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进入火星停泊轨道,为择机着陆火星做好准备
2月24日6时29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近火点280千米、远火点5.9万千米、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
探测器将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约3个月,环绕器7台载荷将全部开机,开始科学探测。同时,载荷中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光谱仪等将对预选着陆区地形地貌、沙尘天气等进行详查,为择机着陆火星做好准备。
截至当前,“天问一号”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已在轨飞行215天,距离地球2.12亿千米。
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24/c17250789/content.html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一号03组卫星
北京时间2021年2月24日10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一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
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61次飞行。
m.gmw.cn/baijia/2021-02/24/1302130161.html
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安全抵运文昌航天发射场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执行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已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于2月22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之后,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将与先期已运抵的天和核心舱一起按计划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
据了解,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于2020年5月首飞,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该型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25吨级,位居我国火箭首位、世界现役火箭前列。
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24/c17211564/content.html
NASA公布毅力号登陆火星视频
当地时间22日,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段毅力号火星车着陆火星表面的第一视角视频,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段被捕捉到的火星着陆视频。探测器上的麦克风也提供了第一个来自火星的音频记录。美媒报道称,毅力号上周在陨石坑着陆,不久将开始
探索火星微生物的存在痕迹。

毅力号是NASA耗资27亿美元的“火星2020”任务的核心,“火星2020”任务还启动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火星样本回收工作。毅力号将收集并存储数十个具有特别高天体生物学潜力的样本,NASA和欧洲航天局的联合行动最早将于2031年将这些样本运回地球。
xw.qq.com/cmsid/20210223A023K300?f=newdc
欧洲多机构将联合构建“数字孪生地球”,以促进2050年实现“碳中和”
为了确保由欧盟发起的两项计划——绿色协议和数字化战略顺利实现,气候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发起了“目的地地球倡议”项目。这一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全面和高精度的数学孪生地球,在空间和时间上精确监测和模拟气候发展、人类活动和极端事件等,预计从今年中期开始执行,并运行长达10年时间。
这一项目由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欧洲航天局和欧洲气象卫星开发组织联合推动。近期发表于《自然·计算科学》的研究揭示了实施这一项目的具体措施、可能的挑战和解决方法。由这一数字孪生地球构成的庞大信息系统,将能开发和测试更可持续发展的情景,帮助更好地制定环境政策。
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2-26/doc-ikftpnny9806894.shtml
-END-
戳下方图片,跳转对应推文
大地量子与NASA、欧空局等全球主流卫星数据供应商均建立了高效的数据获取通道,整合了近百种卫星数据、无人机数据、传感器数据,利用自主创新算法对数据进行网格化管理,可以满足不同空间大数据产品开发的需要。
凭借着海量多样的数据、快速及时的处理以及充满想象力的算法,大地量子帮助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国土规划、环保、金融等行业实现数据驱动的业务升级,为行业用户提供高价值的数据,打造出一个关于地球的数据百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