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素卡


当代信息瀑布正在淹没个体的哭喊,人们为了发声,逐渐走向了emo或者暴戾的极端。

 

在互联网的唇枪舌战中,我们经常会看见“孤儿网友”“孤儿UP”“孤儿心态”这类的咒骂。

 

 

因为在人们的认知中,“孤儿”“双亲升天”的诅咒已经处在了人类语言恶毒的顶点。

 

可他们也许没想过,如果这样的恶毒真正应验于个体的命运又会如何?

 

怀着好奇心,我浏览了百度贴吧的孤儿吧,却没想到这个吧有种魔力,使我每每深夜浏览总能汲取生活力量。

 

在这里,你几乎看不到互联网常见的无端攻讪、标签对立、阵营割据或者阴阳怪气。

 

这可能是百度最“惨”的一个贴吧,却也是一个最为和善、积极、讲道理的互助乌托邦。

 

 

孤儿,这个词汇在我们真正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

 

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统计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孤儿23.3万人次。

 

相对于整个社会,孤儿仍是少数人群。

 

就像2.3万的关注量,在贴吧的巨型体量中,显得并不起眼。

 

这一数字也决定了真正能摸到这里来的人,往往就是那些真正的孤儿们。

 

 

孤儿没有至亲与家庭的庇护,所以最多的帖子,就是关于他们身世命运的悲惨故事。

 

 

世间的幸福大抵相同,而不幸总是有着迥异的面孔。

 

他们是如何成为孤儿的呢?

 

有人是因为父母横遭疾病或者因为工作事故去世。

 

 

有人的双亲死于一次不可预料的天灾。

 

 

还有人父母亲或仍健在,却因为被抛弃或放弃,而成了一名孤儿。

 

 

在普通人的印象里,孤儿已经是世间最恶毒的诅咒。

 

似乎只要成了孤儿,那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生充满痛苦,永远都不会成功。

 

所以隔着网线叫嚣的游戏玩家,总是用“孤儿”来骂人。

 

但是这个贴吧里,他们往往不把自己称作孤儿,而是用一个单字——“孤”来指代自己。

 

 

因为他们觉得,孤儿只是他们不能选择的一种属性,却并不能决定他们之后的命运。

 

所以在这些“孤”的生活帖子里,总能看到一些生活希望。

 

有人17岁就出来打工,打拼12年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曾经赤条条无牵挂,如今甜蜜地赚钱养家。

 

 

没有组建家庭的吧友,也会向大家分享他的成功故事,12岁独自漂泊异乡,15年后他靠自己也能买上房子。

 

 

有人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后,会想着帮吧里的兄弟姐妹解决工作。

 

 

有人拥有了专业技能,也会想着无偿传授给同病相怜的孤儿。

 

一位患有先天肌肉疾病,从未念过书的吧友,自学日语做上了翻译的工作,于是在生活中无偿帮助孤儿学习日语。

 

 

这样的帖子下,从不会有吧友厌烦他们的唠叨与脆弱,也不会质疑他们的获得与成绩。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位吧友,开了一条长长的日记帖,光自己的回复就超过了1000楼,她说:“把负能量丢在这里,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很容易发现一个特点,孤儿十分容易早熟。发帖的女孩在成长过程中,还会为从小嘲笑她的小朋友开解:“孩子的恶意总是无心的。”

 

 

这个帖子已经有5000多条回帖了,同样也有一些吧友在其中分享自己的故事。

 

 

除此之外,吧中另一类最多的帖子,是关于他们对自身孤儿命运的反思。

 

 

尽管有人持着悲观的态度,哀叹青春流逝、死无人知,可晦暗的气氛中,却也惦记着流浪吧老哥的应许之地——“鹤岗”,那里好不好玩?

 

 

但更多的吧友会告诉他,孤儿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努力赚钱,结婚生子”。

 

 

大家的终点都是死亡,而他们更要在死亡前活得有价值。

 

有人反思命运的终点,当然也有人撑不住想要提前走向终点,所以萌生了无痛自杀的念头。

 

 

这种情况,当地的吧友会直接现身说法,用经验、医学甚至玄学来威吓他自杀的痛苦与后果。


 

世界越热闹,就衬托得他们愈发形单影只。

 

所以孤儿除了早熟之外,他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渴望团结,希望重组家庭。他们其实对陌生人没有抱有太多敌意。

 

 

他们呼朋唤友、招募亲人,互相靠拢度过重要的节日。

 

为表诚意,他们往往会详尽地写下自己的年龄、身份、性别和职业,甚至还会把居住环境拍给大家看。

 

 

而这还的确不是一翻空话,孤儿吧友们有时会放出他们一起过年的照片。

 

 

不过有一些例外,比方说有的孤儿一不留神被一个同性恋大叔给骗了。


 

在逛了两天孤儿吧之后,我果断删掉了自己那些深夜矫情的emo动态,取关了×××tentacion。

 

在真正的孤独与苦难面前,我们那些雀跃与侥幸,显得既不真实,也不诚恳。

 


我对吧中的孤儿做了一些统计,发现他们大多数是85后到95前生人。

 

如果把他们孤儿的命运置于时代的幕布,除去至亲的疾病与意外,他们成为孤儿往往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在计划生育中,这个小孩被视作家庭的意外,继而被遗弃。

 

 

2.由于身体缺陷,被父母视作累赘而抛弃。

 

3.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家庭重男轻女的现象在一些地域仍然存在,所以许多女孩不幸沦为家庭的“试错成本”。

 

 

他们和所有的孤儿,或许都曾想过关于自己与生俱来的孤独,到底有没有答案。

 

而答案就藏于真切的现实生活之中。

 

2012-2017年,导演陈家坪曾拍了一部纪录片叫《孤儿》,展现了河北某农村的教会神职人员,抚养了一群残疾孤儿的故事。

 

 

神父认为孤儿是需要被救赎、指导的。

 

于是,身有残疾、行动怪异的孤儿们,会手牵手一起走路上学。

 

 

不论年龄相差多大,健康相差几何,孤儿们会坐在同样高度的桌子旁一起吃饭。

 

 

导演将片尾最后一幕命名为“最后的晚餐”,把孤儿们比作神的门徒。在神的面前,众生平等。

 

 

影评人曼曼以陈家坪诗作概括这个真实的故事:

 

“永不能理解时代对于一个人的安排,因为我的生活并不是一个人的生活。

每个孤儿都是上帝创造的孩子,他们不应是孤单的。”

 

有的孤儿充满绝望,有的孤儿充满希望,尤其在他们抱团取暖的时候,和贴吧里的情形一样。

 

2000年,导演杜海滨曾拍摄了一部纪录片《铁路沿线》,镜头下的主人公是一群社会性孤儿,最小的年仅9岁。

 

有人是打工被骗,有人遗失了身份证,有人是因为父母离异,他们或许双亲健在,可却成了孤儿,靠捡废品与偷盗为生,流浪在宝鸡铁路沿线。

 

 

尽管有着如此大的年龄跨度,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世来历,这群孤儿却能自发地聚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团体,同吃同睡,一起过活。

 

 

平原沉默,火车呼啸而过,孤儿们高高低低的身影聚在火堆前,在流放之地开了一场生日派对。

 

 


我们窥视孤儿吧的生活,并非是我们在救赎他们,而是他们表现出的某些东西,在启示我们。

 

因为孤独,将是我们这一代人要面临的终极问题。

 

远离家乡,去一二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们,与父母亲人相伴的日子要按小时计算。

 

 

塑料友情、快餐爱情、高速地铁、5G网络、通货膨胀,让我们的内心在文明激流中无处安放。

 

 

青年焦虑、中年危机,我们无处倾诉,无人理解,只能藏身在社交网络与奶嘴娱乐后的孤岛里。

 

 

生育率走低,老龄化加剧,我们与家庭、亲人甚至每个人的时代距离,都正在被客观拉大。

 

我们也许不是事实意义上的孤儿,却终有一天也要面对犹如孤儿们所面临的境地。

 

像他们一样走到一个孤身一人的关口,前无通路,后不见归途。

 

在孤独这个沉重的命题面前,每个人都是这个美丽世界的孤儿。

 

而在孤儿吧的孤儿们身上,我们又能学到些什么呢?

 

或许就是如何回归人与人个体间最诚恳、简单的善意;如何抱团取暖;

 

如何在人生终将缺少真情的段落,依旧相信真情。

 



设计/视觉  小李老师/suisui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