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舒说,
自信的小孩会发光。
孩子的自信一方面来自父母亲人真诚地赞美,让ta知道自己非常特别,值得被爱;另一方面,源自内在感受,对自己不断进步的成就感。
帮孩子建立自信,不仅是第一方面和我们有关,后者也可以引导哦!就是通过赞美,对孩子勇敢尝试和努力衷地夸赞,可以提醒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可以进步的,是的,我可以做到!
昨天,妞妞终于克服了恐惧,丢开浮力设备,学会了狗刨式游泳。我们表扬她,她也不断自我激励:我好厉害啊!刚才我的嘴巴一次也没有沉水,我真的太棒了!
今年,快六岁的妞妞让我最欣喜的进步就是,哪怕在她做得不好的时候,她也不会感到沮丧,拒绝尝试,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忱。做不好,那就学呀~去学,去练习,就能进步。
看到妞妞从胆小谨慎,一点点拓展自己的边界,变得阳光自信,我觉得我们的教育还是做对了一些事。
小时候总是要很努力才能争取到表扬,这曾经让我怀疑,妈妈是不是不够爱我。而现在,我只想马力全开地对孩子表达爱和赞美。
对孩子每一分钟的进步,我们都应该由衷地称赞他们。不要吝惜你的赞美,只要表扬得当,孩子不会被表扬坏的!
如何表扬得当呢?记得你的表扬应该充分而具体,不要说一些空洞的词。比如,“你真棒”,“好厉害”,“太聪明了”,就是空洞之词,没有任何细节,完全记不住,起不到什么鼓励的效果。真诚、具体的表扬是这样的:
"妈妈刚才不在身边,你都可以自己搭积木了呢!你用了四种颜色的积木呢,真的太棒了!"
"哇,你在纸上画了这么多线条!有红色,还有蓝色,全是你自己画的吗?你也太厉害了吧!"
总结就是:夸过程,夸努力,夸细节。
今天就来看看傅首尔的夸夸教育的魔力,然后我们也一起来施展吧!
文:Green J
相信很多人认识傅首尔都是在奇葩说的节目上,作为一个出色的辩手,她侃侃而谈,自信笃定,条理清晰,充满了个人魅力,但对她的了解也仅止于此。
后来她常常活跃在各大综艺里面,前段时间看了她主持的《亲爱的小课桌》,完全被她吸粉。
这是一档育儿节目,从课业教育陪伴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几组萌娃家庭的情况讨论亲子教育,探寻“母慈子孝”的辅导方法。
傅首尔作为主持人,和萌娃父母们共同在演播室观察,但也有几期节目是去到了录制现场。她在节目中金句不断,提到有很多的育儿观念都非常值得学习。
节目里面有一个很聪明突出的小男孩叫做徐敬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他的妈妈对他的教育可以说是非常严苛,并且特别吝啬对他的夸奖,在她看来,夸了孩子他就飘了。
我真的特别不能理解这种心态,为啥不能飘一下呢?我身边也有这样的小朋友,做得再好都没什么夸奖,妈妈反而因为他做得好,认为他应该做得更好。
作为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小敬凯一个寒假做了270张考卷!妈妈觉得孩子很有成就感,自己没在逼迫孩子做作业,孩子是很愿意做的。
傅首尔一语戳破道:
是你很有成就感吧,你的儿子真的很懂得怎么做能让你满意。
一旁的教育专家张敏提醒道,徐敬凯已经有点“讨好型人格”倾向。为了迎合父母的喜好,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这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也太沉重了。
和徐敬凯妈妈教育观念完全不同的傅首尔是怎么做的呢?第二期节目里面傅首尔去到了现场。
傅首尔见到徐敬凯的第一面,就知道这个男孩有点内向腼腆,她很自来熟地说:我觉得你长得很可爱。
徐敬凯嘴角难掩笑容,也夸奖傅首尔:“美丽
孩子在得到了夸奖的同时,也没吝啬夸赞❤️
这点我觉得傅首尔做得真的很好,不仅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建立了亲切友好的第一印象。
接下来在辅导徐敬凯作业的时候,傅首尔更是夸夸夸个不停。听到徐敬凯被妈妈说不好,别的男孩子女孩都比他好的时候:
傅首尔直接说:那是因为你太聪明了,你妈妈才给你布置那么多的作业,作业对你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虽然是一顿猛夸,但是傅首尔夸的都在点上,她并没有假大空地夸“好棒”、“太聪明了”,而是夸得很具体,“你算得跟老师一样快,在古代你都可以赚钱的。”
具体的夸赞能让孩子的自信up up up,孩子也会去证明自己是真的值得被夸赞的。
在辅导过程中,她不断用语言的力量去鼓励徐敬凯:“so easy”“加油加油”。最后完成作业时,就像庆祝孩子胜利一样欢呼雀跃,击掌拥抱,快乐快要溢出屏幕啦~
▲肢体动作同样能够鼓励孩子

傅首尔说,她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会运用夸奖技巧的。一开始也会对儿子说很重的话,比如儿子的字写的不好,就会说,狗都比他写的字好看。但擅于总结经验的聪明妈妈发现,打击孩子并没有用,于是她就先从儿子最自信的“帅气”夸起。
果然,她儿子听了非常来劲,马上说,帅气的人字也可以写的很好,后面字也越写越好。傅首尔坚信,没有一顿猛夸搞不定的小朋友,如果有那就猛夸两顿!
一个人你要让他自信是很难的,但是你要让他自卑易如反掌特别是小孩,你一直说他这不好,那不好,他一定会相信,并且会在长大之后不断地去怀疑自己,做什么都小心翼翼,害怕出错失败。
对于夸夸(鼓励)教育,傅首尔说这不是彩虹屁,她是发自内心地觉得他们棒希望下一代的孩子都充满了自信,不为旁人的评价和要求而活,最大可能地做自己。
父母的爱和欣赏才是筑起孩子自信的基石。
看到《小课桌》里,作业辅导起来比较困难的孩子,大家都谈到了很多人做了父母之后,很难不在意孩子的“起跑线”,同龄的孩子很难不做对比,孩子稍微不如别人,就总是着急。
傅首尔听完就直接摇头说:我基本上就不认同起跑线这个观点。
“起跑线”其实就是孩子之间最开始的攀比氛围。比如家庭聚会上,总会有人让孩子背个诗,唱个歌。面对这样的要求,大多数孩子当下的心理都是很局促的。假如别的孩子背了五首诗,你的孩子一首都结结巴巴的,孩子也会自我怀疑,觉得自己差人一等。
傅首尔的做法是:我来背,我背给你听,我唱首歌都行。她并不想让孩子身陷在这种攀比的氛围中。
这样幽默的化解方式很高明,既不让孩子尴尬,也不失礼貌地谢绝了别人的要求。
人生本身就是漫长的马拉松,读书、毕业、找工作,这才哪到哪儿啊!幸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里,也在未来的许许多多日子里。教育也是细水长流的时,不能太着急哦~
真正的“起跑线”不是去报多少的补习班,也不是跟谁谁谁家的孩子比。而是从小去树立孩子的自信,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以及相信努力是有回报的。
想做的事情任何时候去做都不晚,对于马拉松而言,何必在意那条起跑线,做父母的就应该去尊重孩子独特的成长路线。
在小课桌第4期节目里,节目组邀请到了郎朗来给孩子上钢琴课。傅首尔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她以前很希望生出一个钢琴王子来,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带着去学钢琴,但儿子真的是弹到哭。她看孩子边弹边哭,已经伤心到一定份上了,就直接让孩子别学了。
成就任何一个艺术都好,坚持都是必要的,但是方向更重要,得要符合孩子天赋,并且是孩子主动选择的。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自然会积极,就算有挫折,更多的时候也能享受到它带来的快乐。
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佛协一些,不要预期太高,但用心去陪伴,引导孩子去享受过程是很重要的。
大多数家长带孩子去学兴趣班都带有一点功利目的去学,比如学琴就是为了考级,为了比赛。傅首尔说,她从小听的最多就是她母亲的口中“有什么用?”
快四十岁的她报了一个跳舞班,每天去学跳舞,她的母亲就问她:“你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学跳舞有什么用?”她很认真的回答说:从小学东西就是为了有用,现在终于可以为了没有用而学点东西了。
支撑一个人幸福未来的或许正是这些没有用的东西。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应该是让人生变得有趣,让一个人独处也能过得开心。
节目快接近收尾的时候,萌娃的爸爸们来到节目中,陪同孩子做作业。别的孩子表现得很崇拜自己的爸爸,对爸爸的辅导也很受用,但唯独徐敬凯很抵触他的爸爸辅导他。
教育专家张敏分析,孩子之所以这样可能是因为徐敬凯妈妈太过铁腕强势,有意无意在孩子面前不断削弱了爸爸的力量,所以父亲的爱始终抵达不了孩子的内心。
傅首尔也一针见血看出来徐敬凯家里的问题:如果说一个家庭里,妈妈或者爸爸有一方过于严格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可能孩子会在严格的那方很听话,但是把反抗情绪在另外一方管教的时候表现出来。
所以当徐敬凯乖乖完成了妈妈布置的作业以后,对于爸爸布置的作业就情绪很大,不愿意接受。
傅首尔自己也很拒绝成为这样强势的一方,但他们全家都在孩子面前树立她的个人威信,家里的人经常会把她搬出来吓唬孩子:“你再这样妈妈回来收拾你”“看我怎么告诉你妈妈”……
她知道了以后召集全家开大会,不让家里人把她搞成这样一个非常凶狠的角色,并且告诉她的儿子:妈妈不会把你怎么样的,妈妈其实是最温柔的 。坚决不要把自己竖立成孩子心中的“戒尺”。
其实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要掌握教育的主动权,不要旁落给他人,爸爸和妈妈的教育都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角色都不能缺位。
说到对孩子的期许傅首尔说:除了帅气,我对我的儿子别无所求。
她经常幽默又正经的问儿子:“世界上怎么会有你这么帅气的男孩”,对此儿子也信以为真地回答:“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情就不要说了”,也能在一些节目出镜里感受到孩子的阳光自信。
在傅首尔参加的另一档综艺《婚前21天》中,看到爸爸给妈妈准备的婚纱,儿子先是正经点评了一下颜色搭配很好看,后面随之一句神吐槽:“像行走的沙发”傅首尔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但她也不生气,反而和丈夫笑倒在地,像朋友一样地跟儿子开玩笑:“我踢你”。
通过傅首尔的介绍,很多人都了解到她的儿子是一个话痨活宝,可以把大人说到头疼的地步。
但也侧面反映出孩子在家里也是言论自由的,父母也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和成长空间,去倾听孩子的内心,尊重孩子的想法,所以孩子才很敢于表达自己。
傅首尔平时在微博里面也经常分享和儿子的互怼趣味日常:
傅首尔也很尊重儿子的喜好以及嘴里一些“不好”的词汇,并不急于纠正。允许孩子敢于表达,这样才能洞悉孩子的真正想法。
看得出来,傅首尔跟儿子的相处很平等,更像朋友,零说教。这对母子特有的“互怼”方式真正把生活过成了段子,俩人也乐在其中。

傅首尔甚至在《奇葩说》的辩论赛上也有很多素材取源于和儿子的日常对话,为她的论点站稳脚跟,同时也更很有说服力。
她提倡不要用父母的眼光标准去衡量孩子,她举例道,花了2000块钱给儿子买了一双运动鞋, 可是儿子并不想要,还觉得丑,儿子真正喜欢的是一双35块钱的带铠甲勇士图案的鞋,并且认为这才是世界上最帅气的鞋。
事后傅首尔也反思自己忽略了孩子内心的自我感受,大人眼中的名牌孩子可能视为粪土。
有趣的父母尊重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允许孩子敢怒敢言,他们才会更加信任父母,也会更快乐。傅首尔和孩子的互怼背后,更体现的是一个母亲的胸襟和智慧。
节目里面傅首尔还传递了一个亲子观念很让我触动:父母不要把孩子当成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要为子女牺牲掉很多自己的生活。
牺牲感过于强烈对于家庭成员谁都不是好事,对自己不好,对伴侣也不好,对孩子更不好。适度地为自己考虑会降低牺牲感。
对于陪伴孩子和工作繁忙的两难中,多数人都是在挣扎和困难中去尽量权衡的,只要尊重自己的选择就好。
傅首尔每天飞来飞去到处工作,但并不代表不关心孩子。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睡下了,而第二天早上她又要飞,为了跟儿子保证交流,她选择写信。
儿子在运动会上拿了金牌,傅首尔也兑现了诺言,奖励了儿子两百块钱。虽然因为繁忙的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但她的文字里面都透露出对孩子满满的关怀,让孩子知道他并没有被妈妈忽略。
▲傅首尔写给儿子的信
傅首尔说,当了妈妈以后,她就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小舒说,
经常对孩子猛夸,小朋友也会学到这种社交技巧,想交朋友的时候,找准角度,对人家一顿猛夸,立马破冰。
有天,来家里玩的小朋友L抢小酒的玩具,小酒大叫:“是我先拿到的!不可以抢我的玩具!”
我赶紧冲过去,把积木分成了两半,让他两一人玩一半。
小酒又很想和L玩,他站起身来,对着L彩虹屁三连击:哇,你搭的积木好漂亮啊!好棒啊!你太厉害了!
L被夸,有点不好意思,笑着说:我觉得你搭得也很漂亮。
然后两个孩子就一起玩了。
夸人是种技术,也是种艺术,最重要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真诚地赞美。傅首尔的“夸夸教育”,不仅可以用在孩子身上,在老公、爸妈、朋友、同事、老板、下属……身上,同样好用。“夸夸教育”其实也是情商教育,经常示范,孩子也能情商满分。
向傅首尔学习吧,今天记得要称赞孩子哦,无论他们的“成就”是多么地微不足道。
- END - 
相关推荐
技能满点,情商满分,别人家的两岁娃
别亲手毁掉孩子的梦想

这面镜子,能照出90%亲子沟通的问题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在评论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关注“夏天的陈小舒”,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怀孕】备孕知识、孕期疼痛、孕期营养、孕期美容 等;
回复【哺乳】开奶、母乳不足怎么办、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药 等;
回复【奶粉】配方奶知识及奶瓶喂养;
回复【乳腺炎】涨奶、母乳过多怎么办以及如何挤奶喂养;
回复【湿疹】了解婴儿湿疹;
回复【生病】关于感冒、打鼾、发烧、咳嗽、便秘等幼儿常见病;
回复【睡觉】婴儿睡眠知识综述、新生儿睡眠安全等;
回复【头型】如何塑造宝宝的漂亮头型;
回复【食谱】辅食食材与食谱目录;
回复【儿歌】儿歌精选与推荐;
回复【绘本】 绘本推荐、书单、亲子共读等;
回复【双语】 双语、英语学习;
回复【刷牙】 儿童牙刷的选择,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复【语言】 语言学习、语言发育迟缓;
回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游戏;
回复【生长曲线】 正确解读生长曲线,判断孩子的发育状况;
回复【不吃饭】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回复【辅食】 了解关于孩子辅食添加的一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