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金瑜这件事,最近闹得很大,大家多少也看到新闻报道了。
最开始爆火是因为马金瑜这样一个作为获得过亚洲新闻大奖的前记者,突然写了一篇自述文章,标题为“另一个拉姆
”,大意也就是推翻了自己之前一直宣传的爱情童话,明确了自己是家暴的严重受害者。

拉姆的事情我虽然没有写文,却也一直关注,在看完拉姆抖音的全部作品后,也忍不住眼泪打转。

但是看完马金瑜的文章,作为女性我本能同情可怜她,因为她在文中描述自己被家暴得非常惨,整个人被打到眼睛模糊,身上都是血,甚至小便失禁……
但是我看文章的时候总觉得这个故事本身有非常多阻滞感,也让我产生非常多疑惑和不解。
总感觉她整个人非常撕裂且拧巴。
果然,事情没过两天,网上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有说她是为了给债主交代才写了这篇文章,有说就是为了骗取眼球拿众筹,还有说她是为了自己的网店营销……
马金瑜的朋友写的债务处理和众筹声明,大家自己品吧

为了尽可能分析透彻马金瑜这个人,以及还原事情的本身,我去找出了马金瑜过于相关的大部分文章与采访。
这一切都要从10年前马金瑜口中的那场爱情开始。
根据网上已有的资料,马金瑜1978年出生于新疆,回族人,获过许多新闻大奖,2000年进入媒体圈到2015年离开,做记者也长达十几年,这些都是网上很容易搜到的公开资料。
来看看网上能找到的不多的马金瑜写的文章风格,给我的感觉就是文笔不错,但并非新闻的理性叙事风格。

再来看看马金瑜本人微博的腔调,你能感觉到的就是她一定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

马金瑜的微博

那么,她和她现在口中家暴的藏族丈夫扎西(实际上是汉族人谢德成)又是怎么认识的呢?
根据央视2016年财富经的报道,2010年,当时在南方都市报的马金瑜接到一个采访蜂农的任务,最后来到了青海的贵德县,采访扎西和他的老父亲。
其实财富经这个报道是非常暗藏玄机的。从这段视频里,你能感觉出来他们初次见面时候的那种基本上是男女荷尔蒙的迸发,理智的成分非常少。
所以,马金瑜的爱情,到底是童话,是营销,还是毒药?
她当时肯定是一头扎进了自己幻想出来的童话故事里。
当时他们的见面具体是被这样描述的:
记者:你第一次见到扎西是什么感觉。
马金瑜:不知道,反正我见他,我看他还脸红了一下,我也没有。
记者:为什么脸红?
扎西:我特别内向,然后见到女的就是,觉得就是。
短短一天的采访时间,扎西的心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扎西:心里边就有一点那个吧,就是觉得,我也不会说,反正就是心里边有那个意思。觉得她是一个从广州来的大记者,我觉得我是在这边的一个穷小子,比如说我要高攀她的话高攀不上,就是那个样子,我一直没有表达。
扎西一直不敢表露心迹。可马金瑜走后一个多月,小伙子心里每天都惦记着那个从广州来的女记者。最后,扎西决定打电话向马金瑜表白。
记者:后来怎么憋不住了呢?
扎西:喝了点小酒,终于我喝了点小酒就直接说出去了,我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说我喜欢你。
马金瑜:反正他打电话时哭了,在那边哭了,我也哭了,我就觉得那我回去吧,当时反正那个采访也挺长,我就回去,回去以后,他说我们结婚算了,我们结婚吧,他就突然那么说,我说那好吧。
再看封面新闻对他们相识相爱的报道:
爱情是马金瑜身上最令人感兴趣的话题,当采访中问起她和扎西的感情时,没想到妙语连珠的她一下子顿住了,有些害羞地站起来说,“我先去喝口水,提起爱情我就紧张。”
一次随机的采访中,马金瑜遇到蜂农扎西。
“七月的青海很美,草原上开满油菜花,蜜蜂嗡嗡到处飞,让我晕晕乎乎的。”
两个人见面以后,马金瑜心里“咯噔”了一下,扎西也是同样的感受。他后来告诉马金瑜说,“见了你之后,我去菩萨那里祈求,说这可能是我未来的媳妇,希望她保佑你一路平安。”
其实怎么说呢,如果你不知道家暴和其他事情,只是看两个人相识的片段,还是很甜很美好的。甚至还有那种冲破世俗界定,仿佛是真正爱情的那股味道。
可惜生活美好的片段总是会被一地鸡毛碾碎。
除了爱情的荷尔蒙,如果两个人要过好婚姻生活,生活,习俗,三观,金钱…这些东西是不可能不考虑进去的。
根据央视财经的报道,两个人从第一次见面到结婚,只用了40天时间。其他媒体的报道都是47天。
但不管是40天还是47天,有两点几乎是可以肯定的——
马金瑜傻不傻不知道,但一定很冲动;被荷尔蒙冲昏了头脑,在爱情/婚姻这件事上完全被文青的理想主义价值观所洗刷;
媒体报道的几十天用时闪婚,更像一种噱头,仿佛能体现出两人一见如故的爱情,但其实从描述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对彼此的了解非常有限。

从旁人口中描述的马金瑜,也确实符合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形象。

马金瑜的朋友说,2006年,她说爱上了一个很有名的导演,为了去探班他,她不顾生命安全在有狼的山区走了一夜。
原文如下——
她说她爱上一个很有名的导演,她去遥远山区片场探班,出租车司机都害怕了,因为半夜三更,没路了,司机开车走了,她自己坚持往前走,黑乎乎的、有狼的、偏远山区的夜晚的山路,她一个人,奔着远处一点灯光,走了一夜,终于走到片场。
我说:“你这样会被狼吃掉的。你这样贸然去他会很尴尬的,这样的爱情是强加于人的,你自己义无反顾,但会干扰别人的生活。你记住爱情永远是两个人的事情。”显然,这样的规劝她是最不爱听的。
或许这样的片段不能定义马金瑜这个人的全部,但也确实可以看出她向往的可能是“飞蛾扑火”般稀里糊涂的爱情。
她自己也说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稀里糊涂。
不想去抨击中国所有爱情故事。但事实就是,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女文青,大多被琼瑶三毛荼毒,而不少90后00后则沉浸在国产偶像剧和韩剧里对完美爱情的想象不可自拔。
事实上,很多沉浸在爱情幻想里的女性,最后只感动了自己。
于是她和扎西就这样结婚了,在没有爆发家暴丑闻之前,媒体对他们的结合用尽了各种赞美之词。
这边多说一句,我对当代许多媒体非常不满意的一点就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他们会主动或者不自觉地把事情往一个方面的方向引导,甚至故意隐瞒一系列问题,才让报道显得更加坐实自己的观点。
比如在这件事里,各大媒体,甚至马金瑜都下意识地去刻画和维护这段浪漫的童话故事——
马金瑜说:
“他(扎西)的心里特别干净,像山上的泉水一样”
在马金瑜眼里,扎西其实是个很有灵气的人,他会自己动手做木桌木椅,弄得细致又精巧。
这样的描述,怎么样也没法让你联想到把她打到尿失禁的丈夫吧?实在太割裂了。
再看封面新闻的描述:
提起丈夫和孩子,马金瑜还是幸福的表情,如今在她眼里,她和扎西之间不仅是爱情,更是血肉相连和相依为命的连结。
可根据丈夫的说法,2017年记者还在描述马金瑜和丈夫血肉相连,2018年马金瑜就带着孩子彻底出走。

青海日报2016年的描述还是:一段高原引发的浪漫爱情
文章只提到了马金瑜如何克服困难,如何用滚烫的心回馈世界,只字不提有些矛盾已经大到难以解决。

再看其他记者对马金瑜的描述:
我的朋友马金瑜远嫁藏区,把自己活成了一段传奇。在遥远的青海藏区,她像一束光,照亮了草原。多少人通过金瑜笔下的故事和那些原汁原味的草原风物,了解了那片辽阔、神秘、陌生而沉默的高原。
在今天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特别想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朋友金瑜的祝福。也特别想借用金瑜笔下的这个爱情故事,和亲爱的朋友们一起回味爱情的滋味,感受此中的辗转绵长。
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美好和神秘。
扎西当然一定有自己的优点,爱情一定有美好的部分,可生活里不止是辗转绵长的爱情故事。
事实上马金瑜和丈夫的矛盾在某些报道里其实也早有隐晦的体现,只是媒体为了不打破整体正面美好的描述,都没有把话说白。
央视的财富经里就有说过扎西特别不喜欢马金瑜出面谈生意,因为藏族女人不会这样,这样很不给他面子。

马金瑜自己也在采访里说:
村里的藏族男人会给扎西煽风点火,说一个女人的主作不下吗?
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马金瑜本人在当地的地位非常为难,而丈夫并没有站在她这一边,反而觉得自己管不好老婆非常丢脸。
其他报道里也有提到过扎西是个非常大男子主义的人。
这些问题早就存在,只是他们不愿意打破幻想。

所以这就回到了很多人最初的疑问,这场家暴风波到底是不是真的。

马金瑜的自述里,自己是被打得很惨也没有报警的那一方。

而去年10月的时候,马金瑜的朋友洪峰也曾经发文描述过马金瑜当时被打的情况,说她浑身都是伤,有一只眼睛几乎被打冒了。

自己也害怕再次看到满身伤痕的马金瑜。
来源:微博@洪峰
可是,在马金瑜这篇文章火了之后,丈夫扎西也接受了采访(这回倒是换回谢德成这个汉语名字了,大概是媒体发现没有必要利用藏族名字拉情怀了),说自己从没有家暴过马金瑜,反而自己是被马金瑜家暴。
谢德成还说自己的鼻子也被马金瑜打歪过。

再看央视财富经的报道,马金瑜自己也说过,在吵架之后,两个人扭作一团,扎西不让她打。

诶?所以到底是谁打谁?
事情好像越发复杂了。
仅从以上资料判断,夫妻不和睦是真的,家暴也大概率是真的,只是更有可能是双方面家暴。
毕竟如果真的动起手来,就算是互相殴打,女性肯定是不占优势。如果男方确实力道大也不留情面,确实也有可能把马金瑜打到尿失禁。
而这件事更引人争议的点在于,和拉姆这样被束缚的女性不同,马金瑜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按理说该有非常完善的三观与思想体系,甚至曾因为她和“藏族丈夫”的爱情多次登上新闻,最终却以这样丑陋的结局收场。
所以即使“扎西”的问题很大,很多人还是会首先想到去讨论马金瑜自己的问题。
关于马金瑜或许还会有别的后续和反转,但事情仅仅只到这个份上也暴露出了理想主义的太多问题。
马金瑜不是拉姆,她只是想当三毛。
正能量当然是好的,飞蛾扑火的爱情让人感动,文艺是很多人追求的东西,在中国也有太多人为了吸引眼球把事情描绘得非常理想主义,营造出一种超脱而让人心之神往的氛围。
可以理解很多人不愿意打破心中的幻想,但事实就是,大部分凌驾于现实主义之上的浪漫最终会被残忍的事实摧毁。
2017年,在已经被家暴过后,马金瑜去大学里演讲,她告诉一群毕业生,“你们要相信爱情,不要怕冒险,哪怕下一步是悬崖,不要怕,跳!”
没有理智飞蛾扑火般的情感最容易感动自己,但现实的残忍和冰冷可能会真的让你跌入深渊。

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现实教育意义够不够深刻。
扫描上面这个二维码关注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