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今年过年大伙儿的集体项目竟然是:
去看《你好,李焕英》。
身边有好多人,带着爸妈一起到电影院为李焕英贡献票房和纸巾。
许多人都在影院痛痛快快哭了一场,但每每与同样看过电影的朋友聊起那些被电影触动的地方,却发现原来大家哭得都各有原因。
提醒:下文有剧透
有的人哭,是最怕自己爱的人会离开
电影结束时,潼潼在我的怀里哭了好久好久。小孩子的开心与难过,永远都那么直接而热烈。
她的难过,是因为对片中妈妈离世的伤心。
她现在的年龄,还读不懂母女之间那些复杂又微妙的羁绊。她只知道,妈妈的存在,就像沙发上的靠垫,柔软温暖。
她知道,任何时候,都可以靠在妈妈身上汲取能量。她没法接受这样的一个存在有一天会消失。
我们总说,要做孩子的靠山。但其实,就像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妈妈有多么爱我们一样,我们也同样无法想象,孩子有多么的依赖我们。
潼潼有时白天玩太兴奋了晚上就会做噩梦,突然醒来哭着大声叫妈妈。
神奇的是,只要看到我,被我抱在怀里,或者只是握着她的手,她就会立刻平静下来。
你能感受到她那种全然的安心和放松,就好像妈妈有什么魔力,真的能把她内心的恐惧怪兽驱赶走一般。
在《你好,李焕英》里也是如此。本来晓玲穿越回去,是想做点什么能让母亲开心的事情,但最终,还是母亲在“帮女儿完成心愿”。
李焕英知道女儿心里的那根刺,读懂了她的亏欠感,她走这一遭的目的,无非就是想帮女儿抚平那份内疚。
在看到李焕英伸手要去接住从天而降的晓玲,脱口而出的那一声“我宝儿”,眼泪根本控制不住。
妈妈的爱,永远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也许,正像一位网友所说的那样:
“看这个电影,女儿都比妈妈哭得惨。因为我们是被爱的那个人,电影里泪落如珠的片段,对于她们来说,就是生活点滴。她们的爱,那么理所当然。”
而那些无法抑制的泪水里,除了藏着对妈妈的感激,也多少隐匿着害怕失去这份爱的惶恐。
妈妈这个名字是有魔力的,只是叫一叫,都会触动心弦。
想起韩剧《请回答1988》里的一幕,善宇外婆来看善宇妈妈的时候,她一通掩饰和伪装,只为了让妈妈觉得自己过得很好。谁知,眼尖的妈妈早已心知肚明,悄悄给女儿留下了了钱和信。
晚上,善宇妈妈给自己的妈妈打电话,只喊了一句“妈妈”,就已经泣不成声,嚎啕大哭。所有的坚强与倔强,都被这一声妈妈卸下了。
原来,不管自己长到多大,妈妈也永远是依靠。
有的人哭,是找不到像李焕英这样的母亲,帮自己打开内疚的心结
和身边看过电影的女友聊天,她说她的泪点,在于羡慕晓玲。
因为,李焕英对晓玲的爱这么简单,这么纯粹。
电影里的晓玲,幼儿园时就一直麻烦不断,捂着破掉的裤子哭哭啼啼地回家找妈,嘴里还不肯放下那只包子,典型的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上了学之后的她,也一直不让人省心,始终是个成绩平平,放人堆儿里就消失不见的女娃。
人生头一回,第一次做了件能让妈妈长脸的事情,就是考上了戏剧学院。但万万没想到,这件能让妈妈扬眉吐气的事儿,也是假的。
大学录取通知书是晓玲造假来骗大伙的。
其实,晓玲这么做,只是想让妈妈高兴。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这个女儿当的不“称职”,因为养了自己这么个不争气的娃而替妈妈感到“不值”。
希望自己能成为妈妈的骄傲来回报妈妈,一直以来都是晓玲的心结。
晓玲的成长史,也是大多数普通人的成长史。平平无奇,怎么也没法长成妈妈嘴里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女友说,“晓玲心里的结,我最懂。”
她说,小时候她成绩很一般。每次一到开家长会的时候,她妈妈内心都很抗拒。因为班里的座位是按照孩子的成绩安排的,妈妈每次坐在教室后面都觉得有些丢人。
女友就像电影里的晓玲一样,想做出点能让母亲满意的事情来。“但没想到,直到步入中年,自己依然让母亲拿不出手。”
女友目前独身,她和妈妈因为不结婚这件事吵了无数次。妈妈没法理解她的个人选择,吵得最激烈的时候,妈妈对女友放了许多狠话,说她怎么这么狠心,竟让妈妈死都不能瞑目。
女友说,晓玲再内疚,还有机会穿越回去,听母亲说一句“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我的女儿健康快乐。”但她,可能永远也等不到母亲对她的释怀。
女友说,和母亲吵架是最让人难受的,因为自己没有办法真的恨她。母亲的爱,就像一支总也熄不灭的烟,当你靠近的时候,会在你心上烫出一个洞。洞里盛满了对母亲的亏欠,深不见底。
有多少父母,能满足于孩子仅仅是健康快乐?
可能刚出生的时候是这样,但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的期待越来越高。孩子要成绩好、找个好工作、嫁的好、听话、乖巧、懂事、合群,父母对孩子的期许总是又多又重,要能简单轻盈到只剩下“健康快乐”四个字,那才是奢侈。
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像我的女友那样,借由电影里晓玲的那场穿越,得到了一场痛痛快快的释放,将心里那个父母从未意识到的洞,交由李焕英来暂时填平。
有的人哭,是因为自己宁愿从未出生,也想让妈妈过得比现在更好
电影里,穿越回过去的晓玲花了很大的精力,想帮年轻时的李焕英重新选伴侣。
因为,在晓玲心里一直认为,妈妈嫁给爸爸,过着清贫的日子,吃了不少苦。如果给自己一个重来的机会,她宁愿自己不曾出生,也要让妈妈嫁给一个条件更好的男人,过上更滋润的生活。
只不过,晓玲想错了。
在和年轻李焕英争执时,晓玲不小心撕掉了李焕英和爸爸的结婚证,那个时候,李焕英小声说了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暴露了她魂穿的身份:
“都说了,我这辈子挺幸福的,你就是不信。”
但现实里,许多妈妈过得并不幸福。
至少,在她们经常和子女抱怨“如果当初没有生下你”、“如果当时没有嫁给你爸”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她们的幸福。
记得有一次我在假期带潼潼回到湖南,潼潼随手翻出了她外婆年轻时候的老照片,那时候她还是未结婚生子的年轻女孩。照片里的她,梳着马尾辫,笑容特别灿烂。
我突然意识到,好像自从自己记事以来,就很少再看见照片上这样纯粹的笑容了。就算有时候笑,也总觉得笑中有着隐隐的疲惫和无奈,少了那份青春年少的坦荡和无邪。
少女时候的妈妈们,眼睛都是亮亮的,整个人都洋溢着活力。似乎那个时候的她们在内心是把自己当做主角的,可现在的妈妈们,似乎心里住下了太多人,唯独没有了自己。
和许多妈妈一样,她们成为了一个为了丈夫、孩子,习惯牺牲自己,无条件付出的妈妈。
我想,假如自己也能穿越回妈妈照片上的那个年代,一定会告诉她:
要多爱惜自己一点。
刚好,最近看到豆瓣上,也有人发起了这个话题。评论里,刷到最多的都是“不要嫁给我爸”这样的回答,觉得自己的妈妈值得更好的人。
“不要觉得人活着就是来受苦的”、“不要过得伤痕累累”、“要多读书、继续上学”、“要怎么爽怎么活,怎么开心怎么来”、“要为你自己活一次”……
在这个话题下,我们甚至都不用去了解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仅借助满屏这样的字眼,就可以勾勒出上一代女性的轮廓,感受到她们的集体失意。
就像电影中的晓玲在台上表演二人转时所想的那样,做孩子的,对妈妈最大的期许,就是希望妈妈能高兴。
“妈妈在成为妈妈之前,首先是她自己。”
有多少人,希望电影结尾的这行字幕能被妈妈看到。又有多少人的泪水,是在为妈妈的人生打抱不平?
在电影院,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的脑海,一直浮现着那首名叫《你还在我身旁》的小诗:
有多少人都想乘着时光机,回到那个妈妈还在自己身旁的时空。
电影散场,我看到满大厅的人,眼里都有泪光。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