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合过”,“忍一忍”,“劝和不劝分”,
几乎是所有长辈对年轻小情侣的祝福兼诅咒。
(直到现在,我的耳畔还回荡着过年时七大叔八大姨的催婚声)
被这些“过来人”彻底洗脑前,我在豆瓣刷到一个“只劝分不劝和”的小组:
在这里,哪怕你俩拥有十年的感情基础,哪怕昨晚刚刚翻云覆雨,只要你在这儿说出自己的委屈,就有30万个分手大师,在线劝你分手。

劝分小组的画风十分硬核,介绍里就写着“本小组劝分不劝和”,还替入组的伤心人,准备了“一条龙”服务:
我翻了近千条帖子,发现人们想要分手理由,往往围绕三件事:
1. 
2. 
3. 情绪价值
不过人类寻找伴侣的原因,也跟这三点脱不开干系。
而且,我曾经以为,电视里的八点档,都是编剧的想象。直到看见这个小组,我才相信,荧幕上的狗血剧情,全都源于现实。
在我的认知里,从来没有女生会突然怀疑男友女性亲戚的关系。
除非她真的看到了什么:
当女孩站在火坑前,带着三分犹豫,试图为男友的离谱行为,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时。
劝分组的姐妹,已经举起了“快逃”和“速分”的大旗:
除了刚才的伦理文学,还有更诡异男友行为
分手大师们软硬兼施,劝她早点分手,走向新生活:

还有和情商不及格的男士谈恋爱的苦主,在此发帖诉苦:
自恋而无用的安慰,似乎比“一声不吭”更让人难受。
尽管发帖的妹子已和男友分手。但组内劝分大师的六字辣评,依旧让人回味无穷:
还有一位姑娘,在组里冷静地吐槽:
没人能承受这种绿光闪闪的羞辱,这简直比捉奸在床还让人难以忍受。
以至于组内姐妹纷纷使出“激将法”,希望妹子能早日醒悟:
还有一位姑娘,遇到了把“发生关系”和“给你花钱”划等号的汉子:
分手大师们被气到爆炸,纷纷上麦开喷:
甚至还有组员总结出了一个普遍规律:

看完现实生活中的八点档,再来瞅瞅组里的“奇葩爱人”。
那些“奇葩”的每一个骚操作,都叫人血压上升。我恨不得沿着网线爬过去,抓着发帖人求ta赶快分手。
比如这位苦主,她仅仅用了16个字,就描述出一个让人暴怒的画面:
劝分大师不过用了寥寥数语,就让吐槽的姑娘瞬间破防:
从标题上的“已分”二字,足以看出发帖人已被“骂醒”。
还有这位无助的妹妹,遇到一个“大方”到离谱的男朋友。
别的男生都担心发生的事,这位男友居然鼓励女友去试试。
经过分手大师们的分析,大家这才意识到,
原来渣男还有这样的新品种:

还有这些帖子,我仅仅是看了一眼,就恨不得求她马上分手:
组内姐妹化身阴阳大师,只求妹子放弃幻想,认清现实

还有为了爱情卑微到尘埃里
的姑娘,跑来发帖求助:

劝分大师直接对着妹子开麦,字里行间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其实,在劝分组哭诉的,不仅有女孩,还有很多心碎男孩
劝分组的姐妹都是高手,往往会用最毒的狠词儿,骂醒一个“放不下”的男人:
面对用离家出走威胁自己
的女友,这位男孩只能默默忍受:

劝分组的姐妹很讲公平,哪怕被吐槽的人是女生,该批评,还得批评:
看完那么多爱情的悲剧,我想和大家聊聊,“劝分”的终极目的。
在某种意义上讲,豆瓣劝分小组,就像民间自制的“结婚冷静期”。一个加入劝分组的人,在他们发帖的那一刻,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而每一位分手大师,希望倾诉者能逃离糟糕的伴侣,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那个人。而不是勉强自己去“凑合”一段垃圾般的爱情。
劝分小组既没有“分手”KPI,也没有对女性的优待,对于遭受家暴,出轨,PUA和冷暴力还想“忍一忍”的伤心人,分手大师们的态度只有一个:别凑合,赶紧分。
她们还总结出了许多“经营爱情”的指南,比如《恋爱博弈论》,《反PUA指南》,试图挽救那些困于苦海的伤心人。
对了,在劝分小组的介绍里,还写着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跨过了分手这槛,可以加入备婚小组”。
大多数人在步入婚姻之前,都会像唐僧一样,经历九九八一难()。其中最难熬过去的那一“关”,就是分手。
而劝分组的存在,就像一个”中转站“:
通关失败的人,跟过去告别,转身再觅良人;而通关成功的人,则跨过了这道“分手”的槛,走向了爱情的happy ending——婚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