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张图片在家长圈里传播了开来。
图文内容大概是:“原来英国牛津阿斯利康研究团队也都是中国人,难怪他们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推出疫苗!”
笔者马上找到了图片的来源,原来,这是牛津苏州高级研究中心(OSCAR,由牛津大学与苏州工业园区合作建立)的由崔占峰教授和黄伟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今年8月该团队因开发牛津快速病毒RNA测试而荣获英国皇家工程学院院长大流行服务特别奖。
虽然牛津阿斯利康研究团队不全是中国人,但华人科学家这些年在世界顶尖科研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
就在上周,NASA的“毅力号”探测器顺利踏上火星,全美沸腾。
而NASA“火星项目”的总指挥官就是华裔科学家李复国,他1953年出生于香港,本科到美国麻省理工就读,在获得该校物理学博士学位后,随即加入NASA,开始了他的航天探索。
而负责操纵火星车上的机器人,主管界面和可视化工作的是另一位华裔工程师严正,这次返回的大量高质量照片的背后,离不开他日复一日的努力。
△从火星返回的画面
有媒体称,美国8次登陆火星的背后,是众多华裔工程师在闪耀。

一方面是华人科学家在全球崭露头角,另一方面,美国本土却开始爆发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人才储备危机——如今的美国新一代,已经很少有人愿意从事STEM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了。
肉眼可见,美国未来20年,STEM人才告急。
01 。
美国STEM人才储备告急
最近几年,我有不少计算机专业的中国朋友赴美工作。
美国公司聘用中国人,大多在流程里有一项:“公司先要在当地媒体上刊登招聘启事,如果在几个月之内,没有美国人应聘,这个职位最终才能向外国人开放”。其实说白了,这就是美国政府用来保护本国人就业机会的一项规定。
我曾经问一个中国朋友:“你面试什么的都辛辛苦苦通过了,万一明天突然有个符合资格的美国人跳出来抢你的职位,那不是功亏一篑吗?”
结果朋友一边忙着指挥搬家打包,一边笑眯眯地告诉我:“不用担心,这种招聘启事基本就是摆设……没有美国人会来和我抢这个offer的。”
朋友说得没错,没过多久,他就顺利走完了所有流程,带着一家老小,踏上了前往硅谷的飞机。
美国全国制造业协会报告称:“到2025年,美国各行各业将有350万个STEM职位亟待填补,但其中会有200万个职位,由于缺乏高技能候选人而空缺”参考资料
02 。
愿意学习STEM的美国年轻人,越来越少
美国职场的“STEM荒”之所以如此严重,多半是因为美国本地学生不愿意学习STEM科目。
多年以来,美国文化都在宣扬“领导力”、“表达力”,和“体育运动”,却唯独忽视了对“科技力”的推崇。
众多影视作品中,运动明星都是身材健美、容貌发光的superstar;而数学、物理和计算机学霸们大多被赋予“个子矮小、体型瘦弱,性格古怪孤僻”的形象。
中学里,橄榄球队队长和啦啦队员远比理科学霸受欢迎;
大学里,教授挣钱往往还没篮球教练多。
前不久,我在美国小学读五年级的儿子面临“初中数学分级考”。
考试前,作为一个“我也没办法天生数学就是好”的中国人,他忧心忡忡地跑来对我说:“妈妈妈妈,你说我考试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故意多做错几道题,把分数弄得差一点啊?”
我大惊失色:“啊?!!!!为什么?”
“我怕万一自己考试成绩太好了,会被分到一个书呆子成堆的班级里去。”
听了儿子的奇谈怪论,我只好叹了口气,耐心地拉着他的手坐下来:“不要相信美国人那套‘数学好就是书呆子’的理论!数学好很酷,数学好很赞,数学好能帮你更好地学会很多东西……咱们老一辈中国人很早就说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给儿子洗好脑子,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美国文化中的有些偏见,还真是害人不浅。
如今,越来越少的美国学生愿意投入到STEM专业的学习中去。
比如,2009年,美国大学生的人数比1985年增加了超过50%,但是在“数学”和“统计学”专业,毕业生却只有15496名,只比1985年多了区区400多人!
而学习“视觉和表演艺术”的学生,比学习“计算机科学”,“数学”和“化学工程”三科的学生,加起来还要多。(参考资料:②
03 。
美国人为何不爱学理科?
除了之前提到的文化大环境的原因,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美国孩子更害怕吃苦。
美国是个富裕了几百年的国家,这里的很多孩子,从小就不知道“贫穷”是什么滋味,养尊处优,就容易“害怕奋斗”,他们也就没有意愿,去从事那些尽管收入很高,但同时门槛也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钻研的学科。
皮尤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美国人表示,美国年轻人之所以不愿意从事STEM学科的学习,是因为这些学科“太难了”。(参考资料:③)
即便是在移民的第二第三代里,也容易遇到类似的情况。
我们华人移民圈里就有个笑话:
“第一代移民当码农多赚钱,就是为了给第二代移民支付昂贵的法学院、医学院学费,毕业以后当医生当律师;
第二代移民当医生当律师赚很多钱,就是为了让第三代移民衣食无忧,和美国孩子一样自由选择兴趣爱好,学文学学艺术。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04 。
外国人挑起了美国STEM大梁
如今,美国已然陷入了双重悖论的局面——
一方面,美国本土STEM人才短缺,然而这里又是高科技公司云集的地方,也因此有着对STEM人才最热切的需求;
另一方面,尽管美国人在STEM学科上表现平平,但美国的大学又依然拥有世界上最好的STEM课程……
两个需求端的“大坑”由谁来填?
答案是:外国人。
时至今日,美国仍是国际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
2017年,全球460万名留学生中,约有110万名选择了美国。
工程、商业管理,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是2016-17年度国际学生学习人数最多的领域,占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所有国际学生的一半以上。(参考资料:④)
攻读STEM领域的国际研究生,比本科生的比例还要大。2017年秋季,美国60%的国际研究生进入了这些领域,其中近70%的学生来自中国和印度。
实际上,根据美国国家政策基金会的说法,没有国际学生,就无法维持许多美国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外国人占电气工程全日制研究生的81%,计算机科学79%,工业工程的75%,统计数据学的69%,机械工程的63%,土木工程的59%,和化学工程的57%。(参考资料:⑤
外国学生甚至在博士领域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2015年,国际学生在美国获得了工程、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统计学一半以上的博士学位;他们在工程和科学学位中所占的比例为34%。
名校STEM专业中的外国留学生,比例同样令人震惊:
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一半以上的学生(53%)是外国学生;
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外国学生占43%,电气工程专业中,外国学生超过了一半(55%);
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里,有60%的学生是国际生;在电气工程专业,这个数字是70%;
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有81%是外国公民;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外国公民占77%;
普渡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中的留学生占到了76%
……
与此同时,美国永久居民和公民,却很少进入大学的STEM专业就读——
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中,本土美国人占比不超过19%;在电气工程专业中,占比则不超过12%。
更糟糕的是,从2008年开始,美国本土学生在STEM专业中呈现出“断崖式下滑”的趋势。
尤因·马里昂·考夫曼基金会(Ewing Marion Kauffman Foundation)2016年7月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当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20年,国际学生将占美国STEM博士学位毕业生的一半。(参考资料:
05 。
重视理工科的中国人
正让美国感到尴尬
就在本土美国人对STEM表示“不感兴趣”的同时,“数学好”的中国孩子,却正在努力学习科学技术。
老一辈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家训,以及中国母语文化带来的天然优势,真的给我们民族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017年6月19日,NextWeb刊登了一篇题为《当美国STEM教育市场下滑时,中国却在大力投资》的文章。文章指出:尽管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STEM产品和服务生产国,但“世界正在质疑美国STEM教育的命运”。
由于美国STEM人才短缺的危机日益严重,无法提供必要的支持,导致像Microsoft这样的美国公司,不得不在其他国家寻找人才,并为这些人才提供支持教育。
此外,中国家庭的人均教育支出在过去十年中增长了两倍,从2000年的670元,增长到了2015年的2381元。而中国政府也已经明确,“会将对STEM的投资,视为优先事项”。中国的STEM学习产业,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50亿美元。(参考资料:
更“可怕”的是,中国人重视教育的传统,在政府不进行教育投资的地方,普通的中国家庭也会竭尽所能地进行投资。
经过多年的积累,今天的中国已成为STEM毕业生人数的全球领先者。世界经济论坛报道,2016年中国有470万新毕业的STEM毕业生,远超印度的260万,和美国的56.8万。
“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中国转变为“科技超级大国”。幸运的是,我们如今也拥有实现“中国梦”的教育工具。
2005年至2015年间,中国的大学数量增加了768所。2017年亚洲排名前20的大学中,有十所来自大中华地区。(参考资料:
中国名校“C9联盟”中的清华大学,被称为中国的MIT;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毗邻政府正在建设的,耗资110亿美元的新量子研究中心,该中心的目标是为了确保中国在量子研究领域获得领先地位……
在美国名校,中国留学生一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6-17学年,中国是美国留学生的最大来源国(35万1千名留学生),占赴美留学生总量的33%;印度排在第二,但比例仅占17%;并列第三名,韩国和沙特阿拉伯,比例更是远远低于中国,各占5%。(参考资料:
美国从1995年至2015年间发给国际学生的S&E博士学位中,有28.8%流向了中国公民。(参考资料:
06 。
如何应对STEM人才危机?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一份报告《在风暴中崛起》(“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也指出:如果美国要在21世纪保持繁荣,就必须加强科学和数学教育。
很多美国专家也建议——应该大力扶植美国STEM教育,比如可以减免美国本国孩子学习STEM专业的学费;并且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一种“科学很酷”、“数学很酷”、“学霸很酷”的氛围;让美国孩子们转变心态,愿意努力去学习和钻研STEM。
还有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争取把外国出色的STEM人才留下来……就像当初的爱因斯坦,还有创办英特尔的安迪·格鲁夫。
而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呢?越是遭人嫉恨,越是说明咱们如今的目标是正确的,科技强国的方向是正确的,既然方向正确,那无论前路如何艰难,我们都要祖祖辈辈地坚持走下去。
还有,就是千万要对咱们的留学生好一点,对咱们的高科技人才好一点。毕竟,别的国家,都眼睛红红地巴巴盯着他们呢!
老前辈的智慧真是没错啊!
学好数理化,真的是走遍天下都不怕呢!
▽参考资料:
https://recruitingdaily.com/why-the-u-s-has-a-stem-shortage-and-how-we-fix-it-part-1/
②William J. Bennett and David Wilezol, Is College Worth It? (Nashville, Tenn.: Thomas Nelson, 2013), 93.
https://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8/01/17/half-of-americans-think-young-people-dont-pursue-stem-because-it-is-too-hard/
④Jeanne Batalova and Jie Zo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 May 9, 2018.
⑤“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Americ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xecutive Summary,” National Foundation for American Policy, October 2017.
Richard P. Appelbaum and Xueying Han, “Will They Stay or Will They Go?,” Ewing Marion Kauffman Foundation, July 2016.
Rick Ye, “While US STEM Education Market Declines, China Invests Heavily,” Next Web, June 19, 2017.
⑧“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 Times Higher Education, accessed January 25, 2019.
⑨“Sevis by the Numbers,” 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 April 2018..
⑩“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8,” National Science Board, January 2018
⑪Committee on STEM Education, “Charting a Course for Success: America’s Strategy for STEM Education,”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December 2018.
⑫Committee on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Public Policy, “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 Energizing and Employing America for a Brighter Economic Futur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7.
▽点击图片,查看相关专辑▽
本期福利
福利1:
赴美留学必看,文章提及的留学生来源国、专业调查数据报告,回复“报告”一键领取;
福利2:NSTA(科学教师协会)权威的2019、2018最佳STEM类阅读书单,共48本(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全都有),回复“书单”一键领取
你还“在看”吗?
有细心的朋友发现,微信推送现在不按时间排序了。如果大家还希望和从前一样,每天准时和“爸爸真棒”见面,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在下面点个“在看”;
第二步:按下面方法给我们星标,成为我们的“常读用户”,就能每天第一时间看到“爸爸真棒”的文章了。你的喜欢对我们很重要期待再次按时见面

别忘记点赞和在看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