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读懂本星球

说起西班牙的领土,有一个很让西班牙人很憋屈的地方,那就是扼守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咽喉要道直布罗陀,迄今都是英国领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直布罗陀被英国人占领,西班牙人却在直布罗陀海峡的非洲一岸,保有一块自己的飞地——休达港,也算是领土上的一些补偿吧。
▲休达的地理位置,地处非洲却是西班牙领地
不过,西班牙人是怎么获得休达港的?休达港历史上多次易主,这座城市虽然地处非洲,它的历史却记载着欧洲大陆王权的兴衰。

1.“休达”的起源,西班牙统一之前的军事要塞
公元前七世纪,腓尼基人抵达了现在休达这个地方,算是第一批来到这里的“文明”民族。作为商业名族,腓尼基人在三千年前把生意做遍地中海沿岸,他们赋予了这个城市第一个名字——埃普耶拉
此时的腓尼基人所成立的国家声名显赫,那就是后来罗马的劲敌迦太基迦太基不仅是罗马的劲敌,在罗马之前几乎周边所有国家都觊觎迦太基的繁华。
公元前三世纪,不断扩张的罗马帝国与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包括埃普耶拉在内的北非迦太基属地独立了出来,成为努米迪亚王国
幸亏努米迪亚王国独立出来,并主动亲近罗马帝国。第三次布匿战争结束后,罗马人针对迦太基实行了种族灭绝政策,迦太基城的大火烧了十七天,随后罗马人把灰烬掘起,撒上一层粗盐,就是为了让这个地方彻底消失。
努米迪亚王国不得不与完全妥协罗马,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而罗马人抵达埃普耶拉这个城市后,便赋予了这个地方另一个名字,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休达”。
据说是因为休达有七座山峰,而“休达”这个词正好是“七”的发音,不管怎样,作为北非的一座城市,休达总算是并入了欧洲国家的领土,开始接受罗马文化的影响,这一影响就是四个世纪。
▲现今迦太基城废墟
随后休达的命运就与罗马捆绑在了一起,首先是努米迪亚王国被罗马同化到覆灭,然后又在东西罗马分裂后并入西罗马帝国,以至于后来西罗马覆灭时同样也遭受到了蛮族汪达尔人的入侵。
汪达尔人所造成的恐惧深入欧洲人内心,甚至在部分欧洲通用语言中,大多数与野蛮相关的词汇都有“汪达尔”这个音节。虽然汪达尔人气势汹汹的冲击文明世界,但最后真正覆灭西罗马帝国的是与汪达尔人一同进攻的另一支蛮族西哥特人
相比汪达尔人的野蛮,西哥特人还是有几分收敛的,主动继承了西罗马帝国的衣钵,延续了西方文明。
▲野蛮的化身汪达尔人入侵罗马文明
汪达尔人不仅欲望无止境,战斗力也是无人能及。当时,整个北非都处于汪达尔的统治之下,西哥特人占据着西欧洲大陆。
眼看着原来的手足西罗马帝国被蛮族瓜分,东罗马帝国统治者查士丁尼展开了北非收复战争。公元534年,在东罗马帝国将军贝利萨里奥的进攻下,汪达尔王国沦陷,至此汪达尔人像腓尼基人一样退出了历史舞台。
此时东罗马帝国颇有攻入西欧大陆的希望,休达作为进攻伊比利亚半岛的重要军事要塞立刻得到东罗马帝国的重视,可惜东罗马帝国此时已是强弩之末,无法战胜已经完全吸纳西罗马帝国文化的西哥特人,最终不得不从北非撤退,至此以来,休达落入西哥特王朝的统治之下。

2.西班牙沦陷,休达沦为阿拉伯人入侵欧洲的台阶
我们如果站在另一个角度看,东罗马帝国正是借助休达这个重要的位置来入侵西哥特王朝,无论是欧洲进攻北非,抑或是北非进攻西欧,在那个行军能力缓慢的年代,休达的军事作用无与伦比。
百年过去,曾经盛极一时的西哥特王朝法兰克王朝击败,领土只剩下了伊比利亚半岛。其实,任何一个王朝都有着黑暗和黄金时代,但是风雨中的西哥特并没有注意到,黑暗北非沙漠中的幽灵正在蠢蠢欲动。
▲公元700年西哥特王国领土
710年,休达的领主朱利安伯爵迎来了一支阿拉伯人军队。在那个时代,阿拉伯人的印象几乎等同于前时代的汪达尔人。蛮族入侵,休达自然应该全力御敌,可根据阿拉伯人的史书记载,因为西哥特王曾虐待过朱利安的女儿,朱利安却与西哥特王关系恶劣。于是,本着报复的心理和对西哥特王朝的仇恨,朱利安假意投降,将阿拉伯人拉向了伊比利亚半岛
朱利安一开始的设想十分美好,就算提供一个补给地点,这些不自量力的阿拉伯人也动摇不了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哥特王朝,不仅休达不会遭受战乱,之前自己女儿的仇也可以报。
但实际上朱利安低估了这些“蛮族”的战斗力,这引狼入室的做法不仅让西哥特王朝在714年彻底覆灭,更北边的法兰克也是拼尽全力才抑制住这群阿拉伯人。
为虎作伥的朱利安本意是保护休达,可却又得罪了另一波“蛮族”柏柏尔人。这些散布在北非的蛮族部落,平时与西哥特王朝虽然有所摩擦,但好处也享受不少。现在异域阿拉伯的异教文化入侵到北非,自然引起了柏柏尔人的不满740年,柏柏尔人冲进了被阿拉伯人占领的休达,几乎摧毁了这座城市。
▲游牧民族柏柏尔人独特的穴居建筑
阿拉伯人此时已经在伊比利亚站稳了脚跟,眼下这些柏柏尔人的威胁还不足以吸引阿拉伯人的目光。没有自己民族文明的柏柏尔人,在周围伊斯兰文化的不断熏陶下,渐渐由抵触转为接受,开始重新敬仰阿拉伯人,从此历代王朝都向阿拉伯人宣誓忠诚。
休达不久后也迎来了重新修建,直到931阿拉伯倭马亚王朝接手,休达一直处于柏柏尔人的统治下,但又接受着伊斯兰文化的熏陶。
▲阿拉伯人统治时期在休达修建的城墙,现今已经远离战争的硝烟
随后的几个世纪中,不仅在伊比利亚半岛,阿拉伯人与欧洲人的冲突几乎扩展到了整个欧洲和中东,休达在这期间虽然几度易手,但终归是在阿拉伯的统治之下,其主要的作用就是作为侵略西班牙的一块跳板。此时的休达存有的欧洲文化血脉在一点点消逝
▲强盛时期的阿拉伯倭马亚王朝领土

3.葡萄牙登场,大航海时代开启
漫长中世纪,笼罩在欧洲的黑暗似乎看不到边缘,大国沉迷腐朽的信仰,小国不得不在夹缝中生存。西班牙的收复失地运动如火如荼,而邻居葡萄牙则穷困潦倒,三面围堵,除了向南边发展外没有任何方法扩张领土。
于是在1415年,葡萄牙国王胡安一世带领他的几个儿子突袭了休达,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把这座属于摩尔人的城市占领下来。
所谓的摩尔人正是之前的柏柏尔人阿拉伯人和黑人的混血民族,现如今的英语文献中多指摩洛哥人摩尔人的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休达作为链接非洲与欧洲的关键军事地点,既能帮助北非入侵伊比利亚,也能帮助欧洲人入侵北非。
此时阿拉伯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势力已经如同风中残烛,葡萄牙只需要“哄骗”住自己人就行了。胡安一世与儿子佩德罗演了一出戏,佩德罗拿着一根名为“阿里奥”的棍子,声称:“主啊,我用这根棍子足以保卫休达,使他免受所有敌人的侵害。”
胡安一世则询问他是否能担当起如此重任,佩德罗则以上帝起誓,全军上下一致发誓要保护休达,甚至连欧洲的教廷也承认了葡萄牙对休达的侵略。
▲佩德罗的墓,他在成为休达总督后回到了葡萄牙
表面上葡萄牙人是为了向非洲传播基督教所以才占领休达,而实际上这只是葡萄牙向海外扩展的第一步,非洲大陆数不尽的金银财宝才是葡萄牙人的真正目标。至于那根名叫“阿里奥”的棍子,只不过是当时欧洲一种类似高尔夫的球类运动道具而已,现今这跟棍子还保存在休达非洲圣母避难所里。
▲位于休达的“圣母避难所”,实际上是一座天主教教堂
无论如何,葡萄牙人的确假借着上帝的名义占领了休达至于伊斯兰世界那边,休达原本属于酋长国菲斯,葡萄牙又通过外交手段让菲斯承认休达属于葡萄牙,并从此用葡萄牙语作为当地的母语。至此休达再次回到欧洲文化的怀抱。
但我们都知道,休达现在是西班牙的城市,那么休达又是怎么跟西班牙搭上关系的呢?

4.“弃车保帅”,休达再次易手
葡萄牙接受休达后,这个接近暴风眼的地区所经历的风雨丝毫没有减弱。葡萄牙以休达为踏板,不断扩张海外殖民地,一跃成为欧洲强国,而之前的菲斯酋长国却在葡萄牙扩张的同时陷入内乱灭亡了。摩尔人算得上最早“享受”到殖民的民族,于是民族主义高涨的摩尔人为自己而战,摩洛哥王国从此诞生。
▲1572年的休达港
然而摩洛哥的起步不仅算不上一帆风顺,反而一塌糊涂,很快王朝陷入混乱。此时葡萄牙为了保住休达,决定遏制内陆的摩洛哥,企图靠侵略一劳永逸。1578年,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安摩洛哥国王阿卜德·马利克摩洛哥被废国王穆泰瓦基勒正面交锋,史称三王之战。
塞巴斯蒂安抵达休达,这座军事型城市成为欧洲大军的登陆艇,塞巴斯蒂安的军队势如破竹,摩洛哥被废国王穆泰瓦基勒很快投降。塞巴斯蒂安想趁势拿下阿卜德·马利克,心高气盛的他抛弃了休达等港口阵地,深入内陆与阿卜德·马利克决战。
战争的结果很出乎意料,葡萄牙人虽然精锐,但战线过长,且缺少补给,最终在马哈赞河折戟沉沙,御驾亲征的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安战死。
虽然摩洛哥国王阿卜德·马利克也在马哈赞河战役获胜后的第二天就病死了,但这一战让摩洛哥摇身一变成为西北非唯一强国。(不必太怀疑这位国王怎么死的这么巧,因为古代战争中除了战死,传染病等导致的病死的也不在少数)
然而也正是阿卜德·马利克的死,摩洛哥的军队并没有向北推进,休达仍然在葡萄牙人的手里。
▲三王之战,左为葡萄牙军队
而葡萄牙所承担的后果是致命性的,因为战死的国王塞巴斯蒂安并没有子嗣,这让西班牙得以趁虚而入,1580年,具有继承资格的西班牙国王进入葡萄牙,自此葡萄牙被并入西班牙帝国。
听起来很魔幻吧,但在欧洲历史上非常常见:一个国家的国王没有子嗣,就从另外一个国家的王族中找个亲戚来继承本国王位。因为欧洲各国王室之间通婚太多,还有霸占好几个国家王权的超级家族现象呢。
▲十六世纪葡萄牙地图
接下来就是欧洲争霸的年代,百年来葡萄牙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不得不被西班牙挥霍殆尽。尤其是1618年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缺少国王的葡萄牙被捆绑进哈布斯堡联盟,随着哈布斯堡联盟的失败,这个国家彻底陷入低谷。
在英国的干涉下,葡萄牙西班牙于1688年签订《里斯本条约》,条约让葡萄牙独立出去,休达割让给了西班牙
▲十九世纪休达地图
几千年过去,“休达”这个词已经不在是“七”的意思了,或兴或亡,休达就像是一个矗立在海岸的卫兵,虽然是文明的卫士,但总是在这些“文明”想要侵略他时才被想起。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