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受COVID-19大流行封称影响导致游客全无,香港零售业2020年录得有史以来最大跌幅,且自2019年2月以来连跌23个月,录得有史以来最长连跌纪录。
12月月受本地第四波疫情和因应的限制措施,零售业销货额临时估计下跌13.2%,较11月4.1%大幅恶化,唯好于市场预期的14.7跌幅。313.83亿港元的销售占全年3,264.62亿港元总销货额不足一成。
在2019年大跌11%基础上进一步恶化的表现,让去年香港零售业一夜回到十年前,销售仅持平于2010年水平,当年香港零售业销货额3,249.45亿港元,此后9年均高于4,000亿港元。
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席谢邱安仪表示对农历新年实况非常悲观,认为即使持续表现正面的超市行业预计农历年生意亦下降一成,并称上半年可能仅能维持2020年同期水平,具体到类别则需要观察与游客消费是否相关,依赖游客消费的类别恐继续有双位数跌幅。她同时称表现落后的百货以及珠宝钟表和服装类别农历年销售预计分别下降两至四成。
2020年1月-2020年12月香港零售业各类别表现
对于市场部分奢侈品门店大摆长龙,以及部分零售商门店“拍乌蝇”的两极情况,谢邱安仪称主要因消费者信心相差甚大,疫情对少数富裕阶层影响不大,但多数市民购物仍然受压,尽管出现少数排队现象,但整体奢侈品行业仍然承压。
由于防疫居家令增加自煮食和更多居家时间,去年香港零售业超市货品销售按年大涨9.7%,与此同时家具及固定装置销售微增0.4%,而全天类别销售悉数大跌,越依赖内地游客的类别销售跌幅越大。
全年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品销售狂泻54.0%至304.67亿港元,其中12月跌幅40.8%;药物及化妆品销售跌幅50.0%至215.12亿港元,其中12月跌幅40.9%;服装销售全年下跌41.3%至265.10亿港元;鞋类、有关制品及其他衣物配件下跌39.7%至50.38亿港元;眼镜店销售下滑32.8%至19.41亿港元;百货公司销售下滑22.5%至359.39亿港元。
2020年1月-2020年11月香港零售业硬奢类别表现
香港政府发言人表示,展望未来,在访港客冰封及本地疫情持续的情况下,零售业的经营环境短期内仍然充满挑战,因此为促进零售业及整体经济复苏,整个社会不遗余力抗疫,令疫情尽早受控是至关重要的。
2020年访港客暴跌93.6%至3,568,875人次,其中内地客跌幅93.8%至2,706,398人次,而由于旅游限制,访港客中多数为商务、学习等非游客访港,对销售几乎没有任何贡献。
此前多位奢侈品行业高管均表示,全球旅游业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至少需要等到2023年,去年表现最差的三巨头之一Gucci 古驰母公司Kering SA(KER.PA)开云管理层表示,尽管海南免税市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香港市场的跌幅,但是也只能有当作无来看,对公司的贡献仍然是负面。
香港零售管理协会最新的调查显示,逾58%的过半数受访企业表示一季度将会关店,受访企业拥有的3,600间店铺中约两成届时会关闭,另外两成店铺预计将在二季度关闭,关店的同时意味着将有大量员工失业。
协会仍呼吁业主降租,称最主要的租金和人工成本仍维持在2018年和2019年水平,而去年零售业收入较2018年的跌幅多达三分之一,导致大量门店亏损,而政府的保就业计划一旦完结,即意味着企业不再获得补助,伴随而来的肯定是关店潮和裁员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