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留守女孩,被提前的成年
《不回家的孩子们》记者手记
记者|黄子懿
编者按:《不回家的孩子们》全文篇幅较长,共计22065字,分为上、下两部分发布。本期头条为上篇,次条为下篇,此条为记者手记。
不懂拒绝的孩子们
2019年国庆假期,湖南衡阳祁东县一位不满14岁留守女童被同学从家中带走后,消失了9天零8夜,期间为多人提供性服务,直到家人带着警方把她找到。这起案子被曝光后,相关人员判决从重从严。涉案的孩子有多位,以女孩为主,包括一位14岁女孩作为主使者。她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要么是留守儿童,要么来自单亲家庭,初中没毕业即辍学,流落在社会上不愿回家,混迹在当地夜场。
最早听说这起案件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惊骇:一个不满14岁的女孩,怎么会在有监护人情况下平白无故地消失9天零8夜,与近10名成年男子发生关系?而这幕后的中间人,还是另一个监护人就在当地的14岁女孩?
这是我出发前往祁东时一个疑问。祁东是一个自带隐喻的县城,从地势上看,它的新城在上,老城在下,老百姓也借上下之分来称呼新老城区。按照他们茶余饭后间的说法,两个空间里生活着两类群体。案件发生在“上面”,而案件中的女孩们,几乎都来自“下面”。乍听起来,这似乎又像是一个《北京折叠》般带着阶层切片的空间叙事。
现实往往更加复杂。关于留守儿童生存境况,我一直以为被知晓、讨论的并不算少。媒体报道中,留守儿童通常面临很大的身心压力,出现令人担忧的行为:校园霸凌、沉迷网络、打架斗殴、逃课辍学等。但在过去,那些被描绘出来的青春冲动,更大篇幅地聚焦在了留守男孩身上。
关于留守的女孩们,我们零星知道的,只是她们的被动与弱势,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被忽视和欺辱,或者成为被熟人邻里拐骗侵害的猎物。而至于留守女孩们之间会发生哪些互动和故事,我们好像所知甚少,几乎一片空白。

张胜利家在老城的铁路村社区(黄宇 摄)
然而,当我在案发一年之际来到祁东,发现要在当地寻找参与过该案的女孩们,成了一件难度极大的事。故事的主角、“姐姐”张若菲入狱后,那个隐秘的青春内圈作鸟兽散。此案影响下,很多女孩远走他乡,去外面探寻更大的世界,在高中入学的适龄年纪星散各地,难觅踪影。
这让我压力倍增。对16岁以下未成年人的采访,一直都是采访业务的一道难关,我的经验不多。成年人往往也难以能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一如现在的80后、90后无法理解00后一样。我也相信,哪怕是一个再有经验的记者,也不敢保证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打开女孩的心扉,何况她们现在还不找到了。
不过,随着采访深入和尝试次数增多,我发现事情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她们性格温婉沉默,虽话语不多,但也能在电话里用柔弱的声线,去还原一段并不久远的往事,只是作为记者有时要去辨别真假。

我后来意识到,很多女孩们并不懂得如何拒绝他人,或许也正是因为她们在留守中养成的这种被动的性格,才使得她们环抱在一个“姐姐”的周围,形成一个彼此互补的同温层。她们的不懂拒绝,也可能就是她们无形中参与“姐姐”生意、被县城“老板”们盯上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姐姐”张若菲自有她的能力与魅力。她入狱后,一些“妹妹”和闺蜜也愿意站出来为她说话。
女孩们的圈子里,张若菲扮演着“大姐大”的领袖角色,虽然她比多数“妹妹”都要小。张若菲不是留守儿童,她成长于老城一个单亲家庭。父亲老来得女,不懂如何表达父爱,对比自己小40岁女儿时而娇宠,时而蛮横。他曾是“街头混混”,直到现在也血气方刚,爱用拳脚说话。张若菲则继承了父亲的霸道与强势,并且长得漂亮。在一个弱肉强食的镇级中学,她能呼风唤雨,引人注目。
留守的世界里,孩子们在家没有温暖,只有在外界寻求安全感与归属感,而移动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给了这些县城女孩们少有的渠道与表达欲。
张若菲的多数“妹妹”,都是通过短视频平台上的附近功能找来相认的,这是我此前从未听说过的互动方式。

祁东县城里,小吃摊和奶茶店是少年们最主要的社交场所。图为一名女孩在摊位前刷着短视频(黄宇 摄)
智能手机的荧屏,给女孩们打开了一扇向外打开的门。不到14岁的年龄,她们就能接收到成年世界的讯息,甚至诱惑。她们在上面结成一个圈子,涂红唇,做指甲,穿裙子与高跟鞋,彼此评论点赞,呈现出与学生完全不同的早熟模样,内向的女孩们也热衷分享,一些素材被我写进了文中。
我感到,在这个手机编织起的世界中,孩子们的“成年”被提前了。如果说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讲述的是一个电视时代中,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儿童被迫提早进入成人世界的故事,那我在本案中看到的,则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提前的成年”,至少从她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上是如此。
当孩童们的信息鸿沟被抹平,成人世界的物质诱惑就变得无处不在。为此,家境不富裕的她们只好寻求与成年人做交易,从此步入一个深渊。多数女孩在半推半就之间的应许,更多是因她们在某个时间段、某些事情需要用钱去买东西,比如一个新手机、几件新衣服,甚至是一张去深圳的火车票。
在2020年4月的另一起案件中,我曾请教过一个关注相关议题的律师。她当时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未成年人的性如果被过早地开发,就如同潘多拉的魔盒。即使是受害人,如果被扭曲,其扭曲程度可能会没有上限。”于是,在一个现实诱惑颇多的县城里,一个潘多拉魔盒就此被打开了。
成年人的世界
如果说要有一个区分成年(成熟)与否的标志,我想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分寸感。成年人的世界,界限明晰,每人各行其责,尊重规则与秩序,知道适可而止,不越界,不出格。
在祁东,很多当地人会跟我说,过去这种事并不少见。那为何是这起案件被曝光了?这跟案件的主角张若菲有关。从很多维度看,她仍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即便她过早地涉足成年人的行业,不时扮演着狠角色,打扮和行事手段在向一个成年人靠拢。她似乎过于相信自己的掌控力,分寸感与界限的缺失,最终导致自己在歧路上越走越远。
影视作品喜欢说,小孩分对错,大人看利弊。但在该案中,早熟的孩子们都不傻。他们的世界,也会看利益。利益面前,友谊是脆弱与微妙的。张若菲让女孩们无节制地接单,但赚来的钱却不分配,不懂成人世界利益均沾的道理,很快让团体出现危机,“妹妹”们接连出走。
从此开始,张若菲越陷越深,逐级越界。从拉自己的闺蜜下水开始,进而是再去寻找辍学的新“妹妹”,最后她将手伸向了学校中。当一个刚刚辍学的新“妹妹”,不受阻拦地进入学校,找到两位在校学生去夜场营生时,张若菲没有反对。恰逢长假中的业务黄金期,她让这些“妹妹”多次坐台与出台。与之前的女孩相比,这些女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她们仍是在校学生,背后还有一个即使不温暖但也随时可回的家,有满大街寻找他们的监护人。
而当时14岁的张若菲,很早就处在家庭生活与学校教育的边缘,也从未真正接触过社会的不同维度,不了解世界正常运转的模样。从放假那天起,当她带着女孩们脱离了家庭与学校,走进社会,事情就超出掌控,最后驶向脱轨的边缘。
在采写的过程中,我时常会想,案子是不可避免的吗?女孩们的滑落是无解的吗?答案是未必。如果说整个事情有转机的话,那这个转机一定来自社会空间,来自成年人的世界。
在案发之前的祁东,未成年人去酒店开房不受约束,KTV里的培训都让她们谎称自己已满16-17岁。几次交流中,张若菲父亲张胜利都唉声叹气地说,自己“最后悔的事情就是不该离婚”。在张若菲向下滑落的过程中,她并非没有向外求助过。挨打长大的那些年里,她几次向远在他乡的母亲哭求,求她带自己离开这个家和县城。而这些,都未能得到明确回应。母亲在外打工寄人篱下,还要考虑大城市严苛的户籍现实。最终,当母亲听闻她辍学后赶回家时,张若菲已经走远,再也不愿回头。
然而,我很难去苛责这些父母。他们多是30-40岁的壮年,上有老下有小,常年在外辛劳,忙于生计。在一个产业薄弱的中部县城,除了外流打工,他们并无太多选择。这些家长朴实地想用丰裕的物质弥补家庭,给孩子们的未来以保障,但却无法满足其精神与爱的需求。
对社会经济地位不高的他们来说,鱼与熊掌永远难以兼得。以至于后来,当很多家长多年以后回乡落脚,都得面对一个对他们无法管教、若即若离的孩子。这或许也是当地和周边文武学校遍地开花的一个原因,这类学校施行封闭的半军事化管理制度,专治“问题”少年,那也是张若菲接受体系化教育的终点。
长年的留守和疏远,造成的创伤是永久性的,无法弥补。张若菲入狱后,女孩们也并没到回归家庭和学校,她们流落到外地学美甲、美容、舞蹈与直播,家长们对此无可奈何,不时偷抹眼泪。孩子们则在没有父辈的时空里,照常分享有关美丽与爱情的青春物语,在试衣间和酒店自拍。个别女孩还在陪酒,通话中能听见另一端有KTV歌声。偶尔,她们也会提及在外混久了有点累,想重回学校,但终究未付诸行动。
曾经也有一个例外。小团体内曾活跃着一个女孩,后来读完了九年义务制教育。2019年4月一天,当张胜利抓到女儿和她朋友一干人时,通知这位女孩的家长来领人,对女孩母亲袒露了全情。不久后,女孩被母亲送到了长沙一所封闭制管理学校就读,一年学费近2万,“在里面挨打肯定也是免不了的”。2020年,女孩初中毕业,考上了一所中专继续就读。
入校前,她给张胜利发来一条长长的短信,感谢这位无亲无故的叔叔当年的坦诚和不懈追击,让她有机会继续接受教育。这个女孩的例子或许说明,要找回那些不愿回家的孩子们,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的共同努力。这起案子中,每一方都有责任。
你们爱看【记者手记】吗?
在每一个社会事件、每一篇报道背后,深入现场的记者们或许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与感悟。受限于篇幅,这些细碎的、个人化的情感可能并未在文中呈现,如今我们开辟一块新场地,专门与大家分享稿件背后的故事。
亲爱的读者们,不知这样的故事,你们是否愿意听?你的支持,将是记者们采写、记述的动力。
END
本文作者:黄子懿
微信编辑:小风

监制:L.L.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本周新刊「 默克尔 」
点击图片,一键拥有它!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默克尔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