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成就了马云,互联网也毁了小马云。
无数孩子和年轻人,在这条不归路上乐此不疲......
不出所料,走红五年的“小马云”范小勤,被榨干完最后一丝价值后,惨遭抛弃!
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本该读中学,却以14岁的年龄继续回村里读小学四年级。
本该长个子大变样,身高却同5年前差不多,腿上满是针眼,手腕细的形同6岁的孩子。
本该见了不少世面,智力却同当初一样,只会用“红色的两个蛋”来形容100元人民币。
5年的网红生涯,让这个孩子增长的最大能耐,就是懂得流量=金钱。即便回到了村里,看到有人拍他,依然能熟练的和镜头打招呼、要红包,也会直白的跟拍摄者要钱,不给钱不拍照。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小马云的下场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这不光是他和自己家人的不幸,那些在小马云被抛弃后还举着手机去蹭流量谋生意的妖魔鬼怪们,比之更可悲。
小马云绝不是最后一个,背后盯着这些起起落落小网红的看客们,都是这一场接一场悲剧的帮凶!
被命运选中的小马云,却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
就因为长相酷似小时候的马云,在照片偶然间被人发到网上,引起马云本尊的注意后,开始爆红网络。
马云甚至在阿里内部邮件中表态:愿意承担“小马云”的上学费用,直到大学毕业。
但小马云却没有在马云期待的路上走多远,改变他命运的,是一名号称“世界华人第一催眠大师”的刘长江。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家里一贫如洗,在同意将有智力缺陷的儿子交给网红公司之前,老实巴交的农民范家发,接受了商人刘长江给范家装修了两层楼房,还添了新家具和门,临走还收到对方承诺:
一年给“万八千块钱的生活费”,如果不去河北打扰小马云,还能多拿2000块。
保证让范小勤去学校读书,对他的人生负责到18岁。
如果考不上大学,将来给他安排工作。
当然,商人是要赚钱的
很快,我们就从网上看到了一个超级网红—小马云活跃在各大网络平台上。
“大家好,我是小马云,我爱你们”是他的成名介绍。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吃大餐、住豪宅,出入各大场合都是一副小老板派头,还有漂亮的保姆贴身照顾。

参加商演和活动的出场费,也逐渐攀升到了六位数。
红得发紫的小马云,还在两部网络电影里露脸,成了宣传的招牌。
同众多知名人物搭上关系,俨然一副成功迈入娱乐圈大门的样子。

不过一切都随着今年初,同马云越来越不像的小马云被送回江西老家后戛然而止。
爆红时期的范小勤,有很多称呼,“小马云”只是其中之一,“小马总”、“小少爷”,还有模仿马云的“乡村贫困学生代言人-小马云总裁”,还差点真当上了总裁。
2019年,刘长江注册了一家“小马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给了什么都不懂的范家发2.8%的股份,让他做了法人代表,好处是一年能拿到3000元的分红,没错,2020年拿到的就是3000元。

只是当范家发得知儿子被刘长江解除合同之后,才知道这家公司的债务和责任,他是要第一个背锅的,几千块的分红根本不值一提。
及时发现这一巨坑,或许还是不幸中的万幸。
小马云的悲剧不是第一个,更不会是最后一个,无数家长驱赶着自己的孩子,在成为网红这条路上前仆后继。
畸形的价值观,造就了互联网时代这一幕幕魔幻场景。
发现网红直播来钱如此之快,无数父母趋之若鹜,将“读书改变命运”扔进了垃圾桶,一厢情愿的把网红作为儿女的职业规划。
为了博眼球,将自己的心肝宝贝扔到聚光灯下吃播,一个3岁的小女孩,“马上突破100斤”居然是从一个父母说出来的话。

为了收获更多关注和流量,这些父母让未成年人走上“儿童情色”的道路,可怜的孩子,可能还未懂事,人生就被打上了耻辱的烙印。

潜移默化之中,不知从何时起,网友们也开始变得对网红,尤其是知名明星,格外大度。
一个屡次因盗窃被捕入狱的人,就因为一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成了网络红人。
出狱的时候,迎接他的,除了自己的家人,还有30多家网红公司排着队同他签约,有公司甚至开价300万。

那个凭一己之力搞垮中国红十字会的女人,出狱后换了个名字,简单道了个歉,就能获得大众认可,得以重新开始。

还有偷税漏税近10亿的某知名女星,多数人竟然都支持她复出。

这个时代就是这么魔幻,被举报的女星复出了,举报人崔永元却消失了!
我们很难说的清,到底是谁害了小马云。
迫于一家生计的父亲范家发,还是为了赚钱的老板刘长江和他的网红公司?或许更多人都将矛头对准了他们。
但在中国广大农村,还有无数“小马云”,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来得及在互联网留下印记,声音就被瞬间淹没在嘈杂的电波声中。
没有买卖,才能没有伤害!数以亿计在抖音、快手等网络直播平台上,观看这些孩子们表演的人,都该为这场悲剧买单,是你们给了他们希望,却又亲手将他们撕碎。

该认真反思的,不止是家长的短视和互联网的无序,下至我们的青少年教育,上至中国教育最高殿堂的院士,都不是这场悲剧的旁观者。
“茅台院士”、“黄金院士”如果成真,将在中国学术界开创一个相当恶劣的先例。
既然除了踏实做研究之外,还有其他捷径能登顶学术界巅峰,那些有志于在基础研究做出一番成就的年轻人,梦想究竟该寄于何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