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不管是“哪吒”还是封神演义在动画市场都非常火爆,但是这些动画电影都在原版《封神演义》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改编。
原版的哪吒故事是什么样的呢?它蕴含着怎样的道理?又或者其中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哪吒的父亲为什么叫“托塔李天王”呢?
《封神演义》,作者许仲琳(约1560-约1630),是明代万历时人,小说的前身是元代的《武王伐纣平话》。
《封神演义》,想象超前
纣王是殷商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相传他宠信坏女人妲己,荒淫残暴,坏事做绝。
有个周族领袖叫姬昌,仁慈爱民,在渭水平原营造了一片人间乐土。
渭水岸边有个老者在那儿钓鱼,可他的鱼钩是根笔直的针;他说:我这儿不是钓鱼,是钓王侯呢!这位老者就是姜太公。——八十二岁的姜太公终于“钓”到了王侯,姬昌聘他做了宰辅。
他辅佐姬昌之子武王姬发,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开创了周朝八百年基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谚语,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封神演义》把这段历史神话化了。法周与商的斗争成了神仙斗,书中关于战争手段的奇思妙想,在现代战争中几乎全都成了现实。
例如书中的高觉、高明是“千里眼”“顺风耳”,对方有什么军事部署,往往被他们预先探听去。
为了对付他俩,杨戬只好命人摇动旗帜、擂起战鼓,再悄悄商议军机。其实,今天的战争中早已用上了真的“千里眼”“顺风耳”——望远镜和窃听器。
雷震子的飞翅,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飞机的速度要超过它千百倍!哪吒的风火轮,不就是今天年轻人的脚下的电动独轮车吗?姜子牙指哪儿打哪儿的番天印,哪里比得上今天的导弹呢?土行孙擅长地行术,往地下一钻,便能日行千里,可是在今天,有了地铁,人人都是土行孙。——不过话说回来,想象是科学进步的前提,没有前人的大胆想象,也就没有今天的科学进步。
李靖为何宝塔不离手?
小英雄哪吒的故事是书中最精彩的片断之一。
他天不怕、地不怕,今天抽龙王三太子的筋,明天又射死石矶娘娘的徒弟……当四海龙王前来讨伐时,他好汉做事好汉当,以一死谢罪!
《哪吒脑海》海报(法版)
可是爹爹李靖做事绝情,竟要阻断哪吒的再生之路。哪吒在师傅太乙真人的帮助下重获生命后,第一件事就是找李靖报仇!
多管闲事的燃灯道人拿玲珑塔罩住哪吒,发动烈焰,逼他向爹爹认错!哪吒被逼无奈,只好低头叫一声“父亲”。
以后人们见到的李靖形象,一座宝塔永不离手,因称“托塔李天王”——八成他怕一放手,哪吒又会来找麻烦吧?
壁画《哪吒闹海》张仃
对封建思想的挑战
当爹的做了错事,儿子照样可以反抗,哪吒的故事就这样向封建“孝道”提出了挑战。
《封神演义》对封建伦理的“忠”也提出质疑。姜子牙伐纣时就曾提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这话里带着明显的进步因素。而面对商纣王那样的暴君,黄飞虎则喊出“君不正,臣投外国”,同样印证了小说作者的大胆——在帝制时代,这样的言论足以导致杀头!
《封神演义》书影
只是《封神演义》在艺术表现上还有欠缺,虽然作者写书的本意是“欲与《西游》《水浒》鼎立而三”,可惜他的目的没能达到。
除了《封神演义》,明代的神魔小说还有署名罗贯中的《三遂平妖传》,罗懋的《西洋记》等等。
(本文内容改编自《侯会·中国文学经典100讲》)
限时优惠139元,原价199元
活动时间:3月3日-3月8日
扫描图片二维码,即可购买👇
给女儿写书的文学院教授
30年前,有这样一位“先生”,为了给年纪还小的女儿讲中国文学经典,动笔写起“讲稿”。
他用通俗易懂的口语,从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神话讲起,又讲了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一直到沈从文与他念念不忘的“边城”……孩子特别爱听。故事讲得多了,他又琢磨着给孩子们写一套书,孩子有了这套书,就好像有一位老师一直陪伴在身边,随请随到
为了让孩子读得懂、感兴趣,作者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给孩子写书,如同跟孩子说话一样,要弯下腰去,平视着孩子的眼睛,尽量拣他们听得懂的字眼儿,慢慢地讲……每写一段都要朗读、录音,反复听,还要找个中学生来听。若效果不佳,便重新改写,直到满意为止。 
书稿写成后,于上世纪90年代出版,又相继推出了插图版和繁体字版,热销十几年,再版多次,荣获全国畅销书奖,并列入教育部“中华文史知识课程内容与教学指导书目”。很多中学还要求学生人手一册,当作必备参考书;一线教师反映,这套书“拯救了很多‘语文困难户’”。
这位给孩子讲中国文学经典,影响了几代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先生”,就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授侯会老师
主讲人简介
十八岁之前,是一个人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最适合培养兴趣,通过广泛读书搭建知识框架与审美体系。
然而这个阶段,也是孩子们课业最为繁重的时候,读课本以外的书,对他们来说已成为一种“奢侈”的享受。即便有条件读书,家长和孩子也常常不知道如何选书;更不要说,还要抗拒来自综艺节目、短视频、网络文学、社交网络的“诱惑”。
能帮我们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方式,就是听音频。古人说:“耳读书而聪,目读书而明”。心理学家认为,在知识的认知过程中,听的转化效率更高,是阅读的两倍。
这一次,侯会老师把上起神话时代,下至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学的经典内容浓缩成100讲,以讲故事的口吻录制成音频课程《中国文学经典100讲》,让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不受限制地收听分享。在上下学的路上,或在语文、历史课后,课外补习班间隙,都可以借助听来实现知识的扩展。
文学从来不是少数人掌握的一种技艺,而是人类的生存状态。文学为生命提供一抹亮色,有了这点亮色,遇到沉重的黑暗时便不会陷入虚无。
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以远古神话为起点,以现代文坛为终点,去拜访中华文明史上几百位文学精英,聆听他们的经典之作,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文学经典之旅吧。
课程大纲
课程亮点
400+位文学名家
1000+部经典作品,5000年中国文学历史
在短短100讲的课程中,上起神话时代,下至20世纪上半叶,涉及经典作品近千篇(部),有四五百位文学名家的人生参照。立体、多维度地讲述中国文学故事,培养孩子对于文学和经典的兴趣,帮孩子建立完整全面的知识结构。
用讲故事的方式
让语文课不枯燥,让文学史有温度
孩子在语文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是有限、零散的,甚至是次序颠倒的:譬如这学期学李白的诗歌,下学期又学《诗经》中的篇章。这门课程按照时间顺序,让孩子系统认识中国文学的发展全貌完整串联语文课的零珠碎玉,娓娓道来课堂不会讲的趣闻轶事
亲子共处的绝好机会
碎片化时间的完美填充
上下学的路上,或利用休息、锻炼的空隙,借助听来实现知识的扩展,获得美的享受,是孩子的最佳选择。父母和和孩子一起听,既能补全自己的知识漏洞,也是陪伴孩子的好机会。
扩展语文课堂
提升鉴赏能力,丰富作文素材库
宋代的柳永为什么自称“奉圣旨填词”?我们知道“诗仙”“诗圣”,那么“诗豪”“诗鬼”又是指哪位?学习这门课程,帮你找到答案!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自如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会分辨好作品,帮助搭建作文素材库,让孩子写作文时不再无从下笔。
限时优惠139元,原价199元
活动时间:3月3日-3月8日
扫描图片二维码,即可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侯会·中国文学经典100讲》专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