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小伙伴反映收不到领英的推送,为了不让大家错过我们的精彩文章,欢迎看完文章后点击🔝【LinkedIn】将我们设置为星标,并多多【点赞、在看、转发】哦!
在东京银座办公大楼地下室里有着据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寿司。
这间只有十个人挨着坐的吧台座位、甚至连洗手间都没有的简陋小店,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饕客。大家不惜提前一个月定位、花费人均最低消费2000元、去吃一顿只有30分钟的寿司大餐。
“章鱼被做成食物送入口中前,他会先给章鱼按摩30-40分钟;”
“为了做好寿司的米饭,学徒先要花费3年时间学习怎么准备大米,再花8年时间学会怎么把寿司按进寿司卷里。”
种种这些讲究,都是为了做出世界上最顶级的寿司,这是小野二郎作为“寿司之神”的自我要求。
媒体、食客对做了五十年寿司的小野二郎有着极高的评价:
日本都将他视为国家珍宝,他的寿司被视为最能传递日本传统料理精髓的代表。
在这里,人们不仅能够品尝到全世界最好吃的寿司,还能体会到无可比拟的职人精神。
他的寿司被誉为值得花一辈子排队等待的美味。
一个寿司,真的有这么神奇?
还是,这不过是一场“皇帝的新装”式的骗局?
珍贵的匠心
还是浪费生命?
我没吃过人均2000元的寿司,七八年前在上海时我只吃过人均300元的寿司。
怎么说呢?确实比便利店十元一盒的冷冻寿司好吃很多。所以,我推断人均2000元的寿司一定要比人均300元的寿司好吃不少。
如此一份好吃的寿司,可不是随便什么人花三年五载的时间就能做出来的。
首先你得先花不少时日学会如何正确拧毛巾后,才能继而学习如何用刀、料理腌制鱼;然后再花十年功夫学习如何煎鸡蛋;接着再花11年时间学习如何做米饭。
我是个粗糙的人,竟不知做一个煎蛋、一份米饭要花十年时间。
真想试一下这和我花了一分钟在网上搜索到的《完美白饭的奧秘/米饭控必学:煮饭黃金7步骤!》做出来的白饭有何不同。
对了,能做出顶级寿司的人必须得是男的,因为寿司之神认为“女人天生就不适合做寿司,生理期会让女性味觉不稳定,影响寿司的口感;女性的手也太小,无法温暖地处理寿司;彩妆和香水会破坏肉的味道。”
真妇女之友,比女人还了解女人。
鱼、虾食材是几十年稳定商户特供的;
每一道食材都会精挑细选,而且他还会评测寿司入口的每一瞬间的口感和味道;
做出来的寿司米饭粒数误差是不超过4粒;
为了能捏出最好的寿司,不做寿司时小野二郎常年戴手套保护双手且不和男性握手——因为男性的手温度较高,握手会让他的手温度升高而影响做寿司的手感
……
如此用心准备的美食、你花了数月排队等到了位置、交了2000元(最少)去吃了一场不能超过30分钟的大餐(店里规定)、而且用餐全程老板就在你面前“黑着脸”一言不发捏寿司,0交流、0交谈、0反馈。
你要是说不好吃,岂不是显得自己很傻?
如果一口寿司没有让你热泪盈眶、灵魂为之震撼,那一定是你舌头的问题,和寿司无关。
即使有真材实料
也得靠过度包装才能造出来“神”
小野二郎当然是值得敬佩的职人。
在纪录片《寿司之神》里美食家提到的伟大厨师应该具备的5种特质,他都有。
一生只做好一件事这种精神,在世界进入工业化之后就越来越稀缺。
“寿司之神”这样的评价有出于对本行业的尊重,但我认为更多的是为商业效益谋求的一场营销秀。
作为日本传统美食,制作寿司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现有的提升无非是毫厘差距,就像近几年的苹果手机一样,兜兜转转也只是在边缘功能上做文章,核心技术停滞许久。
但因为有了“匠心”、“五十年做寿司的功夫”等这些光环加持,小野二郎和他的一众学徒所得到的不仅仅是做寿司的技艺,还有知名度、品牌、行业人脉等众多隐形财富。
这些到最后都会变成入库的真金白银。
就像现在,小野二郎的二儿子借着他的名声另起炉灶开了店,价位比不上总店,但凭借着“寿司之神”这块招牌也是把店开到了米其林二星的水准。
而未来要传给长子的总店可以不在乎“丢弃”米其林三星的头衔,因为人家已经不接受普通顾客预约(要面向普通大众开放才有资格评级),只有美联黑卡、高级宾馆入住的私人定制、以及一部分超高价格的私人预定服务才能享受到。
“寿司之神”的技艺在同行里也许名副其实,但对掏钱的顾客来说确实是包装过度了。
明明能量的东西,偏要搞“神秘主义”。
“少许”、“微量”、“三炷香的时间”、“握小鸡的力量”这些模糊的词在纪录片《寿司之神》里动辄出现。
在凭借大数据人类几乎无所不能的时代,“大神们”丈量不出柴米油盐的用量。
此外,尤为喜欢在细节上做无用功文章。请问章鱼按摩25分钟不行么?为什么一定要30-40分钟?这种看似精益求精的态度,真的有意义么?
如何区别故弄玄虚和真的有内涵?有人回答的很好:前者是孤立、没有体系性、少创新的;后者是有体系、有理论背书的,当你问他一个点、他回答一个面,你问他一个面,他回答一张网。
倒不是说小野二郎故弄玄虚,但他“寿司之神”的名誉也许正是由过分渲染的仪式感、以及强调看似十分重要却又毫无意义的细节过度包装多造就。
人在职场
论marketing yourself的重要性
日本向来懂得如何通过包装“造神”。
不仅有“寿司之神”,还有“每年超过四千人想吃他亲手种的苹果、只有两千人透过抽选如愿”的“苹果之神”木村秋则65年只做两款点心、在3平方米小店卖出3亿日元的“点心之神”稻垣笃子
而不懂包装的我们只能成为小区三十年如一日炸油条的老张。
幸运点能成为欧阳修笔下“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的卖油翁。
如何包装、营销自己的确是一门大学问。
那些“封神”的职人,他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的敬重心、专注的工匠精神和对细节的苛求值得我们学习,但也不必吹捧过度。恰到好处的自我包装,除了具备上述职业态度和精神,做到以下三点就是成功。
  • 开始发声
如果你是所在领域的专业人士,不妨发声倾囊相授,就像普法的罗翔、补习高三数学的李永乐。
无论你是会计师、保险师或者擅长玩乐高,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所长、发出自己的声音去吸引观众。
  • 持续输出
在社交媒体无处不在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接触到受众。
选择一个专业平台——在领英上写下自己的见解、回答职场问题就很不错——在上面分享你的洞察和思考,与你的主题相关的有用文章总是很受欢迎的,并且会在潜在客户的头脑中把你与这些主题联系起来,有利于“自我品牌”的树立。
  • 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自我介绍
好的包装营销通常从自我介绍开始,所以一个好的自我介绍是成功包装的第一步。
我们多数人介绍自己很像交响乐团的拨款申请人凯文.巴勒一样,喜欢用姓名+工作开头。
但小时候我们介绍自己时比现在更个性鲜明、坦诚。
为什么长大后自我介绍变得如此刻板、无聊?那是因为成熟的我们选择了更安全的方式去告诉人们希望听到的那部分,好以此来融入集体。
但这样的介绍方式不会让别人记住你,也不会让你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人。
想一想,如果你是个魔方迷,但却不告诉对方这一点,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和你一样喜欢玩魔方呢?
只有被不志同道合的人拒绝,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人。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更真诚、精彩的展示自己。
所以多花点时间思考去做一个多点真诚少点套路的自我介绍很有必要。
不过,无论是真神、还是造神,小野二郎说“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须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巧,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尊重的关键。
这份觉悟也是挺值得我们职场人铭记的呢!
你如何看待“包装自己”这一行为?
对于仍在校的准职场人,想在校招大军中从容而过?准确包装自己,形成个人职业品牌,能帮自己在一堆简历中脱颖而出,获得HR的青睐。
一键了解最新实习机会,丰富自己的职场经历。
领英覆盖全球11万所高校
点击下方小程序
查看校友档案,清晰职业方向
开始打造个人职业品牌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静思,独立撰稿人,已出版《 关键突破:25个直击问题本质的解决利器》、《一辈子很长,要活出高级感》等作品。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网络和视觉中国。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获取更多信息。
©2021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