在一项早期的研究中,研究者对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新生进行随机搭配,让他们参加一个欢迎舞会(Walster et al., 1966)。在舞会开始前,研究者对每个学生进行了人格与能力测试,并对他们的外貌吸引力打分。舞会的当晚,在搭档们跳舞和交谈超过了两个小时之后,让他们评价自己的约会。是什么决定他们是否相互喜欢呢?似乎只有一个因素产生关键作用,那就是外貌。男性和女性都最喜欢长相好的搭档。虽然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说对方的长相对她们没有影响(Lippa, 2007),但男性的长相确实会影响到女性的行为(Feingold,1990; Sprecher, 1989; Woll, 1986)。快速约会实验证实,外貌吸引力会影响男女两性对彼此的第一印象(Belot & Francesconi, 2006; Finkel &Eastwick, 2008)。
人们的外貌吸引力有着广泛的影响。它可以预测一个人约会的频率、受欢迎的程度、他人对其人格的最初印象等。我们并不认为有吸引力的人更富有同情心,但实验参与者认为他们更健康、更快乐、更为敏感、更成功和富有社会技能(Eagly et al., 1991; Feingold, 1992; Hatfield & Sprecher, 1986)。具有吸引力且穿着得体的人更有可能给将来的雇主留下好印象,并在工作中取得成功(Cash & Janda, 1984; Langlois et al., 2000; Solomon, 1987)。对收入的分析表明相貌平庸或者肥胖都会减分,而美貌则能加分(Engemann & Owyang, 2005)。
对100 部从1940 年到90 年代的高票房电影进行分析后发现,在电影中,外貌富有吸引力的人物被描绘得比那些外貌不富有吸引力的人物精神更高尚(Smith et al., 1999)。但是,好莱坞的角色模式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从注视的时间来判断,即使是婴儿也更偏爱有吸引力的外表(Langlois et al., 1987)。伯明翰大学教授赫尔(Hull, 1990, p. 23)在失明后发现,上述情况在一些盲人中也会出现。同事对一位美貌女性的评述奇妙地影响了他的知觉。他感到这是“可悲的……但是我仍有这种感觉……眼睛正常的男性对女性的想法对我有什么意义呢……但是,我仍关心他们的想法,我似乎并不能摆脱掉这种偏见。”
有些人认为看重外貌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明智的。两个关于吸引力的发现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安心。首先,令人惊奇的是,人们的吸引力与他们的自尊和幸福无关(Diener et al., 1995; Major et al., 1984)。除非刚刚与那些极具吸引力的人作了比较,否则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是缺乏吸引力的(Thornton & Moore, 1993)。(这也许多亏了曝光效应,我们大部分人都习惯了自己的长相。)其次,很有吸引力的人有时会怀疑人们对他们工作的赞赏其实是对他们外貌的一种反应。当不是很有吸引力的人被称赞时,他们更可能认为这种赞赏是真诚可信的(Berscheid, 1981)。
美是存在于特定文化之中的——大部分审美标准都受到特定时空的影响和制约。为了看起来具有吸引力,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穿鼻子、拉长脖子、缠脚、染发或给皮肤涂色、暴饮暴食以增肥或减肥以显得苗条、束紧皮衣使胸部看起来更小,或利用外科手术往乳房里填充硅胶然后穿上丰胸内衣以显得更为丰满。在北美,20 世纪20年代轰轰烈烈的追求极瘦的观念被50 年代温柔、性感的玛丽莲·梦露形象所代替,而这一形象又被90 年代身材苗条但胸部丰满的形象所替代。
如果我们天生没有吸引力,我们也可以试着去购买美貌。美国人目前在美容用品上的花费已经超过了教育和社会服务的总和。即使这样人们还不满足,数百万的人接受整容手术、盖牙术和牙齿美白、注射肉毒素除去皮肤皱纹以及激光除毛术(ASPS, 2010)。
然而,吸引力的某些方面确实能够跨越时空(Cunningham et al., 2005; Langlois et al., 2000)。身体提供了生育力的线索,因而影响性吸引力。如进化心理学家所解释的(见第5 章),从澳大利亚到赞比亚,很多文化中的男性认为那些外表看起来年轻、生育能力强的女性更有吸引力,而判断的依据是低腰臀比(Karremans et al., 2010; Perilloux et al., 2010; Platek & Singh, 2010)。女性则认为那些看起来健康的男性,特别是那些看起来成熟、有地位和富有的男性具吸引力,在排卵期尤其如此(Gallup & Frederick, 2010; Gangestad et al., 2010)。当然面孔也很重要。当人们分别评价异性的 面孔和身体的时候,面孔能更好地预测整体的喜欢程度(Currie & Little, 2009; Peters et al., 2007)。
我们的感受也会影响对吸引力的判断。想想有两个人。第一个人诚实、幽默而且彬彬有礼。第二个人粗鲁、无礼貌且满嘴脏话。哪一个更有吸引力?大多数人认为性格有魅力的人外貌也有吸引力(Lewandowski et al., 2007)。我们认为自己所喜欢的人有吸引力。在罗杰斯和海默斯坦的一部音乐剧中,王子对灰姑娘这样问道,“是因为你美丽我才爱你,还是因为我爱你你才美丽?”很可能两者皆有。随着我们见到所爱之人的次数增多,他们外表的不完美变得不显眼而他们的吸引力却变得更为明显(Beaman & Klentz, 1983; Gross & Crofton, 1977)。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写道:“爱不是来自眼中,而是来自心中。”爱上某个人,你就会看到他(她)一天比一天美丽。
相似性 接近性让你接触到某个人,并且你的外貌给对方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那么现在影响你们能否由熟人转变为朋友的因素是什么呢?比如,随着你对一个人了解的深入,你发现你们有很多不同之处,或者你们有很多相似之处,哪一种情况会使你们更加相互吸引呢?
这是个好故事——非常不同的类型喜欢或热爱彼此。艾诺·洛贝尔书中的青蛙和蟾蜍,《暮光之城》系列中的爱德华和贝拉。这些故事用我们很少经历的事情取悦我们,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不喜欢与我们不同的人(Rosenbaum, 1986)。朋友或夫妇比那些随意搭配的人更可能表现出相似的态度、信念和兴趣(还有年龄、宗教信仰、种族、教育水平、智力、吸烟行为及经济地位等)。
而且,人们之间的相似点越多,他们之间的好感也就越持久(Byrne, 1971)。记者沃尔特·李普曼的推测是对的,即“当相爱的人有许多共同的爱好,而不仅仅是互相喜欢时,爱情会持续下去”。 相似可以带来满足感。差异通常会招致讨厌,这可以解释许多异性恋男性为什么看不惯那些与他们在性取向和性别角色上都不相同的同性恋男性(Lehavot & Lambert, 2007)。
接近性、外貌吸引力和相似性并非吸引的全部决定因素。我们也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尤其是当我们的自我意象较低的时候。当我们认为某个人喜欢我们,就会更热情地回应他们,进而使他们更加喜欢我们(Curtis & Miller, 1986)。被人喜欢是一种很有效的奖赏。
的确,一个简单的吸引回报理论就可以解释我们迄今所考虑的所有问题,即我们会喜欢那些行为对我们有奖赏作用的人,并且我们会继续维持回报多于付出的关系。当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在邻近的空间里生活或工作时,与这个人发展友谊需要花费的时间和努力较少,同时又可以享受友谊所带来的好处。具有吸引力的人可以带给人们美的愉悦,与他们交往可以获得社会性的奖赏。那些与我们有相似观点的人可以为我们提供支持。
《心理学导论》(上、下册)
码上购买(上册)
码上购买(下册)
***END***
• 图文编辑 | 文 心
    点击 
“阅读原文
” 可购买图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