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吴孟达先生昨天下午去世了。
我的青春记忆,又少了一部分。
我们有同事前两天刚写完希望达叔身体早日康复的文章,毕竟那会儿的消息只是说他重病住院,进了肿瘤科。(这文章也用了当时的一些素材)
结果后来又曝出来重病是肝癌,情况严重。

其实在听到说肝癌晚期、癌细胞扩散的消息时,很多人都明白,这病已经很难真正康复过来了,要做好心理准备。
但谁都没想到病情会恶化得这么快,这一天会到来得这么早。港媒说连达叔自己都不知道会是这种情况,所以在入院前不少事情都没安排。
实在是太让人意外了。
先是有消息传出来,说达叔转入ICU,亲友赶去见最后一面。
新闻说达叔一直在讲“好痛,好辛苦”,要靠打吗啡镇痛:

看了难受。

然后下午2点多的时候,台湾歌手黄安PO出了吴志雄的朋友圈,讲达叔已经去世:
结果这消息又被田启文辟谣,表示虽然人已经很危险,进入弥留状态,但还没走。

总之有消息,又辟谣。
又有消息又辟谣。
几个来回下来,即使在骂的人也清楚,用“弥留”这样的措辞来辟谣,其实代表达叔已经病入膏肓,只等医生宣布了。
几小时后,噩耗传来。
纵然我们千般不舍,纵然之前有很多朋友为他加油打气,这位陪伴了我们从小到大无数欢乐时光的香港老戏骨,还是离开了我们。
应该也不只我们这些普通影迷,相信现在很多很多年轻明星、青年导演,也都是看着吴孟达先生的电影长大的吧。
还有老一辈娱乐圈人士,也或多或少都和吴孟达有过合作。尤其是香港影星,毕竟香港就那么大,吴孟达又真的很有名,肯定认识的。
所以吴孟达先生病逝的消息一出,小半个娱乐圈都在悼念:
但吴孟达不怎么用微博,也没什么粉丝。
他最后一条微博还是2019年,当时他写道:
我是中国人。
其实最近几年,达叔的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很好。
2014年,他曾经因细菌感染导致心脏衰竭,被送入院急救,还一度误传死亡消息。
康复出院后,达叔的体重爆减,考虑到身体问题,他减少了工作量。
前段时间录制综艺,他提及这段经历说:“那个时候真的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面很多事情想做,力不从心,包括感觉几年没拍了,好像跟很多观众朋友距离愈来愈远了,夜阑人静的时候,感觉好像自己就要走了。
今年2月初,他在拍摄某电影的宣传海报时,突发心脏不适,只得捂住胸口,坐在一旁休息。
休息时,他一直在向工作人员说对不起,为耽误工作进度表示抱歉。工作结束后,他再次向工作人员鞠躬道歉,对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表示歉意。
我想起来之前看《十三邀》采访达叔,他被一位年轻粉丝问,“好多年没有在电影里面看到他”。
达叔语气淡淡地说了一句,“我老了,没办法了。”
时至今日,我终于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02
吴孟达,1952年生人,今年已经69岁。
(关于达叔的出生年份,1951年、1952年、1953年的说法都有,但是TVB今天播出的《六点半新闻报导》中指出,他其实是1952年出生的)
7岁时,他随家人搬到香港,起初的日子过得蛮拮据的。他母亲爱打麻将,常常顾不上做饭,就在牌桌上掏出一块钱给他去菜场,他不用完,多出来的一毛就攒到周末去看电影,那是他演员梦的开端。
1973年,他去考TVB的演员训练班,也是知名的无线电视艺员培训班。
考试项目五花八门,有要求当场看报纸再读出来,有需要自编自导演默剧,他还记得那时候自己演了一个“飞仔”,也就是流氓。
考试对他来说似乎没什么难度,虽然过去他也没有系统学过演戏,但有些小聪明,而且少年时代看过的无数场电影还是派上了用场。
他一次就考上了,成为第三期无线电视艺员培训班的一员,与他同班的有周润发、杜琪峰。
后来的访谈里,他说那时候去考试,一是因为喜欢,二是因为想要成为很红的明星。
他承认当时自己有些爱慕虚荣。
其实家里人,尤其是父亲,并不认同他的做法,所以他白天跟着父亲做生意,晚上偷偷溜去上课,哪怕被父亲拍着桌子大骂,也还是选择了这条路。
从无线电视艺员培训班毕业后,他和所有那时候刚出道的演员一样,都需要从龙套做起。
当时的TVB拍摄方式和现在差异很大,大部分都是棚内拍摄,拍摄机器是座地式的大机器,而且每段戏都是从头到尾,不能NG,中间不能再剪辑。
达叔的龙套角色,虽然只有一两句台词,甚至没有正脸,却需要一直在旁待命,等到主演们演到需要的地方,就卡准时间上场,完成自己的表演任务。
因为是长镜头拍摄,所以表现稍有不好就会被骂。
被演员骂、被导演骂、被摄影师骂,后来他自嘲,当时就是最底层嘛,谁都可以骂你,连拖地阿姨都骂你站错位置。
这样的日子熬了几年,终于迎来了转机。
1979年,他搭档郑少秋出演电视剧《楚留香传奇》,出演男二号胡铁花一角。
这部剧的女主是因出演《倚天屠龙记》已有名气的赵雅芝,编剧则是王晶。
《楚留香传奇》一经播出,立即大火,郑少秋、赵雅芝、吴孟达都乘上了这股东风。
03
仿佛是一夜之间,吴孟达红了。
进出酒店都能遇到很多粉丝在门外蹲守着送礼物、要合影。
还有各种邀约、片约纷至沓来。
有一两年的时间 ,他泡在酒吧、赌场,几乎每天花天酒地,日子过得颇有些放纵。
慢慢就有些入不敷出,为了维持这样的生活,他去借钱,但很快债台高筑,常常被追着要债。
杜琪峰那时候评价他是“扶不起的烂泥”
最糟糕的时候,他欠了银行30万港币,在当时的香港,这显然不是一笔小数目。
因为还不上钱,他被银行宣布破产,随后找周润发借钱“救命”,但被拒绝了。
刚开始他没能领悟,觉得这么好的朋友为什么不帮我,之后才意识到周润发的用心。
后来,他出演电影《天若有情》,扮演太保,出场唱着“输精光,皆因上大档;输精光,所以食便当”的小调,似乎正是借角色之口嘲讽过去的自己。
这个角色也成为达叔唯一的获奖角色。
说回当时的达叔,大量债务缠身,因此被公司冷藏,只能回去演些犄角旮旯里的小龙套。
拍戏拿到的钱和公司的固定工资,会有一大部分直接划到破产管理处,用于帮他偿还债款,留下的部分勉强能够维持他的家庭。
这样的生活过了将近四年,从1981到1985年,他被迫从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抽身,开始沉淀、阅读、学习、自我修正。
他在很多采访里说过,这是他最怀念的一段时光。
这段时间里,他看过最多的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著《演员的自我修养》。
这本书曾多次出现在电影《喜剧之王》中。
他还跟着关海山学表演,关海山老师借了很多关于表演的书给他。
在书籍中,他专研老前辈们的表演方式,再融会贯通,发展出自己的表演方式。
也是在这个时期,招振强找到他,出演《新扎师兄》里的教官,把他从“冰柜”里拉了出来。
拍《新扎师兄》时,他有一场和梁朝伟的对手戏,剧本只有两页纸,但他翻来覆去看了两百遍,就是为了琢磨整个场景下的眼神、动作、语气和神态,要演出那种“嘴巴在骂你,眼睛在疼你”的感觉。
他把过去四年思考过的理论、表演的方法都用到了这部戏里,终于让身边人对他刮目相看。
他的生活从这时起,再次步上正轨。
04
1988年,他终于还完欠款,无债一身轻,接了一部电视剧《盖世豪侠》,和周星驰扮演一对师徒。
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合作,但却默契十足,接梗、接动作、接对白都十分流畅。
第二年,他们再次合作,出演《他来自江湖》中的一对父子。他们在剧里设计了一条规则,每当父亲想要教训儿子的时候,只要儿子开始唱歌,父亲就开始打太极。
回想起来,这或许就是周星驰“无厘头”电影风格的开端。
周星驰当时三十岁不到,吴孟达大他十岁,他们彼此以“星仔”、“达哥”称呼。周星驰不爱说话,但偏偏和吴孟达有很多话聊。
那时的他们都未曾想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名字始终亲密地排列在一起,成为一个传奇。
当时的他们在电视剧里浑然天成的默契,很快吸引到了更多的导演和制片人。
1990年,吴思远邀请他们共同出演《赌圣》。
在这部电影里,他们一个是有特异功能,却不失小人物善良的赌徒,一个是贪财怕死,但莽撞中又带着真实的三叔。
电影上映后,立即爆红,创下了当年香港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随后他们趁热打铁,推出《赌侠》。
香港电影的新时代揭幕了。
接下来的十多年,吴孟达和周星驰合作了二十多部电影,每一部都让观众又哭又笑。
周星驰的电影里,周星驰永远是个年轻人,而吴孟达则总是饰演一位中年人,在边上吐槽他。乃至于在我印象里,“达叔”一直就是达叔,从来没年轻过。
他们不仅是工作上的搭档,更是朋友。
周星驰不善言谈,不爱面对采访等琐事,总是吴孟达去替他解决。
有时候碰到周星驰在片场骂人,他还会帮忙调解。
曾经有黑社会想找周星驰演戏,结果找到吴孟达,甩了一箱子钱到他面前,说让他搞定周星驰。
这样的合作在20年前戛然而止,他们最后一次合作是《少林足球》。
周星驰凭这部电影勇夺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在内的七项金像奖。
再往后,吴孟达再也没有出现在周星驰的电影里。
05
还是在《十三邀》的采访里,达叔用“老死不相往来”来形容和周星驰的关系。
这张截图一度被断章取义、任意解读,以论证他们的关系出现了不可弥补的过错。
但如果看过这段采访的完整版本,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2004年,周星驰邀请吴孟达拍摄《功夫》,但因为非典疫情,拍摄搁置。
等到疫情结束后,拍摄重启,吴孟达有了别的片约,时间对不上,只能无奈错过。
而这个为吴孟达准备的角色,就叫做“阿达”。
达叔把这段阴差阳错的错过,比喻为“没约对时间的喝茶”。
2005年接受采访时,他被问到最喜欢的香港演员是谁,他毫不犹豫脱口而出,“周星驰”。
达叔生病住院时,星爷也有关心。
拍《美人鱼》时,星爷也给达叔发过邀请,但当时达叔身体不行,不适合拍戏,便拒绝了。
我们不必去窥探一段关系是如何不再亲密的,因为连当事人本身都无法说清。
其实我觉得这是常事。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已经耗费了大量的心力,在没有工作维持联系以后,很多人便疏于联系,渐行渐远了。
就比如曾经的星仔和达哥。
达叔在很多节目里说过类似的话,“我还没死,他还没退休,一定有机会合作的”
包括这几天吴孟达病重,周星驰去医院探望,也一直表示可以做任何事情。
也算是解了不少人的一个心结吧。
06
不再与星爷合作的达叔,其实没彻底停止过拍戏。
2017年,达叔受邀拍摄《流浪地球》,很多人听说他的名字,第一反应还以为这是个喜剧片,但这部戏可拍得太苦了。
当时已经64岁的他,穿着十几公斤的机甲装爬行、吊威亚,每场戏拍完都要吸氧。
拍起戏来,他比工作人员还着急,让他休息,他还一个劲地在问“干嘛不拍啊”。
事后说起这段经历,达叔表示自己拍完回酒店都会哭,想自己怎么这个年纪了还要受这种苦。
但苦是苦,该上的时候,达叔一点都不示弱。
现在一些明星的粉丝以自己偶像背台词拿出来宣传,但真正的老戏骨,是要把和自己对戏的人的台词也都背下来的。
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我们也看到了。
吴孟达老当益壮,他在《流浪地球》这部华语电影史上具有开创性的电影中的表演备受好评。影评人觉得这是整部电影中最立体得当的角色吗,一万多人点赞:
相对年轻的网友提到吴孟达,第一反应也是《流浪地球》:
之前常有新闻说,他还在拍戏是因为家庭负担很大,四个女儿一个儿子都要靠他养活。
我觉得并非如此。
还在拍戏,只是因为他依旧热爱着这个行业,他曾经说希望能够一直给观众新的期待。
在很多采访里,达叔聊起拍戏的过往,说起怎么拍某场戏的细节,分析人物的背景与故事时,语气总是会更快一些,眼睛里也闪着光。
如果不热爱,也根本走不到这一步吧。
07
在达叔漫长的演员生涯里,几乎没演过主角。
他总是主角身边的那个配角,看似不起眼,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度被戏称为“最贵的配角”。
但他对主、配角这些都不太在意。
他只认定一点,就是不管接到什么样的角色,都要用自己的方式尽量让角色变得好看,他坚信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故事没有高低之分。
以前小S问他,最开始有没有想过自己会当谐星?
达叔说,虽然演过不少喜剧,但其实并不会在演戏时,预设自己演的是喜剧,而是会从角色本身出发,去预判角色的反应。
没有角色是仅仅为了搞笑而存在,每个人物都有自己背后的故事,“表演要有诚意”。
是达叔的演绎,让那些小角色们,一边在故事里嬉笑怒骂着,一边讲出好些道理。
达叔也没得过什么奖。
屡屡提名,屡屡陪跑。
好多人都提到过,说金像奖欠他一个奖杯。
《喜剧之王》里,达叔扮演的卧底警察说,“我才应该拿奥斯卡男主角”。
而在2018年接受采访的时候,吴孟达表示特别想拍一部自传电影,就叫《吴孟达》,自己当主角,就拍一些自己的困扰。
他畅想说这剧里可能会有好朋友田启文、黄一飞、肥仔聪,甚至可能请来周星驰、刘德华。
达叔演了这么多年戏,有这么多朋友。如果有需要的话,相信总会有人来帮帮忙的,大家一起窜个局,演一部群星荟萃,笑中带泪的悲喜剧电影。我可太期待了。
可惜,看不到了。
08
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不再年轻的标志,其实就是从记忆里的人名逐渐变老离去开始的。
如果不是之前达叔生病,我真的意识不到原来小时候银幕上的那个“达叔”,今年已经将近70岁了。
就连“星爷”,也已经59岁马上60了。
刘德华和张学友都60岁了,周润发66了不怎么出来了。
中央一套的董浩叔叔65岁,现在经常在B站上分享自己和女儿的故事:
就连我小时候认为与我同龄的金龟子,我查了一下也快55了:

朋友开玩笑说,现在微博每天的热搜,就是一个我不认识的名人和另一个我不认识的名人,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然后就被人夸赞或者声讨。
我觉得这实在是太形象了。
我们大了,所以那些我们熟知的名字就老了。
臧天朔去世的时候,我发了条微博说“我认识的明星会一个个老去,死掉。然后我也会老去,死掉”。
我初中时候最喜欢的乐队是linkin park,那时候去ktv别人唱周杰伦,我就唱《my december》,唱《in the end》,然后2017年7月,Chester Bennington去世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前年,李咏叔叔癌症去世的时候,我大哭了一场。
那会儿网上很多对他的恶评,即使他去世了,有些人依然不依不饶,但我就是受不了。
因为我小学时候最爱看的综艺节目就是幸运五十二,爷爷会说李咏这个主持人疯疯傻傻的,但我那时候叛逆期,就爱看李咏叔叔在那里蹦蹦跳跳。后来出来《非常六加一》之后,我一整个暑假都希望那个抽中砸金蛋的是我。
记得哭完不到一周,新闻里说,金庸老爷子也去了。
当时朋友圈刷屏的话是:
“金庸去世了,说明最喜欢金庸的马云真的老了;
如果未来哪天马云去世了,那我们也真的老了。”
我当时也不想反驳这句话里面的逻辑,只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更别说我最喜欢的体育明星科比....还有我爸最喜欢球星马拉多纳....
今天,一个比较年轻的群友问:
“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最近我熟悉的明星一个一个都离世了?”
一位年纪比较大的群友回复他:
“你们这些年轻人要习惯,这样的事情以后会越来越多的。每天都有很多人去世,只是现在轮到你们熟悉的而已”
残忍,但却是事实。
三十岁参加的都是朋友的婚礼,五十岁参加的可能是朋友小孩的成人礼,七十岁开始可能就要频繁参加朋友的葬礼了。
生老病死、爱恨别离。
能怪谁呢?是岁月在捣鬼啊!
体验这一切,本身就是成长的一部分吧。
09
这一切都让人唏嘘,也难免会想到自己。
最近两三年,发现自己吃得越来越少,然而想维持身材却越来越难了,一不小心就会发胖,朋友说这是新陈代谢慢了。
以前人们形容一个人身体还好,会说他还很能吃饭,我现在食量下降,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体不如以前了。
现在真是对那句“愿用家财万贯,买个太阳不下山”感同身受。
以前总觉得自己不怕死,想着抛头颅洒热血,为崇高的理想捐躯,结果越接近中年,胆子越小,肠胃病几个月不好,就崩溃了,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症,慌慌张张地要去医院检查身体。
还好一套检查做下来,只是虚惊一场。
前段时间又检查出来说脑子里有个血管瘤,害怕地一直在网上猛查资料,干啥都提不起兴趣。
结果去医院复查,结果也是好的。
我不知道我说的这些,年轻的你们能不能体会。我现在看到昨天那样的明星结婚的话题已经没有任何兴趣了,但看到生老病死,就忍不住唏嘘感叹。
我想你们也是一样,觉得健康的日子,容易快乐的日子和我们曾经喜欢过的那些人一起,渐渐走远了。
毕业赚钱以后,总是有意识地带父母出去玩,去过大阪、东京、普罗岛、贵州,希望能在父母真的老去之前,多陪他们出去走走。
在大阪的时候,本来说带他们去吃我以前爱吃的那些好吃的日料。我爸爸身材健硕,很爱吃饭,我小时候他一个人能吃三大碗。所以去之前,我一直想象着我爸爸吃到他爱吃的米饭料理时的情形。
那我就能骄傲的对他说:“看我带你吃到的东西好吃吧!”
结果真的去了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爸爸老了,身体不允许他吃那么多了。他痛风,喝不了啤酒,吃不了海鲜。他还要控制血糖,所以碳水都不能吃太多。
而我妈妈则吃不了红肉,吃不了脂肪,面对一桌子的美食面露难色,吃了怕身体不好,不吃又怕辜负我一番好意。
所以我原来预想的美食饕餮之旅,变成了小心翼翼的吃养身餐的旅行。
而我那时候也因为胃病,也不能大吃大喝。
所以有时候中老年人也不是不想大吃大玩,实在是身体吃不消了。
都老了,真的都老了,无论多怕,该老还是会老的,再怎么做都没用,只能小心翼翼,再小心翼翼生活着,就为了能再多活五年,一年,哪怕一个月也好。
世界上最悲伤的事情不过如此。
生命从诞生开始就是倒计时,和每个人的相遇都是缘分。
既然老去无法抗拒,既然死亡无法避免,那就学会告别吧。
每一次告别都应该比上次更用力一点,因为你也不知道这次会不会是最后一次。
-END-
点击下方按钮关注
回复晚安
可以看到一篇“性瘾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