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蒋校长(jiangxiaozhang666)
最近又有一些日本企业造假的内幕被曝光。
日本三菱电机被曝曾向欧洲车企大量出售不合规的汽车零部件,同时还在出口时大量伪造相关证件,造假时间跨度长达3年。
日本曙光制动器工业公司被曝质检数据大规模造假,共涉及11万多项质检数据,其中大约有5000项没有达到与汽车厂商约定的标准,造假时间跨度长达20年。
日本制药企业小林化工由于一系列违规操作,在治疗脚癣的抗真菌药物中混入了超过规定最高限量2.5倍的催眠成分,这一违规,就违规了40年。
近些年来,日本知名企业长期造假的丑闻频频被曝光,这到底是良心的缺失还是道德的沦丧?
曾经被大吹特吹的日本制造,为什么就堕落到如此地步了呢?
曾经被精心包装的工匠精神,为什么就一步步走下神坛了呢?
01.
先说造假药的小林化工吧。
小林化工不是一般的小企业,他们有近800名员工,年销售额高达370亿日元。在其长达40年的造假历程中,他们生产的药品种类多达500种。令人吃惊的是,这500种药品中的80%都存在虚假的制造记录。
▲小林化工药物造假
(图片源自:北美留学生日报)
小林化工的现任社长小林广幸等高管人员在16年前就知道有这样的造假行为,但是他们没有站出来制止,而是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默许,在基层员工看来就是一种变相的鼓励。
根据公开的报道,小林化工长期存在“制药原料使用不当”、“制药过程违规”、“用阴阳账簿应付检查”、“捏造部分质检结果”、“发现异常后依然发货”等“八大过错”。
如果不是这次抗真菌药物闹出人命,日本监管部门和外界民众可能还发现不了这个长期隐藏的毒瘤。
从去年12月1日开始,日本就陆续出现患者在服用抗真菌药伊曲康唑片后发生意识不清的情况,而生产这种药的制药公司很快被媒体扒出,就是小林化工。
截至今年2月上旬,已经有239名患者在服药后失去意识、或者失忆,其中有2人不幸死亡。甚至有患者服药后在驾驶过程中变得意识不清,直接造成了多达22起的交通事故。
小林化工的抗真菌药刚被曝光会产生严重副作用之后,公司管理层首先是死不承认,他们的高管直接对媒体说:“我不认为这是健康危害,因为这每天都在发生”。
12月4日,小林化工顶不住压力了,派总裁出来召开发布会并道歉,同时辩解说:“(公司)对员工的管教不够”。
很快,小林化工开始召回该款药品中的某些批次,很快又发现可能所有批次都有问题,所以就宣布统统召回。
12月10日,一位70多岁的患者在服用该药后死亡,这是被报告的第一起死亡病例。
公司的回应跟刚开始一样,先是死犟不承认患者死亡与服用药物有关,转过身来又打自己脸说存在因果关系。
12月12日,社长小林广幸站出来施展传统艺能——鞠躬道歉。同时假惺惺地说:“我们错了,我们已经敏锐地认识到社会责任很重要了”。
紧接着,日本相关监管部门开始介入调查,小林化工长达40年的种种造假行为被一步步扒开。
那款抗真菌药之所以被混入了催眠成分,是因为他们人手不足,本来取药程序应该由两个人完成、相互监督,结果最终只有一人独自操作,之后还又漏掉了质检程序,导致这些药物流入市场。
更不可思议的是,从1970年代末开始,小林化工的装运前质检程序往往都是形同虚设,很多质检报告都是直接伪造。
从2005年开始,小林化工使用的生产程序指导手册竟然从未得到政府批准,公司高层都知道,但都放任不管。平时的员工培训,也都仅仅是“口头培训”。如果工人在生产时遇到现场检查,就直接伪造生产数据。
▲小林化工高管道歉(图片源自:微博)
这么大的一家公司,管理竟然如此混乱。长达40年的造假,竟然没有一位高管出来纠正、没有一位员工出来揭露,这实在另人不可思议。
在日本,这种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造假的企业屡见不鲜。
02.
比如日本的那些汽车巨头,他们撑起的日本汽车工业成为日本制造业的代表,他们生产出的日系车凭借可靠的性能获得了全球消费者的认可。
但即便是这种老牌工业巨头,同样也会数十年如一日的造假。
2000年,三菱发现其所售车辆存在安全隐患,但他们没有召回检修,而是选择了隐瞒。最终发生大卡车车轮脱落导致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路人不幸身亡,此次事件被称作“三菱之耻”。2016年,三菱汽车被爆油耗数据造假25年,所涉车辆或超200万辆。
日产在三菱汽车造假丑闻被揭发后,斥资收购了三菱汽车34%的股权,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但仅仅过了一年,日产被NHK爆料存在长达20年的质检造假。在随后的三年里,日产陆续召回汽车多达120万辆。其实早在2006年,日产就因汽车启动问题从全球召回13万辆问题车辆。
2016年5月,铃木被爆燃油效率检测造假,共涉及14型、210万辆车辆;2018年8月,铃木被爆旗下三个品牌生产的1.2万余辆新车中,近一半存在检验数据造假;2019年4月,铃木被爆从1981年以来,其刹车数据一直存在造假问题,时间跨度长达38年。
▲铃木、马自达、雅马哈承认排放数据造假
除了这些车企,存在造假行为的日本企业还有很多,当然我们不说普通的小企业、那没有意义,我们只说比较知名的大企业、老企业。
比如1933年成立的高田公司,从1987年就开始生产安全气囊,一度占据全球20%的市场份额。但从2013年开始就频频爆出安全问题,甚至闹出很多人命。由于高田气囊存在的安全隐患,全球需要被召回的问题车辆多达5000万辆,这个数据还只是截止到2017年。
就在刚刚过去的2月18日,福特因为高田气囊召回15.3万辆老式卡车,而在今年1月份,福特也因同样的原因宣布召回300万辆车。截至今天,美国至少还有1700万辆装有高田气囊的车辆仍未修理。
神户制钢,1911年成立的百年企业,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在2017年10月爆发大型造假丑闻,神户出面承认在铝制品、铜制品的强度和耐久度数据上存在造假行为,造假时间跨度长达10年以上。2018年3月,神户发表报告指出,神户旗下部分工厂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就陆续发生篡改数据的行为。
金属性能数据造假的除了神户制钢,还有日本钢铁巨头住友金属。早在2000年修三峡大坝的时候,中国就差点儿被住友坑惨。
中国当时通过日本出口商三井物产,购买了住友金属的4000吨低合金碳素结构钢材,价值170多万美元。这批钢材要被用来作成直径达12.4米的引水钢管,这些钢管作为三峡工程心脏的主动脉,需要承受水库内393亿立方米水形成的几百、上千万吨的强大压力。
然而在日本送来的第一批钢材中,我方质检人员取5块样板进行检验,结果其中的4块样板在冲击韧性方面达不到要求,而且与日方提供的数据也相差甚远。
“不合格?不可能!”
“日本是当今世界头号钢材生产强国,从品种规格到质量精度无一国家能比,咋会有问题呢?”
“这是特种钢材,会不会是我们的实验室条件满足不了要求,才检出不合格的呢?”
可以看到当时的日本制造神话有多么的“如日中天”,就连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没办法,检验人员只能扩大采样,紧急展开第二次质量检验,重点进行冲击韧性和延伸性能实验。接连一周,检验人员成天待在实验室里死盯着数据。结果,仍然是不合格。
中方当即要求日方尽快派人来处理,因为工程进度耽误不得,结果被日方一口回绝:
“不可能,不可能!我们是世界上一流的名牌企业,绝不会出现这样的质量问题。你们的检验数据忽高忽低,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面对日方的抵赖,中方只能把样品再次送检。根据日方的要求,中方专门聘请高级专家组参与复验工作,专家组决定将样品送至武钢集团质检中心CCIBLAC实验室进行检测,该实验室特别经过了中国进出口商品质量认证委员会的认定。
检测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日方造假铁证如山!
当时有高级工程师向记者描述,如果使用日方提供的这种造假钢材做引水管,别说保证几百年上千年不出问题,单单一个试运行就有可能造成钢管爆裂。到时候,整座三峡大坝将毁于一旦!
在当时那个年代,不要说我们普通人,就连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在面对日本的工业产品时,都会本能地认为:
那就是最好的产品,因为人家的技术代表着现代制造业的巅峰!
而在近些年,信息传播拓宽了大众的视野,那些企业的每一个纰漏,都有可能会被媒体和公众扒出来穷追猛打。而且越是知名的大企业、就越是会被放到媒体的聚光灯下。
在这种趋势下,日本那些知名企业、知名品牌一个个的跌落神坛。
除了上面那些,还有什么东洋橡胶、太平物产、东丽、东芝、奥林巴斯、神户牛肉、日清方便面等等也都被曝存在造假行为。
日本企业曾经给我们留下的“精密”、“严谨”、“一丝不苟”等等印象也都被扑面而来的负面信息一扫而光,曾经神光熠熠的“日本制造”渐渐被蒙上阴影。
我们不禁疑惑,曾经被大吹特吹的“工匠精神”都去哪儿了呢?
03.
“工匠精神”其实是中国的叫法,在日语里,“工匠精神”叫“职人精神”、“职人气质”。
职人精神在日本已经10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传统的手工业中发展起来的。我们仔细看日本的那些几百年以上的长寿企业,其中从事餐饮、旅馆、酿酒这些服务性行业的企业要占到总数的一半以上。
在这种以家庭作坊为主的传统手工业中,去追求职人精神的那种精耕细作当然没什么问题;但在现代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中,基本都是流水线生产,也就是简单化、标准化、批量化,那再去追求精耕细作就有点儿扯了。
举个例子,小野二郎那个寿司店就属于传统的手工作坊,而肯德基这种快餐店就好比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小野二郎那个店里也就10个座位,每天卖的量也就那么点儿,那你去搞职人精神、去精耕细作当然可以;但肯德基如果也这么干,那还能把连锁店开的满世界都是吗?
那些日本现代化的大型制造工厂就更是这样了,现代工厂都是流水线啊,你再怎么精耕细作、也精不到手工作坊那种程度。
所以说,传统手工业中发展出来的职人精神,虽然可以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一种对品质的追求,但毕竟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与传统的手工作坊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因此你说现代日本的很多制造企业丢掉了精耕细作、精益求精的职人精神,也就不足为奇了。
日本的职人精神虽然有值得学习的一面,但这是传统手工业中发展出来的产物。我们没必要将它神话,也更没必要因为职人精神再将日本制造业神话。
被很多人吹上天的日本现代制造业,其实也是靠山寨起家的。
在20世纪上半叶,日本制造的很多产品在西方人眼里就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所以更多的只能卖到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家。
好莱坞有部电影叫《回到未来》,影片中一名高中生从1985年穿越回1955年,看见一个人在修车。这个修车人看了一眼零件并吐槽道:“怪不得坏了,这是日本人造的”。
产品质量不行怎么办?那就山寨!从飞机、汽车到家电、服装、手表、玩具,各行各业都在山寨。
比如东芝刚开始生产的吸尘器、冰箱,从产品外观到商品标识都是山寨的美国通用电气;后来在相机领域,也是直接山寨德国的莱卡、蔡司。
▲东芝山寨通用电器
日本有个宇佐市,日语拼音恰好是“USA”,所以一些日本厂商直接打出“Made in USA”的旗号。
▲宇佐市
(图片源自:问牛TV)
有日本学者总结说:
“巧妙吸收美国产生的创意,在此基础上大量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这是支撑日本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之一”。
其实很多后发的工业国家都是这样,先靠山寨起家、然后再一点点地打磨质量、靠着较高的性价比来抢占市场。
日本制造业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当中国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之后,我们的制造业也在走山寨这条路,给人的感觉可能也是粗制滥造。但这时候正赶上日本制造业如日中天,所以很多人就觉得日本的技术就是牛逼、日本的产品质量就是好。
再加上当时互联网开始在中国兴起,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在网上被传得神乎其神,一些看了这些信息的网民,出于对日本工业、文化的崇拜,渐渐就变成了“日吹”。等到这些“日吹”渐渐在网络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后,他们就变成了宣扬“日本制造”、“工匠精神”的主力军。
日本制造业的崛起走的就是后发国家工业崛起的常规路径,跟传统手工业中发展出来的“工匠精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同样是“先山寨、后精造”的中国制造业现在也崛起了,我们现在也把质量做到了最好。而反观现在的日本,在很多领域都给人一种跌落神坛的感觉。
在近些年,日本制造业在很多方面表现得越来越拉胯,在很多领域逐渐被后来居上的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所赶超。
比如在家电领域,曾经的“日本家电”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啊,那是全球家电产业最优秀、最可靠、最牛逼的代名词。
而现在呢?松下、夏普、索尼、东芝、日立、三菱等传统的家电巨头纷纷陷入经营困境,甚至有些还被中国企业并购。日本家电产业一举被中国赶超。
而在整个数码产业,日本企业就完全是被吊着打了。在全球智能手机的销量排行榜前面,除了三星、苹果,剩下的都是中国的企业。而日本企业现在很多都还在生产翻盖机、功能机。
在日本人引以为傲的汽车领域,虽然日本企业还能守住半壁江山,但在当下及未来新能源车的冲击下,日本那些汽车巨头还能苦战多久?
别说这些民用产品,就连军工领域,日本也越来越衰落。
2014年,日本雄心勃勃地通过了“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准备大做军火生意。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日本几乎没有拿下什么像样的合同,很多订单都是谈着谈着就黄了,这五六年以来几乎是“0出口”。
日本有一种现象叫“加拉帕戈斯化”,简单来说就是过度地迎合一部分本土用户的需求,甚至发展出了一套游离于国际标准之外的技术体系。
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我有“工匠精神”,我的日本用户也吃这一套,所以我按照他们的喜好做的产品就是最好的,别国的技术、产品发展成什么样,与我无关。然而这么做的后果就是既打不开国际市场、甚至连国内市场也守不住。
这个现象原本是来解释日本手机产业的衰败的,但是后来大家发现,除了手机,日本的整个高科技产业、乃至包括军工产业在内的诸多制造产业都存在这个毛病。
▲日本运营商在2019年推出的新版翻盖机
(图片源自:爱范儿)
归根结底,就是日本企业对市场的变化不敏感,缺乏对市场的感知和把握,总觉得自己是在追求“工匠精神”、总觉得自己做的东西是最好的,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一步步走向衰败。
日本用户真得就那么喜欢翻盖机、功能机吗?
不,是日本企业不愿意去发掘用户的需求。
这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傲慢,就像当年给三峡大坝做钢材的住有金属回怼中方人员的那样:
“不可能,不可能!我们是世界上一流的名牌企业……”
日本的某些企业如果还是这样戴着“工匠精神”的光环、活在几十年前的制造业神话里,那么用不了多久,“日本制造”、“工匠精神”就一定会被踹下神坛!
在中低端制造领域,中国已经是绝对的霸主,曾经号称是日本产品独有的“严谨”、“高质量”、“精益求精”,中国的产品也能做到,而且价格还能做到更低。
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中国现在虽然还比不上日本,但中国已经是在加紧追赶了,如果日本的某些企业仍然是固步自封,那再过十几年,可能就真没什么可吹的了。
写在最后:
在过去,日本制造业确实做得很牛逼,但他走的路就是后发国家常走的路,先山寨、再慢慢打造品质、抢占市场,中国沿着这条路,中国也成功了。
所以说,日本制造业的崛起和“工匠精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日本制造业的成功只是特定历史时期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然而在成功了之后,很多日本企业开始变得固步自封、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且随着中国的加速崛起,日本企业曾经的光环也变得暗淡了许多。
不得已之下,他们才在文化领域抢占话语权,去包装、推广“工匠精神”这样的概念。
奈何一众知名日企的表现实在太拉胯,在他们的骚操作下,“工匠精神”硬是被糟蹋成了“躬匠精神”
“工匠精神”纵然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一面,但在日本官方的推动下,“工匠精神”早已经变质了。它变成了日本搞文化外宣的工具、它变成了让人无脑崇拜日本工业的信条。
“工匠精神”走下神坛,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日本多年以来外宣工作的破产。
2010年,日本政府成立“酷日本海外推展室”,三年之后,“酷日本”又被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7年,在“酷日本机构”出资500亿日元投资的24个项目中,一年以上的项目黄了一半。
2015年,日本外务省向自民党申请约合405亿人民币的经费,开始在各国培养“知日派”;
2019年,小野二郎的寿司店已经被米其林摘星,“日吹”在中国互联网上已经成了过街老鼠。
2018年,日本邀请中国网络大V组成“中国记者团”,前往福岛核灾区考察并推广当地食品;
2020年,日本政府打算把福岛受污染的核废水向大海排放,57天就可以辐射大半个太平洋。
2020年,日本在疫情中拨付24亿日元专款,用于清除改正各国对日本新冠疫情的负面形象;
2021年,日本官员说,日本中央政府及若干地方政府一直通过外包人工手动统计疫情数据。
对于某些国家而言,无论你的外宣工作做得多么牛逼,都不如自己踏踏实实把本职干好。
否则,宣传得越猛,就摔得越疼!
如果你有那个真材实料,全世界早晚会知道你做得很好;
如果你一直是弄虚作假,即便走上神坛也能把光环丢掉。
时间可以检验一切。
当潮水退去的时候,就知道谁在裸泳。
资料来源:
大地:三峡工程首例对日索赔纪实
乌鸦校尉:日本倾倒核污水,为何西方媒体集体装傻?
【特 别 推 荐】
微米级硅胶搓澡巾
360°无死角搓背, 搓背无需再求人!
硅胶搓澡巾采用双面设计,
搓澡的一面有上千条刷毛
可以360°无死角的清洁每一寸肌肤
做到真正的清洁无残留
(各种合作,请联系微信:arscience)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