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为何把苏联玩坏了这个话题其实很庞大。
今天我想从酒这一个侧面,讲下戈尔巴乔夫为什么会失败。
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斯拉夫人能喝酒。
这里的“能喝”有这么几层意思:
酒量大,喝得猛;
什么酒都喝,不讲究;
没有酒时,看起来类似酒的液体也能喝。
01 斯拉夫人与酒
别处喝酒,可能就是为了饮酒作乐。但俄罗斯地处苦寒之地,常年冰封。
在没有娱乐节目的情况下,喝酒这项娱乐就非常吸引人。
不仅如此,喝酒还能御寒取暖,因此显得更为重要。在寒冷寂寞而漫长的黑夜,众人饮酒狂欢,或一人饮酒醉,并不重要,有酒喝才是重要的。
所以俄罗斯人尤其爱喝酒。
不止俄罗斯,苦寒地带的民族基本都爱喝酒。古代北方那些游牧民族,喝起来也不输斯拉夫人。
除了苦寒这个因素,战斗也能让人血脉偾张,刺激肾上腺素,刺激喝酒的欲望。看看古代那些武将,不分东南西北,越勇猛越能喝。
而俄罗斯历史上一直在打仗,如同北极熊一直在咆哮,喝酒深入了俄罗斯人的骨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酒已经融入俄罗斯人的血液。
一个人爱喝酒,那可能只决定个人的生命轨迹。
一个民族爱喝酒,必然影响历史走势。
一个强悍的民族爱喝酒,那就足以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众所周知,俄罗斯人的精神世界皈依了东正教。
如果仔细分解一下东欧一千多年前的政治与宗教格局,除东正教之外,俄罗斯还有很多宗教可以选择,犹太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都可以选。而且东欧平原还有很多自己的原始宗教。
中东犹太教,古老而神秘。
西欧天主教,更像基督教正统。
中东新崛起的伊斯兰教,发展迅猛。
当时依附于奄奄一息的拜占庭帝国的东正教,其实看起来并没有太多亮点。
但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派人作了一番考察之后还是决定选择东正教。
为什么呢?
犹太教虽然古老而神秘,但要割礼,麻烦;俄罗斯那里比较冷,割礼不好举行。东正教洗礼比较容易。
天主教代表基督教正统,但提倡禁欲(这条导致后来的宗教改革),不自由;不符合斯拉夫人奔放的天性。
新崛起的伊斯兰教发展迅猛,但不能喝酒,要了亲命
唯独东正教,只需要洗礼即可,方便;还允许充分享受美酒和美妞,非常对斯拉夫人的胃口,成交!
弗拉基米尔宣布东正教为国教,以后斯拉夫人全力在征服的土地上推广东正教。
俄罗斯皈依东正教之后,又顺理成章地接手了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奠定了俄罗斯今日之特征。
东正教让俄罗斯在东西方都找不到归属,双头鹰让俄罗斯停下战斗就不知道干什么。
这个过程中,酒是关键
弗拉基米尔有句名言:“喝酒是俄罗斯人的一大快事”。
02 唯酒杯难易
可以说喝酒,不只是俄罗斯人个人的事儿,而且影响了整个斯拉夫民族的历史进程。
这个特性完美地反映在苏联时代,尤其是戈尔巴乔夫时代。
苏联诞生之后,信仰唯物主义,东正教不要了;斯拉夫人轰轰烈烈地搞社会主义,双头鹰也不要了。
但有一条,苏联政府对斯拉夫人喝酒却无能为力。政府多次提倡禁酒,无果。
无法禁酒的原因很简单:苏联领导人自己都是饮酒达人,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虽然政见各不相同,但对酒杯都是同样的热爱。
历史上斯拉夫人的领导人中,只有普京一个不喝酒。但普京并不禁止别人喝酒。
这种情况下提倡大家不喝酒,那显然是开玩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滴,苏联酒精消耗增长率远远大于人口增长率。
1940年苏德战争前夕,苏联人口大约1.9亿。苏联解体前,人口峰值不到三亿。
从1940年到1980年,全苏联人口数量增长不到50%,而同期酒精饮料产量增加了700%。
为什么选择1980年作为基点?因为1980年,苏联,或者说整个斯拉夫人,在历史巅峰。当时苏军闪电进攻阿富汗,苏联举办了一届被抵制的奥运会。
因此在1980年,斯拉夫人喝酒也很猛烈。按照100%纯酒精计算,1980年苏联人均酒精消耗为8.7升。
什么概念呢?1升相当于两瓶500毫升的白酒。
8.7升酒精相当于17.4瓶。再把酒精度稀释为50度的白酒,可以认为1980年苏联人均消费了大约35瓶白酒。
根据苏联当时的法律,18岁以下不能喝酒,苏联人均寿命60多岁,换算为成年人的话,人均大约50瓶
再去掉老弱、和喝酒相对少的妇女,相当于壮年男人在1980年人均消耗50度白酒接近200瓶。一天8两酒,天天喝。
1980年苏联的新生儿中,因父母酗酒而痴呆的占16.5%。全苏85%的抢劫、凶杀、强奸案件与酗酒有关。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苏联会变成一个醉鬼国度。
谁来拯救酒杯中的斯拉夫人?
谁来让北极熊清醒过来?
03 吃螃蟹者
换句话说,谁是第一个敢吃螃蟹之人、敢让斯拉夫人禁酒?那位勇士就是戈尔巴乔夫。
戈氏上台之后,为展示锐意改革之决心,决定从禁酒开始。
1985年5月,戈尔巴乔夫颁布《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
从1986年起开始逐步削减烈性酒的产量,到1988年完全停止果汁酒的生产;同时提高酒价,伏特加由每瓶3卢布上调至每瓶10卢布;
将法定饮酒年龄从18岁提高到21岁;
在减少全国各地酒水销售网点的同时将商场卖酒的时间缩短为每日14时~19时;
禁止在公共场所饮用烈性酒,对于酗酒后出现在公共场合的人处以20~100卢布的罚款(当时苏联人均月收入为180卢布),并送往醒酒所;
对于酒后驾车的人处以100卢布以上(过去仅罚3~5卢布)、或吊销驾驶资格1~5年的惩罚;
公职人员酗酒要受到降职、撤职的处分,严重者开除党籍。
——这是斯拉夫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禁酒令。从这些条款中,可以看到戈氏的决心、天真、鲁莽,以及失败的根源。
为配合禁酒令,新闻、文化、教育界等机器全方位开动,营造禁酒氛围。
——这种宣传实在是不得人心。斯拉夫人上战场不皱眉头,不喝酒那绝对不行。

为了从源头禁酒,推土机把克里米亚、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库班河流域的葡萄园全部夷平,很多酒厂都破产
——这在斯拉夫人历史上,绝对是得罪人的活。
最严厉的时候,连酸牛奶都被禁止,因为怀疑酸奶里面含有酒精。
——完全是矫枉过正。

改革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历史上的改革,大多数都失败了。戈氏也很快失败了,因为他的决心挡不住斯拉夫人对酒精的热爱。
伏特加生产转入地下,先是私人自己酿酒偷着喝,然后规模逐渐变大。
以前大家有忧愁时,可以借酒消愁。
如今没了酒,愁上加愁。
由于需求大,很快形成庞大的地下消费市场。
这么一来,政府税收(酒水营销是苏联重要的财政来源)减少了,同时私下酿酒造成食糖短缺。
另一方面,不少人勾结黑市交易大发其财,群众怨声载道。
如此一来,气势汹汹的禁酒行动在各方的反对下戛然而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也以失败告终。随后苏联解体。
很多个日夜,估计戈尔巴乔夫都在反思,自己怎么就把好端端的苏联给玩没了。
戈尔巴乔夫显然没有搞明白,禁酒令把他推到了斯拉夫人的对立面。
戈尔巴乔夫显然没有搞明白,历史上那些杰出的政治家,要么自己爱喝酒,要么善于引导爱喝酒的斯拉夫人。参考两个例子。
例子一,斯大林自己很爱喝酒,而且很乐于和同餐者喝得酩酊大醉。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终于逮着机会和丘吉尔大醉一场,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例子二,当年彼得大帝为改变俄罗斯命运而改革。他要剪掉斯拉夫人的大胡子,移风易俗,但推行起来很困难。
彼得正郁闷之际,某大臣告诉他,“陛下改革没打动人心啊”。
彼得问,“怎样打动人心呢?”
“赏他们酒喝啊。”
彼得大帝恍然大悟,下令“剃须者免费喝酒”,事半功倍。
——这才是圆滑的政治家该干的事儿。戈尔巴乔夫看起来更像一个惊慌失措的政治愣头青。
戈尔巴乔夫最终应该会想到,是禁酒令把他的威望弄没了。
原本就陷入泥潭的苏联,因为带头人威望损坏而万劫不复。其实戈尔巴乔夫本人也喝酒,他很喜欢亚美尼亚产的白兰地,有时候也喝上2-3杯伏特加。
自己喝酒却提倡大家不喝酒,这显然是行不通滴。
斯拉夫人就这样从历史巅峰跌入低谷,犹如北极熊庞大的身躯被小小的酒瓶绊倒。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点亮右下角的“”和“在看”,在右上角为八米外设置星标,让腾讯接收到您喜欢本号的电波,彼此不再错过
爱屋及乌:
本文转载已获原创平台授权
本号致力于提供多元化观点,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公号立场。
点赞+在看,让好文绽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