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来说,不管对面是特朗普还是拜登,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定力,发展经济和科技,就够了。在未来十至二十年,不要抱任何中美关系会突然改善的幻想。
1
中美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结束了。在杨洁篪主任和王毅外长接受采访时,把这次对话称为“长时间的,坦诚、建设性的交流”,“双方各自阐述立场”。这次我们也通过视频了解到了外交术语中的坦诚交流,各自阐述立场是啥意思。
会议是在一个并不轻松的气氛中开始的。会议本来是一个闭门会议,本来,只有前几分钟的开场寒暄,你好我好大家好环节有记者录像。而这次的开场寒暄,却变成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会,并通过媒体的录像,展现到了大家的面前。
我看了一个多小时的全程录像,感觉也没那么糟糕。我相信,类似的争吵,各自阐明各自立场,在中美两国的高层会议中发生过无数次,但那些都没有全程录像。川普时代最后一年,蓬佩奥的那些辱华言论,以及我方的反击,比这次激烈得多,严重的多。只不过之前,都是隔空喊话,这次是面对面的。不管怎么说,布林肯这个国务卿,比蓬佩奥还是强不少的。
CNN说,不管吵的多厉害,能到一起坐下来谈就比不谈好。这一点我也同意。
2
首先,国务卿布林肯做开场白陈述。他说的都是美国一直以来的陈腔滥调。美国要保护美国利益,捍卫规则,指责中国是破坏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的一方,指责中国试图赢者通吃,获得所有利益。提了新疆、香港、台湾、网络攻击四个事情,说这个不是中国的问题,是世界的问题;指责中国对美国伙伴和盟国经济胁迫。
他说,美国可以竞争,也可以合作,如果中美需要对抗就直面对抗。整体态度肯定是非常不友好的。随后,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接着说,先是吹嘘了拜登政府多么了不起,美国有效抗击疫情,振兴经济,很短时间振兴美国的实力。然后继续指责中国。
老实说,这些言论也都是美方天天说的,没啥新意。然而,我的理解是,两国峰会开场寒暄,是不是应该首先表示一下友好,本来这种开场白应该是寒暄一下,随便说两句好听的,用来给记者拍照发照片用的。激烈讨论应该是闭门会议的内容吧。但是,美方就说了一句欢迎,然后就全是对中国的指责。
我的理解是,这种上来就开喷,是美方刻意行为。希望记者把对中国的指责报道出来,这样在国内可以显示自己非常强硬,为国内政治加分。
中国应邀到阿拉斯加来谈判,美方做为主人,至少开场白还是应该本着主人友好的态度做开场白吧。上来就披头盖脸的指责,这个无疑有失主人的风度。即使是商业谈判,开场也都是寒暄几句,那有一开始就骂人的?杨洁篪主任后面也说,美方没有遵守最基本的外交礼节,他不得不做出反击。
杨主任的反击网络上报道已经比较多了,我就不赘述。基本上也是我国一贯的立场。新疆香港台湾属于中国内政,美国你没权力管。两个国家都应该管好自己,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要指手画脚。中国认可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不是美国人自己说的什么规矩。
3
虽然双方开场谈的不愉快。但我感觉还可以。谈总比不谈好。
为什么布林肯开场要讲那些话?之前我说过了,反华是美国政坛的政治正确。在记者在场的公开场合,美国国务卿是不可能说任何软话的。这次,连基本外交礼节都不顾,一开始就开喷,也是要符合美国的反华的整体气氛。
特朗普煽动起来的,美国从上到下的反华情绪,从某种意义上已经绑架了美国政客,让他们无法在任何公开场合去说软话,对华表示友好。经常看外媒的人,应该能感受到美国那种,谁也不敢说中国一句好话的态度。反华,可以获得选票。亲华,等于政治自杀。美国政客要考虑的根本问题,还是国内政治问题。
布林肯开头的那段话,就是说给美国国内听的,迎合国内的反华民意和反华气氛。目前,反华是两党之间的唯一共识。如果说,特朗普用反华来煽动民粹,来获取选票。拜登就是用反华来团结美国,团结两党。
而杨主任的反击,也是要告诉所有人,中国有底线有核心利益,这方面不会做任何妥协。美方也清楚中国的立场。如果这样,双方还见什么面呢?
现在中美两国的关系就是,谁也奈何不了谁。特朗普关税战加技术封锁,把中国搞的很难受,但是经过两三年之后,美国发现,靠关税战技术战别说没打垮中国,连一家企业华为都没打垮。而中国也发现,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加了关税,出口基本扛住了,没啥大不了的。
中国现在实力比美国弱,肯定也奈何不了美国,就是见招拆招。
美国知道关税战基本没用了。技术封锁短期有点用,但长期也没用,说不定危害更大。然而,软化对华立场,在美国就是政治自杀,美国政客谁也不敢怂。
中国希望和美国谈的,是关税和技术封锁,在美国国内的气氛下,美国不敢让步。美国希望和中国谈的,都是关于中国主权和内政的问题,中国更不可能让步。
这次,双方会后接受采访的口气都差不多。中方的说法是:“双方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根本分歧。”  美方的说法是:“双方在香港和网络攻击上存在根本分歧(fundamentally at odds)。” 但在伊朗、朝鲜、阿富汗和气候变化上存在利益相交(interests intesect)
4
美国拜登政府现在的策略是,纠集盟友,一起给中国施压。毕竟,美军还驻扎在欧洲和日韩的土地上,小弟总得给大哥一个面子。日韩欧和美国一起放放嘴炮,没啥。但涉及到实际的经济利益时,让这些国家为美国牺牲自己的利益,恐怕就没这么容易了。日韩欧的对华态度如何,还是在经贸领域要观其行,而不是听其言。
在拜登时代,我的基本判断是,美国表面上不会放松对华的打压,嘴炮方面,可能比当年川普时代更厉害。毕竟民主党比川普更擅长嘴炮。但实际上,对华的压力会小于川普。
11月,美国国会“中国特别工作组”中美科技关系专家小组发表了一份长篇政策报告,题目是《如何应对中国的挑战:美国的技术竞争新战略》。在美国媒体上,
这份报告提出的新战略是,一方面,新政府要强化科技领域的对华“封锁”,从川普时期的“一刀切”封锁方式(“全面脱钩”)修改为“小院高墙”的精准打击模式(重点脱钩)另一方面,要强化美国自身科技领域的优势,确保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全球地位、确保领先于中国。
这个报告,我认为基本上代表了拜登政府的对华策略。
拜登政府认为,特朗普的对华全面科技封锁犹如在整个高科技领域建立一堵巨大的围墙,切断中美高科技领域的一切联系,但这样的效果并不理想。中美两国在经济上结合得已经非常紧密,对华全面封锁也对美国造成附带损害。
在某些特定领域,“小院” 修建高围墙有助于监管机构更有效地筛查 “ 小院 ” 范围内的有害活动,同时减轻对相邻高技术领域的附带损害。小院” 内的核心技术,应采取更严密更大力度的对华科技封锁,但对 " 小院 " 之外的其他高科技领域,美国可重新对华开放。
然而,什么是“小院”呢?报告提出了三大标准:这些技术对军事至关重要;中国对此技术拥有的知识相对匮乏;美国确实处于该技术发展的前沿。
5
我之前的文章反复强调,中美之争,是长达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的持久战。拜登的上台,从某种意义上标志了中美之争进入了“相持阶段”。这个阶段关键是要扛住。
“小院高墙”战略,听起来并不陌生。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对我方的战略分成四个阶段:“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全面防御”、“重点防御”。
如果说特朗普时代,美国对中国的斗争方式是“全面进攻”,所有商品加关税,力求全面脱钩。拜登的“小院高墙”战略,就是在全面进攻未能奏效的情况下,采用的“重点进攻”(部分脱钩)战略。
拜登,其实也预测到了,重点进攻战略也不一定好使,早就留了后手。拜登说过几次,中美竞争要靠提高美国自身的能力,而不是只靠给中国找麻烦使绊子。拜登政府正在制定美国要保持并加强其在工业技术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的全面战略。
拜登的这个说法,其实正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和希望的。中美双方各自发展各自的经济,在自由贸易的基础上展开竞争。中国政府制定政策发展科技,你美国政府也可以制定政策呀。凭什么你美国政府不作为,也要求中国政府啥事都不干?
其实,拜登这个精明的政治家,早就做好了“重点进攻”不奏效,转向防御的准备了。
我们不要抱中美关系在短时间能好转的期望。从谈判的角度,民主党政府反而更难谈,他们希望要的,关乎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更加难以妥协。
对中国来说,不管对面是特朗普还是拜登,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定力,发现经济和科技,就够了。在未来十至二十年,不要抱任何中美关系会突然改善的幻想。正如三年解放战争,国民党什么时候愿意谈判了?大决战三大战役打完了,才愿意谈判和解。
6
美国实力还是比中国强。未来几年,不可避免,我们仍然会时不时的郁闷一下。
特朗普的做事方法是,大棍子劈头盖脸的乱打。
特朗普时代,我们的郁闷是:美国怎么这么流氓,这么不讲道理?
拜登的做法是拉拢小弟,一起围堵嘴炮,站在道德高地开喷。
拜登时代,我们的郁闷是:美国可能拉拢日韩欧盟,可能站在西方式的道德高地,一起来喷我们,会有举世皆敌的感觉。
大家别着急。首先,这些国家本来就是美国的小弟,美国在欧洲日本韩国都有驻军。这些国家主权本来就不完整。其次,被喷又不会儿少块肉,打打嘴炮很正常。关键要看实际行动,特别是经贸领域的实际行动。
现在,大家也都看到美国是个怎样的国家。拜登想重新站上道德高地,也没那么容易。
持久战核心就是坚持。不管对方使什么招,我们保持定力,坚定前进的方向,做好自己的事情。毕竟,四年后,谁会是美国总统也不知道呢。
欢迎关注西西弗评论,有空点个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