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上,芬兰一直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理想国。
曾经在不同的纪录片里看到过芬兰孩子们上学的样子,害得老母亲恨不得能立刻魂穿芬兰,去亲自体验和感受一番什么叫做幸福。
一直想再多了解一些有关芬兰教育的内容,知道更多关于芬兰学校的细节,也想感受芬兰教学的全貌。所以,前段时间找来《这就是芬兰教育》这本书,一边读一边流下了一公升羡慕的泪水。
特别是家里有个上小学的娃,简直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知道芬兰教育成为现在的模样,并非一日;也知道,这样的教育必须植根于适合的生态环境,不能奢求模仿或者照搬,但依然要感叹一句:
“同样是上学,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能有如此之大?”
除了羡慕之外,在《这就是芬兰教育》这本书中,我还看到了芬兰教育更为真实的一面。那些被自媒体写了无数遍的芬兰中小学的日常,在作者的笔下,少了一份“神话”,多了一份“客观”。
作者钱文丹,作为中芬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拥有曾经在上海任教的经验,并且自己也是一个母亲。这样的多重身份,再加上对芬兰教师和教育专家的深度访谈,更能带我们从社会、文化、政治等角度,去了解芬兰教育的特点,去思考哪些是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的经验。
今天,小暖就借着这本《这就是芬兰教育》,带大家一起去了解真实的芬兰教育长什么样子。
01
用开放式教学让孩子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在书中,作者介绍了芬兰教育中两种特别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颠覆了“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模式,它们就是:
  • 项目式学习
  • 现象式教学法
这两种教学方法,打破了学科界限,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能力,解决或者探讨某个主题。
作者以坦佩雷市的哈美拉学校做例子,给大家展示了“项目式学习”是如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探索。
哈美拉学校利用学校改建的契机,把“改建学校操场”的任务交给全体学生,让他们来全权操办。于是,一群十几岁的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像模像样地行动起来。
最先,由学生会到每个班级做民调,了解学生们到底想把操场改成什么样子。接着,由老师带领学生到其他学校参加操场,利用田野调查、社会探索的模式,激发他们在真实世界观察和思考。
然后,全校学生根据校方公开的改建预算,投票选出最终的改建方案。方案定好后,由学生们担任设计师,自己画图纸、协助施工队完成改建。
让我深有感触的地方是在于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节外生枝”和校方对待学生的态度。
有三名学生想做一些改建方案中没有的项目,把一块闲置的土地设置成骑行训练场。他们以自己向当地企业申请资助、设计方案、画草图的方式,让校方成功认可并采纳了自己的建议。
在操场竣工的时候,他们还给市长写了邀请函前来参观,并且,市长也真的去了。
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
“一个允许学生节外生枝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者”,一定是真正的“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这种以真实世界存在的问题为导向,让学生积极探索、思考和实践的“项目式学习”,让孩子能真正发挥学习自主权,比空喊“培养学生创造力、自主学习能力”这样的口号要来得更为脚踏实地。
而“现象式教学”更带给我颠覆式的体验。
它是一种打破传统分科制的教学方法,将地理、历史、语言、化学、数学等各个学科融合在一个主题之下进行学习。
比如,韦斯屈莱大学附属小学,曾经在芬兰独立日之前,在三年级的学生中开展了以“芬兰独立一百年”为主题的现象式教学,教学内容详见下图:
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也有过对“现象式教学”的介绍,记得我当时看完之后,特别希望也能让孩子感受一下这样独特的教学方式。
但在阅读《这就是芬兰教育》这本书之后,我发现“现象式教学”的实施是有很高的门槛的。
它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师
教师要有能力独自或者合作开展这种教学模式。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专业要有意识地开展相关课程,去把学生们培养成有这种能力的老师。
和我们这边重视学科知识学习的教育专业不同,芬兰的教育专业有专门的“教学法训练课”,而且课时、比重都占很大分量,学生们在读大学的时候就会学习怎么“教”。
它需要有开放式的教室
有了高质量的“软件”支持还不够,“硬件”也得能有所保障。芬兰的学校,师生都是不固定在一间教室里面学习的。学校里会有厨房、手工房、木工房、音乐教室、语言教室,同时他们还会走出学校,到森林、博物馆、社区中去学习。
芬兰的“教室”,早已打破空间的封闭化,与社会、自然融合,这样“没有围墙”的学校,能为现象式教学的实施提供空间上的灵活性。
除了以上这些作为保障,这种教学方法还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律性和主动性。
所以,即便是对于走在教育改革前沿的芬兰教育人来说,“现象式教学”也是实验性质的,他们也仍然处在摸索阶段。
我原本以为,芬兰的孩子们每天都是这样上课,但其实根本不是。他们的“摸索”也非常谨慎,每个学年都只分配很少的课时来进行这样的尝试。
其实不仅仅是“现象式教学”,媒体对于芬兰老师们的教学方法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误读。
尽管,在芬兰,大部分老师都会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自主权,但他们也并非全然的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针对不同年级,老师们也会选择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有时是“以学生为中心”,有时是“以教师为主导”,有时则可能是给学生以极大自由的“以学生为主导”。
经过调查发现,基本上有45%左右的芬兰教师采用的是混合教学法。他们会给学生一定的自由,但同时他们也没有放弃传统的授课模式。
这一点,其实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改革,很可能并不会取得最好的效果。就像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也一定有它值得肯定的地方和优势。
“适度放手”并非“全然撒手”,如何能适当地向学生这边倾斜,给他们以一定的自由度,也许才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02
学习的终极目的不在于知识的获得,而在于让自己好好生活
我一直觉得,我们的传统教育总是在试图把“上学”和“生活”这两件事割裂开。
仿佛一走进学校开始学习,就踏入了一个“魔幻世界”,孩子们要成为一心向着“成绩”的“空心人”。
等到毕了业在社会上谋生,却发现自己在学校学得很多东西,完全用不上。
而真正最应该学的,“该如何生活得更好”这件事,却自始至终没人教过我们。
在这一点上,芬兰教育为我们呈现了“学习”的另一种模样。
在芬兰,特别是中学的课程,时时围绕着“生活”而立。芬兰的初中生会上“家庭经济课”,从做饭、做家务和家庭理财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技能,并让生活环境可持续化。
他们会在“厨房教室”一边实践一边学习烹饪和烘焙的技能,识别食物的营养成分,了解饮食文化;通过学习如何做家务,比如根据衣物的洗涤说明正确使用洗衣机、怎样手洗餐具最节约水等等来养成良好的、可持续的生活习惯。
他们还会通过了解家庭收入、预算、支出,来学会用有限的金钱规划、分配、安排家庭生活。
就是这样一门看似“婆婆妈妈”的课程,把男女平等、照顾自己和他人、自我管理、合作与动手能力、对家庭与生活的热爱等等理念、价值观和能力都一一囊括,真正在帮助学生们提高幸福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他们还有专门的“职业规划教育”,不仅仅是讲职业认知和技能,还将自我认知、教育选择等方面融入进来。
芬兰的小学会从简单的“职业启蒙”入手以培养兴趣和锻炼孩子做决定的能力为主。
中学开设职业和创业素养必修课。90分钟的课堂里,学生们通过在网络、纸媒上搜索职业信息,师生模拟电话面试,了解何为真正的“求职”;谈论家庭收支、缴税和物价,体会职业发展对家庭与社会的影响;系统规划出国旅行学习如何消费,让孩子明白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除了这种课堂教学的方式,学生们还会根据年级的不同而有不同时长的“职业日”,真正到各行各业中去“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会提供交通补助、老师也会和学生实践公司的老板、同事进行交流,并在孩子们工作结束后开展班级交流讨论,来支持学生们的“社会实践”。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芬兰的职业课,与只走一个形式的“社会实践”还是很不同的。
到了高中,芬兰学生要自己选择是读职业高中还是普通高中,这样的选择为今后大学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不同的方向和基础。如果孩子还没想清楚,也不必潦草决定,芬兰教育还增加了十年级,给孩子多一年的时间规划人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芬兰,职高和普通高中的地位是一样的。对于芬兰的孩子来说,选择哪种类型的高中,只取决于自己对未来人生的规划,是想向技术型发展,还是向研究型发展。
而且,读职高同样可以考大学。并且芬兰的孩子们还可以选择同时读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这种被称为“双轨制”的教育体系,可以给孩子们提供转换人生方向的机会,不需要一起挤“独木桥”。
当然,这样的“双轨制”得以实施,也是因为芬兰人的工资水平与毕业院校关系不大,而他们的应用科学大学和研究型大学具有同等地位。
而且,芬兰的许多大学在招生时都很看重学生们的工作经验,这无疑也在鼓励学生们可以不着急深造,高中毕业后可以先工作几年积累经验,慢慢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之后,再去读大学。
在教育制度上的“弹性”,也保证了孩子们未来的“弹性”,这样的政策能帮助孩子们在未来生活获得更高的幸福感,而不是仅在一条路线上钻。
相比之下,我们心里的弦,就绷得太紧了。
除了上面这些特色课程,芬兰的孩子们还会上有趣的手工课。在他们的学校里会有类似于服装设计室的轻手工教室,以及类似于生产车间的重手工教室,让孩子自己设计、动手操作。
这门课完美地诠释了“芬兰教育本身就是美好生活”的理念,在手工课中,男孩可以拿起针线,女孩也可以手握电锯。
此外,他们还有完备的“性教育课程”,把性教育作为一种通识教育,通过芬兰各个部门、学校以及家长的共同参与,给予孩子们多角度、全方位的性教育。
不难发现,芬兰人设置的这些课程,都是在“面向当下,兼顾未来”。一方面,他们都很“实用”,让孩子能掌握帮助自己生活的各种工具、技能,同时也帮助孩子们储备未来所需要的创新意识、设计思维和实验思维这样的软实力。
我想,可能只有转变教育的目的,把“竞争”与“选拔”转换成“帮助每个孩子好好生活”这样质朴的理念,教育的面貌也才能随之改变。
03
玩得尽兴,才能学得专心
芬兰的学校,不仅重视孩子们“怎么学”,更重视孩子们“怎么玩”。
他们对于孩子们运动玩耍时间的规定,让连课间都不让活动的小学生老母亲,羡慕到泪牛满面。
为了保证孩子们每天都有至少一个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芬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芬兰学校动起来”的运动项目,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让孩子们多动、少做、多参与。
用运动设施活跃校园文化
芬兰很多学校的操场上,都设有网状攀爬架。他们还把走廊里的墙壁变成了学生们的攀岩场地,激发学生设计有趣的游戏规则,鼓励大家在课间通过游戏动起来。
鼓励教师上课时运用更多的校园设施和大自然环境
在芬兰的教室里,有许多健身球散落在各个角落,老师们允许孩子利用健身球选择自己觉得舒服的姿势上课。这是因为,他们坚信“身体自由,大脑思维才能自由”的理念。
此外,学校还会经常走进森林、田野里去上课,自然、数学、语言,许多学科都可以在户外,边体验边学习。
运用科技支持学生运动与学习
有的学校,还利用电子大屏幕来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比如玩虚拟跑步、跳舞、拳击、VR游戏等等,还可以在屏幕上查看自己的身体曲线,调动孩子们的互动和参与度。
芬兰的学校不仅会想出各种方法来支持孩子们的运动和玩耍,同时还会让低年级孩子早些放学,给孩子们留更多的空闲,让他们可以自由安排。
在芬兰,隔代养育并不常见。所以,大部分职场父母在孩子放学后会选择托管。芬兰的托管又被成为“午后俱乐部”,不同于咱们这边的托管或是小饭桌主要是以监督、辅导孩子完成作业为主,芬兰的“午后俱乐部”除了安排10-15分钟的写作业时间,剩下的都是在带着孩子吃喝玩乐。
阅读、户外活动、乐高、桌游、做手工、定期到森林远足、到公园玩耍这些都是芬兰托管会带着一二年级的孩子们做的事情。
要是咱的托管也能这么丰富和高质量,那估计家长们也就不会对学校的放学时间早意见太大了。
04
学生们的自由,离不开对老师的全然信任
在芬兰,“自由”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老师。
芬兰教育的成功,离不开芬兰教师的高素质,以及社会对老师的高度信任。这种信任,体现在芬兰的教育体制会给老师们以高度的自主权。
老师们可以自己决定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教材,教师们都有选择权和决定权,所以芬兰也没有所谓的统一教材。
芬兰的国家课程大纲基本上是起到一个框架作用,一学年要上多少课,具体的选修科目有哪些,这些地方学校也都可以自己决定。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芬兰认为,教育要更少集体化,更多个性化。
除了每个学生都各不相同之外,教师的个性、风格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学校也允许班级与班级之间在教学进度上有差异。
可能在同一个年级和同一个星期,不同班级的老师都会用不同的方式、节奏去上课。A班的老师可能花很多时间带着孩子做手工,B班老师会带孩子们排演戏剧,C班老师可能帮孩子们补习数学。
而且,即便是同一个老师,他们使用的教学方法也并不固定。“不同的教学内容,甚至是上课的上下午时间,都会影响老师们采用的教学方法。如果今天天气好,老师可能会带学生出去活动。”
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芬兰教育背后的基础价值观,那就是:信任。
“优质的教育,应该给教育者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如果给一份工作设定了各种条条框框来加以限制,就打击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工作者们的创造和探索激情也就随之受挫。”
当然,这样的信任不是盲目的。
芬兰的教师录取、培养机制,也决定了芬兰教师过硬的业务素质。
芬兰大学的教育专业,他们的课程体系完全基于“当前学生”和“未来教师”的需求而设立:
课程注重培养研究型教师
芬兰希望教师能把“科学研究精神”内化为他们的工作精神,成为具有反思和批判精神的教师。
芬兰认为教师应当把“研究态度和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工作模式,在日常教学中采取分析和开放的态度,基于真实的课堂观察和教学经验,通过系统思维去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芬兰更注重教学法学习
书中列举了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小学全科教师和学科教师的课程计划表:
对比我们中国高校本科教师教育课程:
可以看出,咱们这边的教育学课程更注重老师掌握大量的“学科知识”,但是对于教科书分析、课程研究、师生沟通、课堂管理和研究方法以及基于科学研究的教学法这方面,涉及的并不很多。
也就是说,芬兰的教师从读大学那会就开始系统的学习“如何教”,这就奠定了他们拥有良好的设计课堂、把控课堂的能力,也正基于此,教育体系才敢放权给老师们。
芬兰会开展大量的教学实践
以韦斯屈莱大学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标准为例,在五年的大学课程期间会安排四次教学实践,从初级、中级到高级课程,层层深入,进阶式提高老师们的核心能力。
这种方式和咱们教育专业的学生自己找学校实习大不相同,芬兰这种模式更能切实地帮助教育专业的学生提高教学能力,也为他们日后走上真正的工作岗位提供了平缓的过渡和扎实的准备。
而除了刚才在文中介绍的这些内容,书中还有大量有关芬兰教育全貌的细节。
比如芬兰的幼儿园、幼小衔接是怎样的模式,芬兰对特殊教育、差异化教学的重视等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书里看一看。
此外,在书中作者也不忘反思,在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中,有哪些是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说到这个问题,就离不开对支持芬兰教育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深挖。
20世纪90年代,芬兰应对经济危机的权力下放政策,给教育系统也同样带来了“变革”,奠定了芬兰教育体制的灵活性和多样化,以及芬兰教师向研究型导向的转变。
芬兰小城市化的管理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芬兰教育的均衡、公平,以及教育系统内的自主权。
加之芬兰社会的高福利,以及民主、自由、开放的国家形态,和国内丰富的森林、湖泊等自然资源的支持,这一系列芬兰的经济、历史、文化发展才造就了今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芬兰教育。
就像作者在书中所总结的那样:
我们在看芬兰的教育时,一定不能忘了这是一个成熟发达国家的教育生态。就好比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成熟、完善、稳定。而当下中国教育的整体状态,更像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快速发展、不断尝试,也同样充满活力。”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羡慕教育理想国,就要把芬兰教育的模式照搬过来使用。
“拿来主义”式的抄作业既不合适,也行不通。
正如芬兰教育也花了30年的时间、经历了几次变革一样,我们的教育想要改变,也需要时间,需要方方面面、自上而下、从内到外地改变。
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回归教育的本质,重新把眼光放到孩子身上,以孩子的需求,站在面向未来的角度,重新定义学习的内容和怎么学。
多想想“怎么才能作为一个人好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才是我们当下的教育最应该明晰的地方。抓住这个本质,教育的大方面才不会偏航。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