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久未露面的马思纯上《吐槽大会》,突然承包了一天的热搜,热搜数量之多,恐怕比她拿金马影后那天还要厉害。
马思纯回应自己胖了、易立竞问马思纯现在过得安生吗、马思纯谈抑郁症、马思纯感谢杨紫……把她送上热搜的,是发胖和抑郁。
演完“七月”之后的马思纯,这些年显然过得不太“安生”。金马双蛋影后,另一位已经再下一城,这一位却陷在作品扑街、身材焦虑、文青人设崩塌等负面争议中,她又是特别在意别人评价的女孩,会掉入情绪病的困境,并不让人意外。
休整半年后重新站在公众面前,马思纯是胖了,但那张一度木然的脸又重新生动了起来。
她笑着说:“胖瘦,为了塑造角色值得,为了塑造形象,没必要。”可恶的是,弹幕底下很多网友还是只揪住她的胖。
路人缘这种事,坏起来做什么都是错。去年录综艺《看我的生活》的时候,马思纯已经显露病态。当她失眠睡不着起来画画的时候,观众骂她矫情、伪文青;她情绪不稳引起生理不适,其他嘉宾处处照顾她,观众却让她病了就别出来拖累别人。
讲真,这样的小马哥,挺让人心疼的。
“关系户”的成名之路,没有比一般人容易
2016年,中国顶流女明星范冰冰豁出去演了村姑“潘金莲”,有流量有事业有爱情也有钱的范爷,眼下只差一个有分量的影后,来巩固她的名望。
谁料,影后奖座竟落到两个年轻女演员的头上,让范冰冰陪跑一场。那一夜的颁奖礼,当周冬雨和马思纯听到自己名字的时候,神色有点难以置信,继而狂喜相拥。
在《七月与安生》之前,周冬雨和马思纯各有各的瓶颈,她们都急需一部作品找出演艺事业的突破口。周冬雨必须摆脱皮相的限制,不然就永远跳不出少女的角色。马思纯更需要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洗脱她的“关系户”称号。
这对双生姊妹花,确实相辅相成,在《七月与安生》的交汇点上,完成了彼此的阶段性突破。也因为是金马奖历史上破天荒的双蛋影后,大家很喜欢比较周冬雨和马思纯。
事实上,人们更喜欢周冬雨。因为她出身普通,长相没有攻击性,自己一路走来,认得准机会,也抓得住机会。后来几年周冬雨的发展,似乎更符合观众对一位金马影后的期待,让她坐实了石家庄之光的称号。
马思纯的路人缘一直麻麻,很大程度上源于观众把她当成了娱乐圈的“关系户”,人们下意识认为她是靠小姨蒋雯丽的资源上位。
童星马思纯的机会,确实有蒋雯丽的提携。1995年,七岁的马思纯参演了电影《三个人的冬天》。2000年,13岁的马思纯又出演了爆款电视剧《大宅门》。这两部作品的主演,都有蒋雯丽。
但是,顶着星二代光环,担任饶雪漫小说《甜酸》的书模,演了几部小言剧,已经是马思纯幕前工作的全部机会了。
她没有出道即巅峰的待遇,直到2014年,才因为《左耳》的黎吧啦开始被更多人认识。
为了黎吧啦这个角色,马思纯暴瘦15斤,去从未去过的夜店体验生活,去学抽烟。她的付出也终于得到了回报,马思纯凭借《左耳》与自己的小姨蒋雯丽同台竞争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这时,她出道已经7年了,离她第一次拍电影19年。马思纯的成名之路,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不费吹灰。
公平的说,马思纯缺的不是演技
林七月,是马思纯演艺生涯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生之于周冬雨,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但相比之下,七月的角色内敛克制,表演难度更大。演技这种事,靠亲戚是没用的,小马拿下这个影后,凭的是实力。
只是,当双马影后的差距越来越大,马思纯似乎缺少更多的代表作品来证明自己的影后配位。
其实,“七月”之后,她并没有停下脚步,反而是超负荷的繁忙。马思纯先后主演了电视剧《将军在上》《橙红年代》《加油你是最棒的》,电影作品也有《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大约在冬季》等,还积极参与一些演技综艺和拍摄项目。
她在《幻乐之城》的表演让人惊艳,饰演一个天人永隔的恋人,只能通过录像带传递思念,她独自坐在沙发上,拿着录像带,盯着曾经的相片和那枚还没来得及戴上的婚戒,泪眼朦胧。连高冷的王菲都夸赞她:真的非常牛,演技炸裂。
她在《声临其境》配音的作品《爱乐之城》《一代宗师》《小黄人》,也证明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声音条件非常丰富。
她也不是在演技上没热情、不努力。马思纯的角色跨度很大,演过女扮男装的将军、女警、失业青年等等。拍《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时候,基本就没正常站着演过,整天飞檐走壁,吃的苦是不少的。
不是科班出身的小马,业务能力和敬业态度还是可圈可点的,甚至超过一众85花。
公平的说,小马缺的不是演技。
问题出在,马思纯对角色的理解往往过于个人化。哪怕她乐于尝试不同的角色,她的表演想象力,往往还是囿于文青的浪漫化。
小马可以演出《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少女小诺的孤独落寞,却抓不准张爱玲笔下女子的悲凉。但她偏偏又是个极其认真的演员,到了演技综艺继续挑战《半生缘》,连姜思达都忍不住好奇,姑娘你为什么杠上张爱玲了呢?
金马影后加身,观众已然对她有了更高的期待。可是,当马思纯的情绪问题和认知能力出现偏差,她越努力,塑造的角色越没有说服力。
你是影后小马,管他们说啥
2019年末,马思纯饰演抑郁症患者的短片上了热搜。三分钟的短片,只有马思纯一个角色,她成功带动了我们的情绪,让抑郁症被更多人关注,成为更加广泛的公共性话题。
当时的小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表演,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已经走到了情绪问题的边缘。
即使凭实力获得影后,星二代关系户的标签还是让她一度喘不过气。天生易胖体质的她,在减肥路上反复,每次出席活动还是会被媒体和网友调侃是“马大壮”。她在社交媒体上的动态,又被网友嘲笑硬凹文青人设,定角《第一炉香》葛薇龙之后更是备受争议。
长期以往的压力,导致马思纯患上了焦虑症,减肥三天瘦7斤,却因吃药三天胖8斤。这样的小马,很让人心疼。
在“走心局”的剖白里,我们可以看到,马思纯的情绪病其来有自,原生家庭是根源,校园暴力是阴影,亲密关系是累积,身形问题是催化剂,网络暴力是导火索。
小马和很多大城市中产家庭精心培养起来的乖乖女相似,从小到大习惯了听话,习惯了面面俱到,习惯了讨好别人,总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长久积压的情绪,很容易让自我认知和外部认知都出现偏差。
因此,马思纯身上常常有一种拧巴。她一方面在不该小心翼翼的地方小心翼翼,比如生气从不发脾气,为了不麻烦司机而憋尿等等。另一方面又在该慎重其事的地方拎不清,比如死磕一些不适合自己的角色。
成功的演员有很多类型。有的是变色龙,可以千人千面,比如巩俐;有的充满个人魅力,演谁都有自己的痕迹,比如张国荣;大多数有自己的局限,并且愿意接受自己的局限,找到自己的定位,比如俞飞鸿。
周冬雨的聪明之处在于,她从来不接一些与自己气质相差太远的角色。但马思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娇憨钝感气质,可能不适合演一些过分细腻的角色。哪怕厉害如国际章,演得了倔强坚韧的女人,也未必演得好未经世事的少女和落入风尘的青楼女子。
对于现在的小马而言,一部足以证明自己的全新作品是重要的,但学会自洽更为重要。
过去的小马喜欢演叛逆少女,她把表演当成一种习惯,把现实生活中无法安放的情绪都放在了角色中。但这只是马思纯的逃避方式,真实的问题和情绪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30岁之后情绪病爆发,也许是马思纯结束漫长后青春期的一个成长契机。看到她在与情绪问题斗争的过程中,慢慢懂得在哪里放过自己,在哪里坚持自己,我想,她的认知也在慢慢回到正轨,慢慢走向成熟。
不再把别人的看法太当回事,并且自洽地生活,我相信影后小马会回来的。
可不是吗,小马最近带着电视剧《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回归荧幕,收视和口碑都还不错。
这个实心眼的姑娘,还是很坚韧的。
END
今日值班编辑:
桑卢卡

点击查看往期文章
轻佻又冷艳的“高级脸”长什么样?金敏喜这样
更多明星穿搭、八卦资讯,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点击图片进入评论区互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