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篇的文章里,通过每篇6000字的优质原创

逻辑梳理出真实的中国历史脉络

点击下方关注小吏

司马睿在321年进行了废奴运动,意图伸张皇权,重振朝纲,但此时的现状却根本支持不了你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自从你司马睿只身南渡后,就意味着你的历史角色只可能是一个汉献帝和曹家三少帝而已。
中央的权威沦丧,你家的中原正统被胡人踩在脚下。
你手中没有兵,你继承的司马越体系早已将所有兵源打没了。
你手中没有财权,整个南方的财政基础就是吴人豪族经济体。
你几乎没有使得上劲的地方。
你连行政班子都是王导一手搭出来的。

王导是能臣,登陆江东后的一系列政治打法其实都是在维护南人的既得利益并劝南人接受北人领导,双方共同在南方活下来,大家顶着名义上的“晋朝廷”名声,巩固住自己的既得利益。
北方大族虽然被打的失去故土,但在南方还能当高级领导,还能找一片没开发的地方圈地当老大。
别看我们来了,南豪你们一点不吃亏,大量的南下流民军阀我们给你拦住了,大量的南下底层民众给你们当便宜人做家奴,北方大族并不侵占你们的固有利益,双方还能互相妥协的过日子。
咱们南北一块发财,防着北方那帮野蛮人打过来。
司马睿是个符号,是个装钱的壳子。
你听话,你也能荣华富贵的过下去,全国最高级别富家翁。
但是,如果你想打破这个平衡,耽误大家发财,大家就会让你明白明白,你这个皇帝到底值几斤几两!
王敦的叛乱,其实本来是不具有什么操作性的。
因为司马睿本来的傀儡角色做的相当出色,大家都很满意,你王敦敢来砸他的场子就是在耽误破坏大家共同发财的平衡利益生态!
结果司马睿这一废奴,把自己作死了。
北方的门神祖逖死后仅仅三个月,322年正月,王敦以“清君侧”为名在武昌举兵,“江东之豪,莫不过周沈”的江东顶级豪族的沈充在老家吴兴起兵响应,王敦之乱爆发。(戊辰,敦举兵于武昌,上疏罪状刘隗······沈充亦起兵于吴兴以应敦,敦以充为大都督、督护东吴诸军事)
王敦这个人,别看史上风评特别差,打仗水平不咋地,但人家确确实实是个相当高端的政治家。
人家凭借一个中央的头衔就空手套白狼的平定了江、荆、湘三州,封锁了长江,而且人家不仅仅光会借力打力,在扩大自己的阶级实力上手法也是相当高端的。

有据可考的史料,早在315年王敦准备阴陶侃的时候,背后出主意的是吴兴钱氏的钱凤。
(王敦嬖人吴兴钱凤,疾陶侃之功,屡毁之)
这位钱凤是谁引进来的呢?
是吴兴最顶级豪族沈氏的沈充。
(沈充,字士居。少好兵书,颇以雄豪闻于乡里。敦引为参军,充因荐同郡钱凤)
相当于至少在315年之前,吴兴沈氏就已经跟王敦混了。
来看看沈氏和王敦合作的过程,再品品他琅琊王氏的政治手腕。
周玘三定江南为江东的安定付出了汗马功劳,在第三次平叛中,周玘杀了匪首钱璯。
那位钱璯是吴兴人
(吴兴人钱璯亦起义兵讨陈敏)
,大概率跟前面这位钱凤是同宗。

义兴的周氏大概率从此开始和吴兴的豪族们结了仇。

结果周玘随后又王导派去吴兴当太守继续加深矛盾了。
(玘复率合乡里义众,与逸等俱进,讨璯,斩之,传首于建康。帝嘉其勋,以玘行建威将军、吴兴太守)
随后王敦出现了,吴兴沈氏开始和王敦走动了起来。

后来周氏起兵被弹压了后,江东豪族们都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天花板。
王敦随后又利用江东豪族圈对司马睿政府的不满,吸引了吴兴豪族来自己这入股。

王敦给吴兴豪族画的饼是啥呢?
是透露出自己将来要当最大的领导的打算,你们将来从龙有功,还是有很大机会实现政治抱负的。(凤字世仪,敦以为铠曹参军,数得进见。知敦有不臣之心,因进邪说,遂相朋构,专弄威权,言成祸福)
320年,周访死后,湘州刺史甘卓去了襄阳,王敦最开始是打算派沈充去接手湘州刺史的。
(会敦表以宣城内史沈充代甘卓为湘州刺史)

结果司马睿不同意。
这不仅仅得罪了王敦,同样得罪了扬州腹心之地的顶级豪族沈家。
等到321年司马睿大搞废奴运动后,整个扬州的本土豪族都怒了。
322年,王敦于武昌起兵后,沈充几乎第一时间就在吴兴反了。
这个信号相当不寻常,因为王敦大军遥远,你吴兴却身处扬州腹地,周围太多本土豪族了,非常容易被集火。

但沈充的表现却根本没有顾忌。

因为沈充很明白,在江东豪族们的眼中,自己响应王敦的“清君侧”甚至是在为他们出头做主!
赶紧抽司马睿这老小子几巴掌,还特么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正月十四,王敦自武昌起兵,大军开到芜湖,又上表说刁协的罪过。
正月二十一,司马睿下诏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要御驾亲征干王敦去,杀王敦者封五千户。
最开始的时候,司马睿集团一度是有希望的,因为梁州刺史甘卓反水了。
湘州刺史的司马承在王敦造反后迅速起兵于后方,调走了王敦的两万驻防军前去长沙平叛。
随后王敦的大本营武昌空了。

因此甘卓此时的反水就显得相当要命。

最开始王敦起兵的时候,是派遣使者跟甘卓约定一块东进的,甘卓也同意了,结果等到了出兵的日子,甘卓不仅没到,反而派了手下来劝王敦别冲动。(敦初起兵,遣使告梁州刺史甘卓,约与之俱下,卓许之。及敦升舟,而卓不赴,使参军孙双诣武昌谏止敦)
王敦大惊道:甘侯之前可是口口声声说跟我去匡扶社稷的,我这回兴兵仅仅是为了铲除奸佞,事成之后要封甘侯为公的!
等自己手下回来后,甘卓听了王敦的价码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双还报,卓意狐疑)
身边手下说:咱要不先假装答应王敦,等王敦大兵开到南京咱再讨伐他?
甘卓道:唉!我是有前科的,当年陈敏之乱我就是先从贼后反水,现在又最后表态,这将来说不清啊!(卓曰:“昔陈敏之乱,吾先从而后图之,论者谓吾惧逼而思变,心常愧之;今若复尔,何以自明)
王敦看到甘卓没有回信,还是担心甘卓在后面捅他,于是又派参军乐道融去请甘卓,表示一定要甘卓跟着东来。(敦恐卓于后为变,又遣参军丹杨乐道融往邀之,必欲与之俱东)
结果历史的天平向司马睿那倾斜了一下,王敦的这位参军一直不爽王敦,到了甘卓那叛变了,给甘卓献计去奇袭王敦大本营武昌,王敦大军必定不战自溃,到时候这是顶级功勋啊!
甘卓因此下定决心了,随后打出了一连串组合拳,先是传檄四方表态要讨伐王敦,随后派参军司马赞、孙双奉表去向司马睿报告,参军罗英去广州约陶侃出兵,参军邓骞、虞冲至长沙令司马承坚守。
由于王敦控制了长江,甘卓这奏表是走的淮河物流线,镇寿春的戴渊得到了甘卓的上表后迅速上报到了南京,司马睿集团高呼万岁。

随后司马睿诏书迁甘卓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梁二州诸军事、荆州牧,梁州刺史如故,王敦的大本营武昌仅仅是风传甘卓大军将至就已经开始众皆溃散,风雨飘摇。(武昌城中传卓军至,人皆奔散)
形势简直一片大好。
然后吧,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甘卓的讨伐大军到了猪口(仙桃市东,古夏水入汉江之口)后开始就停那了,几十天不动弹。
(卓虽怀义正,而性不果毅,且年老多疑,计虑犹豫,军次猪口,累旬不前)
甘卓怂了。
此时此刻,王敦一边往南京赶,一边派甘卓放在自己这的人质侄子甘昂前去求和,表示:老甘你这么做我完全能理解,你这是尽你的臣节,我一点也不怪你,你现在只要回襄阳,咱就还是好兄弟。
(敦大惧,遣卓兄子行参军昂求和,谢卓曰:“君此自是臣节,不相责也。吾家计急,不得不尔。想便旋军襄阳,当更结好)
王敦知道,甘卓嚷嚷的这么凶,不过就是提前表态自己忠于王室,到了猪口停滞不前,就是想观成败看看前方动态,要是朝廷有一战之力挡住了王敦他就去补刀,万一王敦摧枯拉朽掌控了朝廷将来自己还有回旋的余地。
王敦一边安抚甘卓,一边开始拼了命的往南京赶!
他知道,甘卓这怂货犹豫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老天给机会!
这老头儿根本不懂政治的游戏规则!
你只要旗帜鲜明的表态了,就没有回头路了!
自己现在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在这老头儿琢磨明白之前迅速打下南京!

来看东线,司马睿除了愤怒表态和调两伙训练了不到一年的部队参加建康保卫战之外,扬州和江北方面再无外援了。
几乎所有的江东豪族此时都在观望看笑话,所有人的想法都是王敦在帮他们出这口恶气,再也没有当年“三定江南”的周玘替他出头了。
刘隗带部队回京后司马睿给了超高规格,令百官迎于路旁,刘隗意气风发展现自己的胸有成竹。(帝征戴渊、刘隗入卫建康。隗至,百官迎于道,隗岸帻大言,意气自若
等见了司马睿后刘隗与刁协一同进言,要诛杀京中的琅邪王氏,结果遭到了司马睿拒绝,这位不久前还夸夸其谈的革命者开始哆嗦了。(及入见,与刁协劝帝尽诛王氏;帝不许,隗始有惧色)
他看到了司马睿在给自己留后路。
司马睿窝囊了一辈子,难得雄起一回后发现自己干不了这活儿,也开始怂了。

王导那边一如既往的会做人,天天率中领军王遂,左卫将军王侃等宗族子弟高官二十多人至台城待罪,说历朝代都有乱臣贼子,却咋也没想到最后出在了臣的族里。(导稽首曰:“逆臣贼子,何代无之,不意今者近出臣族)
司马睿同志是咋表态的呢?
光着脚丫子扶起王导说:老王啊!我这正打算把国家托付给你,你咋能这么说呢!(帝跣而执其手曰:“茂弘,方寄卿以百里之命,是何言邪)
你自己都怂成这样了,所有的同志们可是都看在眼里的,你铁杆的支持者都有惧色了,你还指望这仗能打的赢吗?
史书中鼎鼎大名的“王敦之乱”,其实更像是王敦天时地利人和的在一群猪对手的衬托下,去摘取低垂的果实。


三月,王敦大军逼近建康。
司马睿先是任命王导为前锋大都督,还专门下诏说:王导是大义灭亲的好同志,把我当年为安东将军时的符节授予他!(三月,以任命王导为前锋大都督,加戴渊骠骑将军。诏曰:“导以大义灭亲,可以吾为安东时节假之)
随后司马睿又进行了神仙布置,命之前周家叛乱时“大义灭亲”表现突出的周札守卫京师第一要塞石头城。
司马睿布置的这两位“大义灭亲”啊······

你知道周札上回为啥要告密吗?
这位爷是个贪财好色光知道惦着自己那点家产的人。(札性贪财好色,惟以业产为务)
这大哥抠门到啥地步呢?
几年后要他自己命的大军来杀他的时候,他兵器库里有一大堆精锐武器,却仍然舍不得给将士们用。
(兵至之日,库中有精杖,外白以配兵,札犹惜不与,以弊者给之,其鄙吝如此,故士卒莫为之用)
这么一位守财奴,他可能给你卖命吗?

周札把守的这个石头城有多重要呢?
今天的石头城遗址并不觉得有啥兵家必争的意义,这是因为长江后来西移了,当年长江是从清凉山下流过的。
石头城堪称孙权这辈子最重要的国防安全建设,扼守秦淮河与长江的交汇口,以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筑造,周长六里,北缘长江,南抵秦淮河口,南开二门,东开一门,依山傍水,夹淮带江,所谓“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地形险固,尤有奇势”,是南京城的关键屏障,素有“石城虎踞”之称。
自王濬灭吴开始,此后几乎所有的南北战争,全都是以夺取石头城来判断这仗还打不打的。
石头城拿不下来,你根本不敢进秦淮河,你就算陆军登陆了,后面的给养也面临被人家随时切断的窘境,南京城也就根本别想拿下来。

王敦舰队到了石头城下后本打算先向东进攻最可恨的刘隗,结果手下杜弘认为眼前的这个周札刻薄寡恩不得军心,攻之必败,石头城拿下了就大局已定了。(敦至石头,欲攻刘隗。杜弘言于敦曰:“刘隗死士众多,未易可克;不如攻石头,周札少恩,兵不为用,攻之必败,札败则隗自走矣
结果王敦刚一进攻石头城,周札直接就开门投降了。(敦从之,以弘为前锋,攻石头,札果开门纳弘)
石头城破后,司马睿那位“大义灭亲”的忠臣王导也跟他哥哥会师来了。
刁协、刘隗、戴渊后来率部反攻石头城,被王导等人兵分三路出战暴打,大败而回。(帝命刁协、刘隗、戴渊帅众攻石头,王导、周、郭逸、虞潭等三道出战,协等兵皆大败)
大势已去。
司马睿随后给刘隗、刁协配备人马,让他们自寻生路,刁协因为平时人缘不好经常得罪人,刚刚过江便被随从斩杀把脑袋送王敦那了,刘隗则成功逃走投奔后赵。

司马睿放弃抵抗后,王敦纵兵四处劫掠,京师大乱,司马睿身边仅仅剩了安东将军刘超和两名侍中随侍。(敦拥兵不朝,放士卒劫掠,宫省奔散,惟安东将军刘超按兵直卫,及侍中二人侍帝侧)
司马睿遣使向王敦求和,命公卿百官到石头城拜见王敦,同时大赦天下,宣告王敦的行为是正义的,是伟大的,同志们打进来辛苦了。
随后封王敦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江州牧、封武昌郡公、食邑万户,把能给的基本都给了来平息此前自己的种种不成熟做法。(以敦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江州牧,封武昌郡公)
但王敦人家根本不给你这个脸!
(并让不受)

司马睿对王敦最后撂了句话:敦爷您要是不忘本朝的这点恩义,您就息兵吧,我绝对再也不敢了,您要是不愿意,我回琅琊老家给您让路。(又遣使谓敦曰:“公若不忘本朝,于此息兵,则天下尚可共安;如其不然,朕当归琅邪以避贤路)
王敦继续不鸟你,着手做了以下几件事:
1、准备废掉此次南京保卫战中表现勇烈的皇太子司马绍。(敦以太子有勇略,为朝野所向,欲诬以不孝而废之)
司马昭在大势已去后一度打算自己作为总预备队出场,被温峤斩断了马套绳给劝了下来。(太子绍闻之,欲自帅将士决战;升车将出,中庶子温峤执谏曰:“殿下国之储副,奈何以身轻天下!”抽剑斩鞅,乃止)
王敦的眼光确实不错,他准备除掉的这位司马昭是人中俊杰。

不过这个时候,他起兵时颇为暧昧看朝廷笑话的士族集团却在温峤的不卑不亢坚持下,集体表现出来了强烈的不同意。(大会百官,问温峤曰:“皇太子以何德称?”声色俱厉。峤曰:“钩深致远,盖非浅局所量;以礼观之,可谓孝矣。”众皆以为信然,敦谋遂沮
为什么呢?
因为此时教育司马睿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耽误大家发财的人们都被平了。
后面大家还需要共同发财。
不要再有新动作了。
你王敦废掉太子后肯定会立自己的傀儡,那么你这个手握重兵的琅琊王家可比那个小可爱的司马睿可怕多了。
把司马睿和他的小团体明正典刑后,就没必要再动已经很孱弱的东晋政府了。
这个招牌是还要再接着用的,北方的流民军也是还需要这个招牌拦在外面的,后面该新一轮的权力划分了,我们不希望你琅琊王氏抢走大家剩下的份额。
所有大族无论北派还是南派,需要的是在一个并不强大的傀儡领导下的高度自治的南方世界。
眼下大家的敌人又变了,你琅琊王氏太强了!你王敦貌似要耽误大家共同发财了!

可以说,自从王敦逼宫成功后,越来越多的矛头就已经对准他了。

最后王敦因朝野上下的阻力太大,温峤等人大臣的强烈反对,最终没有废掉司马绍。(众皆以为信然,敦谋遂沮

2、王敦的第二件事,是对战犯展开清算,戴渊、周顗因素有人望,参与敌对,二人被杀。
此时的甘卓老先生还驻军在猪口天天看新闻联播,王敦发出官方驺虞幡命甘卓退兵。
辗转反侧的甘卓到最后说了句啥呢?
他哭着说呀:现在皇帝和太子都没事,我拥兵于王敦上游,他肯定不敢有啥动作,我要是现在打武昌,王敦一定把皇帝撕票了,现在还是回襄阳再做打算吧。
(且使圣上元吉,太子无恙,吾临敦上流,亦未敢便危社稷。吾适径据武昌,敦势逼,必劫天子以绝四海之望。不如还襄阳,更思后图)
撤回梁州后甘卓开始天天神经衰弱,天天预感自己要死。(卓性先宽和,忽便强塞,径还襄阳,意气骚扰,举动失常,自照镜不见其头,视庭树而头在树上,心甚恶之。其家金柜鸣,声似槌镜,清而悲。巫云:“金柜将离,是以悲鸣)
然后吧,回军后就马放南山的解除一切护卫了,还谁劝都不好使。
(主簿何无忌及家人皆劝令自警。卓转更很愎,闻谏辄怒。方散兵使大佃,而不为备。功曹荣建固谏,不纳)
啥意思呢?
甘卓是在表态王敦:我认怂啦,我多可怜啊,我连保镖都不要了,饶我这个窝囊老头子一命吧。

王敦随后政治家本色,指使襄阳太守周虑暗杀了甘卓。
又没多久,王敦派去南方的部队攻破了湘州,俘虏司马承,解赴武昌途中被杀。
王敦随后对朝廷官员及军镇将领进行一番调整,贬降罢黜的达到了上百人,司马睿这几年的调整全回到了解放前。(改易百官及诸军镇,转徙黜免者以百数;或朝行暮改,惟意所欲)
四月,王敦返回了武昌遥控朝政,命被司马睿调整为湘州刺史的陶侃返回广州。
五月,王敦以周抚(周访之子)督沔北诸军事,镇襄阳。
在这里,你不能不佩服王敦的手腕,周访对王敦是极恨,周抚也最开始跟的是司马睿混,但老爹死后周抚去守孝,等守孝完毕后就跟王敦混了,而且是心腹爪牙的级别,从后面的一系列表现也能看出来是铁杆敦派。(抚字道和,强毅有父风,而将御不及。元帝辟为丞相掾,父丧去官。服阕,袭爵,除鹰扬将军、武昌太守。王敦命为从事中郎,与邓岳俱为敦爪牙
十月,王敦自领了宁益二州都督,以王邃都督青徐幽平四州诸军事,镇淮阴,以王含都督沔南诸军事,兼任荆州刺史,王谅为交州刺史。
323年四月,王敦更进一步,自领扬州牧。
随后又一轮大调整,王含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从弟王舒为荆州刺史,王彬为江州刺史,王邃为徐州刺史。
至此,琅琊王氏的权势达到历史巅峰。

王敦直到离京也没有去朝见过司马睿,司马睿经此大辱后一病不起,不知是气的脑堵了还是心梗了,于当年的闰11月驾崩。
那个被王敦打算废掉的太子司马绍即位。
东晋堪称英明之首的短命皇帝上场。
司马绍自小就因为聪颖受到司马睿的喜欢,成人后为人孝顺,有文才武略,在王敦逼宫时表现相当勇烈。

这是一个有脾气有脑子的皇帝。
老爹的试错让司马绍明白了前面的那套开源节流的方法不好使。
士族阶级对于既得利益的捍卫太坚决,根本不能动他们的利益,征调扬州奴为兵实际上战斗力也根本谈不上。
人家做家奴的时候不过是付出些劳动力,人家仅仅是逃难想活着而已。
结果你又把人家强抓出来组织成了军队扔到了淮北,人家由怕生恨自然不可能跟你一条心。
时间短,无训练,一肚子怨气,将兵两不识,能有战斗力才怪。
所以王敦南下入侵时,刘隗、戴渊的“扬州奴兵团”南下救场时一战即溃。
王敦在逼宫之后打破了权力结构的平衡,王家权势熏天,这也意味着琅琊王氏开始盛极而衰。
但是,这是理论上的。
众臣虽然保下了他的皇子之位,但如果王敦再来一次,你是否有机会抵挡得住呢?
东晋的皇统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明帝极需一股力量来遏制权欲熏天的王敦!
这股战斗力,既不能动固有阶级等等蛋糕,否则会把原本刚刚倾斜到自己这的天平再度逼到王敦那;

同样需要有一战之力,而不是上次集结的那伙乌合之众。
明帝把眼光望向了淮南。
只有靠淮南的流民兵了。
淮南的流民兵,最靠谱的是中流击水的祖逖,但祖书记让他爹气死了。
剩下的淮南流民兵他们基本上有以下特点:
1、他们基本上并没有上流阶级入场券,中层士族都难找。
2、他们大多数都曾有在北方抵抗胡羯的经历,他们往往是家园或坞堡被攻破后,一路退到江淮的。
他们手中有一路浴血奋战杀下来的武装力量,战斗力没问题,但性质上基本属于私兵。
因为上述特点,导致了东晋朝廷和南北大族全都对他们极度不放心。
1、根本不是一个阶级的。
不是一个阶级就谈不上共同语言,你说琉璃绸子,他说肩膀头子。
2、你手中的武装不可控,你们万一南下渡江后上我这打砸抢来咋办?

北方高门当年和江南豪族交易的重要环节就是把北方流民军以官方的名义拦在大江以北。
基本上东晋政府按照流民帅原有的地位高低和兵力多寡给予太守、刺史、将军的名号,在江淮之间划分出大致的地盘,拒绝他们过江南来,让他们做第一梯队抵抗北方胡虏的边防线。
如果说明帝还希望在日益膨胀的王敦手下再过上几招,就必须指望将江淮间的这股军阀力量引导南下,去对付王敦。
但是扬州和江淮间的脆弱信任又使得双方合作的可能性极低。
1、东晋的所有既得利益者无论是北方高门还是江东豪族,全都不放心江淮军阀南下。
2、你就算喊人家南下,人家还不一定愿意来呢!
凭啥为了给你打仗我们去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有什么好处?
就在这个几乎无解的局面下,继王导后,第二个东晋得以立国百年的关键人物走到台前了。
名动后世的北府兵奠基人,该你上场了。

亲们,帮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