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dang归网”,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作者/ZZ
本文首发于美篇APP

圣约翰大学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大学之一,1879年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Samuel Isaac Joseph Schereschewsky)将1865年设立的圣公会培雅(Baird Hall)书院和1866年设立的度恩书院(Duane Hall)合并成立圣约翰书院。地址在沪西曹家渡以西的梵王渡,以白银六千五百两购地84亩。圣约翰书院初设国文、神学两部,光绪六年(1880年),圣约翰增设医科,为上海近代医学堂之肇始。1881年增设英文部,是中国当时英文教育最好的大学。由中国牧师颜永京协助施主教筹建书院,并主持校务工作达8年。1888年颜离校后,校务工作由美籍牧师卜舫济(Francis Lister Hawks Pott)接任主任。1896年圣约翰书院改称圣约翰学校,卜舫济改任校长,1905年学校在美国华盛顿州注册,正式改称圣约翰大学,1911年购进梵皇渡路以北的霍格花园土地,于1947年向国民政府注册。

校门

校长卜舫济(Francis Lister Hawks Pott)

青年卜舫济

校徽

现在的校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

进门后的大道

校区地图

纪念坊

1929年,曹家渡众商民为纪念圣约翰大学建校50周年而立该纪念坊。其形状古色古香,颇为别致。该纪念坊于1955年曾被拆除,1992年10月由圣约翰大学校友会在纪念坊原处复建。纪念坊的四根石柱上,前后均琢有两副对联,并有横额:

下面,

外联语是:“环境平分三面水,树人已半百年功”。

中联语是:“淞水钟灵英才乐育,尼山知命声教覃敷”。

正面横额是:“缉熙光明”。

北面,

外联语为:“明礼达用是为国华天挺之才资造就,新命旧邦广开学舍海通而浚 此权与”。

中联语为:“命中西於一炉五十载缔造经营蔚成学府,在东南为巨擘千万人灈磨淬厉 用扬国光”。

背面横额为:“光与真理”。

纪念坊老照片

校办楼(即今4号楼),基地面积754平方米,建筑面积1275平方米,计房25间,砖木结构。屋面以黑铁皮代瓦,曲线形多屋角。前业主自购地至建筑和装饰这两层住宅,起讫时间长达36年(1863年~1899年)之年。约大购置后,楼上为校长住宅,楼下改作图书馆(由思颜堂迁来),西北隅设有函电收发室;楼顶筑有塔楼,可供凭眺;楼西侧平房为约大校办。

在华东政法学院创建初期,院政治辅导处及有关部门曾在该楼办公。现为院党政领导及所属有关职能部门的办公室。

校办楼老照片

校办楼旧貌

红楼 – 老图书馆(即5号楼)于1915年岁首举行奠定隅石典礼,次年初夏落成。基地面积492平方米,建筑面积1067平方米。

1913年12月20日,约大同学和校友举行校长卜舫济任职25周年纪念会,并捐洋2万元,为建筑图书馆之用,以示纪念。卜舫济的中外朋友亦出资赞助,共计建筑费2万余银两。  

馆舍为中西式参半的两层建筑,用钢筋水泥及砖木筑成。

图书馆旧貌

韬奋楼(原名怀施堂)于1894年1月26日举行奠基典礼。1895年2月19日举行落成典礼。基地面积3242平方米,建筑面积5061平方米,砖木结构,计87个房间。该楼的建筑图纸,在美国绘就,保存着中国四合院式的建筑特点,当时屋顶四角皆为曲线形(于1959年大修时改为直线形)。钟楼的大钟由美国马塞诸塞州波士顿E.HOWARD联合公司铸造。在当时,该楼是创始中国式学院的建筑,也是教会学校建筑中最佳校舍。  

这幢约大第一建筑物,由该校美籍校长卜舫济(Francis L.H.Pott)经手筹建,耗资2.6万美元(折合白银31834两),其中2万美元在美国募得,其余在中国募取。

在该楼落成典礼上,为纪念约大创始人施勒楚斯基(S.I.J.Schereschewsky),正式命名该楼为怀施堂。该楼落成初期,楼下设课堂、膳堂和图书馆,楼上则为学生宿舍。图书馆于1904年思颜堂建成后才迁往。  

新中国成立后,约大师生为纪念1921年毕业生邹韬奋,要求将怀施堂改名为韬奋楼,于1951年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同意更改楼名。

韬奋楼是华东政法学院代表性的教学楼。

约大第一建筑物 --- 韬奋楼

韬奋楼(原名怀施堂)旧貌

四十号楼 -- 思颜堂 于1903年10月24日奠定隅石,1904年10月1日举行落成典礼。为纪念约大创办初期出力最多的颜永京牧师,而命名思颜堂。

该楼呈现U字型,采用中西结合建筑形式,楼项四欠皆为曲线形,东侧南顶以阳台护栏式装饰。基地面积2414平方米,建筑面积4052平方米,计114个房间,砖木结构。建筑经费自1901年起,共计募集美金55337元,来自美国的募款2.2万余美元,其余来自约大经费、上海商人和学生方面。

1913 年2月1日,约大举行学期结束仪式,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应邀于大会堂演讲。

华东政法学院成立后,将思颜堂改名为宿舍1号楼,1979年复校后,又改称为学生宿舍4号楼。因该楼在河西校舍中排列第40,故又称其为40号楼。

孙中山先生演讲处

庭院深深--四十号楼

旧照

体育室原名顾斐德(F.CIEMENL COOPER)纪念体育室。

体育室前身为简陋健身房,1918年6月30日安置隅石,1919年11月15日举行顾斐德纪念体育室落成典礼。基地面积421平方米,建筑面积881平方米。建筑及购置运动器械等经费共计4.98万美元,其中约大支出2.35万美元,校友捐1.17万美元,学生捐 0.78万美元,校外捐助0.68万美元。 

顾斐德(F.CIEMENL COOPER)教授于1894年到约大任科学系主任,是约大最初体育运动发起者。为纪念这位英籍教授,而建筑体育室。 体育室图样由约大理科教授华克设计。

交谊楼

1919年11月15日约大举行40周年纪念会时,同学会和校友们为纪念校长卜舫济故夫人黄素娥女士,发起捐银建筑新交谊楼。该楼的落成典礼是1929年12月14日。交谊楼为当时中国大学校舍中著名建筑物之一。

交谊楼由校友范文照设计中西合璧的图样,基地面积863平方米,建筑面积1768平方米,是钢筋水泥及砖木混合结构。  

卜舫济结发夫人黄素娥系1881年(光绪七年)6月创建的圣玛利亚女校首任校长,她的父亲黄光彩和母亲黄氏,是受美国圣公会洗礼进教的中国第一个男子和第一个女子。

1949年第三野战军司令陈毅曾把交谊楼作为进入上海的第一宿营地

挑檐

陈毅进入上海的第一宿营地

东风楼(原名西门堂,“文革”期间改为现名),隅石于1923年岁末奠定,次年12月13日举行落成典礼。基地面积3599平方米,建筑面积4078平方米,两层砖木结构,计99个房间,并筑有小会堂和膳堂各一。 

西门(John Ferris Seaman)在沪经商40年,对圣约翰大学的教育事业极为赞成。西门去世后,西门夫人捐资5万美元建筑校舍,以纪念亡夫。

1925年起,西门堂为圣约翰大学附属高中部校舍。

小白楼在四十号楼的右侧,你会见到一幢非常西洋化的小白楼和现代化的图书馆。小白楼是各个学生社团活动的场所,从中诞生的奇思妙想漫天舞。

树人堂于1935年建筑,坐落于体育室北侧,基地面积509平方米,建筑面积1526平方米。该三层校舍共有房54间,一层为12间,二、三层各21间。

1935 年,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学生人数陡增,西门堂校舍已不敷使用,故另建筑一幢三层校舍供作学生寝室。该楼当时命名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树人” 一词。  

1952年至1956年,该楼为华东体育学院办公楼。该院外迁后,已作有关教研室办公用房。


树人堂旧貌

六三楼(原名斐蔚堂,即6号楼)。1939年约大师生和校友为纪念约大神学科主任郭斐蔚(F.R.Graves)主教(1893年~1940年期间圣公会上海教区第五任主教),捐款建筑两层教室楼一幢。基地面积481平方米,建筑面积1071平方米,钢筋水泥和砖木混合结构,计房13间,均为教室。1998 年大修后改为行政职能部门办公用房。  

解放初期,约大师生为纪念早在1925年该校的“六三”爱国壮举,将斐蔚堂改名为“六三楼”。

1925年 “五卅”惨案发生,约大校友群情激愤。定于6月1日宣告罢课;6月2日,卜舫济校长宣布放假7天;6月3月早晨,师生们在图书馆前旗杆处升半旗后,到大会堂集会,会毕又返旗杆处,但国旗已被卜撤去。

爱国师生对卜在升旗问题上一夜之间出尔反尔的态度甚为不满,即推派两人前索国旗,卜始终不肯交出国旗。师生们无奈取出童子军自备的国旗,方欲升旗时,卜突来又夺去国旗,并挥手驱散学生。爱国师生知“中国人之友”大言欺人,深感奇耻大辱,悲愤难抑,失声痛哭,宣誓永远与约大脱离关系,愤然离校。圣约翰大、中两校大批学生和教授学生宣布和约大脱离关系。

格致楼于1898年11月20日奠基,落成典礼于1899年7月19日举行。

该楼为三层楼房,基地面积930平方米,建筑面积2331平方米,砖木结构,计房60间。楼的西墙面与今韬奋楼南墙面相仿,其南墙面为城式。三楼为医学系课室,一、二楼分别为物理化学试验室及课室,以及神学课室。此外,约大博物院也曾设在楼内。中国学校中筑有科学馆在当时实属仅有,约大自称:“教授自然科学,实为约大开其端也。” 该楼的建筑经费共计3万美元,其中一半,由卜舫济于1897年赴美募得,另一半由上海士绅、学生及西商等多人捐助。

1952年,华东政法学院创建时,院长办公室、教务处及有关教研组、总务处及所属科室等在该楼内办公,故将科学馆改名为办公楼。  

1998年暑期,华东政法学院在扩大招收住宿学生人数、紧缩办公用房、将办公楼改作学生宿舍时,采用曾用名格致室中的“格致”一语,改名为“格致楼”,现为女生宿舍。

2019年1月重访,格致楼内宿舍已迁出

重修的格致楼

圣约翰大学的思孟堂于1908年9月19日奠基,翌年9月落成。基地面积819平方米,建筑面积2194平方米,砖木结构。该楼为三层,计房96间,为当时约大的高年级学生宿舍。建筑经费总计27833美元,学生捐款7000美元,在美国约募得1.5万美元,其余为约大经费支付。
该楼被命名为思孟堂,其缘由是纪念孟嘉德(Arthur Sitgreaves Mann)牧师。孟氏于1904年到约大任职,教授哲学。孟氏曾为约大创作校歌,为该校师生传唱。1907年7月29日,孟氏在庐山旅游时因营救他人而同溺于瀑布中。约大学生为哀悼孟氏,发起捐款建堂,选址于格致楼东南隅,沿苏州河岸。孟氏是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生,该校在孟氏去世后特制一纪念铜牌,置于思孟堂一楼楼梯旁。铜牌上书:“Greater love than this hath no man, that he lay down his life for his friend.(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 

思孟堂另有隅石颇值得玩味。隅石上的字已经模糊不清,从网上摘抄考证如下:

仔细研读后,发现是旧约圣经以赛亚书11章9节:They shall not hurt or destroy in all my holy mountain;for the earth shall be full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Lord as the waters cover the sea.(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因为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

隅石上镌刻的原文是:For the earth shall be full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LORD, as the waters cover the sea.  Isa XI:9 ) 孟嘉德牧师是因救人而溺亡于水的,当初选用这句经文颇有双重的意味,此外结合隐而未现的前文:They shall not hurt or destroy in all my holy mountain,就更让人豁然开朗了。在人看来,这是一出悲剧,但在全能者那里,这一切都不伤人!

同仁楼也是宿舍

大礼堂

圣约翰书院礼拜堂,上世纪80年代被拆毁

华谊楼

水塔

图书馆电教中心

连接河东、河西校区的华政桥


小河弯弯向东流,流到黄浦江去看一看。

站在桥上看,苏州河东面是一个转弯。

苏州河西面也是一个转弯

风华正茂--约大的老校友们

旧照

网上查到的圣约翰大学校歌歌谱,谨作纪念。

广告/合作
电话:13501779499
微信1:yang-heng-sheng
微信2:sunnylife2585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