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围观了一场年夜饭掀桌。
我的女邻居,某企业前人力资源总监,如今是全职妈妈。她一心扑在孩子上,尤其是孩子上学以后,她把企业里用人、管人、拉拢人那一套,用在了老师和同学家长身上,成天没事儿就扎在学校里,如鱼得水,直接混成了她娃学校的PTA主席。她的先生是某互联网大厂中层,春节期间还要加班,于是两口子原地过年,大年初一张罗了几个留在北京的朋友来家里过年。
本来有说有笑,结果有孩子的几位,聊着聊着就开始聊“鸡娃”、聊“内卷”。当然,大家只是想借酒撒撒娇、吐槽一下当爹当妈的不容易,没想到,邻居太太居然来劲了,慢悠悠开腔:我就不爱听你们说这些。当家长的,不鞭策孩子往上走,以后等他们长大被社会毒打了,你再跟孩子抱头痛哭?
说到这,她还故意冲着孩子吼了一嗓子:你别磨蹭了,抓紧吃!吃完回屋上网课!
有人看不过去,劝了句:大过年的,孩子也要休息的呀!
她老公也顺着搭腔:就是!平时不让休息天天学也就罢了,大年初一还押着学,完全没必要!
邻居太太听完别人劝,还不太好意思辩解,但一听到她老公附和,立刻炸毛:这是你家孩子还是别人家孩子?人家客气两句也就算了,你还当真啊?不管着点儿,让他随便玩、刷手机,等40岁的时候,跟你一样,就挣几个钢镚儿、还自我感觉良好?还是跟其他人一样,啥都不行,只会哔哔?!
她老公当场一拍桌子站起来,带着孩子回了房间。方才劝话的人连忙道歉。而我们其他人,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开口更不是——毕竟,混得不够好就别说话了,在别人听来那都是“哔哔”。
过了三天,邻居太太冷静了,一一致电道歉。说:不愿意说内卷,恰恰是因为自己卷得太厉害,自己都害怕。
她说,她和老公都是被教育改变了命运的人。小地方、普通人,完全靠成绩,考进了重点大学,又一路靠成绩,在校招中杀出重围,进入了好公司。人生前几十年,都是踏实的。但,自己现在没有工作,老公又到了传说中不进则退的年龄,心里总是慌的。这辈子重回职场几乎没戏了,不知不觉的,她便把宝押在孩子身上——“让大家看了笑话,但这就是大实话。”
是啊,如今,但凡提到“内卷”,每个人的语气和内心都是焦虑的。

聊工作时,一边“996是福报”,另一边“过了35岁就终身失业”。于是每个成年人都慌不择路地自救,购买各种知识付费课程(编程的、管理学的、成功学的、理财的……),当作赎罪券。
聊生活时,每个人都在“凡尔赛”和被人“凡尔赛”。而奇妙的是,互相竟然都能得出“我怎么过得这么差”的结论。

聊孩子时,内卷就更厉害了——从早教、中小学、学区房,一直到是否打算进行精英教育、孩子鸡得不行能否改成鸡自己从而兜着孩子一辈子……每一阶段,都能衍生出让人无比焦虑的话题走向,往往半场聊下来,大多数人,就觉得没法儿活了。
而成年人的焦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焦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嫌弃普通——也许是从那句“出名要趁早”开始,也许是从第1001个神童养成故事开始,也许,是从某一次对自身状态的深深失望开始。
可是,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能功成名就。一个被灌输了“只有成功才有价值”的孩子,一旦被判定只能做个普通人,他的内心世界,将面临灭顶式的崩溃。
大人在内卷的恐惧中拼命挣扎,同时还要拉扯着孩子拼命奔跑。而孩子呢?只有在懵懂的焦虑中,一次次对自己失望,再一点点厌恶这个功利而不安的世界。
仿佛每个人都在赶趟,又总也赶不上趟。
邻居太太最后问我:想赢,错了么?不内卷,还能咋办?

诚然,想成功、想做人上人、想过顶尖的生活,并没有错。我也不会站着说话不腰疼地鼓动大家躺平,做条咸鱼。人这一生,还是要坚持工作、坚持创造,要追求一些、实现一些。

但内卷和自洽,这两种心态,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内卷把人分成两种:赢家和输家;自洽却在输赢之外,看到了人生还有一种温和的、多彩的地带,那就是平凡。
这些年,我见过太多“要把自己活成别人羡慕的样子”的人。有的人会因为自己比别人哪怕多挣一块钱,也会优越感爆棚,觉得别人都是屌丝。但他们也会因为任何人、哪怕是完全不相关的人获得成功,而陷入抑郁;有的人努着劲儿想成为牛逼的人,可是一直成为不了,一着急,干脆装成一个牛逼的人。靠精心打造的人设和张嘴就来的大话,活在朋友圈;有的人,即使受不了内卷,逃离了北上广,结果去了任何地方,还要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比留在北上广的人过得好多了。他们并没有消停,一直活跃着,跟人比较着,展示自己如今又超脱又快乐。
这些年,我也见过许多“把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的人。他们都有相似之处:全力做好一份工作,靠自己的收入独立生活,拒绝成为任何人的负担,也尽量不给别人添堵添乱。量入为出,选择自己能承受的,并认真喜欢自己的选择。有一些发自真心的小爱好,能投入其中,自得其乐。结交朋友的方式,不是看谁更成功、更受欢迎就接近谁,而是安静等待真正的同类。

渐渐的,我被后一类人感化,并越来越成为其中一位。
我想起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的小说《斯通纳》,细细碎碎地,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一生。从求学到求职,从婚姻到职场,没有光芒乍现,没有逆袭奇迹。主人公通纳,从生到死,一直认真,一直努力,一直平凡。
他离开这个世界时,除了亲友,无人知晓,无人在意。
很多人认为,这本书写了一个悲剧——斯通纳实在太可怜、也太没用了。他来自乡村,在大城市里格格不入。他的生活始终平庸、单调,对世俗世界的种种揶揄和踩踏,无力还击。他在自己学院派的理想主义里,孤独地活着,不愿意妥协,不愿意蝇营狗苟。
也正因如此,这恰恰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投射的故事,至简至真。
斯通纳是个名符其实的英雄,他的人生其实过得很好: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满感情,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意义重大。工作给了他某种特别的身份感,成就了他的自我。
斯通纳是凡人中的勇者,他在世俗的定义里,活得很失败,但他从未弄丢过自己,他始终知道他这一生要去的方向——即使,众人都奔跑在另一条路上。 
须知,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平凡地度过一生。如果你接受了这个事实,那么,最需要你认真计划的,就是如何让这平凡的一生,充满欢乐、勇气与爱。继而让以你为人生榜样的孩子,看到平凡生命的可爱之处。
生而平凡,至死平凡,不是值得焦虑的事。一生在疲惫的追逐中耗尽,才是最可怕的结局。
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段话——
“当斯通纳在收拾屋子,当屋子逐渐变得有模有样时,他意识到,很多年来,自己并不知道,他有过一份憧憬,一直锁在内心某个地方的憧憬,就像一个见不得人的秘密,这个憧憬表面上是一个地方,其实就是他自己。
所以,当他在打造书房的时候,他打算定义的是他自己。当他为做书架打磨这些旧木板的时候,当他看着表面的粗糙消失,灰色的风雨侵蚀消失,露出基本的木质,最终露出花纹和质地的纯粹时,他逐渐打造成形的是他自己,他要置于某种有序状态的是他自己,他想创造某种可能性的是他自己。
人一旦活到了一个阶段,常常会回望,不再执着于远眺。因为你更在意的,是你是否成为了“自己”——过去的自己让你反思,未来的自己已谈不上可期,只有对现在的自己满意,才能快乐、充实、幸福地活下去。
在生命的尽头,斯通纳冷静、理智地沉思起自己这辈子难以回避的种种失败。他曾梦想过某种正直和某种绝对的纯洁。他寻找过妥协,也学会了一些消极的消遣。他曾想象过智慧,在漫长岁月的尽头,他找到了无知,却也找到了无憾。
还有什么呢?他想,还有什么呢?还有什么是他期望的呢?
我想,他期望的,都已得到。未曾得到的,或许本来就不是他所期望的部分。
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一个排行榜。更重要的是,没有在排行榜上的人,这一生也依然可以充满欢乐、找到自信、拥有意义。
不要盲从,不要恐惧,要清醒,更要勇敢。
这一生,请你像斯通纳一样,用心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架。看它如何从粗糙变得细腻,如何将风雨褪尽,现出质地纯粹的纹理。

插图来自艺术家Francesco Ciccolella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