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没什么新片上映,春节档相当于对市场的透支,后面一个月都缓不过来,本周唯有真人版《猫和老鼠》,为了童年回忆,哥起了个大早去看了。
《猫鼠》是二维动画加上实景拍摄
,这种形式此前用得很少,最成功的是1988年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由《阿甘正传》导演泽米吉斯操刀,还提名了奥斯卡。

新版真人《猫鼠》没什么可说的,华纳摆明了就是来割“情怀韭菜”,愿者上钩,我本来就没期望故事写的多出彩,毕竟动画《猫鼠》大多是短片,不靠情节取胜。
但还是有些出乎意料,故事弱智得令人发指,剧情稀碎,表演尴尬,全片围绕一个破婚礼没完没了。
猫鼠的部分味儿很对,都是老梗老回忆,结尾的追车戏精彩,好莱坞技术是真好,二维结合非常完美,音乐把原作的古典改成现代,极具律动感,有好几段我都是闭上眼睛听歌。
不过华纳涉嫌虚假宣传,
预告片里大多是猫鼠追逐,但其实它们戏份不多
,而且游离于叙事之外,没他们好像,也行。

我的建议是“可看可不看”您要是不差钱,想买票进场找回忆那就让我挣个分成费。
今儿主要聊聊《猫和老鼠》这个老牌IP的前世今生,总说是童年回忆,但我猜了解背后故事的同学不算太多,写篇小文让您涨涨姿势。
1940年米高梅出品了动画短剧《Tom and Jerry》(以下简称猫鼠)第一集《甜蜜的家》,"Home Sweet Home”这个著名的梗在真人版里亦有致敬。
开始俩主角另有名字,猫叫Jasper,鼠叫Jinx,但米高梅老板不喜欢,于是在员工间征集,最后Tom和Jerry胜出。
“Tom and Jerry”是流行于19世纪的英国俚语,意思是“吃喝玩乐的浪荡子”,我觉得动画里可理解为“损友”,一眨眼相爱相杀了八十多年。
《猫鼠》背后是两位大神:威廉·汉纳和约瑟夫·巴伯拉,两个人共获得七次奥斯卡、八次艾美,在好莱坞动画界的资历地位大概仅次于华特•迪士尼。
到1958年,二人共为米高梅制作了114集《猫鼠》短片,按照严格标准来说,这些都算是“电影”分类。
《猫鼠》每集6-10分钟,剧情非常简单,
公猫Tom与小老鼠Jerry追逐互斗
,大部分时间是Jerry获胜Tom出丑,但也有例外,比如Tom被折腾得快挂了,Jerry也会留下鳄鱼眼泪,偶尔皆大欢喜。

早期的《猫鼠》尺度较大,经常有暴力桥段,比如Tom被劈两半,抓Jerry时枪、炮、斧头甚至是毒药都用,口味重的一批,可能是40年代正打二战,人们对暴力的宽容度较高。
动画很贴近时事,1943年的一集中,还有讽刺希特勒的画面。

除了T和J,一些配角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斗牛犬斯派克,它是猫鼠大战的最大受害者,经常稀里糊涂掉坑里,真人版里反复致敬了它头上的包。
Tom的主人叫“两只鞋太太”,她只露过一次正脸,大多是下半身出镜,经常担当猫鼠大战的终结者,从特征看是中年黑人女性,按照当下好莱坞的标准,这算种族主义歧视(不让黑人露脸),放到今天肯定会被喷死。
为什么如此简单的故事会经久不衰呢?
我猜可能是因为够纯粹,Tom是坏分子,Jerry是机灵鬼,别看关系单线,但很符合世俗的善恶分类习惯,恃强凌弱者必须倒大霉!(Jerry也不是善茬),特别对孩子群体友好,孩子长大,后代们接着看,就滚雪球般成了影史最著名IP之一。
再就是默片的表现形式,Tom和Jerry绝大部分时间不说话
,纯用肢体搞笑,就算爱斯基摩人也看得懂。

1958年,电视冲击电影业,米高梅收入锐减,卡通工作室关闭,猫鼠停更。几年后,米高梅发现猫鼠IP依然能卖钱,于是与其他制作公司合作,期间经历了两个掌门人,一是吉尼•戴奇,二是查克•琼斯,60年代二人共制作了47集短片。
2020年4月吉尼•戴奇去世,网上纪念文章霸屏,至此4位《猫鼠》功勋艺术家已全部谢世。(不过限于当时预算太低,戴奇的《猫鼠》品质一般)
到1975年,《猫鼠》两位创始人汉纳与巴贝拉重聚,不过是制作电视Show,应电视台要求,让Tom和Jerry成了朋友,不再只是追杀。
前几天有朋友问我,说《猫鼠》不是属于米高梅么,怎么成华纳的了?
当然是买的啦!
1986年米高梅被传媒大鳄泰德•特纳收购,5年后将《猫鼠》版权卖给华纳,这也是前段时间《猫鼠》遭遇种族主义指责时,华纳会站出来发声明的原因,意思是那些是年代产物,40、50年代社会气氛就是如此,我们现在强烈谴责,但并不会刻意回避历史。
华纳后来出了些《猫鼠》大电影,我没看过,口碑来说一般般。

再说说《猫和老鼠》的原声,片中几乎没有对白,除了角色动作全靠音乐烘托氛围,音乐总监斯科特•布拉德利是米高梅老员工,擅长写歌舞配乐。
听到下面这段旋律脑中马上就有画面了,有很浓的歌舞感,所以Tom和Jerry其实并不是在追逐,而是在跳舞。
黄金时代的好莱坞动画喜欢用古典当配乐,布拉德利很谦虚,说自己只写了搞笑的部分,主要都是大师们的功劳。
《猫鼠》里布拉德利成了超级“缝合怪”,选了不少世界名曲,什么施特劳斯、李斯特、柴可夫斯基、肖邦全怼上,还有爵士、民歌等元素,所以很多人把《猫鼠》原声当音乐发烧碟。
经典就放在那儿,怎么用是门手艺活儿,昆汀几乎不请作曲家,想要什么情绪就从音乐架上信手拈来,这看似是偷懒,背后可是硬功夫,得听多少歌啊!
行吧,我也就知道这些,虽然电影有点儿拉垮,可写完这篇又激起了我的消费欲,刚去下单买了个猫鼠盲盒。
哎.....没人能逃脱当韭菜的命运,华纳你又赢了。
收工。
今儿推个超级好吃的“蛋黄酥”,我媳妇已买了不知多少盒,只是有赞分销一直没上架,现在好了,可以理直气壮地推荐,品质好价格有点点小贵,我已压到最低,暂时只有经典红豆味,大家买盒尝尝,五星推荐!

往期新片杂谈精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