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牛年如期而至,在过去一年里,行业内发生了许多大事。不良资产行业观察本着“传递市场一线声音”的初心,一直紧跟着行业大事,进行追踪报道。
正值春节期间,小编为大家梳理一下过去一年的“大事记”。
明日,还会为大家盘点过去一年里在“挣扎”中的企业。
01
第五家全国性AMC:中国银河资产
自1999年全国四大AMC成立以来,时隔20多年后,第五家全国性AMC中国银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获批开业。
不良资产行业观察相关追踪报道:
2020-1-4
建投中信转型为全国性第五家AMC顺利推进。时隔20年,或迎来第五家全国性AMC。
日前,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官网发布了银河金控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梅的2020年新年贺词,其中提到,2019年银河金控成功获得股东增资,建投中信转型为全国性第五家AMC顺利推进。
2020-03-17
日前,银保监会批复同意建投中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转型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更名为中国银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这是自1999年中国四大AMC成立以来,再次批复成立全国性AMC。
与四大AMC背景不同,建投中信由中信证券、建银投资于2005年共同出资成立,受让中国老牌券商华夏证券非证券类资产,以资产管理公司的标准进行经营。目前,其股东为中央汇金和中信证券,分别持股70%、30%。
2020-09-10
中国银河金控首席运营官庞介民最新透露,目前银河资产正在与美国凯雷集团进行合作,积极推进银河—凯雷不良资产处置基金的落地。     
不良资产市场迎大事!第五大AMC来了!银河资产正式获批!
2020-12-17
近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建投中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转型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批复》。这是自1999年中国四大AMC成立以来,再次批复成立全国性AMC。
02
【四大AMC】
关于四大AMC的动态,我们也从未错过。
不良资产行业观察相关追踪报道:
2020-01-08
1月7日,华融资产、东方资产、信达资产迎来了新一轮人事变动,三大AMC副总裁将被平级轮换。华融资产副总裁胡继良调任信达副总裁,东方资产副总裁徐勇力调任华融副总裁,信达资产副总裁梁强调任东方副总裁。最新的副总裁任职都还需履行公司治理及监管核准程序。
2020-04-01
AMC两家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华融和中国信达周二晚间披露年报显示,中国华融未经审计的年报显示,去年收购不良债权资产321.17亿元,中国信达去年全年新增收购不良债权资产1167亿元,其中金融类不良资产476.55亿元。
2020-06-22
中国华融披露的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回归主业已收购的不良资产规模超300亿元,市场占比位居行业前列,有效促进不良资产出清,缓解银行不良资产消化压力。
6月18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携手阿里拍卖、北京电视台,在淘宝直播平台成功举办了中国东方首场“行云流水”系列线上资产推介会。
2020-08-05
中国长城资产2020年中工作会议透露,下半年,中国长城资产计划出资800亿元收购金融及非金融类不良资产,充分发挥逆周期经营优势,持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着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2020-08-06
8月5日晚间,中国信达在港交所公告称,正考虑分拆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国内一家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目前已就展开上市辅导过程向北京证监局递交申请。
2020-08-08
2020年6月,中原资产第八大股东、中国信达全资子公司信达投资有限公司挂牌拟出售其持有的中原资产的3.33%股权,若出售完毕,信达投资将不再持股中原资产。
无独有偶。今年6月,中国华融转让其所持有的华融昆仑青海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也尘埃落定。
2020-08-14
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业绩均较同期大幅下滑,其中降幅最大的为中国华融。不过从各家公司披露的信息和年中工作会议内容来看,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二季度部分AMC业绩已有明显好转。
2020-08-28
8月27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公告。公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面对新冠疫情考验和复杂经济形势,中国信达资产规模保持稳定,营业收入小幅上升,利润出现下滑。
2020-10-23
四大AMC在2020年下半年的不良资产收购总规模将超过上半年水平,预计全年不良资产收购总规模有望超过3000亿元水平,约占到监管规划的全年不良资产处置规模的1/10,最大可能的收购规模有望上探到3300亿元左右。
2020-12-04
中国信达最新公告,计划在境外非公开发行规模不超过180亿元的优先股,并拟发行境内减计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不超过220亿元,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
2020-12-15
中国华融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今年收包规模已接近1400亿元,收包规模已经超去年全年的千亿规模;从市场占比看,也从去年的30%提升至目前超过40%的水平。
2021-01-18
1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称,推动资产公司化险瘦身、加速回归救助性金融主业。推动华融、长城、东方、信达4家公司整合撤并56家子公司,其中境外8家,非金子公司资产规模缩减1884亿元。
03
个贷批量转让试点政策
银保监会重磅出台个人不良贷款转让批量政策试点,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规模将打开。
不良资产行业观察相关追踪报道:

2020-06-16
6月15日,近期监管部门向相关机构下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和《银行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实施方案》。
《意见稿》明确将进行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
2021-01-11
据外媒报道,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上个月底召集部分试点机构开会,讨论业务操作的具体细则及流程要求,要求机构加紧项目准备并争取本月正式落地。
不良资产行业观察独家获悉,银保监会最新下发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不同于此前征求意见稿,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将不包括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
2021-01-12
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拟正式开展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出售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
不良资产行业观察独家业内获悉,国厚资产与浙商资产,或将成为首批参与批量转让试点的地方持牌AMC之一。
2021-01-26
银登网最新公告显示,平安银行拟通过信贷资产流转登记中心转让20户个人贷款类不良资产,债权金额1773万元。
试点落地!广西持牌AMC获金融局批准
2021-01-26
2021年1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复同意广西广投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参与银行个贷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试点。广投资管成为广西首家、全国首批获批试点的地方AMC。
2021-01-28
日前,经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批准,海南新创建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获准开展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
04
【个人破产制度】
个人破产制度指的是当作为债务人的个人在其全部资产不能清偿其到期债务时,由法院依法宣告其破产并对其财产进行清算和分配,对其债务进行豁免以及确定当事人在破产过程中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制度。
“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将得到重生的机会。
不良资产行业观察相关追踪报道:
2020-04-30
备受各界关注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草案)》昨日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意味着个人破产制度在深圳“破冰”。 深圳的市场退出机制也由此更加健全。
2020-05-08
为什么要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如何避免债务人“假破产,真逃债”?针对上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近日接受了记者独家专访。
2020-06-03
6月2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就《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首个就个人破产征求意见的地方法规。
2020-06-30
6月28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二审,这是内地首次尝试用立法明确建立个人破产制度。
2020-12-03
12月3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浙江法院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类个人破产)工作指引(试行)》,提出依法合规、鼓励探索、府院联动三条基本原则,积极探索通过附条件的债务免除、诚信财产申报、合理确定“生活必需品”以实现破产制度中豁免财产的制度目的等途径,在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工作中充分探索个人破产的制度因素。
工作指引的发布,意味着浙江正式探索个人破产制度。
2020-12-09
2019年,国家发改委、最高法院等十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中,提出分步推进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紧接着,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被确定为个人破产制度试点法院。
经过近一年时间,该院出台《关于个人债务清理的实施意见(试行)》,这意味着东营市将在全省市级层面率先实行个人破产制度。
05
【监管的声音】
不良资产行业观察相关追踪报道:
2020-01-12
银保监会最新披露,全年共处置不良贷款约2万亿元,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资产管理。
2020-01-13
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目前全国共成立债委会大概1.9万家,民营属性为主的企业约1.4万家。
2020-02-01
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今日答记者问时表示,按照资管新规要求,稳妥有序完成存量资管业务规范整改工作,对到2020年底确实难以完成处置的,允许适当延长过渡期。
2020-02-26
银保监会2月25日召开媒体通气会,就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及特殊时期的金融监管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2020-03-28
银保监发布《中国银保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共计7章203条,首次明确了金融管理机构设置分支机构的细则,其中也明确了境外金融机构作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出资人设立AMC门槛和条件。
2020-06-16
6月15日,近期监管部门向相关机构下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和《银行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实施方案》,《意见稿》明确将进行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
2020-06-19
6月19日,记者从中国银保监会获悉,近期银保监会确实下发了关于信托公司风险资产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
2020-07-13
银保监会周末发布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强调称,必须做好不良贷款可能大幅反弹的应对准备,要求进一步做实资产分类、继续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以及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
2020-08-13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最新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预计今年全年银行业将处置不良贷款3.4万亿元,比去年的2.3万亿元加大了力度,明年的处置力度会更大,因为很多贷款延期了,一些问题明年才会暴露出来。
2020-08-21
银保监会已下发《关于妥善应对疫情冲击更好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化解处置风险功能作用的通知》,要求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注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其化解处置金融和实体企业风险的功能作用。
2020-08-23
近日,媒体记者就市场上较为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目前的不良率水平,已接近原来设定的容忍限度。
2020-11-06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11月6日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梁涛,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律师刘福寿介绍金融机构合理让利落实进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2020-12-08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的演讲中指出,关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风险。
06
【两会】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两会期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可能明显攀升的风险及其处置引发监管和业界热议。
不良资产行业观察对其进行了一文汇总:
2020-05-28
3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61万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1986亿元,较12月末增加8%,较去年同期增长21%,不良贷款生成速度有所加快。从最近几年来看,不良资产余额仍在稳步上升,上升幅度要显著高于资产增速。
2020-05-21
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董事长江浩然在提交的关于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开展个人消费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认提出,当下消费金融公司的不良贷款只能通过催收、核销和计提拨备等方式消化解决,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他建议,建议财政部、银保监会能够考虑消费金融行业特征,允许消费金融公司将个人不良消费贷款批量转让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缓解消费金融公司压力。
政府工作报告:落实不良贷款核销,继续延长中小企业还本付息至明年3月底
2020-05-22
为给实体经济神经末梢输血,并缓释银行业不良贷款激增的压力,政府将从进一步延长还款期限等方面给予中小微企业及银行更大力度的支持。
* 凡注明“来源:不良资产行业观察” 或标注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不良资产行业观察。
* 任何单位及个人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内容,请注明来源不良资产行业观察。
相关阅读
一周情报丨国企违约率上升,2021年重点关注河北、天津、云南等
要闻回顾丨不良资产行业情报摘要【1.18-1.24】
要闻回顾丨不良资产行业情报速递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第四届中国个人信贷不良资产处置论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