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客厅
最近写了好几篇收费文章,然后收到一些读者的问题 - 既有后台留言,也有来自生活中认识的朋友。今天就一起回答一下,正好借题发挥说一下铁木客厅的逻辑哲学和三观。

1. 铁木客厅的缘起
2016 年1月3日,我写了铁木客厅的第一篇文章。至今写了大约 180 篇原创文章。其中,分为几个阶段:
  • 2016年1月-2018年6月:主要写随笔
  • 2018年6月-2020年6月:因为种种原因,停更了2年
  • 2020年6月-2020年11月:“误入歧途”,写了大约半年的美国竞选政治
  • 2020年11月-现在:开始返回写随笔
在我的微信朋友圈中,可以看到几个我常看的公众号的订阅朋友人数分别为:
  • 铁木客厅 208位
  • 奴隶社会 224 位
  • 六神磊磊读金庸 128位
  • 秦朔朋友圈 107位

  • 知识分子 108位
  • 冯唐 63位
而有趣的是,那些我不太看的公众号,我发现我的朋友的订阅人数也通常很低,通常是个位数。
所以,铁木客厅,本质上是一个兴趣和价值观聚拢起来的公众号。喜欢的人会没有理由的喜欢,不喜欢的人就会没有办法喜欢。
这有点像我读书期间听到一位教授讲的故事。他是某藤校的一位大牛数学教授,虽然非常有名,但是研究生不多。有学生说:
“太多学生,都被法律经济金融那些学科吸引走了,我们数学这个学科,吸引不到他们  ... "
大教授回答说:
“是的,我们吸引不到他们;但同时,他们也不是我想要去吸引的学生。”
这就是所谓双向选择吧。所以,在去年6月,差不多停更2年之后,重新打开公众号时,我惊讶的发现,原来订阅的读者,几乎减少不到5%。

真的是感谢你们,一路的不离不弃啊。
2. 为什么有的文章要收费?
去年重新写,并且写了美国竞选政治后,发现那并不总是非常愉快的经历。政治,虽然是重要的,但它毕竟有丑陋的一面,容易激发人内心黑暗的一面。于是我发现,有几篇对川普批评多了一点的文章,就被观点不一致的人,举报并且被系统删除了。
当时有一位朋友给我出主意:

举报的人,大概率都不是粉丝,而是路过的路人
。你可以试试付费 - 愿意付费进去看的人,一定是真粉,可以避免无聊又讨厌的路人,去无事生非 ... 因为,举报的成本太低了。而付费的门槛,看起来不高,却可以立刻把他们拦在门外...  ”

我想想也有道理。但并没有施行。
到现在,我绝大多数文章也都是公开的,只有少数几篇文章,都属于职场分享的类别。有读者和生活中朋友留言问我为什么要收费。
这一位是大学校友,直来直去的理工男,关系好又熟悉,就直截了当:
“你搞啥子付费?那就不看了,现在信息爆棚的多,有关注就不错啦!”
这位是女性朋友,说话就温婉些:
“收费的文章还是再斟酌些比较好。一是你不缺这个钱,二是精益求精的东西才会有持续的点阅,对质量再认真一些。我的建议,尽量不要设定太多付费阅读,除非你自己都觉得眼前一亮的再收费。你现在有一定知名度了,更要爱惜羽毛。”

这位是来自读者:

“你为什么发付费阅读的文章呢?如果收入不是很重要的话,扩大订阅户我认为是最重要的,读的人多才有话语权。”
这些,对于任何学习过公众号运营的人听起来,估计都是非常好的建议。
然而,我是没有学习过公众号“运营”的,而且从来没有思考过要去“运营”。我写的快乐,来自于写的过程;我写的收获,来自于读者的留言中,那些促使我思考和增加我见识的东西。
那为什么要收费呢?其实原因蛮简单:

第一, 我不想让人看到的文章,就弄成付费。比如我的这几篇文章,我最希望去读的读者,就是真有问题,想要去思考的读者 - 他们愿意付费,就说明在读之前,思想是开放的,因此不会事先带评判心。
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我的那几篇文章,就会有一定的被人以为是“显摆”的风险。而我一片诚意分享的思考,甚至包括了很多自己真实的人生经历,如果被路人,都不认真读而只是瞄一眼,就评判是“显摆”,那又何苦呢?
第二,我觉得内容敏感的容易得罪人的,我就干脆付费。同样道理,也是不希望太多人读。而愿意付费的读者,就肯定不会玻璃心,不用担心得罪他们。
第三,有人问了,那你这样,就不在乎增加阅读增加粉丝数吗?答案很简单:是的,不在乎的。我不追求粉丝数,甚至在写美国竞选政治那段时间拉黑了很多人。这就是我和一般公众号逻辑不一样的地方 - 我更希望的是读者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2017年左右,一位读者说,
希望你努力,成为公众号里的 LV
。那是我得到过的最高的赞扬之一。2020年,又有一位读者,留言说,“
就算我们输(给川普)了,至少我还有铁木一起哭
”。那一刻,我觉得一切的写作的努力,都值得了。

第四,关于“我自己觉得眼前一亮的再收费”那条建议。那我肯定是不会的呀!如果我自己觉得眼前一亮的,我肯定巴不得全世界人都看到,怎么会收费呢?要收费,那一定是不希望很多人看到,而只希望少数有可能能读懂又受益的人去读到。
第五,关于“变现”的一些建议。有一些朋友和读者建议我“经营”好公众号,然后找机会变现。不是凡尔赛变相炫富,也不是清高不在乎钱,但我的确属于极少数那一类,就是不富裕但同时似乎“财富自由”(链接)的人 - 原因很简单:就是我的物质需求太少太少了,而且一直对钱没有什么概念。小时候,那时候其实相当贫穷,但高中时候住校,父母省吃俭用给我买吃的零花钱,就很多(大概超过零花钱的一半吧)都偷偷买了一堆堆的纪念邮票 + 岳麓书社的书 + 三联的“读书”杂志。读研究生时,奖学金一个月也就1500美元,就已经在超市买菜没有看价格的习惯,因为实在无感。再到现在,每次公众号后台没头没脑“商务合作”的留言,我都自动忽略,而且对"建设人脉 / 互通有无 / 寻求合作契机 / 对接资源" 这些高大上的词天生过敏喜欢逃离。
“爱容易,理解难”。如果我写的,自己觉得是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的,甚至容易被误解的东西,那就希望很少人可以读到。去读的是缘分,不去读的不遗憾。而这,就是收费的逻辑了。
3. 为什么要写作?
写到这里,我就拓展一下,讲一下为什么要写作。
第一,是实用主义的角度。
我一直认为,读让人“学习到”,写让人“真正理解”。
我相信的一句话,是 Clarity in writing, comes from clarity in thinking - 想明白了,才能写清楚;反之,写清楚了,才说明想明白了。
所以,为了深刻理解,写下来是最好的方式。
第二,就是因为爱好。

我从小喜欢把所感所见写下来。以前用纸和笔,现在用手机记事本。世界,天地,众生,到处都是美的东西,只要你认真去观察,去看,去体会。春天初生小鸟的叫声,山间的野花,农场树下栖息的长角牛,孩子给我讲的笑话,每天那么多美好的所闻所见所感,值得记录下来的,就写进记忆。

第三,是因为写作犹如瑜伽的神奇
- 瑜伽可以将血液带到你轻易难以达到的肌肉,而写作也可以将大脑,带到你轻易到达不到甚至让自己惊讶的地方。

人生总是五味,有时也会有痛苦悲伤。我的一个发现就是,再大的悲伤或者挫折,写下来,就放下了。这就是写作最治愈的地方。有朋友跟我说,去豆瓣吧,在那里挖个树洞。我却发现,写作就是树洞里的树洞。可以分享的,我就放在公众号里;不可以分享的,我就自己写自己读。
4. 铁木客厅的哲学
我的微信签名,是“容易满足的理想主义者”。
这就是我,是属于世界上少数的相对孤独的一类。因为“理想主义者”就很少,“容易满足”的也很少,而两者交集就更少了。世界上最多的,是非常不容易满足的现实主义者。
正因为相对孤独,所以我才想起来,要做这么一个“铁木客厅”。既然是“客厅”,它必然是小小的:容纳不了太多的人,但希望是有共同兴趣和价值观的人。它可以有轻柔的背景音乐,有燃烧着木柴的壁炉,有咖啡有茶,有温暖的灯光,有几个逃避了世俗束缚的朋友,可以像木心陈丹青那一群穷困的学子在纽约的寒冬中讨论文学一样,聊一点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东西。
这就是铁木客厅的初始哲学,“
记录一切有难度的乐趣
”,的由来。
客厅不是广场,它不大,也没法大。
就像去年年底我做的铁木客厅电报群,我把它设成私群了,要邀请才能进,于是有人说,别人都想把群做大做强,为什么你老是想限制人进来?我说,
因为我不是“经营”这个群,我只是想留一块大家可以说说话聊聊天的地方呀。
我很欣慰的是,很多读者非常关心这个“客厅”。在停更的2年里,有多位朋友多次问,怎么不写了呀,很怀念它。关心的读者,不仅有夸的,很多的是给批评和建议的。有时候我写的随意了一点,有朋友失望,就跟我说:“你要把铁木客厅当成大号,严格要求自己”。我对这样的反馈,每次都是非常感激。

是的,这就是铁木客厅。它是个小小的地方,是个价值观聚拢起来的小地方。它是个温暖的地方,有壁炉的火,有生活的激情;它是个我严格要求自己认真照顾的地方,而我认为最高层次的严格要求,就是要时刻真诚; 它是个有梦想的地方,可以让一些和我一样的理想主义者,可以在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里,生活得稍微多一点从容。
铁木客厅部分目录
与自己的久别重逢
中年男人
铁木客厅沙龙故事
铁木客厅琐记
工科生的七种兵器
虚构故事
十字路口的川普美国和美国华人
“奴隶社会”转载
付费阅读
感谢在看,转发,赞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