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公众号米粒妈频道)
名校下凡?别想太多
前几天,复旦公布了“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在网上彻底炸开了锅。
具体来说,就是复旦面向上海所有的高一学生开放,包括中文、历史、经济、生物等等,一共十大学科。
上海的孩子,高一就能利用周末去复旦修自己感兴趣的课,连图书馆都可以用(这个确实hin诱人
),如果以后去复旦上学,高中修的学分,人家也认。
年前,清华也公布了一个计划——“数学领军计划”,每年招生不超100人,面向全球哦,特别优秀的初三学生都可以申请!
是不是很厉害的样子
复旦,没有成绩的门槛,
所有上海高一的学生都可以提前感受名校氛围,跟大师面对面,提前探索自己感兴趣(也可能学完之后发现并不感兴趣)的学科;

清华,没有地域的门槛,
国内外都可以,甚至不只是高中生,连初三的学生都有机会。

不过呢,兴奋归兴奋,米粒妈仍然想说,没有门槛,才是最大的门槛。
这不就是高校“抢人大战”的惯用伎俩策略嘛?千万别想太多
无论清华还是复旦,或者任何一所名校,这个计划那个计划的,可别被绕晕了哈,本质上就是“掐尖”,不然你以为是在普及高等教育、共享名校经济么
跟清华的“简单粗暴”比,复旦的“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看起来特别“无公害”,是不是?连咱们这种普娃家长都没有一丝丝被伤害的感觉,毕竟人家也没要求提供成绩单、证书、奖状、推荐信……
但理论是一回事,实际又是另一回事,能有几个高中普娃家长真会让孩子周末放下作业,放下补习班,去复旦上大师课?

对于普娃来说,就算第二天高考,都没人敢说把高中内容学明白、吃透了的。周末去复旦修“拔尖学科”?大概率只能感受个名校食堂的氛围
当真,你就输了。

努力奔跑前,先认清自己的赛道
没有门槛,才是最大的门槛,因为这始终是“牛娃的游戏”。
中考淘汰率50%,踮着脚尖才能将将够到普高的娃,现实点儿,多刷两套题可能更有机会在高考卷子上争个一分半分的
(毕竟一分一操场!)
米粒妈在上海的闺蜜,女儿今年初一,去年之前还雄心勃勃要带娃冲个民办的第一梯队,结果因为摇号,不确定性太大,索性集团校直升了(理论上集团校也要摇号,但基本稳上)。

自从孩子上了初中,闺蜜就跟人间蒸发了似的,以前经常在朋友圈晒自己晒娃晒生活(晒娃占90%——芭蕾舞、英文主持、国际象棋、钢琴、博物馆……),现在再看她朋友圈,封面上四个大字:查无此人!
最近这半年,我私下发过八九次微信,她只回过两次,还是在我发出消息48小时之后。
春节那会儿,我实在忍不了了,给她拨了个视频,想聊聊天,结果匆匆十几分钟就把我打发了(我都没脸说这是亲闺蜜
总结一下,一个字:忙;两个字:不在;三个字:别找我!

女儿所有兴趣班特长班能退的都退了,不能退的都转让了,不能转让的也停了,全力以赴拼中考。
米粒妈弱弱地问:“这不才初一嘛!?”
对面震死人不偿命的吼声:
“初一已经晚了好嘛?!”
然后就是长达15分钟的,有史以来最密集,强度最大的语言攻势,突突突突突突,跟机关枪似的,米粒爸还凑过来确认了下,怎么视频实时聊天还能2倍速?
呃,还好是视频,不然唾沫星子直接把我淹死得了
闺蜜根本不是给娃搞什么竞赛、拓展、拔高,她说已经到这个阶段了,就别来那些虚的了,踏踏实实把课内吃透了才是王道。
而且据其他家长的小道消息,他们学校下学期就要分班了,就算因为大家众所周知的原因,行政分班无法实现,也会执行走班制。一句话,给最有希望出成绩的孩子,配最好的师资。
学校拼了,家长更拼。
初中这样,高中,你说呢?
打铁还需自身硬,先让自己牛起来
咱们都希望孩子内心有星辰大海,有机会跟学术大师们谈笑风生,但就像米粒妈在《南京一中“认错”:素质教育败给了应试教育?》里写的,素质教育对牛娃来说,啥时候都不早,啥时候也都不晚;
但对99%的普娃来说,幼儿园“素质”,那是真“素质”,高中“素质”,可能就是真“坑娃”了。
牛娃,从来不缺机会,在他们的字典里不存在“机不可失”,这次机会没有了,还有下一次,嚷嚷着没机会的,还是不够牛
(虽然扎心

大家都知道学X思的线下课,上什么班型取决于娃的水平,能不能上得了,取决于家长能不能抢上。

你以为米粒妈说的只是宇宙中心——海淀黄庄?NoNoNo~我朝阳的闺蜜,报个朝阳的学X思,没抢上。(后来发现,哦,原来抢的是个海淀过来的老师
而在黄庄,名师班向来是要单独考的,有的还只接受现场排队报名,不少老父亲凌晨三点去排号,伟岸的剪影,也算是娃教育大业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吧
但是如果娃足够牛,好像什么又都不是问题了,因为你会发现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了你的手里
奥数集训队,考上了,你可以选择上或不上(当然几乎没有不上的);
一些机构还时不时给超牛娃减免学费(毕竟机构之间也是要竞争的);
还有名师主动要给早早陪的孩子攒课(妥妥的私家定制,上门服务)!
海淀小升初的“魔性”,大家应该多少有耳闻。
海淀无学区,海淀的学区房,只管小学,“鸡娃的家长们,海淀来相会”,不就是奔着点进、考进六小强么。
在海淀,牛娃最拼的就是四年级,五年级一到,随时准备接密电,让你去哪考试,不必问,只要不花钱,去!
考试过程不止神秘,还惊悚,卷子密封程度堪比高考不说,有的连名字和证件号都印在了卷子上,核对证件扫码进场……

就算保密工作做到如此地步,仍然会有一些家长闻风赶来闯考,不让进?不能够!“jubao”你信不信?
但是,绝大多数没接到电话,靠闯考,闯出一次机会的,大概率也考不上,机会从来都给有准备的人,也是给能凭本事把握住机会的人。
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不要显得优秀,而要变得优秀
好吧,机会都给牛娃,牛娃也不缺机会,那咱普娃咋办?
米粒妈一直觉得,真正的鸡娃,不是被时代的大浪卷着,不是被无奈的现实逼着,而是不管别的娃是牛是渣,都不会影响我们的节奏和目标。
咱要
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可能性,帮助ta成长、进步,支持ta勇敢、坚持,陪着ta经受挫折、磨砺……
而不是跟别的娃比KP过没过,学X思什么班型,几岁开始自主阅读……

我们的目标不是让孩子在某一个圈子里显得优秀,而是要让ta经过努力,真正变得优秀。

前几天刷《奇葩说》,米粒妈这一季真是被席瑞圈粉了。

在“20岁一夜成名的机会,你要不要”这道辩题里,席瑞说了一段话,特别打动我。
他说: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我们现在的生活看起来很平凡很普通,但是只要你想,你是可以慢慢成长的,有些事是可以慢慢磨砺的。那些靠我们投注在时间里面一点一滴获得的东西,才是谁都拿不走的,而这些东西,无论什么年纪,都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米粒妈在《她骂女儿垃圾,她罚孩子不许吃饭:但她比大多数人会做妈妈
》里跟大家分享过“虎妈”蔡美儿教育女儿的一个小故事。

她的小女儿露露从小学习小提琴,有一次练一首叫《小白驴》的曲子。弹奏它,要求两只手“精神分裂般”地保持不同的节奏,蔡美儿陪女儿练习了一个礼拜,始终没有进展。
7岁的露露有点烦躁,撕碎了乐谱,抗拒练琴。但妈妈蔡美儿丝毫没有妥协,在半是强制,半是威胁之下,露露一直练到晚上。虎妈声音嘶哑,口干舌燥,就快撑不住了……
这个时候,奇迹发生了。露露的双手开始“紧急集合”,左右手各司其职,协调配合 ,出色地各自完成着不同的任务。
她越弹越自信。到最后 ,她开心地笑了,“妈妈,你看,这一点儿都不难!”
虎妈强势地坚持要露露练琴,是因为她特别了解自己的孩子,深信她能够克服困难、奋力前进。

没有什么比完成一个“自以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让人自信心爆棚,是不是?
米粒妈以前在美国读书生活了多年,周围很多美国家庭,无论孩子做成什么样,父母都各种拥抱、亲吻、鼓励、夸赞。
“宝贝你太棒了,你怎么能这么棒,太不可思议了~”张口就来
,但说实话,米粒妈不觉得这就能给孩子带来自信。

▲大学时期的米粒妈。不得不感慨下,那会儿好年轻哈哈
真正的自信,是当孩子遇到困难,不想坚持的时候,你连拉带拽拖着他闯过去,陪他一起克服困难,发现更好的自己。
这时,你一个字都不用说,孩子自己就会觉得“我怎么那么棒”!
作为普娃和普娃家长,早点认清现实,每个孩子天赋不同,要走的路也不同,按照自己的节奏踏踏实实去陪伴孩子、帮助孩子成长,让他们在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没有人在意开枪的时候,谁领先,看的是谁坚持到了最后。
同意的点个【赞】+【在看】
大家还有什么想交流的,别忘了加我个人微信mlm735~
作者简介:@米粒妈频道(点击可关注),美国海归、海淀家长,畅销书作家,原500强高管。专注于鸡娃干货、教育经验分享;新书《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荣登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购买链接戳↓)
TheNorthFace同厂冲锋衣+帕丁顿熊春季童装,一家人换季不愁穿
超舒服的希尔顿联名四件套,超多五星级酒店同厂
意大利🇮🇹制造Perlabella嫩肤组合+加拿大🇨🇦制造冰川海泥清洁面膜,换季皮肤问题也不再是问题啦
还给娃们准备了剑桥KET/PET官方补充读物,主题超丰富的英语分级阅读
赶紧去看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