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marie claire



我们活在一个充斥着广告的世界里。


广告出现在商场、地铁站里,出现在电视、手机、电脑中,出现在每一件产品包装上,它以多样的形式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司空见惯的图像文本符号。


广告中呈现出的性别歧视,向来备受诟病,却一直没能得到规范的治理。


而就在今年1月15日,深圳市率先出台了《深圳市广告性别平等审视指南》,填补了我国在广告的性别审视方面的空白。



指南列举了六种可以认定为涉嫌性别歧视广告的情形,如广告中含有性暗示,对人的身体存在贬低、侮辱、暴力或伤害等情形,物化人的形象、身体,贬低人的能力和作用,刻意突出女性的从属角色和地位等。


此外,指南还设置了广告性别平等审视的标准和审视机制,并加强了对性别歧视广告的处置。


只能说,我们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



被展示的“完美”女性


广告中或隐或现的性别偏见与歧视,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尤为明显。


在广告创意中,一个备受推崇的黄金法则是“3B”,即“Beauty美女、Baby婴儿、Beast动物”,其中,美人常常是吸引消费者的首选。


这也就意味着,在以男性为主导的消费话语下,现代广告中的女性常常被塑造为长腿、细腰、肤白貌美的“完美”形象。一旦出现了打破规则的身体形象,还会引来各方争议,就像之前CK的大码模特事件。


网友拿11年前的CK广告牌做对比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对于汽车、手表这类产品,尽管男女都可能用到,但广告中往往突出展现的是男性的成功与金钱的力量。女性呢,在这类广告里却总是以“花瓶”的形象出现。


她们具有诱惑性,美丽只是陪衬,衬托出男性的事业有成。


汽车广告向来是物化/性化女性的重灾区,08年的一则宝马二手车广告中,女性就被比作二手车,广告语是“你知道这不是她的第一次,但你真的介意吗”。



而到了17年,我们仍能见到奥迪二手车广告对女性进行物化与侮辱。


这则广告中,婆婆像挑选牲口一样检查结婚典礼上的儿媳妇,最后配以“官方认证才放心”的广告语。


Mariner手表在2019年发布的广告里,甚至出现了被迫饮酒和被掐住喉咙的女性形象。这些广告迅速点燃人们的怒火,之后,Mariner公司发布道歉声明,并关闭了推特和INS账号。



即便是在食品广告中,对女性代言人也往往有着严格的外貌身材要求。


她们需要是苗条可人的,她们轻轻啖一口食物,优雅又不失大方,我们似乎很难看到屏幕上的她们大快朵颐的样子。


这背后是资本工业严格遵循的一套价值逻辑,它呈现给女性一种精致的生活方式,而精致的底色是“良好”的身材管理。它告诉你,你可以吃,我们欢迎你多买多吃,但你也要减肥,你必须要保持苗条。


在贾玲代言德克士炸鸡腿广告下,有评论说“看到她吃是真的觉得好吃,以前的代言人感觉只是在激励我减肥”。


此外,为了刺激销量,商家惯常的宣传手段是,将食欲与性欲结合起来,由此出现了许多被性化的广告女郎形象。


韩国乐天的冰淇淋广告中,女性代言人的性感就被放大,吃冰淇淋的动作甚至直接影射着性。


如果你想在广告中看见日常一点的、去性化的女性形象,广告商会建议你去家政区去逛一逛,那里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贤妻良母”。


至于男人形象?都在五金专区呢。



“她经济”的陷阱


不过,随着现代女性消费能力的提升,“她经济”的概念被不断强化,女性消费者成为商家获取利润的重要考量对象,众多针对女性的产品应运而生。


但这并未改善广告中普遍存在的性别问题。


甚至,当资本以争夺流量为目的时,“她经济”也可能成为压迫女性的幌子。


在许多广告中,我们仍然能窥见消费文化对女性的单一化塑造。其中一类尤其突出,即与美貌相关的产业——美容、美体、减肥、化妆品、医美......



在这些广告中,女性的脸、腰、胸、臀、腿,每一个细节被放大,被投放到荧幕上受众人观看。


塑形、减脂、美体、产后无痕等等各式各样的广告都在说:作为女人,你要保持美丽,而只要你肯花钱,你就能拥有这样的“美丽”。


此外,“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让你在爱情中制胜的法宝”,广告中的这类话语也是层出不穷。甚至波伏娃的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也被用来宣传“别在美丽的路上敷衍自己”……


女性似乎天生就被要求去争取自己“美”的价值,却少有质疑,这些“美”的标准由谁制定。


早在06年,多芬就曾推出一则短片《蜕变》,针对的是广告对女性美的塑造问题。短片中展现了经过化妆、PS处理后,一位普通女性如何被塑造为“超模”般的形象登上广告牌。



短片最后,字幕浮现:“当我们知道这一切后,就知道我们对美的感知其实是被扭曲的,而每一位女孩都应当以独特的方式感知自己的美丽。


可直到如今,仍有许多女性因为广告上呈现出的无暇的女性形象而焦虑着。


后现代女性主义者纳奥米·沃尔夫在《美丽的神话》一书中谈到:


“理想的‘年轻飘逸和纤瘦’的女性身体是盈利亿万美元的时装、化妆和减肥工业对女性身体的建构。这些消费文化导致许多在事业上成功的、外貌姣好的职业女性对自己的身体缺陷不满,抱有不实际的幻想,害怕年老,甚至仇视自己的身体和自我控制能力。”


“她经济”概念中对女性话语的重视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也要警惕其以更不易察觉的方式来束缚女性,用所谓的女性消费和女性魅力,来制造集体无意识的狂欢。


图/女人迷


若以流量与资本至上,博人眼球、迎合低级趣味就成了惯常手段,导致的可能是更为僵化的性别叙事。


由此一来,广告中隐含的性别话语将具有父权意识形态的价值赋予女性,也让更多的女性深陷于自我的容貌与身材焦虑中,附和着“变美才有男人爱”这样的价值诉求。



如何保持主体性?


既然我们已然身处在消费社会中,那么,我们该如何辨别那些广告中提供的内容,哪些是女性真正的需求,哪些不过是资本强加赋予我们的?


我们又该如何防止用被强加的标准去评判自己或身边的女性?


我想,方法或许可以是,诚实面对自己的需求与欲望,同时,当自己在面对选择时,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审视。


美国广告界曾于16年发起过反物化女性的活动,一则短片展现了各种物化女性的广告,并指出这些或挑逗或性暗示的广告背后的潜台词。


汉堡王广告暗示着,我爱为三明治口交;啤酒广告表达了,我愿意为了一杯酒牺牲尊严;贴着便签的广告意思是,我爱跟不知道我名字的男人睡觉……



短片的发起人巴杰曾是CK的创意主管,她自己也曾设计了CK的许多性感大片,正因如此,才更清楚广告对女性的物化逻辑。


她提出,辨别广告是否物化女性可以从以下四点来看:


一、女性在其中是否有选择或话语权;

二、女性呈现的形象是否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无法达到的;

三、女性是否只被当成身体的某个部分,而不是一个完整个体;

四、换位思考,想想是否能接受自己或是姐妹、女儿被塑造成这样的形象


反物化女性宣传语:“我是你的母亲,你的女儿,你的姐妹,你的合伙人,你的经理,你的老板,不要那样对我说话。”


大众能依赖上述标准来鉴别广告的性别意识,不少国家地区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规章,来控制处理价值导向有害的广告。


2019年,英国出台了明确的规章,禁止广告中的有害性别刻板印象,规定不得包含可能造成伤害或犯罪的性别陈规定型观念,比如,男性不会换尿布而女性不会停车,又或者任何贬低男性执行“女性”任务的行为等。


图/梨视频


在德国,德国联邦家庭、老人、妇女和青少年事务部推进设立了“广告监测员协会”,这是一个专门举报涉及性别歧视广告的平台,协会会将收到的涉及性别歧视的举报分类,然后将性别歧视的鉴定结果在网上公布,以达到一定的舆论效果。


在比利时、法国、芬兰、挪威、西班牙,也都存在相应的反性别刻板广告的规章。


媒介其实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缩影,我们看见的广告是怎样的,也就说明了当下的社会价值风向是怎样的。


广告始终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教导着我们,或让我们紧跟消费的潮流,或形塑我们的审美与消费观,甚至是定义我们的性别角色。


耐克的运动广告


但广告终究只是一份工具和载体。


一直以来,它被用来规训与物化女性,将女性的人生之路裁剪成既定单一的模样。而如今,在女性挣得越来越多话语权后,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好好地监督与利用这一宣传工具,来传播一些更性别友好的现实理念。


也希望,深圳市出台的对广告性别歧视的审视指南,可以作为规范广告行业的一个开始。


我期待着未来更多城市的效仿。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525557.html

https://www.asa.org.uk/news/ban-on-harmful-gender-stereotypes-in-ads-comes-into-force.html

Wolf N .The beauty myth[M]. Vintage Books, 1991.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3

王亚芹.姜立新.走出消费文化的“身体”迷思[J]. 文艺评论,2017(3)

—— 往期内容 ——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