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会有那么几部华语片,让你心心念念,天天盼着他。
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这部,也是在我的想看片单里,趟了好久。
如今,他终于来了。
是的,就是《同学麦娜丝》。
已经从豆瓣7.7分,缓缓涨到7.8分了


热衷英语的黄信尧导演,仍然在乱玩。延续了Plus英文直翻普拉斯的风格,Minus就此造就了片名《同学麦娜丝》。
嗯,上一部是,这一部是
那一年,我们被黄信尧不疾不徐的独幕剧式旁白的幽默所吸引,却也被《大佛普拉斯》中无法掩盖的来自社会最底层,最沉痛也最沉默的黑暗所触动。
一片灰茫之中,唯有一缕亮通通的粉,拉断了紧绷已久的弦。
2021年,黄信尧的新片迎风而来。
《同学麦娜丝》上线Netflix后,豆瓣评分7.8,IMDB 7.5。
依然是那个熟悉的黑色幽默,以暗喻、调侃的口吻,沉重悲催卻不失风趣地叙述人生。
依然从头到尾旁白不停,只是这一次的旁白直接亲自下场,与戏中角色互动,造就了时而打破第四堵墙的诙谐,又时而有如纪录片一般的访谈质感。
这也是第一次,明明因为“知道自己在看电影”而出戏,可下一秒便又发现,“知道自己在看电影”这个意识的跳出也是整部电影的一部分。
而更加独特的是,每一次的“知道”和意识的跳出,会豁然发现,我们停在了电影的不同层,也见证了人生的不同阶段。
《同学麦娜丝》的灵感来自于导演黄信尧人生中的同学们。
有导演梦想的铭添、事业不上不下的电风、经济拮据的罐头,以及讲话会结巴的闭结,四个人生已过40岁的他们代表了四种人,也剖白了四种人生状态。
在吴铭添(无明天)给市长拍广告时,我们看到了他频频恭维,各种拍马屁。这是一个能屈能伸,懂得扮猪吃老虎的聪明人。
而聪明人,是懂得把握机会的。
当机会送上门来,铭添自然没有放过,先是立足态度,表示自己会听“倾听”。后来真正开始拍戏,又用“明天会更好”来把每场戏都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聪明人,也是懂得话不说满,随时留有余地的。
你看他哪怕取得再多的权力,他从头到尾也没有翻脸不认人过,继续和委员合作。哪怕二人后来有了裂缝,但他也懂得留有后路,尽可能多朋友少敌人。
在美好愿景面前,铭添代表成人世界的现实与物质。他沾染了政治黑暗而堕落,看起来泯灭了良心,却在婚姻濒临崩溃的时刻找老朋友打牌。
老同学的友谊,是他找回自己的地方。而【追求梦想,最后寻找自己】,是很多人一辈子的固定格式。
铭添说,我的人生就差这一步。
电风说,我的人生也只差一步,我们每个人都只差一步而已。
但其实,电风差的就是铭添的这份会做人。
电风能力好,有抱负有憧憬,却因为原则太多且太过锋芒毕露而失去了很多机会,在职场上屡屡受绊,停滞不前。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没有停歇的转动了数年,却没有任何起色。
电风有一个窄窄的只能勉强停下一辆车的停车位,但这也是电风的人生写照:没有可大展身手的空间,一切就是得过且过。
多年过去,哪怕再心有不甘,电风还是电风,过着平淡且毫无起色的生活,就连结婚也是意外地奉子成婚。
生活中每一个阶段的巨大压力来自于“没有钱”,电风的梦想也被“没有钱”拦腰斩断。
钱,和幸福划上了等号。而很多时候的努力拼搏,最后只能换来徒劳一场空。
生活的真相何尝不是这样。
曾经一直【步履不停却搭上了越来越多的喜悦】,于是亦步亦趋地越来越吃力,就此一生平淡无常。
比起电风的平淡,罐头的人生是黯淡。
工作的契机,让罐头发现自己学生时候暗恋的校花如今成为了性工作者。
罐头对自己的外貌没有信心,所以一直不敢追求。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告白,又在关键时刻落荒而逃。
大马路上,罐头大哭,可他哭得不只是懦弱的自己,也不是错过的爱情,更不是没能把握住的机会。
他哭得,是曾经闪闪发光的人,怎么如今和他一样黯淡呢。
他哭得,是为什么生活折磨自己也就算了,还不放过自己心中的女神呢。
麦娜丝,象征罐头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可如果连想象都变得黯淡无光,那人生又还有什么意义。
罐头代表了很多【直男的最后伤悲】,不知为何而活,不知为谁而活。黯淡并非是生活给他的挫折,而是他自己亲手筑就的阴霾。
在四个人物中,或许闭结是最幸运的那个。
他单纯善良,永远把朋友和亲人放在第一位,但他也并没有被世界温柔以待。
他说话结巴,不善言辞,也因此无法有人可以理解自己的生活和内心。
在开场闭结用阴阳眼看到了阴间使者老李的时候,我们就早已预料到他可能的结局。可他这一生,我们却没看够。
这是怎样一个温柔的人呀。他横跨阴阳两界,为生者付出,也为死者付出。
但他似乎从没有为自己付出过。于是导演黄信尧不忍,给了闭结一个不看外表只看灵魂、懂他内心知他真心的阿月,让他在生命结束之前找到了幸福。
这个世界,因为闭结,而变得更加美好。闭结,也因为有阿月,而在最后的时刻未有遗憾。
只有我们,看闭结留下的满地星光,有些感伤。一方面,是因为不舍:怎么这么好的人,就这么枉死了呢。
一方面,是为他而【控诉命运不公】:为什么总是先替别人着想的体贴就只能换来上天的无情?
四个主角之外,还有一个角色,便是导演。导演以旁白的形式贯穿了全部电影,也让电影本身成为了生活本身。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梦想的鸿鹄之志,看到了人生回过头来的思忖,看到了无法释怀的无奈,也看到了徒劳无功的悲哀。
同时,电影也提及了资本主义下的炒房文化,影射了大家默许的资本游戏规则,点透了野鸡想要上天却飞不高的可笑现实,撕开了梦想披着希望的袈裟之下,随着年龄逐渐变成绝望和危机的悲剧。
导演说,【人生不过就是唬烂三小】。
这让人不免想起2005年那部荣获第29届金穗奖最佳纪录片的《唬烂三小》。
《同学麦娜丝》是这部旧作的延伸,也是之于导演黄信尧来说一次更为亲近与私密生活的袒露。

相比于《大佛普拉斯》的疏离,《同学麦娜丝》也让我们离导演黄信尧更近一厘。
不止如此,黑色幽默的喜剧成分,也因为这份轻松而抬到了另一个全新的层次。很多别出心裁的设计,也建构了自我与本我的互文。
从大框架来看,《同学麦娜丝》较描摹上流社会奢华糜烂的《大佛普拉斯》可谓道高一丈。
表面上,剧情文本就是继续挖苦贵族阶级话术的高雅与文艺,抨击这推杯换盏的技巧间不动声色的虚伪与心机。
但细抠内里,《同学麦娜丝》玩了一个麦高芬的拉花:偷情不明表,用香浓醇咖啡暗示;对委员市长私下搞事情的不屑也不直说,只是将地点放在了厕所。
包括在结尾,导演黄信尧从后方入镜跑出来踹铭添,一边让电影有了真实的律动感,也一边将电影并非现实的这层窗户纸捅破,而更为隐喻的则是创作者借影视之手来宣泄不满。
这种隐晦的艺术表达,懂的人自然懂,还会对这份高级竖起大拇指,不懂的人那就不必懂,不懂也不影响正常观影。
小的细节上来说,开场字幕的人名被硬生生截断的呈现方式似乎也是主角们看待自己人生的方式。
一辈子,不上不下,不好不坏,还没走到生命的尽头却仿佛猜得到未来的走向,还没看到一生的完整却已经差不多对归宿心下了然。
这种【半生未过少年已渗透往生】的态度,可真的十分黄信尧。
导演说,烟点到最后会变成烟灰,人也一样。这是一种坦然,也是一种淡然。
在这层看透了生活的披露中,我们看到了导演更加自然生动的诠释:梦想可能
破灭,生活永远充满意外,而人生只不过就是一趟单程的旅途。
我们花很多时间寻找人生的答案,但也许答案的本身就是一片混沌。
四个人生不如意的中年男子怎么过日子的剧情被电影的结构式框起来,没有什么峰回路转的故事,也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剧情,甚至是松散、平淡,没有一个明确的主轴脉络。
可却正是这一层【平淡的真实】,让这群人的这一小段生命历程变得有所意义。
每个人过着各自的苦闷生活,偶尔聚在一起,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也是对故去时光的叹息。但打完牌之后,还是得各自哪来回哪去,硬着头皮直面那不堪入目的人生轨迹。
这种悲惨的荒谬,和我们很多人的生活相像,于是建造了投射,构成了共鸣,让很多人忍俊不禁。
可是笑着笑着,又有些唏嘘,因为我们笑着他们的同时,其实也在苦笑着自己。
人生一直都是充满皱褶的,而我们活着的价值,就是抚平这些皱褶。
其实,我们都有过某一刻,或者某一部分的铭添、电风、罐头和闭结。怀抱着雄心壮志,感慨着怀才不遇,明明做事不是很差,却因为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而永远错失良机。
我们一直在期待更好的明天,相信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机会到了,就可以咸鱼翻身逆风翻盘。
可真的到了那一天,如果要付出的代价远比我们预估的要多,我们还会义无反顾么?
人活在世上讨生活,本身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生而为人,我们就只能继续过下去。《同学麦娜丝》,是莫忘初衷的警醒,也是笑着接受一切的疗愈。
每个人生,都有自己的旅途,但愿你,可以过上自己心中理想的幸福生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