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向钱看
最近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起因是天津某中学班主任肖某某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发表不当言论,称往届学生家长不是高官就是富商,这届学生都是平民百姓,“你爸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别怪我瞧不起你!XX的妈妈一年挣的钱都比你妈五十年挣得多。”
相关消息“老师对比家长收入歧视学生”“教育局通报老师攀比家长歧视学生”冲上微博热搜。
这个老师的三观很成问题,赤裸裸的嫌贫爱富。而后面老师的回应,依然非常嚣张,并且暗含着威胁。
然而,教育者是最不应该嫌贫爱富的。
教育的一大功能就是实现阶层跨越,实现每个个体的自我价值。
中国有一句古话,就是 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
去年疫情期间,一张照片火遍大江南北。这个孩子的家庭收入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这个孩子的学习态度和精神,是无数人的楷模。还有各种网课期间为了不错过网课,在山顶,在屋顶学习的孩子。你无法用简单的家庭背景衡量人家的未来。
但是退一步想一下,难道仅仅是这个老师的评判标准出了问题么?
这个老师只是口无遮拦,把很多人内心的说法给说了出来而已。
这个社会,一切向钱看很久很久了!
在教育这个领域中,比这个老师更隐蔽的是一种准制度化的歧视。
隐形的隔离墙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教育隔离已经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普遍了,越来越制度化了。
比如一些现在很多私立学校,国际学校,学费一年动辄15万,20万的
上海几个知名双语私立学校每学期的学费
能够一年出得起20万人民币上小学的家庭,家庭收入税前一般都在150万到200万以上。
而2019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9万元,这个学费,已经划掉了绝大部分人群。

这种学校里班里很少出现这种家庭收入差50倍的家庭。
公立学校会不会好一些呢?当然不会。
现在很多城市的在入学中都采用学区房的制度。用经济的手段建立一座座高不可攀的学区围墙。
这还是2018年的学区房的价格
中国学习了美国的学区房制度,但是又摈弃了一部分。比如美国的学区房制度,对于租房是认可的。只要你在这个学区里面租了房子,能拿得出水电费单,就可以上这个学区的学校。
但是有关部分在借鉴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个租售同权,而采用了非常复杂的认定制度。结果就是迫使相关家庭必须买学区房。也堵上了一些中产家庭,待富家庭,混进这种学校的漏洞。
对于并不采取,学区制度入学的高中录取。(美国的学区就近入学制度,包含高中)有关利益团体,采用了一些技术手段来,实现实际上的隔离。比如,最近甚嚣尘上的艺术课程进中考。
有一个客观事实是,那个在案板底下坚持上网课,那些需要爬到山顶找最好角度上网课的家庭是没有钱,买一把小提琴的,也没有钱和精力去培训和补习的。这种规定,坦率来说更多是起到一种技术性歧视。
在招生的制度上,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上,在录取的机制上,对贫民阶层的系统性歧视,带来的结果就是,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比例的农村子弟,上好大学的难度越来越大。
2020年,清华大学共录取内地学生3500余人,港澳台学生60余人。其中,来自农村及贫困地区生源占20.2%。往年数据更低, 2018年是17.9%,2019年是19.3%。
类似的情况,在美国也普遍存在着。美国的公立学校的教育目的和私立学校教育的目的很不一样。公立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一个选民。即让学生成为负责任,健康,投入,自我意识的公民,以完成一项对社会有益的任务。
而事实上整个社会的精英阶层越来越倾向于私立学校。私立学校也有更多的自由度来培养社会的精英。
所以事实上,今天在绝大多数地方,家庭收入相差50倍的孩子们已经不大可能在一起上学了。他们在入学的时候就已经被隔离开了。他们更是在毕业去向上也已经早已分层。
结语
人总是需要出路的,这条路不通,就会走另外一条路,如果哪条路都不通,就会杀出一条血路的。
无论是隐性还是显性的隔离,都会加剧阶层的固化。一旦阶层固化,社会很容易进入不稳定的状态。中国历史上,最危险的不是那些状元,而是那些落地秀才。最后只能内库烧为锦绣灰 天街踏尽公卿骨。

教育公平,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公平,而是制度上设计上的公平。
教育公平,教育者态度上的公平:
无论是教育局长的孩子,还是路边煎饼摊的孩子,他们都有权接受公平的教育,有权被教育者公平地对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